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廣西梁建聞 2019-09-28
 大家好,我是盧一漓,今天我們討論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那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不自信?他們?yōu)槭裁磿蛔孕??一提到不自信,大家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孩子低著頭,唯唯諾諾的形象。但實際上不自信的體現(xiàn)有很多種,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山長身邊有一個朋友,是前省長的兒子。平日里來往不多,一天晚上突然來到山長家中求救,說自己兒子要自殺。這就很奇怪,前省長的孫子,金錢物質(zhì)都不缺,父母對孩子也非常寵愛和關(guān)心,對孩子沒有任何出人頭地的要求,快樂開心就好。按理來說是是所有孩子夢寐以求的生活,這孩子卻想自殺。為什么呢?

      山長之后和孩子聊天,發(fā)現(xiàn)他被家里人伺候得很好,很平庸,沒什么能力和成就,也不被人需要。一個不被人需要的人才是最慘的,孩子內(nèi)心一直是非常自卑和痛苦。到青春期后,身材臃腫,也沒女孩子喜歡他。這個孩子就覺得:我活著沒有意義,想自殺。

      一、“我不行”的行為體現(xiàn)。

      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當生存和安全需求滿足后,人們就開始追求被他人尊重、社會價值和自我成就感,這是現(xiàn)在我們最重要的需求。當我們無法創(chuàng)造價值、沒有成就感,我們就覺得自己沒有意義,活著沒意思。這體現(xiàn)在哪里呢?



第一個,畏難情緒。這是很常見的。很多孩子討厭運動、英語上的挑戰(zhàn),討厭競爭和PK,很多都因為孩子內(nèi)心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行,所以畏懼困難和挑戰(zhàn)。

      第二個,逃避問題。當一個人沒有成就感,缺乏自信,他會有大量保護欄的行為,比如抱怨、發(fā)怒、自吹自擂,信口雌黃等等,他通過這些來轉(zhuǎn)移和逃避自己的失敗,保護自己內(nèi)心僅剩不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當你指出孩子問題時,孩子會發(fā)脾氣、哭泣、抱怨指責他人等,其實都是在逃避自己的失敗和問題。

      第三個,自我否定。相信大家有聽孩子說過這樣的話:這件事情我就是做不好啊。甚至更嚴重的:我是個差勁的人。這一種看上去和前一種逃避截然不同,實際上本質(zhì)是相同的,核心原因都是:“我不行”的心里。我之前見過一個孩子,他在做事情之前會先說一句:老師,我之前沒做過這件事情/我不擅長這件事情,到時候做失敗,你不要怪我。我說:行,不怪你。他做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如果失敗,他就說:“你看,我之前就說了我做不好”,從而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失敗,甚至反而覺得我預(yù)言挺準。這也是逃避失敗和挫折的一種方式。

      但“我能行”的成就感和價值是人們都需要的東西,孩子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怎么辦?其他方向上找。

      第一個,動漫小說。它們都有一個“龍傲天”的套路:主角原來非常糟糕,但無故受到高人的指點,碰上各種機緣最后成為第一高手,征服世界等。如果是以男性向的小說,接下來接受各種女生的追捧;如果是女性向的小說,被各種男生圍繞著追捧。孩子在看動漫小說時會代入主人公,幻想自己是主人公很成功,從中獲得“我能行”、“我很厲害”的成就感。

      第二個,電子游戲。游戲最可怕的不是娛樂效果,而是它的造夢性和成癮性。游戲是合法、并且大眾不斷推廣宣傳的毒品。游戲的本質(zhì)是造夢,也就是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的達成。當孩子在現(xiàn)實世界中學(xué)習(xí)不如意、人際交往不開心,受到挫折時他可以前往游戲中,通過無盡的廝殺、碾壓別人來宣泄內(nèi)心的憤怒,找到“我能行”的成就感。但虛擬世界中的成就與快感對現(xiàn)實世界有效嗎?沒有,沉迷于虛擬只會讓現(xiàn)實世界的他越來越失敗,只好更加寄托于游戲中。

      第三個,早戀。大家可能奇怪早戀和尋找自信心有什么關(guān)系?實際上關(guān)系很大,因為人到青春期之后,孩子迫切想要證明自己不再是個孩子,而是成熟的男人和女人。什么能彰顯自己男人的身份呢?異性的追求和交往。所以大家會發(fā)現(xiàn),在學(xué)校里大家最崇拜的不是學(xué)習(xí)好的,而是最多女孩/男孩追的人。

總結(jié)這六項,大家會發(fā)現(xiàn)核心原因都是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缺失,也就是“我不行”,所以用各種方式逃避“我不行”,向外尋找“我能行”。更極端的情況就是:吸毒、酗酒、賭博、犯罪等,通過“我可以做你們不敢做的事情”,證明我很厲害。



      聽到這里大家還會覺得:自信僅僅是外在行為扭捏一點、膽小一些那么簡單嗎?我們內(nèi)心的自信和成就影響一生。

      二、“我不行”的觀念。

      我們都知道:所有行為背后的來源是觀念,那“我不行”的觀念是怎么產(chǎn)生的?



      來自于病態(tài)批評,有一個人瘋狂地沖到你面前說:“你是一個笨蛋,你做什么事都做不成,你這個人就是沒有責任感,你這輩子就這樣了,你注定一無所成?!?/span>這種批評與事實無關(guān),而是夸大、扭曲,甚至惡意編造事實,我們稱之為“病態(tài)批評”。

      這個聲音來自哪兒呢?他往往是來自于我們最親近的人。就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父母,或者我們最親近的朋友。在座各位都是父母,那我們以父母批評孩子來舉例:



      第一個特征,這些批評扭曲事實,與道德和人品掛鉤。比如說:你出去玩把衣服弄臟了。然后媽媽就會批評你說,你從來就不懂得珍惜媽媽的勞動,不考慮別人,你太自私了!自私和把衣服弄臟有沒有直接關(guān)系呢?沒有。當父母總是將一件小事情扭曲到道德層面,孩子就會養(yǎng)成道德上批評自己的習(xí)慣,比如:我就是個糟糕的人、我喜歡撒謊、我是個壞人等。

      第二個特征,把事情說得很夸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上綱上線”。比如說一個孩子偷了點錢,其實教一教也沒有多大問題。但是父母勃然大怒,覺得這孩子不誠實、人品有問題,他以后是要坐監(jiān)獄會犯罪的。這也是病態(tài)批評。

      第三個特征,不顧是非地否定孩子,父母根本不關(guān)心事實情況是什么樣,只是按照心情來。,孩子不干活批評孩子懶,孩子干活嫌棄孩子不會做事、磨磨唧唧。這兩者是自相矛盾的。

據(jù)調(diào)查,很多父母批評孩子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孩子做的事情,而是父母的心情:如果父母今天工作獲得獎賞,即使孩子調(diào)皮些父母也會覺得活潑可愛;如果父母今天在公司受了氣,心情不好,即使今天孩子做得正常,沒那么調(diào)皮,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有很多問題,笨手笨腳。

      所以,孩子就發(fā)現(xiàn):無論我做什么都是錯的,可能我出生就是一個錯誤。自然也養(yǎng)成了病態(tài)批評的習(xí)慣,時不時不顧事實批評自己,因為孩子認為:這樣才是正常的。那么這種習(xí)慣養(yǎng)成后會有什么后果呢?

      自我批評上癮。自我批評有安慰作用的。比如你參與競爭失敗了,如果之前你認為“我能成功”,結(jié)果沒成功肯定很痛苦。但這時候如果有個聲音告訴你:你就沒那個命,你就是競爭不過別人的。你看,你這輩子什么時候成功過?突然會心安理得,覺得自己失敗很正常很舒服,這就是自我批評所帶來的安慰效果,幫助我們逃避失敗的挫敗感。

      習(xí)慣養(yǎng)成后,孩子不需要等到事后失敗,而是提前給自己找好退路:你很有可能失敗。我們都知道“心想事成”的秘密法則,一旦孩子習(xí)慣這樣想,他很有可能失敗。一旦失敗孩子安慰自己:你看,果然如此,我說對了吧?更加強“我不行”的鏈接……最終形成負循環(huán)。

      不僅僅遭遇更多的失敗,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失敗后并不會總結(jié)教訓(xùn),獲得成長。因為他正急于逃避問題,尋求“我不行”的安慰。所以,當孩子擁有“我不行”的觀念后,他將停止向上成長。

      那我們怎樣才能改變孩子的觀念,讓孩子覺得“我能行”呢?

     

三、“我能行”的觀念改變。

      1、“我不行”情緒的覺知。

      凡是不基于事實、不理性的都是情緒,自我否定和病態(tài)批評也是情緒。但我們處于情緒中時,我們察覺不到這是情緒,以為這是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比如說大家在發(fā)脾氣時會語出傷人,但事后又會很后悔,這說明當時我們不是自己,而是被情緒控制的奴隸。所以禪宗講“主人翁何在”,就是問:此刻誰在掌管著自己?

      想要不被情緒控制,就要把自己和情緒分開,把情緒當作另外一個個體,給它取名字、靜靜看著它、和它對話,自然就不會再把情緒當成自己。比如我們給病態(tài)批評的情緒取名叫小白,盯著小白看:它到底想做什么呢?哦,它想通過否定我來逃避失敗和問題,它想繼續(xù)模仿父母的方式控制我。當你能察覺它、意識到它的目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經(jīng)不再被它控制了。

      這個破除“我不行”情緒的方式不僅可以用在我們身上,還可以教給孩子。當然小孩子理解不了“主人翁何在”的道理,就簡單告訴她:情緒是魔鬼。像劉明慧老師就教給小明慧和孩子們:情緒是魔鬼,如果小明慧有情緒了,這時候她不是真正的小明慧,她被魔鬼控制了,我們不要理她,讓她自己冷靜下來。

      具體關(guān)于情緒的引導(dǎo)方式,我在之前《如何用心引導(dǎo)孩子心理行為》這篇演講中分享過,大家可以參照,也可以參考《遇見26個自我》這本書,里面講解了26個情緒,給每個情緒取了名字,非常生趣易懂,小孩子也可以看,。中的“一無是處妹”就很像我們“我不行”的情緒。


      但情緒的覺知只是減少“我不行”的情緒,依然沒有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nèi)绾螌ⅰ拔也恍小弊兂伞拔夷苄小钡挠^念呢?

      2、“我能行”觀念的引導(dǎo)。

      我給大家講個小明慧的故事。她是明珠班年紀最小的,各方面能力一開始也是班內(nèi)偏弱的。她總是比不過人家,就很沮喪,回家跟爸爸說:我總是比不過哥哥姐姐。面對這種情況,大家會怎樣做?“你也知道你不行,那你還不趕快努力?”看上去好像是在激勵孩子,實際上背后傳遞的觀念是“你不行”。

山長是怎么引導(dǎo)的?山長說:“那是因為他比你大,練習(xí)的時間比你長。等你長大一些,練習(xí)時間再長些,肯定可以超過他?!边@句話也在指出孩子問題,看似是批評,實際上傳達“你能行”的觀念。

小明慧后面努力超過了哥哥姐姐,在那里有點洋洋得意。這時候在座各位家長怎么做呢?繼續(xù)鼓勵孩子?還是打壓孩子“你不行”?

有家長說:“不要驕傲,你還差得遠。”看,這又給孩子傳遞“我不行”的觀念。山長是這樣引導(dǎo)的:這有什么奇怪?你是我們家的孩子,從小在今日學(xué)堂這樣訓(xùn)練,能贏不是很正常嗎?小明慧一聽,確實沒有什么可驕傲的,反而更珍惜和感謝在今日學(xué)堂學(xué)習(xí)的機會。

無論是鼓勵還是批評,我們發(fā)現(xiàn)山長向孩子所傳遞的觀念都是“我能行”。在這樣的引導(dǎo)下,孩子從小就形成“我能行”的觀念,小明慧非常自豪的事情是:她會三種語言,比爸爸更厲害,可以幫助爸爸做翻譯。內(nèi)心擁有這種自信的孩子,她需要通過逃避問題來保護自信嗎?需要通過游戲、小說來尋找虛假的自信嗎?不需要。

抱著“我能行”的觀念,小明慧成長得非常快。這次我去上課,小明慧站在臺上給學(xué)員答疑,落落大方,很自信。學(xué)員們問各種問題刁難小明慧,她不僅沒有被難倒,反而能給學(xué)員挖坑,讓學(xué)員掉下去,成長特別大。而這基礎(chǔ)是山長“我能行”觀念的引導(dǎo)。

     
    

  3、“我能行”改變的方式。

      想改變孩子,理論的引導(dǎo)是前提,還需要實際改變的方式。我們怎樣幫助孩子從客觀事實中認為“我能行”呢?

作為老師,我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孩子在某方面獲得很大突破時,其他方面也獲得進展。比如一個孩子運動突破了,英語進步很大。或者:英語進步后,班內(nèi)也開始積極做事了。難倒跑步真的能增加詞匯量嗎?其實這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跑步并不能幫助學(xué)英語,但是能增強孩子的自信:我可以做到!當孩子有這樣的觀念后,往往敢挑戰(zhàn)各方面,并取得不錯的成果。所以我們一定幫助孩子找到他特別擅長的領(lǐng)域,在這里他就是NO.1

可能有的孩子運動、英語、心態(tài)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優(yōu)秀,那我們就再尋找其他方面:最寧靜的/最有活力的/最愿意幫助別人的/最受人喜歡的……沒有一個孩子真的一無是處,只有孩子認為:他一無是處。當孩子一點成就感都找不到后,就容易逃避問題、虛擬中尋找“我能行”的自信。因此,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尋找、發(fā)掘、發(fā)揚孩子的優(yōu)點,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并運用在各方面。



四、實踐

      為了更好幫助大家實踐出來,接下里我將問大家實踐中的五個問題,看我們是否能把道理用出來。

1、   面對“你不行”的評價,擁有“我能行”觀念的人是否會反擊?

 

老子教過:別人罵你一定不要回擊。因為別人罵你有兩種可能性,第一,你就是,那么你不承認,就代表你犯了雙重錯誤。第二,你不是,那么依然沒必要生氣,因為這不是你的錯誤。道家高人被罵是不會有任何反應(yīng)的。所以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如果別人不接受你,代表你做錯了,不應(yīng)該用他們不理解的方式來做事。

別人有權(quán)力罵你,也有權(quán)利不理解你,如果我們不認同這個權(quán)利,要么是自以為是,要么說明我們幻想自己的身份是一個受到所有人喜歡和理解的完美人物。我們追求完美,但是要接受現(xiàn)在的不完美。我能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能找到自己的缺點,這才是正常人。內(nèi)心越匱乏,越在意別人的評價和認同,絕對不能受到一點委屈。

當小明慧抱怨受到欺負的時候,山長告訴他,別人對你好不好,是他的權(quán)利,但你也有權(quán)利對他好不好。他欺負你,你會不高興對不對?所以你不要做這樣的事情,這是你的教養(yǎng)。如果換一種態(tài)度,告訴明慧,你是山長的女兒,我去收拾他一頓,讓他知道你有多厲害。教出來的女兒就是特權(quán),我爸是李剛。最后吃虧的是自己的孩子,她缺少了自己嘗試解決問題的機會。

2、“我能行”的孩子會不會在意外在的關(guān)注和贊美。

 

大家都說不會在意外在關(guān)注和贊美,恭喜大家已經(jīng)達到圣人的標準了。大家自己能做到嗎?自己做不到何苦為難我們的孩子呢?在我們這個層次,我們關(guān)注外在評價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我們?nèi)诵?,但我們不需要追求外在的關(guān)注,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就像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炒股賺錢不是為了錢,他把錢大量的捐出去,他自己生活也很節(jié)儉。他享受的是賺錢的過程,或者賺到錢之后去幫助別人,而不在于錢本身。所以外在的關(guān)注和贊美也是一樣的。我們可以關(guān)注外在的評價,但是我們可以引導(dǎo)孩子,你追求的是榮譽,更好的幫助別人,而不是我要的那些名利。

小孩子會不自主的希望獲得你的贊美和認同。這個時候就應(yīng)該給他正確的引導(dǎo)。小明慧在告訴山長我很棒的時候,山長說:“挺好的,但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用一種特有的方式來幫助爸爸媽媽幫助家庭了。”

山長仍然在傳遞觀念——“我能行、我可以做到”,但這個“我能行”體現(xiàn)在哪里?用在我自己很牛,我自己出去吹噓嗎?不是。我能行,要把我行的地方再去服務(wù)和幫助別人。雖然看上去山長也在贊美孩子,但和我們夸孩子不一樣,孩子不會形成“追求外在和反饋”的習(xí)慣,而慢慢養(yǎng)成觀念:我自己做了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很有價值。

3、自信和自大有什么區(qū)別,不都是我能做我可以嗎?


大家在社會中都會發(fā)現(xiàn):越厲害的人反而越低調(diào)、謙虛,越不厲害的人越是喜歡喝一大罐酒,然后吹噓自己當年多么厲害。這恰好說明他自己內(nèi)心的不自信,所以通過瘋狂的向外吹噓來假裝自己很厲害,但實際上做不到。這就是自信和自大的區(qū)別:自信是“我能行,我能做到”,自大是“我做不到,但我假裝很厲害”

這次有家長問到:孩子自大怎么辦?很簡單:讓他做出來。如果孩子一旦說豪言壯語,父母就感動,覺得孩子很棒。那么大家用行動在給孩子傳遞一個觀念:我只要吹牛就會獲得贊美,我不用做實事。所以孩子們就開始比誰吹牛吹得更響亮:我未來要做大師,我未來要拯救世界……我們可以問孩子:你有這個大師的志向很好,那么你需要做什么?做出來。

      4、當孩子某一方面特別擅長,但無法將這方面的突破經(jīng)驗運用到其他方面,怎么辦?

      之前我們說到,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行的一方面,建立“我能行”的自信。但如果孩子一方面很厲害,但一到其他方面就變成“我不行”,怎么辦呢?

      人與人之間智商真的區(qū)別不大,那么剩下的就是方法和基礎(chǔ)了。對于方法,送給孩子和家長一本《刻意練習(xí)》的書,“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xué)習(xí)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guān)鍵,在于刻意練習(xí)。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練習(xí),又并不等同于刻苦?!痹趯W(xué)習(xí)英語等方法,可以直接參考今日,有很多老師和月總中都有分享。

      有孩子可能說:我即使有方法,但和別人差距太大了,追不上。其實我進新教育至今5年,當年我的同學(xué)有很多比我優(yōu)秀得多的人,現(xiàn)在一些已經(jīng)不如我了,并不是我多么優(yōu)秀,他們當初如果堅持下來會比現(xiàn)在的我優(yōu)秀很多。新教育,誰一開始厲害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堅持下來。像當初明穎明儀老師,一開始心態(tài)思維在班里都不是最強的,但是通過踏實、堅持,最后成功逆襲,成為2.0中最優(yōu)秀的老師。最難的心態(tài)和思維都可以通過堅持訓(xùn)練逆襲,英語基礎(chǔ)這些就更容易追上來了。所以現(xiàn)在基礎(chǔ)比別人差也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現(xiàn)在趕不上只是別人學(xué)英語時間更久,等你學(xué)習(xí)更長時間,我相信你可以超過他的。

      5、在吃喝玩樂上我們要不要培養(yǎng)孩子“我能行”的觀念?



      一個方面培養(yǎng)“我能行”,一個方面培養(yǎng)“我不行”,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在吃喝玩樂上我們也要培養(yǎng)孩子“我能行”,只不過方式不同。在這里講一個小明慧吃冰淇淋的故事。9歲第一次吃冰淇淋,但是立刻就愛上了這種東西。怎么辦呢?山長的方式就是,讓她每天吃冰淇淋。小明慧知道吃冰淇淋不好,問山長:“爸爸為什么你還要帶我來吃它?”山長說:“因為我想害一下你。”小明慧一聽大吃一驚:“爸爸你怎么故意害我?”山長:“你不是喜歡吃冰淇淋嗎?”

      這個過程中,雖然山長帶小明慧吃冰淇淋,但傳遞的觀念不是“冰淇淋是獎勵”,而是“吃冰淇淋就是小傻瓜,被我害”。小明慧吃冰淇淋十多天之后,開始問爸爸:“我能不能買少一點?”山長說:“不行,要給你多買點”。小明哥跳起來,說:“不行不行,爸爸你不能給我買那么多,我吃不完的?!痹俚胶竺妫际巧介L問小明慧:“今天妞妞能不能被我害下,去吃個冰淇淋?”然后小明慧說才不被爸爸害呢!

所以,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的前提下怎么引導(dǎo)他呢?挖坑設(shè)陷阱。孩子說我要走這條路,我說好呀,然后在這條路前面挖個坑,孩子正走的開心,撲通掉下去,爬起來我再笑瞇瞇地問他:今天我們要不要再走這條路呀?孩子肯定搖頭:我又不傻。

      比如說我們班設(shè)立了“小豬日”,就是大家一起當一天小豬,在這一天可以吃任意東西。我故意引誘孩子們吃垃圾食品,告訴孩子們:我想把他們養(yǎng)得白白胖胖的,像小豬一樣。孩子們就覺得:盧老師壞壞的,總想害我們,我們才不上當呢。但他們又很喜歡和我玩,現(xiàn)在還學(xué)會反挖坑了,上次他們就說:老師你吃垃圾食品嗎?你吃我們就吃。我說:我又不傻。他們就反將一軍:老師我們也不傻。然后我一時語塞。

      不過這樣體驗下來,孩子們的體悟是不是更深刻?絕對比在書本上學(xué)垃圾食品的危害,或者父母耳邊的嘮叨要有用得多。

      這是第一個“我能行”觀念的傳遞,尊重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更高級的“我能行”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玩更高級的游戲,比如辦出中國乃至世界真正的教育,再比如成為新一代太極武術(shù)宗師,引領(lǐng)全世界來學(xué)習(x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功夫。孩子會發(fā)現(xiàn):這個游戲都比前面吃垃圾食品、玩游戲要高級的多。當然,這很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自身就在玩很高級的游戲,還時不時鄙視下孩子玩的低級游戲。慢慢孩子也會覺得:我可以玩更高級的游戲。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總結(jié)下來就是四大點:1、“我不行”的行為體現(xiàn),2、“我不行”行為背后的觀念,3、“我能行”的觀念和行為引導(dǎo),4、將“我能行”實踐出來的五個問題。所以當父母當老師都要古靈精怪,不能死板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重點不是做什么,而是做什么背后所傳遞給孩子的觀念。


      我的分享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