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茶的茶友對于泡茶流程想必都不陌生,泡茶時的第一泡茶被稱為“洗茶”,一般都是被倒掉,我們也經常聽一些老茶人說第一泡茶不能喝,本期就為茶友解析第一泡茶該不該洗?第一泡茶能不能喝? 1、傳統(tǒng)認為第一泡茶為“洗茶”,現(xiàn)代提倡改為“潤茶”更合理 很多老茶人之所以都說第一泡茶不能喝,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洗茶”這一過程已經成為一種人云亦云的傳統(tǒng)?!跋床琛币辉~始于北宋,但原本的“洗茶”是制茶中的一個工藝流程,后期才沿用到泡茶過程之中,才開始時是烏龍茶,后來慢慢延伸到其它茶類。 在舊時代落后低效的制茶方法之下,茶葉的確會存在相應的衛(wèi)生問題,但隨著新時代制茶工藝的提升,洗茶的必要性也隨之減弱。 2、有人說,那茶農打農藥怎么辦? 就近幾年上茶山的狀況來看,很多茶山,當地政府是明文嚴格規(guī)定不準打農藥、施化肥的,違者,處罰力度很大。 并且從實際情況出發(fā),茶農在某些程度上,比消費者還擔心給茶樹打藥的問題。茶樹若是打藥,茶品品質下降,從而造成家庭經濟收入下降,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對于很多茶農來說,全家一年的生計都仰賴采茶收入,茶好,賣價高,有錢賺;茶打過農藥,有經驗的茶商、茶客一喝便知,不僅今年的茶賣不出去,以后自家的茶想再有銷路也很難。 另一方面,古茶樹樹齡大,一直以來都是天生天養(yǎng),自然生長,自我抗病蟲害,適應極端氣候能力較強。 越來越多的茶農也逐漸意識到,茶葉品質要好、賣價要高,就必須生態(tài)放養(yǎng),讓其自然生長。所以,從制作普洱茶的鮮葉源頭來看,普洱茶是不臟的。 而從衛(wèi)生角度考慮,茶葉經過合格的制茶工藝精制之后,茶葉已經達到衛(wèi)生標準,而其中偶有夾雜的塵埃、茶碎末等根據茶品性質,選擇適宜的水溫的水,立即注入泡茶器具,立即倒出即可,并不需要長達幾十秒乃至數分鐘的浸泡以完成所謂的“洗茶”。 如今,普洱茶越來越受關注,高品質的毛茶價格一年比一年高,人們對普洱茶工藝完善度、衛(wèi)生條件要求越發(fā)重視,越來越嚴格。 3、“洗茶”的弊端:造成茶葉內含物質大量流失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茶葉在制作過程有揉捻這一環(huán)節(jié),揉捻時將茶葉的細胞膜、細胞壁破壞使茶葉內含物質溢出,更為利于之后的沖泡,而揉捻時溢出的內含物質大部分都依附在茶葉表面。 在洗茶時,這些溢出的內含物質就大量的流失,尤其是如綠茶、黃茶之類本就較為細嫩,耐泡度低的茶類,其茶葉中內含物質溶出速度較快,第一泡茶湯反而滋味和營養(yǎng)物質含量較高,“洗茶”之后精華物質流失更多,使得之后的茶湯淡而無味。 南林大的李川博士從市場上買回了紅茶、苦丁茶、茉莉花茶、毛尖茶這4種回來做實驗,研究了它們在不同沖泡次數和時間條件下氟等微量元素的流失情況。 李川博士分別將4份茶加入沸水沖泡,假設浸泡一個小時氟全部跑到湯里,通過儀器檢測,4種茶的氟元素在第一次沖泡中大部分浸出到湯中了,比例分別為紅76%,苦丁79%,茉莉花67%,而毛尖中的氟元素已100%跑到湯里去了。二泡湯中,紅湯中還有19%的氟含量,苦丁和茉莉花分別為18%、24%,含量已經大量銳減了。第三泡湯中浸出的含氟量均不足1%,和白開水差不多了。 李川博士表示,如需要增加氟的攝入量應該多飲用一泡湯。但高氟地區(qū)的居民為避免氟攝入過多,可飲用二泡或三泡湯。但是和氟元素的流失相仿,對健康有益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微量元素Mg、Zn、Ca、Fe、Mn等,也都隨浸泡次數增加而銳減。所以也不建議高氟地區(qū)將沖泡多次再飲用。除了沖泡次數,對于泡時間的長短李博士的研究也給出了參考答案。泡時間越長,湯里含氟量越高。在浸泡15分鐘的湯中測得的含氟量占全部可浸泡出的水溶性氟絕大部分。 黃艷玲講茶:普洱茶的正確泡法來啦!普洱茶的泡法有講究嗎?生茶和熟茶是不是泡法有不一樣?確實好的泡法,可以讓一杯普洱茶錦上添花。 那么普洱茶的泡法有什么技巧呢?大茶肆在采訪茶在堂創(chuàng)始人黃艷玲的時候,黃艷玲老師說了很多關于普洱茶的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1、選器皿為基本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對于器皿的選擇不同,好普洱茶當然要用好器皿。普洱茶的沖泡技巧要講究“悶”和“透”,嫩茶以透為主,多透氣少悶泡;老茶要以悶泡為主,多悶泡少透氣。 透氣性好的茶具,如蓋碗、玻璃茶具,適合沖泡嫩度較高的普洱茶;質地厚實、密度大的紫砂厚壁壺適合沖泡原料粗老都普洱茶。 年份較短的生茶也可以直接用蓋碗沖泡,年份老的生茶或者熟普可以選擇紫砂壺。 2、“醒茶”是根本 對于普洱茶,無論年份或長或短,都需要醒茶。普洱茶由于在倉儲過程中陳化,溫度和濕度都比較恒定,醒茶,顧名思義,就是讓茶葉從“沉睡”中恢復狀態(tài),展現(xiàn)其獨特的口感。 大茶肆中提到醒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茶葉的口感,如果醒茶不好,就相當于你愛喝的飲料加了色素,茶湯的口感就不會那么好了。 3、水溫最重要 沖泡普洱茶的時候,水的溫度也是重要因素。 生茶:對于年份較短的生茶,在沖泡的時候溫度不宜過高,控制在60-80℃之間即可,因為它的茶性更接近于綠茶,綠茶還經常會用冷泡法,新的生茶要避免高溫水。 熟茶:年份短的熟茶出湯速度很快,所以再沖泡的時候速度要快,高溫洗茶后略降溫沖飲,沖泡節(jié)奏稍快些能避免苦澀味。 老生茶、老熟茶:老茶一般講究的是高溫醒茶、高溫沖泡,相對來說,老茶的投茶量要低于新茶,沖泡水溫老茶的溫度也要略高。 4、茶湯掌握要熟練 普洱茶的泡法中,出湯的時間也要把握好,普洱茶制作原料一般為大葉茶種,內含物質比較豐富,茶湯十余泡仍有余香,基本上前7泡都是即泡即出,而后第8泡開始,每一泡出湯都要延后5秒。 普洱茶的泡法,有了這些泡法技巧,不怕泡不出好普洱茶,普洱茶從醒茶到出湯,每一泡都有韻味。 普洱茶因獨特的香氣和口感及越陳越香的特質,受到了很多茶友的喜愛。但是,普洱茶應該怎么喝才養(yǎng)生呢?或許茶友覺得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其實不然。普洱茶的喝法也是講究技巧的哦!只有注意這幾點,才能喝的更舒心~茶友們和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喝普洱茶前的重點 1.把握茶溫 其實很關鍵的影響因素是茶湯的品飲溫度。品飲普洱茶,一般以60℃左右比較合適。茶湯太燙,人的味覺會受高溫刺激而麻木;茶湯溫度過低,茶湯冷卻,香氣及口感流失,則會影響品嘗的準確性。 2.飲食清淡 茶友們也要注意哦!我們在喝普洱茶之前,建議不要吃具有強烈刺激味覺的食物,比如大蒜、生姜、辣椒、榴蓮等,只有口里清淡,品茶的時候才能保持正常的味覺和嗅覺。 3.舌尖感受 不管是喝茶還是品茶,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舌頭了~但是,舌頭不同的區(qū)域有著不同的味蕾。通常,舌尖對茶湯的甜味較為敏感;舌的兩側前端主要評定茶的醇和度,舌面后端主要評判普洱茶是否“發(fā)酸”;而舌的中心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澀味;舌根則重點體會普洱茶的“苦味”。建議茶友在喝之前,先在舌尖舌面略作停留,即可感受茶湯化苦為甘,力度透齒,甘津在舌面生起,滿口芳香,令人神清氣爽~ 二、喝普洱茶的禁忌 1.忌喝隔夜普洱茶(包括久泡的普洱茶,適宜隨泡隨喝),因為隔夜茶中茶多酚的浸出量會較多,不管茶湯的新鮮度,滋味的好喝程度,保健功效上,還是衛(wèi)生角度來看,都不宜飲用。 2.忌飯前、飯后大量飲普洱茶。通常在飯后半小時飲用最佳,如果飲食過少,也不建議大量飲用。 3.忌喝剛生產的普洱茶。這類新制的新茶,含有很多的茶多酚、茶單寧等內含物,對腸胃的刺激較強,建議以10年左右茶品作為口糧茶。 三、普洱茶的適宜人群 普洱茶是大眾飲料,一般人群皆適合喝普洱茶。因為普洱茶中的氟可以防止齲齒等,而且普洱茶能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讓兒童提高注意力,所以小朋友適合少量飲用。而青少年貪食、偏食會使某些營養(yǎng)元素缺乏。如缺鋅可能導致個子矮小,缺錳會影響骨骼的生長而導致畸形。茶湯中富含對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礦物質。適量飲用普洱茶有益緩和腸道緊張度,加強小腸運動,提高膽汁、腸液的分泌。 PS:普洱茶的歷史~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云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到了明朝,茶馬市場在云南興起,來往穿梭云南與西藏之間的馬幫如織。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許多城市。以普洱府為中心點,透過了古茶道和茶馬大道極頻繁的東西交通往來,進行著龐大的茶馬交易。 學會“悶”和“透”,你泡的普洱茶就比別人的好喝 老實說,很多新手在剛開始接觸普洱茶的時候,常常拿捏不好泡普洱的要領,所以即便手中是花重金買下的優(yōu)質茶餅,但依舊泡不出上等的滋味。 而說到普洱的沖泡技藝呢,學問可就深了,功夫茶泡法,普洱茶區(qū)少數民族的烤茶等等,門路多招式足,無一不是為了激發(fā)出普洱最激蕩心靈的陳香與醇厚。 不過呢,上面這些方法難度都比較高,平時大家用得也少,所以今天我們先不聊那些,小編要來跟大家聊的是大家平時最常用最熟悉的兩種沖泡普洱的方法:“悶“和”透“。 其實只要掌握了“悶”和“透”的關鍵,你泡出來的普洱就能比別人好喝喲~ 什么是 “悶“和”透“? 透”和“悶”是泡普洱茶的兩種技巧,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泡茶時是否加蓋。 區(qū)別 “透”是不加“蓋”,讓茶快速降溫,讓茶香的揮發(fā)更緩慢。 “悶”是加“蓋”,通過鎖住高溫,快速將茶的香氣激發(fā)出來發(fā)。 “悶“和”透“該如何使用? 在沖泡普洱茶時,如何巧妙地運用“透”、“悶”兩種技法,最基本的是要根據普洱茶的原料嫩度來選擇。一般說來:嫩普洱多選“透“,老普洱選”悶“。 道理很簡單,因為嫩茶葉容易被“悶熟”,悶泡會讓茶的香味減弱,水味加重,所以嫩的普洱盡量不要“悶”。像較細嫩,不耐泡的普洱,建議大家多可用“留根沖泡法”, “留根沖泡法” 就是每泡茶湯不出盡,以保持其滋味的穩(wěn)定性。水溫也要適當控制,千萬不要使用高溫。 而像老普洱這種“粗老味”重的粗老茶,泡的時候首先水溫一定要高,因為老茶經過多年沉淀,茶葉狀態(tài)很平穩(wěn),只有用高溫才能把其中隱藏的內質激發(fā)出來, 所以沖泡時壺蓋盡量不要打開,讓壺內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溫度。 沖泡老普洱時一般建議大家六泡之后開始以5秒為單位逐泡增加悶泡時長,不過具體還是要看茶湯味道來定。 還有一點大家也要注意,就是除了要根據茶葉原料的嫩度選擇“透”與“悶”之外,沖泡普洱所選擇的茶具時應注意的遵循相應的“悶透原則”, 茶具 也就是說,沖沏嫩度較高的普洱茶時,要選擇例如紫砂薄胎壺、玻璃茶具之類透氣性好茶具,反之,老普洱就要選用紫砂厚壁壺、瓷器等材質較厚、散熱較的茶具來沖泡。 “到底什么樣的茶,才算是濃茶?” 對于濃茶,村姑陳認為的定義是: 一杯茶里,茶葉浸出內含物質大大超出合理范圍。 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咖啡堿、茶氨酸等物質過量釋放,導致茶湯口感風味變得濃重苦澀。 那么,一杯濃釅的茶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2》 濃茶形成要點一:投茶量過多 以常見的110ml標準容量的白瓷蓋碗泡茶為例,白茶、紅茶、巖茶、生普等茶類的最佳投茶量大致如下: 白茶干茶5g; 紅茶干茶5g; 武夷巖茶干茶8克; 生普干茶8克。 這樣的茶水比例搭配下,能夠得出適宜大部分喝茶口味的茶湯,濃淡合宜。 并且,為了準確全面的測試一款茶,茶水比例控制到位,是關鍵的前提。 茶友們在平常泡茶喝茶時,可以根據個人的喝茶偏好,適量增減(0.5g-1g)茶湯,得出適合自己的喝茶口味。 但在增加投茶數量時,須得控制在合理范圍,不能一下子增加太多,以免茶水比例失衡,影響滋味。 投茶量控制精準,是成就一杯好茶的關鍵。 為了將投茶量控制精準,最為科學精準的方式是用克秤衡量。 通常而言,常見的便攜式的家庭口袋克秤,就能滿足茶友們平時的投茶稱重需求。 為了將投茶數量控制精準到位,選用科學的投茶測量儀器十分關鍵。 投茶時若是單憑肉眼觀察或是隨手一抓憑借手感,很容易出現(xiàn)誤差。 尤其是沖泡經過壓制后的茶葉時,如經過壓餅的白茶,撬出來薄薄的一片茶,雖看似體積小巧,但投茶量已足夠一次泡茶所需。 若是投茶過多,就容易將茶泡濃重,生成一杯苦口的濃茶。 《3》 濃茶形成要點二:茶葉內質物浸出速率快 茶葉內質物的浸出速率,換句話說,就是茶味物質的釋放速度。 釋放速度快,茶味物質釋放過多,茶湯容易變濃; 釋放速度慢,茶味物質釋放合理,茶湯就不容易泡濃。 泡茶時,茶葉內部的茶味物質釋放速度的快與慢,和不少因素相關,比如茶葉的碎度、蠟質層厚度、泡茶水溫高低等等。 通常而言,葉片完整度高的茶葉,泡茶時茶味不易過快釋放。 原因在于,葉片結構完整的茶葉,葉片邊緣是相對閉合的。釋放起內質來,緩慢一些。 而葉片碎度較高的茶葉,邊緣缺口多,釋放起內質來,自然速度快——就像一條大堤,完整的時候,滲水慢,而一旦缺了口,缺口多了,便泥沙俱下,水泄勢如破竹了。 另一方面,茶葉的表層的角質層——蠟質層,也與茶湯的濃淡相關。 蠟質層豐厚的茶葉,釋放起內質也來慢一些。 通常而言,發(fā)育越是成熟,葉片相對粗老的情況下,蠟質層越發(fā)達。它可以充當茶味釋放的緩沖坡。 比如,在葉片舒展的白茶秋壽眉、白露壽眉、寒露壽眉葉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表面光亮的蠟質層。有了這層保護傘,它們沖泡起來,內質的釋放速度都不會太快,屬于適合新手沖泡的茶類,就算技術不好,茶味也不容易泡濃泡苦。 蠟質層的豐厚與否,還與白茶的工藝相關。不殺青不揉捻的白茶,葉片的蠟質層自然相較于別的茶類,保留完好。 除此之外,茶味的釋放速度,還和泡茶水溫的高低有直接關系。 水溫高,茶葉內部物質受到的壓力大,釋放速度加快; 水溫低,茶味物質釋放速度與之相反。 原因在于,溫度高,可以加快分子的熱運動。 故而,泡茶水溫越高,就越要留意茶與水接觸的時間,避免茶湯被泡濃。 關于泡茶的水溫選擇上,村姑陳依然是建議茶友們使用沸水泡茶,不論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 沸水泡茶,水溫高,茶味物質釋放速度快,并且能更好的讓茶葉內部的茶香與茶味,讓茶湯滋味更精彩。 若是用溫水泡茶,溫度不足,茶味物質難以充分激發(fā),對好茶而言太過浪費! 《4》 濃茶形成要點三:出湯時間過慢 泡茶,是一場茶與水的邂逅。 好茶,內質物豐厚,泡茶時稍稍與水接觸,就能釋放出精彩茶味。 若是在蓋碗沖泡時,出湯時間過慢,茶與水長時間接觸的情況下,茶味容易泡濃。 注水沖泡后,合上杯蓋,在久久不倒出茶湯的情況下,容易形成悶泡。 這時,茶葉待在又悶又熱的蓋碗內部,內部的茶多酚、咖啡堿物質容易過量釋放,一股腦兒的跑到茶湯內,讓茶變苦變澀。 泡茶時,若是從第一沖開始,就采用悶泡的方式,不僅容易將泡濃,還容易形成浪費。 故而,蓋碗泡茶時,為了避免將茶泡濃影響口感,在前期沖泡時,出湯時間要快,并且要注意徹底瀝干。 比如,蓋碗沖泡白茶白牡丹。 第一沖,快速環(huán)壁注水,將干茶均勻浸潤后,合上杯蓋,留出適當的開口,將出湯口垂直對準公道杯,快速瀝出茶湯,整個泡茶時間,以控制在10秒內為宜。 并且,茶湯瀝出要徹底,杯蓋內不能留有殘茶,以免這部分蓋碗底部悶泡得異常濃重的殘茶,在下一沖注水時兌入其中,影響后續(xù)滋味。 品質好的白茶,茶味物質充足,在經過六七沖快出水后,才需要考慮適量坐杯,延長泡茶時間,讓茶味達到更好的狀態(tài)。 如此,泡茶時在出湯快慢搭配適宜的情況下,才能泡出一杯濃淡適宜的好茶! 《5》 濃茶形成要點四:茶水不分離 泡好一杯茶,選好適宜的茶具很關鍵。 一般而言,茶水無法實現(xiàn)分離的茶具,常常是濃茶形成的一大推手。 如,玻璃杯泡,大瓷缸泡,保溫杯泡,大茶碗泡…… 這些茶具,都存在著共同泡茶弊端——茶水無法分離。 茶與水會長時間的接觸,茶味物質容易過多釋放,茶味會異常濃釅! 故而,從完整全面感受一款茶的滋味而言,不建議使用這樣的茶具泡茶。 一只簡單的白瓷蓋碗,方是泡茶的最佳選擇。 但對于辦公和外出場合而言,使用蓋碗泡茶多有不便。 那在使用茶水無法分離的茶具泡茶時,該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將茶湯泡濃呢? 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以常見的辦公室玻璃杯泡茶為例,常見的直筒狀200ml玻璃杯,搭配的白茶1.5-2g即可。 先投茶,再注入沸水,待到茶湯溫度下降到適口溫度,及時飲用。 便可在辦公場合,舒心的品味好茶的清香與鮮潤,解壓休閑放松! 《6》 凡事過猶不及。 一杯茶,茶味比例搭配得宜,君臣佐使,風味曼妙無比; 而若是茶味物質過多,口味又苦又澀,較人難以入口。 鮮醇甘爽的白茶被泡濃后,全然不復當初的清爽模樣; 經過焙火的武夷巖茶,在泡得異常濃重苦澀時,毫無巖骨花香的精妙; 全發(fā)酵的紅茶,在長時間悶泡下,絲毫沒有了又香又甜的清新滋味; 曬青得來的生普,茶湯被泡濃后,苦澀異常,堪比黃連水! 可見,不論是什么茶,在被泡濃后,風味皆不復當初。 泡濃茶,是對好茶的辜負; 喝濃茶,是味蕾上的遭罪! 如何沖泡古樹普洱茶黃片?上一期的文章中有介紹過普洱茶黃片,現(xiàn)在做一下簡單的回顧,古樹黃片就是在新鮮的茶葉枯萎之后,茶芽將被卷成條狀。在殺青的過程中,嫩芽將被卷成條狀,一些較老的茶葉含水量相對較少,葉子會呈現(xiàn)出相對松散和粗糙的狀態(tài),這時候人們就會將它挑揀出來,于是就有了"古樹普洱茶黃片"。 當然了,千萬別以為它就是殘花落葉,就不好喝,今天就和小編來學學古樹普洱茶黃片怎么泡才好喝:由于古樹黃片枝葉粗老,所以在沖泡過程中出味較慢,所以投茶時,需要稍微增加投茶量,保證水溫。這一點要比沖泡普通的普洱茶費心一些,但是為了更好的口感體驗,多費點心也是值得的。 蓋碗沖泡:水一定要沸騰,因為水溫達不到,茶葉的滋味是難以完全被沖泡出來的,低位注水,如果高位注水會使得開始在高位傾倒的時候溫度有所下降,低位注水是可以保證水溫的。最重要的一點,不論是沖泡哪一種茶,為保證茶湯濃度需要隨著沖泡的次數,可以適當延遲出湯時間,好的古樹黃片可以20泡且不減其味。(2-4位可投8-10克)。 煮飲:將黃片直接投入壺中,在高溫下煮沸,才能充分體現(xiàn)古樹黃片的甜味和醇厚。 關注小編,一起喝好茶! 喝普洱茶的人都有這幾種毛病普洱茶人,大都是泡在茶葉里培養(yǎng)出來的茶客;喜歡普洱,是喜歡那種不確定性,那種可以觀察得到的變化;喜歡普洱,是因為可以在藏茶N年后,拿出片茶來告訴友人,這茶我自己放了幾年,時間的距離就像目光一樣短淺,幾年之間......猶如隔座而坐。 喝普洱茶治不好的第一個?。?/p> 就是不斷地在一些好茶價格還低的時候錯過了,然后在某個時間點遇上,以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去購入。 相信有很多茶人,會感嘆,某某茶當年才多少錢,現(xiàn)在價格這么貴了。這是茶友聚會時候最經常聽見的一句話。 第二種病 就是不斷地買茶,藏茶。說實話,你的茶已經很多了,但還是會不斷地買,遇到好茶的時候,往往難以控制住錢包。遇到喜歡的茶,都是直接刷卡買單。 喝普洱茶綜合征: 相信很多茶友都有這樣經歷,每次帶茶回家,家人都會問你,都那么多茶了,為什么還一直買,都夠你喝一輩子了。但是你仔細一想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茶你都舍不得喝了。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心理。有朋友說,他買其他茶,比如鐵觀音,再貴的,三千、五千甚至上萬一斤的,都會毫不猶豫的打開來喝。唯有普洱,他經常舍不得打開來喝 你是不是每次要開一片新茶,往往要猶豫很久,覺得那片茶,這么打開后,好像就沒了,心中總會有所不舍。 緣何?因為很多茶,都是你自己一手藏出來的,要喝掉,是真的會舍不得的,特別對于一些存量很少的茶。 普洱茶友有一種心態(tài),那就是,費盡千辛萬苦,買來一片或一桶好茶,卻舍不得喝。再深究下去,其實是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為了與茶友交流時,拿出某片茶,說:“我有這茶,你沒有,嘿嘿!” 還有另外一種心態(tài),那就是,看到別的茶友手里有某款好茶,會千辛萬苦的去買一點回來,為的也是,我也有這茶了,但那茶很多時候,你也是舍不得喝的。 看著自己的茶倉一天天的膨脹起來,滿足感不斷提升的同時,茶倉里舍不得喝的茶在不斷增加。往往開片新茶,毫不猶豫就開了。但是過了若干年,當那些新茶成為老茶,就開始舍不得喝了。所以,最后就是茶越來越多,舍不得喝的茶也與日俱增。 基于以上心態(tài),你會想著買新茶,我買個1~2片,日后會舍不得喝,所以我干脆買1~2桶吧。過了幾年,會發(fā)現(xiàn),即便是那些有1~2桶量的茶,你依然舍不得喝,甚至連原桶筍殼你都舍不得拆!好吧,你又頓悟了,我該買整件的,多了就不會舍不得了。 結果,片友就慢慢升級為桶友,然后再次升級為件友。成為件友后,依然頭疼,你會想著,這么多茶,我一個人喝,再好的茶,喝一件,也會膩的。這時候,你會拿這些茶去跟茶友換別的茶。換來后,發(fā)現(xiàn)某款茶的量依舊不多,每款茶依舊不過1~2桶的量,依舊會舍不得拆。 最后,你又想了想,覺得茶買來就是喝的,狠下心來,拆片來喝,你喝了一泡后,覺得,爽??!這茶繼續(xù)放放肯定更好喝,所以,那茶,喝過一次后,又被你藏了起來啦。 有時候,茶友來了,你會毫不猶豫的拿出珍藏的茶來,拆開來喝,并告訴他這是你藏了多少年的茶。若是朋友贊你的茶好,你心里那感覺是無比的痛快,若是茶友說你的茶不好,你心里會抱怨他不識貨! 更多的是,有時與茶友聚會,你也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一片好茶來,拆開來大家一起喝,一起分享,茶友感覺好,你就會慷慨的把茶送給茶友作為禮物,心里還別樣的開心。 回頭看看,你茶倉里的茶,有很多是舍不得喝的,但其實每片茶都還是舍得拿出來的。因為,藏茶,除了自己喝外,還可以跟茶友交流,這就是喝普洱的一種精神,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 我有茶,你,就帶著你地故事來。 我負責泡茶。 咱邊喝邊聊 …… http://www.360kuai.com/9d92b8d14a0c0a9a4?refer_scene=&scene=3&sign=360_cf71a426&uid=4c6aa79a1e74d054f68559405c9da904&tj_url=98a0fe8a9b6769368
|
|
來自: 王生不易 > 《茶養(yǎng)生茶詩茶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