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五事進行七個方面方面的比較: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主孰有道,前面講道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是人格魅力,是軟實力。對民眾,政治上有道,對屬下,激勵機制上有道。 在道的對比上,劉邦和項羽最能體現(xiàn)出來,首先劉邦在政治上就甩開了項羽一大截,劉邦最先攻下秦國,他財寶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沒有住秦國宮殿,而是封存府庫,還軍霸上,給秦地人民約法三章,法令就三條:“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逼渌貒鴩佬叹?,一概廢除。 所以秦地人民愛戴他,愛得不得了。在以后楚漢相爭的歲月中,他始終得到關中大后方的全力支持。 項羽趕走劉邦后,引兵屠戮咸陽,之前投降的秦王子嬰,劉邦沒有殺,項羽把他殺了,財寶美女裝車運走,還一把火燒了秦國公室,大火燒了三個月才熄滅。所以項羽一開始,就不懂得要天下,他就是要財寶,要美女。 項羽搶了秦國的財寶美女,把秦國一封為三,封了三個人在秦國稱王,就是三位投降他的秦將: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個人帶了二十萬秦軍投降項羽,項羽把二十萬秦兵全部活埋,只留了他們三個。所以秦國人對這三個出賣了二十萬家鄉(xiāng)子弟,自己取得榮華富貴的家伙,是恨之入骨。項羽封在秦國的人,應該承擔帶領秦國軍民,把劉邦擋在漢中的戰(zhàn)略重任,他們怎么能勝任呢? 其次,劉邦對下屬舍得放權,舍得花錢。劉邦問韓信,你怎么不跟項羽跟我呢?韓信說,項羽對人民殘酷,對部下不舍得封賞,大印刻好了,在手里摸來搓去,邊角都磨圓了,還不舍得拿出去,恨不得再收起來。主公您就不一樣了,對民眾約法三章,對手下封賞放權。 將孰有能,是對將領能力的比較。將領是否具備智信仁勇嚴。 天地孰得,比較誰占有天時地利。 法令孰行,比較法律條文、行政命令誰能嚴格執(zhí)行。 兵眾孰強,比較雙方的兵力多少,戰(zhàn)車是否堅固,馬匹是否精良,士兵是否勇猛,兵器是否鋒利。 士卒孰練,比較士兵操練的如何。 獎罰孰明,賞罰是個大學問??梢哉f賞罰決定戰(zhàn)斗力。賞罰的關鍵,主要是兩條,一是及時,二是恰當。 “五事七計”,而后知勝負。知勝負,而后舉兵決戰(zhàn)。 前面說了孫子的“計”,不是陰謀詭計、奇謀巧計,而是計算比較的計。不過孫子也不是不講陰謀詭計?!氨?,詭道也”,他下面就要開始講詭計了。 廟算的SWOT分析是根本,是基本面,“計利以聽”,就是算下來有勝算了,可以戰(zhàn)了。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 計算利害,是軍事根本。利害已見聽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勢,到了戰(zhàn)場上,根據(jù)形勢的變化,如何趨利避害,如何化不利為有利、相機行事,孫子一口氣講了十二道詭道。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在這里一口氣講了十二條詭道,大多數(shù)詭道的出發(fā)點是造成對方的錯誤判斷,引誘對方失誤。 對方不上當,不失誤,怎么辦呢?等待,跟他熬,派間諜,各種布置安排。總之,一定要等到平衡打破,勝算已見,才能出戰(zhàn)。 孫子的觀念是先勝后戰(zhàn),不勝不戰(zhàn)。沒有勝算就等。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項:一是準備,二是等待。 準備是自己的事,積蓄實力,操練兵馬,鼓舞士氣。等待,是等待敵人犯錯,等待時機出現(xiàn)。敵人如果不犯錯,我們就很難贏。 當敵方實而強,我們一要防備避戰(zhàn);二要耐心忍耐;三要外交協(xié)調;四要伺其虛懈,等他犯錯,引他失誤,;五則看準時機,一鼓而下。 夫未戰(zhàn)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zhàn)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如果我方多算,敵方少算,則我方勝。如我方少算,敵方多算,則敵方勝。所以戰(zhàn)前計算于廟堂,勝負是容易預測的。 多算勝,少算敗。多算就可以打,少算就要小心,多想想,多準備準備,如果根本一點勝算都沒有,就不要打了。 以上是《孫子兵法》第一篇,《計篇》。《計篇》的內容,概括說就是“五事七計,十二詭道”?!拔迨缕哂嫛?,是基本面、實力面、戰(zhàn)略面。 “五事”,是道、天、地、將、法,計算比較敵我雙方這五個方面,得到“七計”,七個計算比較的結果: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兵法講廟算,算的就是這“五事七計”,算下來就知道勝負。勝了才打,沒有勝算就不打,就韜光養(yǎng)晦,繼續(xù)準備。準備什么?還是準備“五事七計”,把自己那七個方面的分數(shù)打上去。 所以這“五事七計”才是兵法的根本。贏了再打,廟算算贏了,再興師動眾,到戰(zhàn)場上去見個分曉。 上了戰(zhàn)場,“兵者,詭道也”,才開始陰謀詭計的發(fā)揮,“多方以誤之”,想辦法引對方失誤,這就有“十二詭道” 。這“十二詭道”,就和三十六計差不多,都是奇謀巧計,都是“招”,最能讓人津津樂道,引發(fā)無數(shù)四兩撥千斤、花小錢辦大事、貪巧求速的遐思。 但是做任何事業(yè),奇謀巧計都不是本質。 我們經營也是一樣,你踏踏實實把產品,把服務做好,別老想著有什么“招”。實際上,奇謀詭道很容易,就那幾招,其實技術含量很低,主要技術要點在于演戲要演得像而已。 但是“五事七計”技術含量就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時間,是積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