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治 咳 經(jīng) 驗 方 咳嗽一癥,雖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纏綿難愈,是歷代方書,論之甚詳。古方良法妙藥雖多,然用者難精反而莫知適從。僅將數(shù)十年治咳經(jīng)驗介紹如下,或許于臨證者有所裨益。 咳嗽名目盡管繁多,有熱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臟咳、六腑咳等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謂“咳證雖多,無非肺病”。立論過繁,反令學者不得其要。 其實,私心度之,但以外感內(nèi)傷二證括之,則可盡握咳嗽樞要。 外感咳嗽必由皮毛而入,因肺主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以從其合。內(nèi)傷咳嗽,多屬臟氣相互影響,如脾虛不能升清益肺,肝火上灼傷肺等等。 治療大法,外感者,邪自外而入,治當辛溫,邪得溫而自散;內(nèi)傷者,陰氣先傷內(nèi),治宜甘平養(yǎng)陰,陰氣復而嗽自寧。 大凡外感咳嗽,經(jīng)月不痊而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者,切忌斂鎮(zhèn)而強制其咳,否則兜澀其痰,必致久咳不愈。 余自制一方名止咳湯,以宣通肺氣為主,肺氣一宣,其咳可止。藥用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荊芥、防風、連翹、貝母、桔梗、蘆根。 此方四季可以通用,惡寒甚加蘇葉,發(fā)熱甚加麻黃、石膏。加蘇葉取其辛溫發(fā)汗,加麻黃、石膏意在達汗透表,因為無論寒熱,肺不宣通,故終咳嗽,一得汗出,皮毛通而肺氣通,其咳即止。 此方是從桑菊飲變化而來,故依證也可酌加桑葉、菊花等味。 對于干咳痰粘不爽之證,與燥咳稍異,也屬難治。凡咳而痰不出者,肺燥勝而痰澀,燥則潤,澀則疏,潤肺利氣是制方之本。 若不知燥痰潤肺,反用宣法,越宣越燥,勢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澀當疏,則痰粘難愈。 為此,自擬一方定名潤肺湯,藥用沙參、兜鈴、山藥、牛蒡子、桔梗、枳殼,亦可隨證加入橘紅、杏仁、貝母、瓜蔞等味。 此方用沙參潤肺益氣,馬兜鈴開豁結(jié)痰,是一開一闔;用山藥滋脾補虛,牛蒡子宣散結(jié)氣,是一補一瀉;用桔梗引氣排氣排痰,枳殼下氣降逆,是一升一降,六藥合用,雖相反實相成。 咳而喉癢加橘紅;痰多咳甚加杏仁、貝母;喘者加瓜蔞仁,但必新炒,定喘之力故大,陳久者不良。本方既能滋陰潤肺,又能疏瀹壅塞。潤肺則咳止,氣展則痰豁,對于咯痰不爽,干咳頻繁之癥,一般連服7劑,即有確效。 除了自制方外,我喜用《局方》蘇子降氣湯和《醫(yī)學心悟》止嗽散。 蘇子降氣湯偏重于喘,用時加入枳殼,取其利肺下氣。使用要點是方中需用干姜,不用生姜。 凡咳嗽嘴辣,乃肺之本氣虛,干姜味辛,守而不走,肺主辛,以辛補辛,其力甚大。若用生姜,偏于表散,其效反致不顯,止嗽散方治外感咳嗽有殊效,是啟門逐寇法,過去我院將其配制糖漿,廣施于病人,療效甚好。 內(nèi)傷咳嗽,分在脾在腎,昔賢云新咳在肺,久咳在腎,痰咳在脾,可稱要言不煩。在脾者用六君子湯加枳殼、蘇子,或異功散加貝母、白前。在腎者可用河車大造丸,長期久服,自有效驗。 又有一種虛勞咳嗽,自擬參蛤三七散以治。昔年《馮氏錦囊》,見馮楚瞻在天一散方中用人參加止咳補虛藥,用治虛勞咳嗽,啟發(fā)甚大。對虛嗽主張用補,是他獨到的見解。 于是仿其意制參蛤三七散方,藥用人參一兩,蛤蚧四對,三七一兩,研為細末。每日服二次,每次二至三分,感冒停服,服時忌綠豆及大涼之品,恐補瀉相消故也,一料可吃二月,以冬季服用為好。 方中蛤蚧,治喘力大,能補腎納氣而興陽;人參大補元氣;三七動藥,能活血又能破血,用之開通防滯,與人參、蛤蚧,一補一瀉,動靜結(jié)合,使補而不滯。 本方適于老年及體虛之人,青壯年必真虛者故可用之。若瘀血甚者,酌加郁金;若腎虛久咳,可加入紫河車一具,炒炙研粉,增強補腎之力。 肺腎為母子之臟,金水有相生之義。此方之妙既可治虛嗽久咳,又可治腎虛陽痿。曾在印尼治一國際友人,耽于內(nèi)寵而患陽痿,多方醫(yī)治無效,經(jīng)用參蛤三七散方,加入鹿茸一兩,為粉劑,每晚臨睡服三分,調(diào)理百日而愈,后又用此法治愈老年陽痿多人。 由上觀之,治肺可以治腎,治腎也可以治肺,不過掌握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進退消息而已。 臨床上常見老年咳喘病人,肺腎皆虛,用腎家藥治其陽痿,久之其喘亦平。 據(jù)此認識,曾治一少女彭某某,10余年咳喘宿疾,徑投河車大造丸而愈,是以體虛久咳以治腎為上。 對于頑固性慢性支氣管炎,經(jīng)年不愈,痼疾難除者,余曾創(chuàng)制固本丸治療。藥用黃芪、黨參、白術、防風、云苓、炙草、陳皮、半夏、補骨脂、紫河車等。方取玉屏風散、六君子湯加腎藥而成。 因此類病人,體質(zhì)多虛,治其易于外感,用玉屏風補肺氣實腠理;治其痰多咳嗽,用六君子健脾化痰;治其虛喘,用補骨脂、紫河車補腎納氣。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腎也為生痰之本,此方肺脾腎三臟同治,名為固本,洵不虛也。我院已制為成藥,歷年運用,療效頗佳。 使用本方以秋冬之交、冬春之交服用為好,因此時季節(jié)轉(zhuǎn)換,氣候一冷一熱,易于發(fā)病,亟需治療,用之體力驟增,功效顯著。另外本方藥力偏溫,有不知者,輒加入一二清涼之藥,意圖監(jiān)制,則藥效頓減,蓋識“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義。服用本方,忌食綠豆,恐涼消溫補之力。療程一般應在3個月以上,丸以濟緩,常服才見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