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物元變遷
對“一”的物元變遷,老子說:“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fù)歸于無物”?!耙弧?,這個德她具備著“有質(zhì)無形”的重要特征,所以她的主要特征在無形無相中具有典型的物元、質(zhì)元、體元等三元屬性。對于“德”的描述,用“一”進行表達。最初在沒有文字而只有符號的時期,“一”并不具備字義,而只是單純地存在著符號之義。
“一”字的源起,其實誕生于性慧基因之中,可以遠溯、追溯到伏羲畫卦時期。“一”,就是一個陽爻。而這個陽爻和卦形,全都可以在修身中內(nèi)觀得到驗證。“一”的完整與斷裂的不同組合,也就是陽爻和陰爻的不同組合。它既可以表述人體內(nèi)千變?nèi)f化的機制,同時也可以表述萬事萬物變化中的起因、過程和結(jié)果。前面我們在解析時,已經(jīng)提到了德的名、字、號都與“一”密不可分。德的名、字、號,都是在文理基因豐富和字形基因生成前產(chǎn)生的。而“一”在人類還處于“大慧初智”階段的伏羲時期,則是一個陽爻的形,代表的是純陽未破。
人們?nèi)绻梅说囊椎牢幕M行修之身而逆變時,在德性品格符合要求的基礎(chǔ)上,必定都會內(nèi)觀到體內(nèi)某些區(qū)域就會出現(xiàn)卦象;而且這些卦象中,又定會出現(xiàn)陰爻向陽爻的連接性整合轉(zhuǎn)化。當某些器官轉(zhuǎn)陽時,某個卦象下面的初爻與最上面的那一爻,都必定會轉(zhuǎn)換成陽爻,然后又會自己笑瞇瞇地彎曲,上爻和下爻就必定會連接成一個圓形,圈住其它的卦爻,并且開始轉(zhuǎn)動起來。這一轉(zhuǎn)動,那么變化就會更快,進入更深層次的復(fù)返先天的轉(zhuǎn)化。這些內(nèi)求法實踐當中的親身體驗,都無可辯駁地說明:是修身誕生出易道文化,是修身產(chǎn)生出文理基因的初始畫圖。在整個運用易道修身的全過程中,根本就可以不使用任何字形基因。陽爻與陰爻的不同組合,陰爻向陽爻的轉(zhuǎn)化,整個卦象上下兩爻的連接成圓,也就是其中變化的基本格局。心領(lǐng)神會地同步觀察,也就能完成以“一”證道的全部過程。
由此現(xiàn)象分析開來,人類在“大慧初智”時期,字形基因未能出現(xiàn),就是一個必然的階段。在那一階段之中,字形基因并不具備必要性和必需性。那時候以易修身證道的人,完全可以不將這個陽爻賦予德的名、“一”的字義或者“一”的號義,就能夠完成全部系列的先天轉(zhuǎn)化,獲得大智慧和修身的深層境界。因為德的名、“一”的字和號,全都是對這個陽爻的“強名”。這個一道陽爻,就是道之所生,是道性陽性能量的富集成形。在修身中這個“一陰一陽謂之道”,極為簡易,驗證也至為輕松,只是人們的德性品格、功德素質(zhì)制約著人們進入其中。
離道失德、欲望與私心的增長,是整個人類從道德高峰墮落的本因。當人類的后天智識與時俱進,智長慧隱出現(xiàn)以后,特別是當人類進入文理基因的轉(zhuǎn)折期以后,這個“一”才被淡化了符號義,同時出現(xiàn)了以德為名,并被賦予字和號之義?!耙弧笔堑碌淖峙c號,在歷史上一直被使用至東周列國時代。
這些屬性,我們從《黃帝四經(jīng)》、老子《德道經(jīng)》、《莊子》之中全都可以找到強有力的證據(jù)。如果將黃老莊的著作與漢代以后的歷史記載相對比,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秦漢時期以后,由于“唯智是用”全面登上歷史舞臺,“一”字的物元之義,才開始出現(xiàn)典型的流變。
“一”的物元之義發(fā)生流變,源起于儒學。東漢時期的儒士高誘,早年受學于盧植,是馬融的再傳弟子。他著有《孟子章句》、《呂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戰(zhàn)國策注》等等,他的著作對后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他在注解誕生于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其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他就已經(jīng)錯誤地撇開了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他曲解地說:“一謂道也,二曰神明也,三曰和氣也?;蛘f,一者元氣也,生二者乾坤也,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設(shè)位,陰陽通流,萬物乃生?!?/span>
儒士高誘的“一謂道也”的偷梁換柱,對于后世對“一”的定義產(chǎn)生了明顯的誤導(dǎo)作用,使人們將這個“一”與道混為一談,拋棄和淡化了對德的認識。概念的混淆、物元的置換,就使人們失去了循德歸道的次第,墮入空言大道的誤區(qū)。
在漢代形成的“以儒解道”之風,對傳統(tǒng)道德根文化的本來面貌,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儒士對德一義理的抹殺,完全是“獨尊儒術(shù)”專制心理作祟的結(jié)果。因為只有否定了德,抹去了“一”的本義、真義,才能使儒學中的五?!叭柿x禮智信”穩(wěn)居獨霸的學術(shù)地位,使人們只知有五常,而不知其源生于德一。漢儒們這一病態(tài)心理作用影響的范圍極其廣泛,其中也包括著對老子《德道經(jīng)》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這一篇序的人為性顛倒。漢儒的“以儒解道”和“以儒改道”,不僅使社會主流文化從此與道德根文化嚴重脫節(jié),而且對道學本身的承傳也造成了諸多的負面影響力和作用力。
例如,在道教這一系統(tǒng)中,在道教的教義中,這個“一”之義就遠遠不像秦漢以前那樣準確和明晰,反而變得模糊不清了。一般都認為其義與“道”相當,很多人都是將“一”作“道”而直接解之。復(fù)歸大道的這個德一的臺階,幾乎完全被人為地拆除,貴德修一的方法論在儒學的強勢影響下,也逐步在道學內(nèi)部的主流中失傳而被拋棄。
例如,早期道教的《太平經(jīng)》在《五事解承負法》中,曾經(jīng)這樣概括:“一者,數(shù)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氣所起也;一者,天之綱紀也?!睆倪@段論述之中,我們就不難看出道教本身自己對“一”的解析,已經(jīng)墮入了迷惑之中,拋棄了《黃帝四經(jīng)》、老子《德道經(jīng)》和《莊子》中對“一”的準確論斷,全都被漢儒們所忽悠了,主動放棄了對老子“道生一”“道生之而德畜之”思想的承傳。
在二千多年的歷史中,儒學為了鞏固自己獨尊的地位,在學術(shù)上長期對老子的思想視而不見,固執(zhí)地堅持著“以儒解道”,從而確保儒家五常學說的統(tǒng)治地位。例如,到了宋代,儒家理學者林希逸就還仍然堅持在批注中說:“一者,道也?!蓖耆查_“一即是德的字號”的原義,強行地閹割道德根文化的次第性,破壞其完整性,淡化道德根文化的普世價值,架空道學。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儒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格言,完全取代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span>的精辟論斷,使道學遠離社會,脫離塵俗,孤立為純粹的出世之學。在這一方面,漢儒們的努力可以說是極其成功地做到了。因為時至今天,我們社會上的共識,還仍然深陷于漢儒們?yōu)槲覀冊O(shè)計的陷阱之中。
第二個方面,我們再談?wù)劇耙弧钡馁|(zhì)元變遷。在明白了“一”的物元以后,我們再來研究一下“一”的質(zhì)元的變遷。
“一”的質(zhì)元變遷,德的這個“一”的字與號,在文理基因的初始階段和中期,由于人類處于少私而寡欲的時期,大慧而初智,由于人的德性品格處于上德或者德性尚未完全分解的階段,所以可以“無為而無不為”地直接獲得德一能量,或者通過“慧運內(nèi)求”而輕松地獲得德一能量。這是那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特點。
但是,當人類進入到“智長慧隱”時期以后,在“智長慧隱”的早期,人們是通過運神開慧的“守一”方法而獲得德一的質(zhì)元?!斑\神開慧”的“守一”法,在歷史上一直沿用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而在人類進入“智增強化”的秦漢時代以后,則是運用“煉精化氣”的金丹法才能重新獲得德一的質(zhì)元。這三個分類極其重要,我們道德實踐者一定要掌握。如果你不明白這個演化的歷史脈絡(luò),那么你就難以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實踐,難以認清千門萬法。
德一的質(zhì)元形態(tài),在慧觀中德一的質(zhì)元是直接呈現(xiàn)光態(tài)。這種光質(zhì),最高級的時候是無色卻能透明萬物并且沒有灼熱感的光態(tài),是沒有灼熱感的光態(tài)。這種光質(zhì)最接近道,所以又直接將其稱之為“道光”。德一在人體內(nèi)早期呈顯其質(zhì)元性質(zhì)的時候,是黃金色態(tài),這一點要注意區(qū)別,是黃金色態(tài),是由信德中的“中黃”承擔著集約、匯化仁、義、禮、智四德的能量,聚合綠、白、紅、黑四色的質(zhì)元,轉(zhuǎn)折、升華而完成“綜五歸一”的職能。秦漢時期以后,在道學當中逐步誕生的金丹學派,這個金丹學派實際上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逐步形成期,可以說在唐宋之前是一個轉(zhuǎn)折期,秦漢到唐宋之前是個轉(zhuǎn)折期。到了唐宋以后,這個金丹學派才完全自成系統(tǒng),獨自成形了。這一點,我們要注意歷史脈絡(luò)。所以說,在秦漢以后,經(jīng)過了轉(zhuǎn)折期,而后在道學當中誕生的金丹學派,其靈魂就正是抓住了修證實踐這個德一的質(zhì)元屬性,把握住了這個金色能量體,建立了“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的一整套完善的理論和內(nèi)求方法,通過煉精化氣,自成體系而聚合成金丹。這正如張伯端所說:“學仙須是學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金色大丹的聚合完成,也就是進入到德一的完整質(zhì)元形態(tài)之中。金丹的成就,本質(zhì)上是德一的質(zhì)元向物元的轉(zhuǎn)變,只是人們在理論上是一種“歸一”而不知“其一”的,“上德而不德”。但是,對于修真實踐完成了全過程的人而言,則是一種不言自明的正常過程。
但是,在歷史上和現(xiàn)代社會中,由于“以儒解道”和“以智解道”的大量出現(xiàn),形成了社會的主流文化。對于“德”和“一”的解析,在質(zhì)元上同樣出現(xiàn)了明顯的流變現(xiàn)象?!耙弧钡馁|(zhì)元流變,在秦漢以后,主要表現(xiàn)在對“一”的質(zhì)元和物元屬性,進行了偷梁換柱式的篡改。將“一”的德性進行數(shù)值置換,將“一”純作為數(shù)詞而用,而置它的“指示代詞”之義于不顧。例如,“一氣”這個詞的組合中,漢代以后的主流社會幾乎全部都將這個“一氣”的詞,解理為數(shù)詞的“一氣”,而拋棄了“一氣”就是“德氣”的本義。
為什么說“一氣”就是德氣?我們看一看《黃帝內(nèi)經(jīng)》。
《黃帝內(nèi)經(jīng)》誕生于道德根文化時期,其中保存著大量秦漢之前道德根文化中的真知灼見。例如,《黃帝內(nèi)經(jīng)·本神》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從這一段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德”具有質(zhì)元性,同“氣”的質(zhì)性具有相似性,但是并不完全相同,應(yīng)該嚴格地加以區(qū)別。人的生氣與活力,在本質(zhì)上源自于德與氣。德源于天,氣源于地。天德養(yǎng)神,地氣養(yǎng)形,二者不可缺一。這就是這段話的意思。
在秦漢以前,由于“德”和“一”這個名與字,“德”就是“一”,是一種社會的共識;因此,在道學經(jīng)典中“德氣”通行地又被寫成為“一氣”。
《莊子》這部經(jīng)典,是對黃老學說的繼承與詮釋,是對黃老學說的演繹和展開?!肚f子》這部經(jīng)典中,曾經(jīng)兩次用到“一氣”這個詞。《莊子·大宗師》稱:“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氣”?!肚f子·知北游》當中也有一段稱:“通天下一氣耳。圣人故貴一。”但是,莊子卻在《天地》篇中首先就為這個“一”進行了定性,我們前面就提到了:“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span>(《莊子·天地》),《莊子》中提到的“一”,全部都是指的德。
但是,漢代以后受獨尊儒術(shù)的強勢影響力,人們似乎淡忘了莊子對“一”的定性,普遍將“一”與“氣”混為一團,將“一”作“元氣”而解,將“一”純作數(shù)詞使用。即使是道教內(nèi)部,在一些經(jīng)典的注解中,也開始不再強調(diào)“一即是德”的原則性,任由德一的數(shù)詞流變成為一種定局。例如,《西升經(jīng)》中有“萬物抱一而成,得微妙氣化”和“一從無生,同出異名。”之句。這一句,梁朝的道士韋處玄注就稱:“天地萬物皆微妙一氣而化生也?!?/span>唐代道教重玄派的代表人物李榮則注稱:“天地人物,并皆抱真一之道,受微妙之氣,所以方得化生。是知一氣者,萬物之本也。”等等。這些語意模糊的注解,也就使后世的學者全都將意思理解為“一”作為“氣”貫串于天地和人物之中。
“一”的質(zhì)元向數(shù)詞的變遷,導(dǎo)致了德之義向氣的流變。這種變遷與流變,從根本上動搖了道德根文化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和次第性。棄修德而專修氣,是修真學近二千年以來的巨大誤區(qū)。這種誤區(qū),雖然滿足了儒學獨尊的需求,卻誤導(dǎo)了修真者專司于修氣而忘記修德;雖然滿足了人們欲望與私心的溝壑,卻使修真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卻是鳳毛麟角。抱氣不抱一而進行求證的實踐者,大都全部老死于元氣之中,都始終難以大成。因為自然大道的法則,是不依人們主觀意志而改變的。
“德養(yǎng)精神,氣養(yǎng)命形”這個鐵的規(guī)律,人們無法改變。正可謂“修氣不修德,萬世陰靈難入圣”。人們的精神系統(tǒng),如果不能通過“少私而寡欲”修證德性的品格,承載德一能量滋養(yǎng)性體;那么也就“素難見”、“樸難抱”,始終在氣內(nèi)打轉(zhuǎn)轉(zhuǎn)。強身健體或可能,超越解脫卻了無希望。因此,在復(fù)興道德根文化當中,我們一定要深入根文化的德境和道境之內(nèi),把握住系統(tǒng)性、完整性、次第性,還這個“一”的德性本來面貌,整體把握住“德”與“氣”這兩種質(zhì)元,結(jié)合在一起,進行修身實踐,有德有氣方能真。
那么,什么是氣呢?氣是如何生成的呢?
實際上,我們依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的提示和揭示,就很容易悟通。我們可以看出:“氣”,是德一注入到、傳輸?shù)?、進入到一切有相物質(zhì)以后產(chǎn)生的能量形態(tài)。這是一大前提,我們不都是研究邏輯推理嘛。天空中有質(zhì)有形的星系,在吸收德一以后生成天氣能量;地球在吸收了天德以后,也就生成地氣能量;人在接收天德以后,也就產(chǎn)生人的元氣能量。由此可見,氣是德一能量的轉(zhuǎn)化,是在有形有質(zhì)物體或生命中經(jīng)過轉(zhuǎn)換以后形成的一種能量形態(tài)。所以,這個氣絕對不能取代“一”、取代“德”而強名。
在老子《德道經(jīng)》五千言中,老子只是三次提到了這個“氣”,“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耙嫔幌椋氖箽庠粡姟??!?/span>摶氣至柔,能嬰兒乎?”這三次對“氣”字的運用,全都沒有離開有形有相的物體和人的命體進行論述。這也就完全界定了“氣”是德在有形有相物體和生命當中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并不能輕率地以氣代德、以氣取代“一”的本義。
《莊子》中里面的這個寫法,就把“一”改成了“壹”:“壹其性,養(yǎng)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卻,物奚自入焉!”(《莊子·達生》)在《莊子》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道德根文化沒有丟失之前,在道德根文化當中,對“一”的使用,非常地嚴格。當用其數(shù)詞時,是使用大寫的“壹”,而不是用小寫的這個“一”?!耙计湫浴保玫木褪谴髮懙摹耙肌?,意思就是使性體歸于數(shù)詞的“壹”當中,復(fù)歸于“壹”而不再分陰分陽。將養(yǎng)氣與合德同時抓住,才能通達萬物造化之源、自然大道之境。
《黃帝四經(jīng)》中,也多次出現(xiàn)數(shù)詞大寫的“壹”與德之“一”相區(qū)別使用。例如:“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壹陰壹陽,壹短壹長?!薄耙级湟己蹋颂斓刂嬉??!?“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 “壹道同心,上下不分。”
由此可見,漢代以后,德一向氣的流變是一個不應(yīng)當發(fā)生的錯誤。氣,雖然同樣具備著有質(zhì)無形的特點,但是它只能在有形有相的物體中通過德一而生發(fā)。氣,在黃老學說和《莊子》中全都并不是指宇宙的本質(zhì)。只有還“一氣”這個詞組中“一”的本來面貌,淡化“一”的數(shù)詞屬性,將德與氣整體而論,才能整體性地把握住道德根文化的實質(zhì)。
第三個方面,“一”的體元變遷。
上面,我們運用三元學說分析了“一”的物元變遷和質(zhì)元變遷,那么這個德一是否存在著體元的變遷呢?我們以前曾經(jīng)分析過,萬物之中“有質(zhì)無形”的物質(zhì),在無相的世界中具有“聚則成形,散則成氣”的共性特征,這是一般的規(guī)律性。由于“有質(zhì)無形”的物質(zhì)本身具有品質(zhì)高低的差異性,德一這一特殊物質(zhì)就具備著“凝則成神,離物成光”的重要特征,這是其中的特殊性。這個“凝”,是指的“綜五歸一,五德合一”之義;而“成神”,則是指具有靈性和活力,“神得一以靈”;“離物”,則是指德一在離開萬物和生命后能以光的質(zhì)元形態(tài)存在,而不是以氣的形態(tài)存在。
德一在萬物之內(nèi),即可以以氣的方式存在,同時也可以以光的形態(tài)存在,或者以體元的形態(tài)存在。
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在道德根文化沒有被儒學文化全面取代之前,歷史上道家的修身方法之中,存在著一個“運神開慧”的時期,通過“守一”法而“得一”的歷史時期。通過“守一”法“得一”,其中最關(guān)鍵的內(nèi)容就是“綜五歸一,凝則成神,生成德一”的體元。
這里,我們就探討一下古代的“守一”方法論。
“守一”,通過“守一”而“得一”的方法,最早是見于《黃帝四經(jīng)》當中。“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形。乃以守一名。上捦之天,下施之四海。吾聞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復(fù)一,民無亂紀。”在這段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上古時代至簡至易的修身方法,這就是依據(jù)名和形,進行守一,循著“一”的體元之名而復(fù)歸于“一”的未樸散之中。“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何以知一之至,遠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騶化,少以知多。”“抱凡守一,與天地同極,乃可以知天地之禍福。”(《黃帝四經(jīng)·成法》)
凡是智能所產(chǎn)生錯誤和失敗,都是因為沒有“得一”和持守住“一”。在有形有相的凡體命軀中守住德一,就能與天地長期共存。這正如廣成子所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莊子·在宥》)。由此可見,這個“守一”法,她對于我們的生命具有極其強悍的作用。
《記》曰:“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西升經(jīng)》中也說:“無心德留,而鬼神伏矣”。能夠進入“一”的物元、質(zhì)元、體元三境的人,一切行為都會符合自然客觀規(guī)律,而沒有錯誤與失敗。但是,“得一”的成功與否,前提是這個無心,沒有欲望與私心,“少私而寡欲”。如果藏私夾欲,即使受了形名之傳進行實踐,也會鬼神不服,內(nèi)境大亂,外境難安,難以真正“得其一萬事畢”。因為人的心內(nèi)共有三個“我”客觀存在,其中的陰我心智是長期在假、惡、丑中活動;陽我心覺雖然具備真、善、美的陽性特征,但是無力獲得主導(dǎo)地位;真我本性雖然具備德一的道性,卻被陰我心智屏蔽于深宮內(nèi)苑。所以,無心之修,就在于扶陽我,改陰我。只有在此基礎(chǔ)上,才能修持“守一”之法而最終“得一”。只有真正無心,進入上德之境,才能治理萬物,威震千靈,鬼神畏伏。因此,“守一”又是一種降服一切“鬼神”的方法。
莊子是黃老學說的繼承者,他指出:“純素之道,唯神是守(這個“守”,不就是“守一”的體元嗎?)。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倫。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莊子·刻意》)
這個“唯神是守”,就是指守住德一的體元?!耙弧钡馁|(zhì)元、物元、體元這三元是精華,在“一”內(nèi)統(tǒng)三元,達到精通,自己的人倫也就真正符合于天倫了?!凹儭?,也就是“一”的三元沒有虧缺;“素”,就是沒有貪欲私心。在修持“純素”的前提下,對“一”的體元進行持守,將后天六根全部歸入到這個體元的統(tǒng)帥之下,“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
莊子不僅介紹了如何進入守一法的修持,還通過女偊之言指出:“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無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無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朝徹,而后能見獨;見獨,而后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后成者也。”(《莊子·大宗師》)
這段話,大家可以細細琢磨,基本上把“守一”的過程都濃縮到一起了,一些現(xiàn)象濃縮在一起了。從這個故事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只有具備圣人的德行品格,才能修持運用圣人之道的“守一”方法。一旦既具備圣人的品格同時又掌握了“守一”的方法時,那么進步就極其神速。旬日之內(nèi),就能進入佳境。就像我們同學當中,就有一部分這樣的人才,通過幾年的實踐、摔打,品格上就上升了。這一次,在預(yù)習當中,提前讓他們體會當中,那真是進步神速。那是形名到了,影像到;影像到了,那么變化到;方法到,那么里面就系統(tǒng)地展開了。同樣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這是十分可喜的。在我們同學當中,將會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先期就能夠運用“守一”的方法進入佳境。
《太平經(jīng)》在《修一卻邪法》中說:“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當欲知其實,在中央為根,命之府也。故當深知之,歸仁歸賢使之行。”又說:“上賢明力為之,可得度世;中賢力為之,可為帝王良輔善吏;小人力為之,不知喜怒,天下無怨咎也?!?/span>
可見,這個方法,要是社會人都掌握多了,那就天下太平了。
這說明,“守一”法不僅是修身之道,也是一種度世、輔國、治身的方法,也就是“天之綱紀”——自然法則,非常符合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的原旨。
|
|
來自: 秦之過也 > 《德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