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應該是父母在嘗試培養(yǎng)孩子自律習慣時遇到了孩子不配合的情況。那么,我們就可以分開來看。 第一,如何培養(yǎng)一個孩子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 持之以恒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 俗話說,三歲看老。成年以后的很多好習慣,實際都是在小時候養(yǎng)成的。 但是,由于身心發(fā)展的局限性,孩子的自律性往往不夠,有的做事情3分鐘熱度,有的寫作業(yè)拖拖拉拉,有的興趣和愛好經(jīng)常變化。這一點,令家長頭疼不已。 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也與外界的因素有很多的關系。比如: 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相比于內(nèi)向的孩子,他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力和持久性就會差一些; 有的孩子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一起帶,不用代人之間不同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容易讓孩子混淆,會出現(xiàn)自律性差的問題; 有的孩子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里家外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東西比較多,不論做什么事情,可選擇的范圍比較大,也很難在一件事情上保持長久的專注和自律; 還有的孩子父母本身就是急性子,看到孩子做事情慢就喜歡催促,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的脾氣性格也比較急躁,一旦完不成預期目標,就會轉到其他事情上。 那么,如何培養(yǎng)一個孩子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呢? 自律和專注力密不可分。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一直跟在孩子身邊督促他們。既然強制孩子自律這條道路走不通,那就可以在提高他們自身專注力上下功夫: 發(fā)掘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保持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法。當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往往不需要家長催促,也會很投入,很用心,能完成地很好。 保持教育理念的一致。現(xiàn)在兩代人同時教育一個孩子的情況很多。全家人對著一個孩子使勁兒,想法不一致是難免的。這就需要兩代人進行充分的溝通,溝通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適度運用獎勵。當孩子在自律方面取得成績時,最渴望的就是得到父母的認可。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對此無動于衷,不要吝嗇自己的獎勵,類似于“你本來就應該這樣”的話是最不可取的。 獎勵的方式不一定局限于口頭,也不一定非要是買東西,類似于做一頓好吃的、看一場電影都可以。 第二,怎樣能讓孩子和父母好好溝通。 和父母沒法好好溝通的孩子,一般就是父母口中“不聽話”的孩子。 坐不住、管不聽、打不怕……不聽話的孩子,是最不討父母歡心的??墒牵犜捳娴木秃脝?/span>?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有可能是父母的原因,比如父母經(jīng)常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懲罰多過獎勵等; 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的原因,比如孩子的情緒不佳、身體狀況不好、正處于叛逆階段等。 怎么做才能改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讓孩子和父母好好溝通呢? 身體力行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愿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孩子自然也樂于和父母溝通。 杜絕簡單粗暴的方式。期望孩子能和自己好好溝通,單純靠吼是不管用的,父母要和孩子講明事情的原因和有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自己。 注意調(diào)整情緒。當遇到孩子不想溝通時,做父母的最容易著急上火。此時不妨告誡自己,冷靜下來調(diào)整心情,給自己調(diào)整情緒的時間,同時也給孩子接受意見的時間。 適當運用獎勵。與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習慣一樣,鼓勵的作用是大于懲罰的。當孩子樂于溝通,并且溝通呈現(xiàn)出積極的效果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贊賞,以正面的力量來不斷強化。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