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把事情做完”,是一個管理時間的方法。 好吧,可能,你聽過GTD,也可能沒聽過GTD,但,不管怎樣,GTD都是時間管理界的代表,經(jīng)典方法! 此節(jié),我就分享一份PPT,希望能讓你了解什么GTD,能把GTD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GTD并不適用所有人和其他方法論一樣,GTD也不是萬能的,無法適用所有的人! GTD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把所有事情都寫下來,存進工具,清空大腦! “清空大腦”:腦袋中,記住太多事情,那是浪費,這些事情,完全可以用工具(如,各種記憶工具、導(dǎo)圖、筆記本等)來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如此,才能處理事項時,進入大腦,心無旁騖地提高當(dāng)下的效率,處理更多的事情。 反而言之,如果你不是那么忙,只是效率不高、愛磨蹭、好拖延,那,GTD對你的幫助可能不大。 二、GTD方法理論戴維·艾倫提出,我們的工作和人生是可以劃分成六個高度去進行檢視和規(guī)劃的。 六個高度就是:
GTD時間管理的五個步驟:收集、處理、組織、回顧、執(zhí)行 第一步:收集 在這個步驟中,需要一個“收集籃”,這里的收集籃,就是用工具,用來記錄最原始的信息,未經(jīng)加工的信息。 可以用記事本、手機APP、思維導(dǎo)圖軟件等等,但,需要有幾個要點: ① 工具要少,要方便,隨時可用的,比如,用手機版的記事APP等; ② 定時要清理:只記不看,拿就是耍流氓了; 第二步:處理 對“收集藍”的每條信息逐條做判斷,打標簽。 判斷這些信息是否可執(zhí)行或者不可執(zhí)行,是否2分鐘就可以搞定; 第三步:組織 組織是把“收集籃”移出,按其標簽,分類處置。 你需要
第四步:回顧 執(zhí)行前的最后準備工作,GTD理論要求的回顧頻率是每周一次,通常是周末抽出一大段時間。 當(dāng)然,我們也可以每天回顧,每天花5~10分鐘回顧。 就像我們出差前,最后一步,檢查下行李是否整理完整,所需資料是否齊全等等; 回顧的內(nèi)容:
分析時間日志,檢查是否有哪些流程可優(yōu)化
第五步:執(zhí)行 根據(jù)價值觀和四象限工作法選擇下一步行動; 四象限法則與猴子法則四象限法則: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方面的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 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有計劃去做”象限上: 1,進行任務(wù)分解,制定時間表;每次投入很少時間,就可以完成龐大任務(wù); 2,處理好的話,會減少第一象限80%的事務(wù); 猴子法則:雖然管理者將猴子(任務(wù))分配給了下屬,但是一旦任務(wù)執(zhí)行發(fā)生困難,猴子(任務(wù))就會又跳回管理者的背上。而管理者擺脫負擔(dān)的方法就是應(yīng)該將注意力放在分配與掌控猴子(任務(wù)分配)的工作上。
GTD要點總結(jié)
|
|
來自: 藍天白云tofwsu > 《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