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9 每周一方 歡迎來到第32期的每周一方!今天圖圖帶給大家了解的是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普濟消毒飲。 《東垣試效方》 【組成】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五錢。陳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參,柴胡桔梗各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錢。僵蠶,升麻各七分。 【用法】 上藥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主治】大頭瘟。惡寒發(fā)熱,頭而紅腫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 方解 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塞于上焦,發(fā)于頭面所致。 頭為諸陽之會,熱毒蘊結,上攻頭面,氣血經絡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溫毒塞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里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wèi)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均為里熱熾盛之象,治宜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重用黃連、黃芩清泄上焦之熱毒為君;黃芩、黃連皆用酒炒,令其通行周身,直達病所;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氣味輕清,辛涼宣泄,疏散上焦頭面風熱為臣;君臣配伍,則疫毒得以清解,風熱得以疏散。玄參、馬勃、板藍根、桔梗、甘草以清利咽喉,并增強清熱解毒作用。 陳皮理氣而疏通壅滯,使氣血流通則邪無藏身之地,有利于腫毒消散,以此為佐;升麻、柴胡升陽散火,疏散風熱,此即“火郁發(fā)之”之意,使郁熱疫毒之邪宣散透發(fā),協(xié)助諸藥上達頭面,如舟楫之用,為使。黃芩、黃連得升麻、柴胡,直達病所,升麻、柴胡有黃芩、黃連之苦降又不致于發(fā)散太過。 此一升一降,一清一散,相反相成,有利于疫毒清解,風熱疏散。 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苦寒清瀉與辛涼升散并用,清中有散,降中有升,藥至病所,火郁發(fā)之。 【處方規(guī)范書寫格式】酒黃芩15g,酒黃連15g,炒牛蒡子3g,薄荷3g,下連翹3g,炒僵蠶2g,陳皮6g,甘草6g,玄參6g,柴胡6g,桔梗6g,板藍根3g,馬勃3g,包照升麻2g。 【現代用法】水煎服,溫服。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頭面紅腫熱痛,惡寒發(fā)熱,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 2.臨證加減:若大便秘結者,可加酒大黃肝經濕熱者,可加炒川楝子、龍膽。 3.現代臨床應用: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病,屬風熱邪毒者。 【注意事項】 ①本方藥物多苦寒辛散,陰虛者慎用。 ②方中含甘草、玄參,應注意配伍禁忌。 方歌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 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隨堂測試 1 重用黃連、黃芩清泄上焦之熱毒為臣。 ——判斷對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錯 2 本方藥物多苦寒辛散,陰虛者慎用。 ——判斷對錯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對 3 此病為何會惡寒發(fā)熱?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wèi)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fā)熱。 4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升麻、柴胡升陽散火,疏散風熱,此即“火郁發(fā)之”之意,使郁熱疫毒之邪宣散透發(fā),協(xié)助諸藥上達頭面,如舟楫之用,為使。 5 黃芩、黃連皆用酒炒是何用意?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令其通行周身,直達病所。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了,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普濟消毒飲大家了解了嗎?圖圖期待與大家的下次相遇! <END> 編輯 | 李 欣 校對 | 楊夢琴 主編 | 曹 珂 總編 | 張正印 (參考書目:選自孫洪勝、全世建主編 《中藥臨床方劑學》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