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pSS)是一種以淋巴細胞浸潤外分泌腺及器官上皮為特征的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病。生物制劑治療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在過去的12年,無論是TNF-α拮抗劑、抗B細胞藥物和IL-1受體拮抗劑,均未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對pSS的治療效果有限。目前,針對新型生物制劑如T細胞共刺激因子、IL-6拮抗劑和Ⅰ型IFN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且采用了新的觀察指標,給pSS的治療帶來了希望。而來自希臘的Tzioufas與Goules[1]教授2018年在Clin Exp Rheumatol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這些新療法雖看似很有前景,但臨床試驗方案仍有很多值得批判和質疑的地方,本文將文章主要內容摘錄如下,以更好地理解迄今為止生物治療方法對pSS效果不佳的原因,以期今后有更好的研究策略。 首先,pSS在一個相對良性的過程中緩慢進展,大多數患者在癥狀出現多年后才嘗試就醫(yī)。而疾病的發(fā)病卻相對更早,在臨床癥狀出現之前多年,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就已經可能存在于健康個體的血清中。因此,對大多數患者來講,在診斷和開始目標治療時,疾病已處在非早期階段,預期的治療窗明顯縮小。另一方面,pSS的上皮細胞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等免疫病理類型具有明顯的異質性。輕度病變患者以T細胞浸潤為主,嚴重病變以B細胞浸潤為主。約有1/5的患者涎腺存在B細胞構成異位生發(fā)中心(GC),與構成異位生發(fā)中心結構的B細胞相比,參與炎性病變的簡單聚集B細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學意義和行為,提示B細胞在不同臨床表現中的作用機制不同,這也是解釋抗B細胞療法為什么僅對pSS冷球蛋白血癥介導的臨床癥狀部分有效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大多數臨床試驗中,觀察時間限于24周或48周,對于慢性緩慢進展疾病,若想記錄到臨床指標的顯著改善,觀察周期相對偏短。因此,在臨床試驗中,應用可靠的生物標志物進行早期診斷和患者招募,以及延長觀察時間,有利于展現生物治療在某些方面的潛在治療作用[2]。 第三,疾病表型的多樣性也有可能干擾臨床試驗的結果和主要觀察終點,進而干擾我們對生物治療作用的評價。我們既往在進行臨床試驗設計時,以反映的疾病總體活動的EULAR SS疾病活動指數(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為標準進行患者招募,而未能把臨床和組織病理表型的異質性考慮在內[3]。因此,在未來的治療試驗的設計中,根據臨床表型以及潛在的致病機制,應用更精準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分層,對揭示生物制劑在某些臨床亞組患者的潛在有益作用至關重要[3]。 最后,我們尚未了解疾病不同階段的所有病理生理機制,早期使用抗TNF-α治療pSS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由于在pSS受累的涎腺中發(fā)現大量TNF-α,且抗TNF制劑對RA具有很好的治療前景,科學界和制藥行業(yè)認為,TNF-α是pSS的重要致病因子。然而,TNF抑制劑在pSS中顯效甚微,提示TNF-α在pSS發(fā)病中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而非我們傳統(tǒng)意義上所認知的促炎作用,這一發(fā)現進一步在實驗室得到證實,因為TNF-α敲除動物不能形成二級生發(fā)中心。 近年來盡管生物技術領域發(fā)生了里程碑式的變革,但鑒于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分子和基因表達的復雜調節(jié)機制,明確潛在的治療靶點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深入研究細胞和分子等致病因子可揭示pSS獨特且特異的致病機制,發(fā)現新的、特異性的治療靶點。綜上所述,當考慮在pSS中進行新的靶向治療試驗時,應考慮大多數患者為慢性良性病程,不同亞組臨床表現及預期結果不同,可能的潛在免疫病理機制不同,對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更精細的分類方法。如在健康個體中檢測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可幫我們在臨床前期追蹤患者,在此階段或許可安全地行免疫耐受治療。其次,發(fā)現反映疾病不同表型的新的生物標志物將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更有效分層以及個體化治療提供機會。我們期盼,未來新的生物療法不僅可以控制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還可以改變疾病進程和包括淋巴瘤在內的不良結果。 參考文獻 [1]TzioufasAG, GoulesAV. Limited efficacy of targeted treatments in Sj?gren′s syndrome:why?[J]. Clin Exp Rheumatol,2018,36(Suppl 112):S27-S28. [2]GoulesAV, TzioufasAG. Primary Sj?gren′s syndrome:clini-cal phenotypes,outco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rkers[J]. Autoimmun Rev,2016,15(7):695-703. DOI:10.1016/j.autrev.2016.03.004. [3]SadaPR, IsenbergD, CiurtinC. Biologic treatment in Sj?gren′s syndrome[J]. Rheumatology(Oxford),2015,54(2):19-30. DOI:10.1093/rheumatology/keu417.Epub 2014 Oct 22. 文章來源:段宇晨, 程永靜. 干燥綜合征生物治療療效有限:原因及策略 [J] .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9,23( 2 ): 142-143. DOI: 10.3760/cma.j.issn.1007-7480.2019.0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