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內三元坊附近,在蘇州現(xiàn)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以清幽古樸見長,融園內的假山與園外的池水于一體,在假山與池水之間,隔著一條復廊,廊壁開有花窗,透過露景,溝通內外山水。據說全園有108種花窗樣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抅作精巧,是蘇州園林花窗的典型。 下公交車見馬路邊矗立一座沖天石坊,坊額刻著“滄浪勝跡”四個隸書大字,是晚清樸學大師俞樾手跡。石坊旁邊立有一塊“全國重江蘇蘇州滄浪亭點文物保護單位:滄浪亭”石刻。站在石坊下朝東面看,是一片碧波微漾的河濱,南岸有粉墻黛瓦掩映在綠樹叢中,河邊彩葉大樹與紅檵木上下呼應在綠色水面上波光搖曳。北岸有石板路通入景區(qū)。沿石板路前行一百多米,走過架在河上的平板石橋,來到一座精致的磚雕門樓前,門額上“滄浪亭”三個大字赫然在目。 01.這路燈柱子擺的真是地方 02. 03.河畔的紅檵木和沿著滄浪亭東西流淌的河浜 04.這些紅妝素裹的美麗大樹,把枝條低低地彎向河面,似乎在親近河水。用App查此樹竟然給出4種答案,其中兩種分別為仙客來和郁金香 05. 06.綠色河濱的南岸有粉墻黛瓦紅色屋舍掩映在綠樹叢中,遲開的迎春金星點點,巨大的古樹底部裂開了看得見對面的孔洞 滄浪亭面積約16.5畝,為蘇州大型園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園風格,是寫意山水園的范例。園內建筑以假山為中心,山上古木參天,林中有滄浪亭,其他如面水軒、觀魚處、明道堂、清香館、五百名賢祠等建在山的四周,高低起伏,頗有山林氣象。池水縈回,古亭翼然,軒榭復廊,古樹名木,內外融為一體,在蘇州眾多園林中獨樹一幟。 07. 08. 09.借得門票拍照。滄浪亭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保單位 10.從北門進,面水軒觀魚處都在施工,圍著假山轉 11.進門處左面(東)的杜鵑和木香花棚 12.世遺名錄的標志,再看看這美麗的卵石地面 進園左轉(向東)行數(shù)十米,右手一側堆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山岡,東部黃石壘砌,西部湖石重修,周圍環(huán)列建筑,山上石徑盤旋,山石錯落,古木蔥蘢,藤蘿蔓掛,古樸之意,撲面而來。 13.嶙峋的黃色山石與古樹牽絆纏繞,古意盎然 一座飛檐翹角的石亭翼然立于岡上。亭額“滄浪亭”三個隸字亭名三字為道光年間進士樸學大師俞樾手跡。亭旁有古樹數(shù)株,藤蔓雜花,野趣橫生。亭柱上鐫刻的“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乃集句聯(lián),上句出自歐陽修應蘇子美所邀而作的《滄浪亭》詩,下句出自子美的《過蘇州》詩,淺白如話,意趣悠長。柱聯(lián)上面各置一塊長方石板,雕著蝠鹿圖案;亭背面相同位置也有兩塊,雕的是鳳穿牡丹;亭兩側則無。亭中置一石棋枰、四只石圓凳,均為康熙年間舊物。 滄浪亭本尊位于園中山丘的最高處,已非蘇子美原建原址,乃康熙年間重建。這是座很簡潔的四角石亭,正面朝向復廊外的溪水,單檐歇山頂,垂脊上端飾有相向而坐的兩只鳳凰。 14.呵呵,兩只鳳凰看不清了 15. 16. 聞妙香室是三面通透的,形狀為曲尺形的建筑,以前是園主讀書的地方?!懊钕恪北疽馐侵阜鹚吕锬欠N超凡脫俗的檀香味,此處是指“書香”。附近種植很多梅花,開放季節(jié),暗香浮動,沁人心脾。是賞梅佳處??上?,們來的不是時候~ 有介紹說,匾額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巡撫張樹聲重修滄浪亭時題書,取杜甫“燈影照無睡,心清聞香妙?!痹娨饷?/strong> 17.倒是見了青梅已經長得很大個了,驚喜 18.室內陳設雅潔,墻上有花窗 19. 20.芝蘭君子性 21. 22. 滄浪亭東北面的復廊,妙在借景----把園內的山和園外的水通過復廊互相引借,使山、水、建筑融合。該園缺水,而園外有河,造園家因地制宜,以復廊將園內園外進行了巧妙的分隔,形成了既分又連的山水借景,山因水而活,水隨山而轉,使園內的山丘和園外的綠水融為一體。游人在復廊臨水一側行走,有“近水遠山”之情;游人在復廊近山一側行走,有“近山遠水”之感。通過復廊,將園外的水景和園內的山景相互資借,聯(lián)成一氣,是我國造園的獨特手法。 23. 24.認識含笑 復廊是在雙面空廊的中間隔一道墻,形成兩側單面空廊的形式,又稱“里外廊”。因為廊內分成兩條走道,所以廊的跨度大些。中間墻上多開有各種式樣的漏窗,從廊的一邊透過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邊景色。 25.據說這里有108種花窗樣式 26. 27.復廊及花窗 28. 假山西側見一座依廊六角小半御碑亭,名為“仰之亭”。其名取自《詩經》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柱上有對聯(lián):未知明年在何處;不可一日無此君。原為吳昌碩撰書,今由沙曼翁補書。亭中嵌有康熙帝所書碑刻,為一詩一聯(lián),詩曰“曾記臨吳十二年,文風人杰并堪傳。予懷長念窮黎困,勉爾勤箴官吏賢。”;康熙書贈給吳恩禮的對聯(lián)是:膏雨足時農戶喜,縣花明處長官清。 29.依廊六角小半亭,名為“仰之亭”,內有御碑一通 30. 31.康熙帝題詩及贈聯(lián) 有史料介紹,滄浪亭是北宋散文家蘇舜欽所建。蘇舜欽,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景祐年間進士,是北宋參知政事蘇易簡之孫。蘇舜欽少有文名,胸有大志,范仲淹薦其才,在汴京任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是“慶歷新政”之中堅。其岳父杜衍為當朝宰相,與范仲淹、富弼等同為“慶歷革新”倡導者。御史中丞王拱辰為反對杜衍等,以蘇舜欽與右班殿直劉巽等用公款召妓而被彈劾,蘇舜欽以“監(jiān)守自盜”之罪被除籍為民。次年,蘇舜欽遷居中吳。他在《遷居》詩中寫道:歲暮被重謫,狼狽來中吳。中吳未半歲,三次遷里閭。后來,以四萬錢買下城南一塊三面臨水的宅地,傍水筑亭,取屈原《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命名為滄浪亭。37歲的蘇舜欽自號“滄浪翁”。宋杰寫過一首七律《滄浪亭》:滄浪之歌因屈平,子美為立滄浪亭。亭中學士逐日醉,澤畔大夫千古醒。醉醒今古彼自異,蘇詩不愧《離騷》經。 蘇舜欽之后,滄浪亭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累易其主,幾經興衰。初為章、龔兩家分據而廣其地,稱“章園”;南宋建炎年間,園歸抗金名將韓世忠,人稱“韓園”;元明時改為僧居,為妙隱庵、大云庵、結草庵。那時滄浪亭早已湮沒,大云庵僧文瑛于庵旁重建滄浪亭,并請明代著名文學家歸有光作《滄浪亭記》,遂成姑蘇名勝。清康熙、道光、同治和民國年間,滄浪亭曾多次重修過?,F(xiàn)在景區(qū)內的建筑基本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宋犖撫蘇時重修的格局。清初宋犖將滄浪亭移建到土山之巔,園內增建了一座五百名賢祠,成為蘇州官吏緬懷先賢和雅集的場所。 我們先是繞山西行,從滄浪亭到明道堂、瑤華仙境、五百明賢祠,腳力不濟,凡登高處均免。午后再從北門進入右轉,看山腳下的那一面小池
五百名賢祠 清道光七年陶澍所創(chuàng),咸豐年間毀于兵燹。 同治十二年,布政使恩賜重建,此祠舊為儒教名勝歷代官吏每歲以時致祭。故祠內懸匾“作之師”,為人師表之意。祠中三面內壁嵌砌本地歷代名人線刻肖像及小傳594幅從春秋至清朝約2500年間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的線刻石像,為清代名家顧汀舟所刻。運刀細膩,頗值觀賞。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傳贊四句,相當于一個簡潔的人物小傳。名賢中的絕大部分是吳人,也有外地來蘇為官的名宦。名賢像多數(shù)臨自古冊,也有的來自名賢后裔,具有文獻價值。 五百名賢祠,經歷次興廢,名賢像有遺有增,現(xiàn)存名賢五百九十四人。大體上可以把這些歷史人物分為:政治、文學、忠杰、循吏、經學、隱士、軍事、理學、水利、醫(yī)學、歷算、孝子等十二個人類別,跨時為春秋至清末長達二千五百多年。其代表人物有伍子胥、董仲舒、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蘇東坡、蘇子美、韓世忠、文天祥、唐寅、文征明、林則徐。 02.祠內懸匾“作之師”,為人師表之意 五百名賢祠內石刻署頭是“景行維賢”四字,款署:道光七年(1827)丁亥菊月湘浦松筠(陶澍)書。意為行為光明正大,德行高尚,乃為后人仰慕的賢德之人。 每一位名賢像下均刻有傳贊四句,概述此人特點,靠右一行題姓名職銜,故每一畫像,猶一人物小傳。其中“讓王”,典出泰伯奔吳故事。泰伯為了將王位讓與三弟季歷,與二弟仲雍從陜西來到蠻荒之地的江南,斷發(fā)紋身,創(chuàng)建吳國,為吳地文明始祖。
向北,有館三間名“翠玲瓏”,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瓏”意而為名。 竹是滄浪亭自蘇舜欽筑園以來的傳統(tǒng)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F(xiàn)植竹類多達20余種?!按淞岘嚒?館還連貫著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微風起時,或翠碧或橙黃的伸向天空的竹子一齊輕輕搖動。。。
明道堂 園中最大的主體建筑是假山東南部面闊四間的“明道堂”。為清同治十二年巡撫張樹聲所創(chuàng),明道堂襲蘇舜欽《滄浪亭記》中語“觀聽無邪,則道以明”之意而名。為明、清兩代文人講學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莊嚴肅穆。此堂坐北面南,開敞四合,宏偉莊嚴,為園中主廳,四周廊屋與戲臺連為一體(戲臺民國間毀)。門前對聯(lián)“漁笛好同聽,羨諸君判牘余閑,清興南樓追庚亮;塵纓聊一濯,擬明日剌船徑去,遙情滄海契成連?!保?/strong>郭柏蔭題滄浪亭明道堂) 其北峰巒若屏,喬木郁然蒼翠。相傳乾隆帝南巡時,曾召譽滿江浙的蘇州評彈藝人王周士于此堂內說書。 07. 08. 09. “瑤華境界”,原為韓世忠所建“梅亭”之額,原意當詠白梅,喻之如瑤華。本為傳說中的仙花,色白似玉,花香,食之可長壽。此屋北對明道堂,南有叢竹掩映,原為園主會客之所。屏門六塊銀杏木板上刻有蘇舜欽《滄浪亭記》全文。 10. 11.青釉山水畫掛屏 從頭片平面圖看,我們基本轉了一圈。外出午餐后進入小巧的可園。出了可園時間尚早,重新進入滄浪亭,這次是沿著左手方向轉,只為了看看那面小池。。。 這里有許多漂亮的大白花瓊花。瓊花又稱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4、5月間開花,花大如盤,潔白如玉。分布于江蘇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瓊花的不孕邊花一般為八片,像是八位仙子圍坐品茗聚談,故名“聚八仙”。瓊花樹姿優(yōu)美,花形奇特,宛若群蝶起舞,逗人喜愛,秋季累累圓果,紅艷奪目,適宜于堂前、亭際、墻下和窗外種植。 12.瓊花,又名聚八仙花,忍冬科莢蒾屬,邊花為八片 13.麻葉繡線菊 14.麻葉繡線菊 15.復廊幾何對稱的花窗及雞爪槭 園中獨特復廊對景設計作為園林的重點設計,讓整個景觀變得更加具有詩情畫意。園林西部山角鑿有水池,園中僅有的小小水面,玲瓏可人。黃棕色的石塊假山環(huán)繞在池塘四周,上面長滿了綠色的藤蔓植物,黑瓦白墻的連廊環(huán)繞在水池和假山的四周,紅褐色的實木圓柱體現(xiàn)了地道的中式風情,綠色的高大樹木又讓整個園林變得更加清新自然。 16.西部山角鑿有水池,園中僅有的小小水面,玲瓏可人。終于見到了這面小池 17.綠色的高大樹木又讓整個園林變得更加清新自然 18. 19. 20.粉墻黛瓦襯出的滄桑美感 21. 22. 23. 園北寬闊的復廊帶來的是豪宅般的大氣美感,雪白的墻面帶給人視覺上的清新感,黑色的瓦片通過色調的搭配帶給人復古的感受,造型精致變化多端的窗洞點綴在白色的墻面上,透過窗孔能夠看到對面的綠色植物,紅褐色的實木鏤空扶手又增添了整個復廊古典精致的審美品味。 24.園中最為經典的一段復廊及花窗 25.園中最為經典的一段復廊及花窗 26. 27.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28.我國四大名園之一的滄浪亭美景 29. 園內一周,只感到身在清幽雅致無比的意境中不能自拔。滄浪亭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是中國古典造園藝術的最佳體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