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介紹: 呂成龍:現(xiàn)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陶瓷科科長,古器物部主任、中國古陶瓷研究會理事,文化部青聯(lián)委員、北大資源學院文物專業(yè)教授等職。 呂成龍 導語: “傳世哥窯”、“哥(官)窯型瓷器”與“龍泉哥窯”三種類型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哥窯的確切地址在哪里?在“五大名窯”中,哥窯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由于燒造傳世哥窯瓷器的窯址至今尚未被發(fā)現(xiàn),致使學術界對哥窯有諸多說法。2017年,故宮隆重推出的“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為我們揭開了很多歷史遺留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呂成龍在本次講座中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主題:故宮收藏哥窯瓷器 第二部分: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哥窯瓷器 哥(官)窯型瓷器的主要區(qū)別 第二個問題我再談一下,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哥窯瓷器、哥窯型或者是官窯型瓷器的主要區(qū)別,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是小梅鎮(zhèn)大窯村楓洞巖,還有查田鎮(zhèn)溪口村瓦窯垟,和小梅鎮(zhèn)中心小學瓦窯路等幾處窯址出土的黑胎青瓷,也叫龍泉哥窯青瓷,也就是明代晚期文獻所叫的哥窯瓷器,哥窯青瓷和哥窯型官窯型青瓷不是同一種青瓷,一定要注意,就是我剛才講的,雖然這三者同屬于青瓷的范疇,而且釉面都有開片,有細碎的片紋,但是從肉眼上可以看出,他們是有區(qū)別的,下面談一下它們的區(qū)別。 第一個就是胎釉厚薄和胎質(zhì)方面,這三種青瓷帶開片的釉層雖然都比較厚,但是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的胎體一般厚薄不一,胎質(zhì)細膩,龍泉哥窯青瓷雖然也胎體厚薄不一,但是胎體的瓷化程度更高,哥窯型或者是官窯型瓷器的胎體一般都比較厚,胎體瓷化程度比較差,輕輕敲怦怦的沙啞聲音,瓷化程度比較差,一般都處于生燒的一種狀態(tài),胎體欠致密。
龍泉市查田鎮(zhèn)溪口村瓦窯垟窯址出土黑胎青瓷碗(殘片) 這個就是龍泉市查田鎮(zhèn)溪口村瓦窯垟窯址出土的黑胎青瓷殘片,它是黑胎的,表面上泛黃是有一層土銹在上邊,如果新斷了的碴兒,你看它是鐵黑色胎,這是龍泉哥窯。一般我們也叫溪口窯,溪口是個村,它是歸查田鎮(zhèn)管,所以有的時候也叫溪口窯,溪口村這個地方窯址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叫瓦窯垟這個窯,這個瓷片就是瓦窯垟出土的,浙江省考古所前些年對它進行過發(fā)掘。
龍泉市小梅鎮(zhèn)大窯村楓洞巖窯址出土的黑胎青瓷洗(殘件) 這是最典型的龍泉哥窯,釉面是白色開片紋路,很像哈密瓜表面的網(wǎng)絡紋,也有人叫白絡紋,開片很神奇,而且有疏有密,內(nèi)底的開片比較稀疏,內(nèi)壁上的開片就很細密,這個是大窯這個地方,主要是龍泉青瓷,最好的就是大窯這邊燒的,它也燒這種黑胎青瓷,我們叫龍泉哥窯,大窯村是一個村子,前些年北京大學他們發(fā)掘的,浙江考古所發(fā)掘的大窯村楓洞巖這個窯址,這個地方也有很多窯。 這是發(fā)掘了楓洞巖這個窯址,我們元代的跟明初的所謂龍泉官窯都是這個窯燒的。楓洞巖窯址也燒這種黑胎青瓷帶開片的,而且質(zhì)量也相當好。這是胎子厚薄跟釉方面,胎色方面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一般都是完整器,多有小磕缺,很難見到它的真實胎色,實際上我們瓷器的底足圈足這個地方,顏色不是真正的胎色,大家一定要注意,它在窯里邊表面都會形成一個弱的氧化層,真正的胎色是什么顏色呢?瓷器新斷的斷面的顏色才是它真正的胎色,或者是剛敲開的瓷器的碎片斷面,那個顏色它真正的胎色。 所以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因為它主要是完整器比較多,我們見到的圈足這個地方不是它的真實的胎色,雖然有一部分器物圈足它的足端是露胎,但是這個地方胎體表面多有一層很薄的黃褐色的弱氧化層,因此這個地方所反映的不是真實的胎色。 我這次把故宮博物院幾十件都仔細地觀察,全部上手觀察過,從個別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的殘器,或者是器物的口沿兒,或者是底足的磕缺處,以及目前私人收藏的個別的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的殘片來看,傳世哥窯瓷器的真實胎色一般都是灰黑或者叫鐵黑,或者是黃褐色,或者是褐色,深褐色,這是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的胎色。
南宋哥窯灰青釉八方杯(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一個傳世哥窯的八方杯,八方的圈足,它是黃褐色,淺黃,帶有一點醬黃色,這個醬黃色是表面的弱氧化層,不是它的真實胎色,如果敲碎了看,它的真是胎色應該是灰黑色。 故宮博物院藏典型傳世宋代哥窯三足筒式爐圈足呈黃褐色,但磕缺處露出真正的胎色呈灰黑色 再看往下,這是故宮博物院藏的三足筒式爐,現(xiàn)在正在展出,這件東西有兩處磕缺,磕缺的地方是灰黑色的,露出的地方是胎色,但是沒磕缺的地方表面是一個醬黃色的氧化層,所以說如果沒有磕缺的時候,你看到那個顏色不是胎色,真正的胎色是灰黑色,這一件器物就是很好的一個說明。 胎色不一是因為在窯內(nèi)燒成的時候擺放的位置不同,致使它感受到的溫度氣氛不一樣和燒成后期弱氧化程度不一樣所造成的,實際上它們的胎子胎泥都是一樣的。 而對于龍泉哥窯青瓷從圈足底端露胎處和器身磕缺處以及瓷片標本斷面處來觀察,則基本都是灰黑色或者是鐵黑色,究其原因應該是龍泉哥窯瓷器與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分別采用不同的燒成制度有關系。那么哥窯型官窯型瓷器的胎色一般都是灰黑或者是黃褐色,它們的胎色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就是釉色和釉質(zhì)方面,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的釉大都是灰青色,少數(shù)是米黃色,有時候叫炒米黃色,或者是粉青色,釉層大都不透明,釉層一般都是乳濁、不透明,傳世哥窯瓷器釉面常見細微的褶皺,尤其是側(cè)著光能看得出來,所以耿寶昌先生把它形容是像什么呢?粥皮,舀一碗粥,一會兒會漿一層皮,輕輕吹口氣就出現(xiàn)那種褶皺,典型傳世哥窯瓷器的釉面有的就有這種特點,就像粥皮一樣全是褶皺。所以說這個形容呢可以說是既形象又貼切。
南宋哥窯米黃釉盤(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哥窯米黃釉盤(釉面粥皮狀紋)(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器物就有這種現(xiàn)象,我們正在展出的是一件米黃色釉的淺盤,在泛亮光這個地方就有褶皺,像粥皮一樣的,或者說像一碗牛奶表面漿了一層皮以后,你輕輕一吹就是那種細微的褶皺,非常有特點。這個圈足也不是它真實的露胎的地方,不是真實的胎色,也是一個落著氧化層。 傳世哥窯瓷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一般人也不講這個,實際上非常重要,就是它的釉面普遍有縮釉現(xiàn)象,這一點要注意。它的縮釉有大有小,有的形成一條條狀的,縮的比較大的時候,尤其是在器物的圈足跟內(nèi)壁外壁的交界的地方,更容易形成縮釉。 這就是傳世哥窯的油膩感,你看這個反光點是不是一種油膩感,像凝固的豬大油表面的那種油膩,或者叫潤澤如穌,或者像我們的人臉剛剛出汗的那種感覺,這兒也有一個縮釉點,就是泛光這個地方。這個也是典型的傳世哥窯金絲鐵線。
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哥窯米黃釉葵口碗 外壁釉面的油膩感 這是故宮博物院藏的一個南宋的哥窯的米黃釉的葵口碗的局部放大照片。這就是米黃色釉的,很少見,這件在故宮博物院正在展出,實際上它是溫度氣氛影響的,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是氣氛影響的。也有縮釉,這是它的開片,金絲鐵線。而且有油膩感,這是一個葵花式的洗。
南宋哥窯灰青釉菊花式盤(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故宮博物院藏的典型傳世哥窯的一個菊花式的盤,像一朵兒菊花一樣,臺北故宮也有一件跟這個一樣的,就是釉色上有點兒差別,都是原來的清宮舊藏,就這么兩件,現(xiàn)在分藏在兩地,故宮博物院跟臺北故宮。也有縮釉。
南宋哥窯灰青釉凸弦紋瓶(故宮博物院藏,孫瀛洲先生捐贈) 這一件就是孫瀛洲先生捐給故宮博物院的,孫老說他1956年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他是1893年生人,是咱們古陶瓷方面老一輩最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鑒定家,也是很早真正認識哥窯瓷器其中的一個,這是他的藏品。 而龍泉哥窯青瓷一般都是釉色粉青或灰青,釉層透明度特別好,像玻璃一樣,釉面玻璃質(zhì)感較強,這個釉是一種黑青色,哥窯型官窯型瓷器釉色一般的是灰白或者是灰青色,釉層透明度并不是很好,釉面大都不夠光亮,發(fā)一種半木光。
南宋青釉折肩瓶(龍泉市大窯岙底出土) 這是龍泉青瓷,龍泉哥窯。它是釉子透明度特別好,胎子又是鐵黑色胎,所以看的釉子發(fā)黑青造成的。這就是官窯型哥窯型的,這是汪興祖墓出土的。這一件是在南京市博物館,也是汪興祖墓出土的,他一共11件盤子,大小不一,釉子不是很亮。 第四個就是釉面開片方面,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釉面一般都開有不規(guī)則的,大小不一的片紋,而且大小片紋的顏色也不同,小片紋一般是土黃色,俗稱金絲,大片紋一般是灰黑色,俗稱鐵線,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就叫金絲鐵線。片紋顏色一般的說是刻意著色來形成的,好多人很關心傳世哥窯瓷器的這個顏色,它是刻意的人為著色,現(xiàn)在他們仿哥窯瓷器的人,我跟他們交流過,他們跟我說,就是用天然的植物的染色劑,但是是什么植物不告訴你,燒水,然后浸泡,浸泡完了以后還要回爐,溫度比較低,大概不超過500度回爐,出來以后再染另外一種,第一種是染黑色的片紋,就是鐵線,再出來以后再染回爐以后,再出來以后又產(chǎn)生小的裂紋,再染這種金絲,用不同的植物染料來染,而且有的時候要反復,它是染色。
南宋哥窯米黃釉貫耳八方壺(“金絲鐵線”開片)(故宮博物院藏) 這就是典型的傳世哥窯,這種金絲鐵線特別典型,當然了我們不能排除,經(jīng)過了幾百年的這種流傳過程當中,比如說人為的不斷地在使用的時候,來擦試它,灰塵也會滲入這種細小的開片當中,因為瓷器的開片是不斷地在開的,它沒有間斷過,遇有空氣當中溫度的變化它就會開片,只不過出窯的時候,開的是最嚴重。 由于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出窯后,釉面在不斷地開裂,因此有些裂紋顏色就是因為年久使用,不斷被人的揩拭滲入灰塵所致,而龍泉哥窯青瓷釉面,雖然也都有開片,但是片紋都是自然天成的,非人工染色就是龍泉哥窯。
龍泉市小梅鎮(zhèn)瓦窯路窯出土南宋青釉菱花折沿盤 龍泉哥窯的瓷器的片紋的顏色一般都是冰裂紋或者是凸起的白紋,凸起的白紋就是文獻記載的白色斷紋,極似哈密瓜表面的紋路,哥窯型官窯型瓷器釉面一般只有一種灰黑色的片紋,而且片紋比較大。這就是龍泉哥窯的白色斷紋,這是一個葵口盤。
左:龍泉市小梅鎮(zhèn)瓦窯路窯址出土青釉缽殘片 右:哈密瓜表面的網(wǎng)狀紋 左邊這一張是龍泉哥窯的片紋,開片非常漂亮,是一個罐兒的開片,或者是叫缽的開片,右邊那個是我親自拍的哈密瓜表面的紋路,特別特別像,這是龍泉哥窯的開片,很像哈密瓜表面的紋路,而且哈密瓜表面紋路也是凸起來的,龍泉哥窯的開片也是凸起來的,非常巧合。
明初哥(官)窯型灰青釉葵口盤(老虎洞窯) (1970年南京中央門外張家洼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館藏) 這是老虎洞窯的,也是汪興祖墓出土的,這也是南京市博物館的。你看它主要是一種開片是灰黑色。 第五個就是在形成“紫口”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由于胎色不一,而且釉的高溫黏度大,流動性小,這就造成紫口或有或無或不明顯,如果垂流得比較厲害一點的,就能形成紫口,傳世哥窯瓷器有的形成一點紫口,有的沒有,有的不明顯,這個主要是釉子高溫粘度比較大,高溫狀態(tài)下說會形成這種現(xiàn)象。而龍泉哥窯瓷器胎色本來就是鐵黑灰黑,釉子玻璃質(zhì)感又強,透明度又好,垂流又厲害,所以龍泉哥窯瓷器一般都會形成紫口鐵足。哥窯型官窯型瓷器有的能形成紫口,有的也形不成紫口。
傳世哥窯貫耳壺(故宮博物院藏) 這幾件貫耳壺都是傳世哥窯的,左邊這一件就明顯的有紫口,左邊上邊那一件有一點紫口,那三件就沒有紫口,根本沒形成,這是傳世哥窯。這一件就是比較明顯的紫口,垂流比較厲害。
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南宋哥窯米黃釉貫耳瓶口部 這是故宮藏的一個傳世哥窯的貫耳瓶,紫口就是因為口沿這個地方,釉往下垂流變薄了,很薄,就映出了深色的胎色,帶點兒灰黑色這叫紫口,紫黑色。你看龍泉哥窯一般都會形成紫口,釉子垂流特別厲害,流動性好,玻璃質(zhì)感強,所以一般都會形成紫口。
明初哥(官)窯型灰青釉葵口盤(老虎洞窯) (1970年南京中央門外張家洼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館藏) 這是龍泉哥窯。這個就是哥窯型官窯型的,這一件盤子南京市博物館藏的,就形成了紫口。 第六個就是在形成“鐵足”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裹足支燒的比較多,就是底下是滿釉的,只能用支燒,這種比較多,所以露出鐵足的比較少,不是沒有,也有墊燒的,比較少。而龍泉哥窯瓷器一般采用墊餅墊燒,燒成后足端,墊餅墊燒這個圈足不能有釉,所以就會露出這種鐵黑色或者是灰黑色,一般都會形成鐵足。哥窯型官窯型瓷器有兩種燒法,有的采用墊餅墊燒,有的采用支釘支燒,用墊餅墊燒的也能形成這種鐵足。
南宋哥窯灰青釉凸弦紋瓶(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哥窯灰青釉凸弦紋瓶(外底)(故宮博物院藏) 這個就是典型的傳世哥窯瓷器,這是孫瀛洲先生捐的,口沿能形成這種紫口。這個就露出了鐵足,鐵黑色胎。
南宋哥窯灰青釉葵花式盤(外底)(故宮博物院藏) 這一件是故宮博物院藏的一個葵花式盤,它這種墊燒也能形成鐵足,這個盤子很神奇,一般的情況下很少見,瓷器它隨著器身這個足,隨著器身做成花形的很少見,一般的有時候器身是花形的,圈形它都是圓的,這個你看它整個足也是做成花瓣形的,隨著器身起伏,這種很少見的,難度比較大。
采用“裹足支燒”的傳世哥窯灰青釉葵口盤(故宮博物院藏) 這一件就是采用裹足支燒的,外底有五個支釘,大小不一,這是采用裹足支燒的傳世哥窯的一個葵口盤,這一件器物的縮釉就很嚴重,長條形的都是縮釉。這個就不可能形成鐵足了,它不露胎,支燒的。
南宋龍泉市小梅鎮(zhèn)瓦窯路窯址出土青釉碗(殘件) 這種龍泉哥窯就是墊燒,露出了胎,鐵足,很明顯,這是龍泉哥窯。這個就是老虎洞窯的,汪興祖墓出土的,這個就是采用墊燒的,也能形成鐵足。 因此,明代晚期文獻記載的紫口鐵足這個特點,主要是龍泉哥窯瓷器的特征,這也是典型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哥窯瓷器最主要區(qū)別之一。當然可能有極少數(shù)的龍泉哥窯瓷器或者是龍泉窯仿傳世哥窯瓷器,因為酷似傳世哥窯瓷器,而被列入傳世哥窯瓷器當中,但是我們絕不能以此認為傳世哥窯瓷器就是龍泉窯燒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