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中藥熬膏方法1、中藥熬膏先浸泡煎煮飲片以專用容器加水適量,充分浸透2小時。 將藥物和勻后,放入有蓋的容器內(nèi),容器以砂鍋最佳,也可用銅鍋或搪瓷鍋、鋁鍋,但不可用鐵鍋,以免引起化學反應。然后在其中加入適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藥面15厘米為度,浸泡時間約2小時左右,這樣,藥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來。 浸透飲片入紫銅藥鍋煮沸2小時取出藥汁,再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合并兩次藥液,藥渣壓出藥汁并入上述藥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時。 靜置過夜,取上清液濃縮。 2、中藥熬膏要濃縮收膏取藥液經(jīng)80目藥篩濾過后置紫銅藥鍋中,加入另煎細料藥液,加熱至沸,撇去浮沫。 將煎出的藥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發(fā)濃縮,同時不斷用筷子或竹扁攪動藥液,防止焦化,逐漸形成稠膏狀,趁熱用筷子或竹扁取濃縮的藥液滴于干燥皮紙上,以滴膏周圍不見水跡為度。此謂清膏。至于人參、冬蟲夏草等貴重藥物,則不宜與他藥同煎,以免造成浪費,應該用小火另煎濃汁,于收膏時將藥汁沖入,或?qū)⑷藚ⅰ⒍x夏草研成細粉,于收膏時調(diào)入膏中亦可,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其藥效。 在濃縮藥液中加入膠類、黃酒和糖類細料,不斷攪拌至膠塊完全烊化,再經(jīng)60目藥篩濾過,倒入紫銅藥鍋繼續(xù)加熱攪拌至藥汁滴下呈線或柱,再加入貴重細料,充分攪拌成膏滋。 加糖取規(guī)定的蔗糖、冰糖或蜂蜜置于另一鍋中干炒至全溶,色轉黃,開始發(fā)泡至冒青白煙即可?;蛉√沁m量,按糖水比2:l的比例(如糖5千克加水2.5 升),加熱煮沸30分鐘左右,加入0.1%酒石酸適量,攪拌均勻,微沸2 小時即可。加酒石酸的目的是促進蔗糖轉化成葡萄糖和果糖。此法較炒糖操作容易掌握,安全,糖又不易焦化,勞動強度也較小。加蜜用的是煉蜜。 3、中藥熬膏最后分裝涼膏膏滋乘熱快速倒入事先清洗、消毒過的專用容器(瓦罐一料一罐,玻璃瓶一料4-6瓶)內(nèi),或進入自動分裝機內(nèi)分裝(每袋20g,一料約60袋)。 裝有剛剛熬制好膏滋藥的紫銅藥鍋非常燙手,但俞藥師表示分裝膏滋藥的動作一定要快,否則粘稠的膏滋藥容易凝結在一起。 膏方的收藏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如收藏不妥,極易變霉變質(zhì),影響藥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的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一料膏方通??煞?—8周,所以放置的環(huán)境以陰涼干燥為好,如避陽之處或冰箱內(nèi),因膏方中糖份含量高,且其中還含有動物蛋白,溫度一高容易變質(zhì)發(fā)霉。 中藥膏方的分類根據(jù)制作過程是否加入蜂蜜將膏方分為清膏和蜜膏,中藥煎煮濃縮后直接收膏者為清膏,收膏時加入蜂蜜稱為蜜膏(又稱“膏滋”),后者尤其適合年老體弱、有慢性病者; 根據(jù)膏方中是否含有動物膠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藥,可將其分為素膏和葷膏,素膏由中草藥組成,不易發(fā)霉,四季均可服用;葷膏中則含有動物膠(藥),多屬溫補之劑,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中藥膏的正確使用方法1、藥膏的服用方法 藥膏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用少量開水烊化,早晨空腹服用,1周后改為2次/天,早晨與晚上睡前1h空腹服用。根據(jù)病證需要也可用溫熱黃酒沖服。成人每次服1湯匙,約30g,少年減半;兒童、嬰兒禁服。 2、藥膏的服用禁忌 感冒、發(fā)熱、傷食期間暫停服,急性病或慢性病活動期可暫緩服。“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新近患病之人,須先祛邪外出,然后以藥膏緩圖治本,否則閉門留寇,不利于疾病治療。 3、藥膏的保存方法 藥膏服用的時間比較長,要求放入冰箱,防止霉變;配備專用調(diào)羹:舀之前不用水沖洗,防止沾到膏方里霉變。 |
|
來自: 昵稱30823581 > 《文件夾3(醫(yī)療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