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暉 來源 | 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見到這樣的現(xiàn)象:餐館里不止販賣餐品,也出售飲料喝餐紙等用具,這屬于配套服務的產(chǎn)品,方便給顧客提供良好的就餐體驗,這個我們輕易就能理解。
但是,星巴克,這樣一個專門做咖啡的地方,為什么要在顯眼的地方放上礦泉水?這顯然不屬于配套服務。并且,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居然高達22塊錢,會有人買這么貴的水嗎?
其實,你并不需要這瓶水賣不賣的出去。它的存在,遠比你想的要重要的多。
依云礦泉水背后的營銷價值
眾所周知,商品的價格是影響我們消費的重要因素。
而星巴克里的這瓶礦泉水,叫做依云,號稱是水中貴族,來自法國,包裝口號上清楚地寫著“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天然礦泉水”。在京東上買一整箱依云,平均一瓶大概不到5塊錢,盡管比我們日常喝的礦泉水貴了一點,但是也不至于消費不起。然而,這瓶水出現(xiàn)在星巴克中,就搖身一變升級到22塊錢一瓶,可以說,簡直是自毀銷量???
因此,商家這么做的原因,壓根就不是指著這瓶22塊錢的水能夠被哪位土豪看上給帶走,而是別有用心。
1、構建高消費層次,形成高端印象
盡管不指望這瓶水能賣出好的銷量,但是依云的存在就是給星巴克咖啡廳里制造高端的氛圍,就是這么一瓶看上去沒什么特別的水也能賣這么高,吸引的消費者自然是中高水平的。
事實上,人們對于消費的定價的感知是非常抽象和模糊的,定價這個事情,不是一紙文件就可以映射在消費者的心智之中的。人們對于一個產(chǎn)品是否昂貴,評斷的依據(jù)往往都是同類別的產(chǎn)品是處在一個什么價位。
對于一個放在星巴克的依云來說,大概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水再高貴,也不值這個價,而放在咖啡廳里,更是沒有非得要喝純凈水的剛需,但是卻足以給星巴克帶來這里的所有產(chǎn)品就應該屬于這個價位的心理預期和消費環(huán)境。要是覺得貴,你可以不買,但是你會對這瓶水也留下“高貴”的標簽,不管你愿不愿意去購買,是否買來裝逼。
2、價格參照物,營銷上的“圍魏救趙”
事實上,星巴克咖啡的價格,中杯基本不超過 30 元,超大杯基本不超過 40 元。當用戶發(fā)現(xiàn)一瓶礦泉水都要 22 元后,對比之下就會覺得咖啡沒那么貴了。
這種消費的感覺,就像是挑將軍,一個是軍事才能突出,但是個子矮的拿破侖;一個是高大帥氣,但是紙上談兵的趙括。你都覺得不合適,但是就是得選出來一個。那么,既然是挑將軍,那肯定是選拿破侖,就算他不高。而事實上,商家就是專門設計出這么個參照物,就怕你選錯了。
這在經(jīng)濟學上,叫做“價格錨點”,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個炮灰商品的高價(錨點其實就是炮灰),來讓消費者感知到實際想買的商品的性價比高。放在星巴克這件事上,這瓶依云的設置,就是商家給你傳遞出一個信息:你看,一瓶水都賣20多,我20到30的咖啡還能算貴嗎?
“價格錨點”的日常體驗
其實,在營銷中,利用價格的對比來形成消費心理差異,從而對消費行為的決策產(chǎn)生營銷的案例有很多,也有許多比較經(jīng)典的玩法與套路。
1、不同商品的價格參照
當顧客對一件商品的價值感知不明顯的時候,商家會通過價格參照物讓其具象可感。一個經(jīng)典案例是去年夏天火遍朋友圈的汽車與小龍蝦的單價比較。
上圖的單價作為一個價值核量,在不同商品中產(chǎn)生連鎖反應:豪車很貴你買不起,但是小龍蝦你卻吃的起,這是不是很矛盾,何況豪車的單價比小龍蝦還便宜,還不快來買汽車。
通過一個買不到的失去感與一個價錢便宜,輕易獲得的獲得感來放在一個平臺呈現(xiàn),巨大的心理落差就會產(chǎn)生,也就給消費者一種,你不買就很虧的感覺,這也是汽車營銷商在價格錨點上的一次絕妙策劃。
2、商品折扣變動
在各大電商平臺上購物,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幕,什么什么活動到了,商品在原有的高價位上劃了一筆,而貼上新的誘人價格。還故意把新舊價格打在頁面上給你看,就是要給消費者一種,我們家的店已經(jīng)夠實惠了,還不快來買,過期就恢復原價了。
而事實上,也有一些 “無良商家” 利用了這一點,先給商品標上昂貴的價格,然后宣稱 1 折甩賣,盡管最后的成交價格在絕對值上并不低,但因為原價的存在,顧客還是樂于掏腰包。
3、同一商品不同版本的價格
比如,一種口味奶茶的大中小杯,在容量上設置層級,但是中間隔的價格卻不是很大,就給你一種,買版本更高,更為實惠,中小杯的奶茶在這里充當炮灰的角色,抬高了用戶心里的價格錨點,明明是讓顧客多花了錢,但顧客反而覺得自己占到了便宜。而中間的那個,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銷售這個商品本身,而是要“勸退”用戶,讓用戶選擇商家更希望賣出的商品。
華為有一款被員工稱為“鎮(zhèn)店之寶”的明星手機: Mate 20 RS 保時捷設計手機,最低售價 12999 元人民幣。
在這個例子中,保時捷款手機是炮灰產(chǎn)品,主要目的是提高用戶心中的價格錨點,從而推銷出更多 6799 元及以下的機型。于是乎,在購物頁面的最下角,華為將看似與保時捷毫不相干的其他版本的Mate 20系列給成列了出來,而最后的結果,也是證明了,華為真正想要支撐起銷量的,不是保時捷版本,而是其他的版本,這才是商家最想達到的目的。
總結
在日常消費中,對于價格沒有直觀感受的我們,總是以為能夠占到商家的便宜,而事實上,商家玩的就是價格上設置的玩法,更是可以誘導消費者去購買商家最想要優(yōu)先賣出的產(chǎn)品,沒有真的讓用戶占到便宜,卻讓用戶“感覺到”占了便宜的策略。
價格錨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商家利用好價格錨點的定價策略,可以討巧地提升銷量并獲得更好的效益;當然,用戶也可以在掌握價格錨點之后,清楚辨別某一件產(chǎn)品是真的物有所值,還是只是“感覺”物有所值。
無論到哪一天,商家都不會傻到讓用戶白白占便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