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平亮亮 來源丨醫(yī)學界精神病學頻道 引言: 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伴有軀體不適以及軀體疾病的精神障礙患者,準確的鑒別是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還是功能性精神障礙是對我們的一大考驗。 例如患有慢性胃炎、冠心病或者高血壓的精神障礙患者能否診斷為是由對應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呢?今天我們來簡單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是這么定義的:在內分泌、營養(yǎng)、代謝、血液等系統疾病過程中,由于影響了腦功能而出現的各種精神障礙。本障礙是在軀體疾病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可把精神障礙視為軀體疾病全部癥狀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能否診斷為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關鍵在于該軀體疾病是否影響了腦功能,而且軀體疾病與精神障礙的出現在時間上具有相關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軀體疾病并不是本病的唯一原因,精神癥狀的出現與軀體疾病的嚴重度并不總成正比。
研究表明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不取決于原發(fā)軀體疾病的種類,而與以下因素可能相關: 1、身心障礙:是指對軀體疾病產生的心理反應,如患有某種軀體疾病后的焦慮、抑郁、易激惹、多疑、孤獨感等。 2、精神障礙是由軀體疾病產生的生物因素直接造成:如能量供應不足(腦供血不足、腦缺氧等)、毒素作用、水、電解質紊亂、應激反應、神經遞質改變等。 臨床大部分病例中,往往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難以區(qū)分。
一、內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是指由重要內臟器官(如心、肝、脾、腎等)嚴重疾病繼發(fā)了腦功能紊亂而發(fā)生的精神障礙。 各類心臟病都可能因循環(huán)障礙而造成腦部缺血、缺氧及水腫等病理過程,致使大腦功能紊亂而出現各種精神障礙。常見的有: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碌木裾系K。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A.以焦慮常見,患者易激動、緊張、恐懼等,常伴有抑郁情緒(焦慮、抑郁狀態(tài))。大多發(fā)生在病程較長、個性悲觀的病人中。 B.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嚴重時,可出現命令性、評論性幻聽級被害妄想等(妄想狀態(tài))。 C.有失神、暈厥發(fā)作等,常見于心絞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時(意識障礙)。 2、肺性腦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A.意識障礙最多見,在90%以上。 B.躁狂狀態(tài),表現欣快、話多,常伴輕度意識障礙。 C.焦慮抑郁狀態(tài),類同焦慮癥、抑郁癥。 D.幻覺妄想狀態(tài),可出現短暫、片段幻視、幻聽和被害妄想等。 3、肝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急性肝性腦病以意識障礙為主: A.嗜睡、昏睡、譫妄或興奮躁動、錯亂乃至昏迷。 B.疾病初期可有遲鈍、少動或多言、喊叫等輕躁狂表現。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可出現持續(xù)性精神障礙: A.人格和智力的改變,性格變得急躁、冷漠和乖戾,伴有記憶減退。 B.理解、判斷和計算障礙,偶見幻覺妄想狀態(tài)。病程可長達數月至數年, C.意識障礙也是慢性肝性腦病的主要癥狀之一,多為嗜睡、昏睡、錯亂狀態(tài)或昏迷。 4、腎性腦病: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導致的精神和神經障礙。以意識障礙和抑郁最為多見: A.抑郁焦慮狀態(tài):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幻覺、妄想或躁狂樣表現,有的可出現木僵狀態(tài)。 B.意識障礙:當腎功能衰竭嚴重時可出現由輕及重的意識障礙。 C.癡呆狀態(tài):慢性腎功能衰竭時患者可出現記憶減退、智力障礙。 補充說明:在確診腎功能衰竭的基礎上。如發(fā)現疲倦、無力、寡言、少動、反應遲鈍等精神活動減退,應考慮腎功能衰竭的早期精神癥狀。 如出現嗜睡、昏睡、譫妄或欣快、抑郁等,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考慮腎性腦病。 二、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礙: 糖尿病引起的酮癥酸中毒及合并的動脈硬化、全身器官微血管改變等因素可能與精神障礙的發(fā)生有關。常見臨床表現: A.常會出現疲倦、無力、失眠、煩悶、疑病、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B.抑郁狀態(tài):情緒低落、悲觀、消極等,同時常伴有明顯焦慮。 C.焦慮狀態(tài):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情緒也很突出,患者焦慮、緊張,伴有心悸、多汗、坐立不安等,焦慮情緒會影響血糖的恢復,但與血糖的高低并不成正比。焦慮和抑郁兩者常相互混雜出現。 D.偶有幻覺產生。 E.意識障礙。 三、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所致的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是SLE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常見臨床表現: A.疾病早期或恢復期常出現頭痛、失眠、無力、記憶減退、焦慮、情緒不穩(wěn)、強迫觀念等癥狀。 B.慢性遷延病例可出現類精神分裂癥癥狀:幻覺或妄想狀態(tài),以幻聽多見,妄想大多為被害、關系、嫉妒、夸大、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也可出現興奮、話多、思維散漫、沖動、行為紊亂等癥狀。 C.抑郁狀態(tài):話語減少、情緒低落等癥狀。 D.嚴重病例,急性期可出現各類定向力障礙、意識障礙等;后期可出現慢性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記憶力減退、人格改變、智力缺損等。 四、癌癥所致的精神障礙: 癌癥病人在發(fā)病前后所致的精神障礙并不少見。常見臨床表現為: A.應激反應,大致有幾個階段:首先是震驚、懷疑和否認,然后出現的抱怨和悔恨,接著是無奈的接受并希望盡快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擔心和抑郁情緒最常見。 B.情緒反應:癌癥病人得知病情后大多產生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焦慮、悔恨、憤怒、抑郁、失望或絕望等。 C、抑郁和焦慮:癌癥病人焦慮和抑郁常同時存在,有時抑郁癥狀常被焦慮癥狀掩蓋,此類患者自殺的風險更大。 除上訴談及的幾種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引起精神障礙的軀體疾病. 但需要強調的是,能否診斷為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該疾病目前是否影響到了腦功能。 治療原則如下: 1、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原發(fā)軀體疾病。 2、對癥治療:精神藥物的選擇原則與功能性精神疾病不同。 首先劑量要小;其次充分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癥,選用同類藥品中副作用較少者;最后待精神癥狀緩解后即應停藥。 3、支持療法:包括能量供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維生素的補充以及心理和社會的支持治療。 4、加強護理:環(huán)境和心理護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對抑郁患者應警惕其自殺企圖。 結語: 在此拋磚引玉,歡迎大家針對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