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說木耳“治潰爛諸瘡,效不可言”,褥瘡是臨床常見且棘手的疾病,作者用木耳散治褥瘡獲得可喜療效之后,他還自己做實驗來探究其中的道理,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木耳散治愈四期褥瘡的體會 作者/張善舉 張香梅 褥瘡是昏迷和癱瘓等長期臥床病人的常見并發(fā)癥。一、二、三期褥瘡一般外科常規(guī)處理,加強護理,輔以照射、按摩等措施,較易恢復。褥瘡四期,即壞死潰瘍期,瘡面較深,壞死組織呈黑色,惡臭,露出韌帶、甚至骨骼,且多有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各種抗生素均不敏感,容易引起膿毒敗血癥,死亡率較高。此病大多屬于中醫(yī)外科“陰瘡”范疇,目前尚無特效療法,筆者用中醫(yī)驗方木耳散外用,治療三例四期褥瘡,均獲痊愈,特予報道。 典型病例 劉XX,男,24歲。1986年12月8日入院。雙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48天。在某醫(yī)院診斷為格林巴利氏綜合征,因護理不得法,發(fā)病第六天骶尾骨處出現(xiàn)褥瘡,越來越深,瘡面越來越大,經(jīng)常感染發(fā)燒。于第48天轉入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入院診斷為格林巴利氏綜合征合并骶尾骨處四期褥瘡。 檢查:雙下肢肌力0級,肌肉萎縮,皮膚感覺胸2?6平段減弱,胸6平段以下消失,雙側膝腱反射消失。骶尾骨處有一直徑約4厘米的瘡面,兩邊深達1.5厘米,中間骶骨外露,外觀呈鞍形,綠色膿性分泌物較多,惡臭。先后做兩次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報告:(1)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對妥布霉素中度敏感。(2)有綠膿桿菌生長,對多粘菌素中度敏感,其余均耐藥。 褥瘡處理:先后用妥布霉素80毫克,一日二次肌注;多粘菌素B50萬單位,一日二次肌注。同時外科換藥引流,瘡面先后上過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妥布霉素、白糖等,直至次年4月8日瘡面未見任何好轉,且呈加重趨勢,曾因褥瘡感染發(fā)燒告病危兩次。遍用西藥罔效,無奈之中,求之于中醫(yī),希望配中藥外用。 筆者查閱有關資料,發(fā)現(xiàn)木耳散一方,頗為簡便易行,遂為之試用。取黑木耳30克,(焙干,去雜質(zhì))研細末,白糖30克,混合后加溫開水調(diào)膏外用,隔日一次換藥。第一次換藥后整個敷料全被綠染,而瘡面上的膿性分泌物消失;第二次換藥潰瘍面即顯紅潤,以后周圍開始有新肉芽長出。換藥15次后,瘡口長平,上皮組織亦從四周向中間生長覆蓋,中心只剩下直徑約1.5厘米的潰爛面,繼續(xù)換藥7次,最后形成一直徑0.5厘米的干痂,脫落后成為正常皮膚。共換藥一個半月而獲痊愈。 體會 木耳散出自清·王清任《醫(yī)林改錯》王氏在木耳散條下曰:“治潰爛諸瘡,效不可言,不可輕視此方。木耳一兩(焙干研末)白沙糖一兩(和均)以溫水浸如糊,敷之縛之”。筆者用此方按此法治療三例均為四期褥瘡。另兩例一在右髖部,一在左肩胛部,都在兩個月內(nèi)痊愈。 (一)木耳與白糖同用,效捷力猛。 三例褥瘡均為病程在三個月以上,都已經(jīng)過一般常規(guī)處理和使用高效抗生素無效后采用木耳散治療而獲痊愈。傳統(tǒng)有單用白糖撒到瘡面上的用法,具有高滲脫水作用而致細菌死亡,但據(jù)筆者觀察,單用白糖殺菌并不速效,也不完全。木耳的脹性極強,本人曾做一試驗,取30克好木耳浸水使其完全脹發(fā)能吸水約300亳升。一般來說30克木耳和30克白糖一次加水60毫升即可調(diào)成膏狀,隨即上到瘡面上,兩日后換藥時會發(fā)現(xiàn)瘡面上的分泌物很少,而瘡上的藥膏卻比剛調(diào)好時更為干燥。一般上藥1-2次即可完全滅菌,再做分泌物培養(yǎng)便無細菌生長。因此木耳和白糖合用后脫水作用更強,殺菌更快更徹底。 (二)滅菌時調(diào)成“膏”、愈合期調(diào)成“糊”,能夠祛腐生肌,縮短病程。 開始用木耳散時,一般瘡面膿性分泌物較多,潰瘍處紫黯,說明有細菌生長,此時作細菌培養(yǎng),大多能夠發(fā)現(xiàn)致病菌,中醫(yī)治法以攻邪為主,宜將木耳散快速加水調(diào)成“膏”狀,體現(xiàn)“祛腐”作用??梢暆兠娲笮∩顪\決定用量,一般木耳與水的比例以1:2為宜,一次調(diào)成一次用完。滅菌過程約2-4天,即換藥1-2次,以瘡面沒有膿性分泌物和滲出液為度。滅菌之后即進入愈合期,要保護新生肉芽組織,并促進其生長,中醫(yī)的治法以扶正為主,宜將木耳散緩慢多次加水,使木耳完全脹發(fā),調(diào)成“糊”狀,以促進愈合。這時木耳與水的比例以1:8-10為宜,王氏“水浸如糊”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在肉芽生長過程中發(fā)現(xiàn)瘡面膿性分泌物增多、可以重復用膏換藥1-2次,如果一直用膏則肉芽生長緩慢。一般來說先膏后糊,療效最快,病程最短。 (三)使用木耳散,肉芽組織生長快,但不會高出皮膚。 上皮組織修復較慢,但不需植皮。所治三例潰瘍深度分別為1.5厘米、1.0厘米、0.8厘米,均在一個月內(nèi)長平,無一例肉芽組織過度增生高出于皮膚表面;潰瘍面直徑分別為4厘米、3厘米、2厘米,均在二個月內(nèi)上皮完全自行修復,不留疤痕。相對而言上皮組織生長較慢,可能與難以避免的瘡面受壓、摩擦有關,有時會發(fā)現(xiàn)新生的上皮組織被摩擦掉,但仍能長出新的上皮。應該注意的是只要未形成干痂,就應堅持隔日一次換藥,如果以為瘡口已長平,瘡面已縮小,就停止換藥,那么濕潤的瘡面就會將新生的上皮重新腐爛,前功盡棄。因此在上皮修復期間,務必避免瘡面受壓和摩擦,這是縮短病程的關鍵。 本文摘自《中醫(yī)雜志》1990年第九期,作者/張善舉 張香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