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塑像)
瞿秋白故居,也是這次常州游的重點之一。
故居原為城西瞿氏宗祠。瞿家因貧困,1912年~1916年借住祠堂東院。
-
198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50周年紀念日,瞿秋白故居修葺后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升級為“國?!薄?/span>
如今這里是全國瞿秋白的紀念中心、資料中心和研究中心。
-
茅盾題寫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經(jīng)常不用“同志”的稱呼了,再看到,特感親切。
-
其背后,還保留白底黑字篆書“城西瞿氏宗祠”橫匾。
-
故居分東西兩院,各四進,地勢逐進抬高。中列隔墻,有廊道門扇相互聯(lián)通。西院為正屋,原為供祭用的廳堂,現(xiàn)辟為多功能廳。
-
祠堂第二進,在“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的屏風前,豎立著古銅色的瞿秋白石膏像,一位倜儻儒雅、書生味正濃的年輕革命家。
-
祠堂第三進是主廳。當年瞿氏族人春祭秋祀或治喪供靈的地方。兩廂門額上分別題刻著“周規(guī)”、“折矩”(被樹枝遮住了),警示族人要遵守規(guī)矩。包括后面將要見到的“世食舊德”,都是封建士大夫之家所提倡遵循的家訓族規(guī)。
-
內(nèi)有一幅俞云階(1917~1992年)創(chuàng)作的《瞿秋白與魯迅》的油畫。
-
見過記載,上世紀五十年代,徐悲鴻先生(1895~1953年)
也曾想創(chuàng)作一幅《魯迅與瞿秋白》的油畫,為此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認真、仔細地訪問、了解魯迅與瞿秋白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遺憾的是,創(chuàng)作進行了一半,突發(fā)腦溢血,后一直病臥直至逝世,留下一幅未完成稿。以下片子來自網(wǎng)上,謝謝原發(fā)布者!
東院為廂房,是族人和守祠仆人食宿休息的輔屋。瞿秋白一家當年就住在東院,如今照原樣仿制、陳列。
廂房第四進是秋白的弟妹合住的房間,有大妹妹瞿軼群、二弟瞿云白、三弟瞿景白等。
瞿景白(1906~1929年)受大哥的影響,也在早期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10月,在公開反對王明等人的宗派活動中,屈死于莫斯科。
(瞿景白烈士,片子來自網(wǎng)上)
后面隔出來的一間,就是瞿秋白的臥室兼書房。少年秋白常常在這里和羊牧之(1901~1999年)、張?zhí)?span style="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1898~1927年)等學友溫習功課 。
廂房第四進和第三進之間是穿堂和過道,秋白父親瞿世瑋(1875~1932年)曾將穿堂用作小書房。
-
瞿父常常在這張書桌上研墨作畫,后來,成為頗有名氣的美術家。瞿秋白的繪畫技法得益于父親的傳授。
-
廂房的第三進是大房間,被屏風隔為兩半。
后半間是秋白父母和當時還在襁褓中的幼弟堅白的臥室。
-
瞿堅白(1902~1944年),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武安百草坪地區(qū)反日軍“掃蕩”中犧牲。
瞿秋白不僅自己為革命捐軀,還帶領他的家人走上革命道路,瞿氏一門三烈士,令世人敬仰。
(瞿堅白烈士,片子來自網(wǎng)上)
前面半間用作客廳。
-
走出客廳,是祠堂的天井。
-
中間有石欄古井一眼。瞿秋白就是喝這口井水長大的。
天井前面的第二進廂房,門楣上題著“世食舊德”四字。
-
最前面的一進原來是廂房的門房。當時秋白家用作廚房,爐灶炊具都是依原樣修建、陳列。
-
后建的“瞿秋白同志紀念館”,后面單列一集。
-
(待續(xù)。文字部分參考了網(wǎng)絡上的有關文章和景點的介紹,特此說明,并感謝原作者?。?/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