溫故知新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苔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 ,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 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 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 子綦曰:“夫大塊噫ài氣,其名為風。是唯 無作,作則萬竅怒呺háo。而獨不聞之翏翏lù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 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 者、謞hè者、叱chì者、吸者、叫者、譹háo者、宎yǎ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 唱喁yóng;泠líng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diào)調(diào)之刁刁乎?” 原文學習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弊郁?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導(dǎo)讀到今天,南郭子綦師徒對話這一幕大戲就結(jié)束了。有一個問題不知讀者君想過沒有,《齊物論》開篇為何以師徒對話形勢展開? 莊子這個超級導(dǎo)演,借南郭之口運用了大量物象比喻,比如“苔焉喪其耦、”“大塊、”“噫氣、”“風、”“天籟、”“地籟、”人籟、“ ”前者、“ ”隨者、“...... 隨著本段落學習結(jié)束,這些物象比喻所蘊含的深意以及“齊 物論”之方法也一 一揭開了。 在開篇大戲中,莊子不僅給我們陳述物論之不齊的原因,還給我們補上了一節(jié)樸素的物理聲論課。千萬莫小看這節(jié)聲論課!天籟、地籟、人籟于其中,齊 物論之秘密在其中! 先秦諸子說理方式的嚴密性、科學性在此開幕篇大戲中被南華不經(jīng)意間揮灑的淋漓盡致! 以經(jīng)解經(jīng) 1.禪宗公案·他是阿誰:東山演師祖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2.《楞嚴經(jīng)》:“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span> 3.方以智:氣之成聲有二端, 一相擊而成 ;一穿竅而成。 氣自有聲, 空自生聲 。惟耳攝而通之, 惟心靜而知之 ,天以雷風為聲, 地以竅穴為聲, 皆陰陽之氣相摩蕩而不已者也 。而人可知矣 。 因氣本有聲 , 故物擊物 ,氣擊氣 ,物擊氣 ,氣擊物 ,皆成聲。不相擊而氣自飛, 亦有聲特微。 齊物論之問 1.該如何理解”物論“? 2.南郭子綦和顏成子游在說什么? 3.何謂“苔焉似喪其耦?” 4.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個什么樣子? 5.何謂“天籟、地籟、人籟?”為何南華不厭其煩描寫“地籟”? 6.南郭子綦先說的是什么? 7.“大塊噫氣”“萬竅怒呺”各比喻什么? 8.“前者唱于” ”隨者 唱喁”說了一個什么現(xiàn)象? 9.“大木”比喻什么? 10.什么樣的聲音才是天籟? 雅蘭讀經(jīng)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一個問題:人籟為何被南華一筆帶過? 比竹:比,類也。竹,中空鑿竅既可發(fā)聲者,此處泛指管弦樂器。 天、地、人皆物也。天賴,無非眾竅比竹有生之類。 文句大意 顏成子游說:“地籟是風吹過大地從萬種竅穴里發(fā)出的聲音,人籟是人的情緒喜怒哀樂通過吹簫或者彈琴發(fā)出的聲音,再次斗膽向老師您請教什么是天籟?” 為了更好的理解今天的內(nèi)容,簡要回放一下前面的經(jīng)解----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 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span> “人籟,”管弦之樂也。 蕭管之聲參差,宮商角徵羽異律,所以有了長短高下的不同樂聲。樂聲縱有萬般不同,但所稟之度維一。 “地籟,” 長風一鼓萬竅怒吼之聲。 “天籟,” 眾人之言。 嬰孩曰:天、地、人皆物也。在道家這里,人之言本天機所發(fā),人果能“喪我,” 所言既為無心之言,若長風呼號,是非何有? 雅蘭嘆曰:“人籟、地籟、天籟”之相同、之不同由此可見也。 回到今天內(nèi)容 子綦 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嬰孩曰:南華老仙終于說何為“天籟”了。 郭象言:道如長風本一。 文句大義 南郭子綦說:“那股“氣”吹出來,就產(chǎn)生宇宙萬有生命現(xiàn)象的不同,那股“氣”“吹”出來變成萬物以后,因為個體所取不同,就不再齊了。鼓吹出萬物的那個強勁生命又是誰呢?” 回放第四次學習內(nèi)容。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lù乎?” 大塊噫氣 大塊者,天地之假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噫氣 ài。吐氣。“大塊噫氣”簡單說就是天地吐氣。 大塊噫氣者,氣塊然而自噫。物之生,莫不塊然而自生。生者,理之必終。終者不得不終,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 是唯無作:是,指風。作,起也。 作則萬竅怒呺。 嬰孩曰:“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 萬竅怒呺háo:大風一起,鼓吹萬竅發(fā)聲。 回到今天內(nèi)容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大道無形,本乎自然,如大塊噫氣為風而鼓吹萬竅,此為“吹萬不同?!?/strong> 天者,萬物之總名,無適無莫為天。物之生,莫不塊然而自生。此為“而使其自己也?!?/strong>自已,快然自得自生。 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咸,皆也。 自取,萬竅千變?nèi)f化,音聲大小唱和,莫不因其形器所受各稱其分。 怒者,鼓吹萬竅之氣。萬竅因此一氣而怒呺,人乘此一氣才有音聲。(見前聲論課) 誰者,南華老仙替我們追問之辭。猶如本號每周的【齊物論之問】()。 怒者其誰邪? 鼓吹出萬物的那個強勁生命又是誰呢? 東山演師祖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大道無形,本乎自然,假此長風一氣散而為萬靈,人因各自形器不同各取此“一氣”而執(zhí)為“我”---此為自已自取者。 《楞嚴經(jīng)》言:“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贝酥^也。 在這里,南華老仙把物論之不齊的病根給一下找出來了。 憨山德清曰:大道如天風一氣,本乎自然,元無機心于其中,則為無心之言,圣人之所說者是也;爭奈眾人各執(zhí)己見,言出于機心,不是無心,故有是非。 故下文云,夫言非吹也,以明物論之不齊,全出于機心、我見,而不自明白之過。此立言之樞紐也,知此,可觀齊物矣。 參考譯文 顏成子游說:“地籟是風吹過大地從萬種竅穴里發(fā)出的聲音,人籟是人的情緒喜怒哀樂通過吹簫或者彈琴發(fā)出的聲音,再次斗膽向老師您請教什么是天籟?” 南郭子綦說:“那股“氣”吹出來,就產(chǎn)生宇宙萬有生命現(xiàn)象的不同,那股“氣”“吹”出來變成萬物以后,因為個體所取不同,就不再齊了。鼓吹出萬物的那個強勁生命又是誰呢?” 備注:為了方便讀者君更好的理解文意,文內(nèi)關(guān)鍵處翻譯皆由嬰孩親自操刀。 本次學習結(jié)束!下周見! 初稿:2016-04-02 16:53 第二次修改:2019-07-28 9:45 啟蒙 先秦諸子學習 盡在雅蘭在世間
|
|
來自: 野有雅蘭 > 《道家經(jīng)典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