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反”通常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相反,對立面的意思,另外一種是“返”,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的意思?!暗乐畡印笨梢岳斫鉃槭挛锏倪\動,或前進的動力。所以“反者道之動”的第一層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或者說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它們會相互轉(zhuǎn)換。而第二層意思則揭示了,世間萬物的變化規(guī)律是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這是一種典型的辯證思維,一種用發(fā)展或者批判的眼光看問題的思維方式。
而“弱者道之用”的“弱”可以理解為柔弱、弱點、不足或者弊端。意思是,正是這種柔弱才是“道”的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認(rèn)為,強大才是有用的,但其實柔弱或者處于劣勢,才能激發(fā)一個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個人的弱點和劣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則可能變?yōu)閮?yōu)勢,強弱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而這句話更深層次含義,則反應(yīng)了老子道家思想“順勢而為”、“順其自然”的思想境界。
不管是反者道之動、還是弱者道之用,都是一種辯證思維方式,這種以運動、變化和矛盾對立的方式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是我國古代哲學(xué)思想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毛澤東在《關(guān)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中曾說:“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jié)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物極必反”的思想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發(fā)展都影響深遠(yuǎn),以至于中國的統(tǒng)治階級在繁榮昌盛時期都非常謹(jǐn)慎。這也是一種心理武器,即便在最黑暗,最艱苦的年代,絕大多數(shù)人也還是滿懷希望,憧憬黎明即將到來。甚至可以說,也正是這種信仰和意志,幫助我們度過了歷史上很多艱難的時期,讓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之久。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謙虛、謹(jǐn)慎、節(jié)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家中的這種“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jié)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fēng)順?biāo)臅r候不至于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jǐn)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xiàn)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xué)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及前面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jì)?!?/blockquote>意思是說,用我們的眼睛不能觀察到的事物,我們稱它們?yōu)椤耙摹?;用我們的耳朵不能聽到的聲音,我們稱它們?yōu)椤跋!?;用我們的觸覺不能知覺到的物體,我們稱它們?yōu)椤拔ⅰ?。那在這些可見可聞和可感覺之外的東西呢?因為它們超出了我們感覺范圍以外,我們再也找不到什么手段可以獲得關(guān)于它們的信息,所以說我們再也無法對它們進行追問和研究了。由于它們都是一樣的無法為我們所認(rèn)知,所以我們干脆就將它們視為混然為一的物質(zhì),并命名為“無”。這是對無的定義。
“無”,并非是指虛無和空無,而是指超出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的認(rèn)知范圍以外的自然事物。由于我們無從對其感知,所以才將它們視為混然為一的事物,并勉強用“無”這個詞對其加以命名。所以有、無這對范疇,也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坝小庇脕砻蛑戈惪梢酝ㄟ^我們的視覺觀察,可以通過我們的聽覺聞聽,可以通過我們的觸覺知覺到的所有的自然事物。而“無”則是用來命名或指陳超出我們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的認(rèn)知范圍以外的所有的自然事物。
“無”是萬物的之源,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以及“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都是對萬物起源的“無”的闡述。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老子說現(xiàn)象世界事物之間是相互對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并且價值判斷也是相對的。比如沒有美的說法,就不會有丑;沒有善的說法,就不會有惡;同理,老子認(rèn)為沒有“有”,就無所謂“無”。我們都知道“有”但實際上卻忽略了“有”的反面正是“無”。
其中這里的“有”和“無”是道家思想重要的命題,也身體體現(xiàn)了老子的哲學(xué)思想,他認(rèn)為天下一起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不僅如此,老子的也認(rèn)為事物的對立面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會相互轉(zhuǎn)化,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也體現(xiàn)了事物在兩個極端之間會相互轉(zhuǎn)化的道理。
“無”是萬物的起源,當(dāng)然“無”還不僅僅是一個起源,它還有自己的用處,有什么用處呢?
老子的無的用處有兩層含義,第一是:“無為而治”。
當(dāng)然這里并不是不去治理的意思,而是不過渡干涉,尊重客觀規(guī)律順其自然的意思。老子說:“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認(rèn)為一個圣人治理國家,要凈化人民的心思,就沒有什么自作聰明的主張;滿足人民的安飽,就不會有更大的貪求;減損人民的心智,便沒有剛愎自用的行為;增強人民的體魄,就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讓人民保持無知無欲的天真狀態(tài),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欲望??梢娎献映缟幸环N返璞歸真的理想社會。
就像老子說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所以老子的“無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干預(yù)、充分發(fā)揮萬民的創(chuàng)造力,做到自我實現(xiàn),走向崇高與輝煌。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yè),大部分都是在道家“無為而治”治國理念下取得的?!盁o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不違背客觀規(guī)律,遵循客觀規(guī)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觀規(guī)律。
作為君主,不應(yīng)該對人民有任何多余的欲望和奢求,就像老子說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笔ト酥卫硖煜?,守柔處下,就好像掌握左契,意思是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據(jù)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wù)。只有這樣上下才能相和,仇怨根本不會產(chǎn)生。有德的君主,就如同持著左契,只順著人而不索取于人,人心無怨;無德的君主,就如同執(zhí)掌賦稅,只向人索取而不給人,人多生怨。給而不取,合于天道;天道雖毫無偏私,但沒有私親的天道,卻常常在幫助那有德的人。就像在《莊子》的《庚桑楚》篇中說:人民緊隨不舍的人,叫做天民;天所佑助的人,就叫做天子。
老子的“無”對于治國來說是“無為而治”,那對于每個人呢?“無”意味著什么?它有什么用處呢?當(dāng)然有。
“無”是一起事物的基礎(chǔ),是萬物運動變化的起因。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思是,車有三十根輻條。只有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轂當(dāng)中,有了車轂的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如果沒有中空的“無”,就不能成為車轂。再比如,糅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的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在《莊子》的《外物》《徐無鬼》中,說到一個故事:
有一天,惠子對莊子說:“你所說的話毫無用處可言?!?/p>
莊子回答說:“知道無用就可以和他談有用的道理。廣大無邊的地,人所使用的,不過一塊立足之地而已,其余沒有用到的地方還多著呢!若將立足以外之地盡掘到黃泉,那么對于那塊有用的地而言,還有用嗎?”
惠子道:“沒有用了?!?/p>
莊子說道:“那么,沒有用處的用處不是就很明顯了!”
莊子說,腳所踩的地方雖然只是像鞋那么大的一塊地,但他還必須靠他沒有踩著的地方繼續(xù)遠(yuǎn)行。多么深刻的領(lǐng)悟啊。
在《莊子》的《外物》篇中,也講到“無”的用處。他說,人肚里是空虛的,所以能容納胎兒;心地必須空虛,方可安容天機。比如房屋沒有空余的地方,婆媳難免有所爭吵。人也是一樣,心地若不空虛,六情自會互相爭奪。至于看見深山叢林就覺得清爽可喜,則是由于平日心胸狹窄,心神不適所致。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