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lf-introduction 大家好,我是浙江省溫州市平陽新紀元學校的蔡靈鳥,朱樂平名師工作站“一課研究”第9組的成員。很高興與您在“一課研究”微信公眾平臺相遇。 二、content
三、listen to storytelling 本次內(nèi)容來自朱向陽的《”五度觀察“診斷小學數(shù)學課堂》。 四、read a lesson 《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練習》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教學是平面圖形面積的起始課,對以后教學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有重要的基礎作用?!稊?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以下的教學目標:一是結合實例認識面積,使學生建立初步的面積概念;二是體會并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且能夠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三是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的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學生對面積知識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呢?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困難后怎么合理引導學生繼續(xù)學習呢?筆者收集了學生錯題進行了數(shù)據(jù)分析。 【錯例1】 【錯例2】 這兩題錯題的錯誤率分別為26.31%和47.37%,通過分析上面的錯例引發(fā)教師的思考,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加強面積和周長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對比練習,從而明確要求,正確應用。 學習目標與重難點 【學習目標】 1.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學生能正確區(qū)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并能夠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學生觀察、想象、推理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基本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感悟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 3.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探究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魅力。 【學習重點】 理解與辨析周長與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在操作實踐中感受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A4紙。 過程設計 一、知識回顧 【活動一】通過對比揭示圖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學習材料:一張A4紙 問題1:看到這張長方形A4紙,你們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預設: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各為多少? 學生回憶面積與周長的概念,回答時指一指、摸一摸、說一說。 學生口算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指名反饋。 學生活動:在A4紙上折出最大的正方形。 同桌交流,口答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結果。 問題2:從長方形紙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后,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設計意圖】加強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對比,通過對比來揭示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達到優(yōu)化學生認知結構的目的。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變與不變中繼續(xù)來學習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課題板書) 二、探究規(guī)律 【活動一】驗證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問題1:這張A4紙可以怎么對折?請動手試一試。 預設: 問題2:觀察對折后圖形的面積,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因為對折后的圖形是原來圖形的二分之一。 問題3: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它們的周長也會相等嗎?請用數(shù)據(jù)說話,同桌各選一個長方形計算周長。 討論交流: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你們的發(fā)現(xiàn)嗎?剛才的發(fā)現(xiàn)僅僅是一種巧合嗎? 假設:長方形的面積為16平方厘米,它的周長會是多少呢? 學生舉例證明。 預設1:畫圖法。 預設2:列表法。 教師點撥:一一列舉的時候,為了不重復,不遺漏,便于觀察,最好做到有序思考。 問題4: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什么?為什么要加上“不一定”呢? 預設1:因為也會有面積相等,周長也相等的情況。 預設2:我們的數(shù)學書與英語書的封面就是周長和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問題5:觀察大家畫的圖和表格,你們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預設1:面積相等的長方形,長長瘦瘦的長方形周長比較長。 預設2:長方形的長和寬越接近,周長越短,變成正方形時周長最短。 學習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有序的思考和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長和寬越接近,長方形的周長越短。 討論交流:看到“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相等”這句話時,你會想到哪句話? 學生猜測: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活動二】驗證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學生舉例證明。 問題1:周長相等的長方形,什么情況下面積較大?什么情況下面積較小? 學習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是怎么得出這些結論的?(猜測—列舉—觀察—發(fā)現(xiàn)—結論) 【設計意圖】用圖形和數(shù)據(jù)來說明數(shù)學問題比較直觀形象,學生容易接受,尤其是這樣規(guī)律問題的探索與鞏固,用這種以探代練的方式進行練習,比較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對問題的認識會更深刻。 三、綜合應用 1.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單位:厘米) 想象:從A4紙的右上角剪下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想象一下剩余部分的圖形形狀是怎樣的? ① 思考:它的周長是多少嗎?(指名口答) 預設1:將所有的邊長合起來。 預設2:用移邊的方法,將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 思考:計算這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有幾種方法? 預設: 討論交流:這三種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習小結:通過割補的方法我們將這些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化成規(guī)則的圖形,把不熟悉的知識轉化成熟悉的知識,這種轉化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思考:將這個正方形的位置往左移動。周長和面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② 討論交流:觀察上下這兩組圖形,我們再次驗證了哪句話?(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要相等。) ③ 教師引導:看到這個凹字形,你會想到哪個形狀? 討論交流:觀察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討論交流: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大多少? 2.折一折。 討論交流:用A4紙做一張這樣的名牌,你知道名牌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紙嗎? 預設1:先求出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再乘3。 教師引導:如果這三個長方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你的方法是可以的。 預設2:把這張名牌打開,它就變成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只有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就可以了。 教師引導:這張A4紙還可以變成什么圖形?怎么計算它的面積呢 ? 預設:圓柱體、三角形…… 四、回顧整理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體驗和收獲? 【設計意圖:注重對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思考以及反思評價,在實踐活動中積攢實踐智慧?!?/p> 作業(yè)設計 1.跳跳虎想用12米長的籬笆圍一個花圃,怎樣圍使占地面積會最大? 2.跳跳虎想用籬笆圍一個面積為36平方米的花圃,怎樣圍用的籬笆最少?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與面積的練習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教 學 反 思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整理練習課,教師在設計本課前,從學生平時學習的狀況出發(fā),抓住學生的典型錯例進行分析,力求讀懂學生犯錯的原因以此來確定練習的教學重難點,加強練習的針對性,從而提升練習課的實效。 1.強化概念的比較辨析,揭示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 在課上教師設計了以下問題。問題一:求長方形A4紙的面積和周長。問題二:在長方形上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問題三:從長方形的右上角剪下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積和周長。問題四:這張長方形的A4紙還可以變成哪些圖形?通過這4個問題,加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對比,通過對比來揭示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達到優(yōu)化學生認知結構的目的。 2.適時總結提煉,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 在課中要通過讓學生經(jīng)歷對知識的比較、判斷、推理和應用的過程,體驗蘊含其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如對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學生結合圖示與列表,通過直觀形象的例子,發(fā)現(xiàn)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其中正方形的面積最大;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其中正方形的周長最短。從而感受數(shù)與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幾何直觀的作用,達到進一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目的。通過解決“做一張這樣的名牌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紙”這個問題,啟發(fā)學生將立體的名牌打開轉化成一張長方形的A4紙,體驗由“體”到“面”的轉化,是學生思維的再次升華,向未來知識的延伸,從而激起學生探究數(shù)學的欲望和興趣。 五、know something else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