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被認為是'入門級'、'簡單'的手術方式,適于掌握初級腹腔鏡技能的外科醫(yī)師操作,但是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進行的順利與否與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密切相關。乙狀結腸的長度差別大,位置形態(tài)多樣,系膜的長度、寬度、粘連以及形態(tài)變化非常大,血管分布多種多樣,高位結扎還是低位結扎尚有爭議,而且乙狀結腸癌的發(fā)病部位也不恒定,這些問題都對手術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根據(jù)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進行精準的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就要術前對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進行充分評估,保障手術順利地進行,減少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991年,美國外科醫(yī)師Jacobs等首次報道了腹腔鏡輔助結腸切除術,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后腹腔鏡輔助結直腸手術在結直腸腫瘤治療中得到逐步開展。早期腹腔鏡輔助結直腸手術主要是處理結直腸良性腫瘤及早期結直腸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臨床研究的開展,腹腔鏡結腸癌手術已經(jīng)用于進展期結腸癌,并已經(jīng)得到歐美大宗病例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支持。乙狀結腸位置變化大,形態(tài)多樣,血管變異多,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相對于其他部位的結腸癌手術,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就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及其在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一、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 1.乙狀結腸的位置及走行: 乙狀結腸是位于降結腸與直腸之間的一段結腸,在盆腔內(nèi),起于降結腸下端,向下行于第3骶椎前方,中線兩側,止于直腸。乙狀結腸的長度變化很大,短的13~15 cm,長的超過60 cm,平均25~40 cm;結合國內(nèi)外研究結果來看,國人的乙狀結腸長度要長于外國人。腹膜包繞全部乙狀結腸,并形成乙狀結腸系膜,系膜在腸中部活動范圍較大,向兩端逐漸變短消失,故乙狀結腸與降結腸和直腸相連處固定移動,中部活動范圍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 乙狀結腸開始行向下內(nèi)方到達盆腔入口附近形成第1個彎曲,轉(zhuǎn)向上方后再形成第2個彎曲,又轉(zhuǎn)向下移行于直腸,第1彎曲的位置比較恒定,第2彎曲變異較大。有研究把乙狀結腸分成8種類型: Ⅰ型,起于左髂嵴,向下經(jīng)左髂窩跨左腰大肌入小骨盆,續(xù)于直腸,整體呈'乙'字形,無袢樣折疊; Ⅱ型,在小骨盆內(nèi)形成1~3個腸袢,折疊方式多樣,有的呈'麻花'狀袢,且袢的整體低于界線平面,然后與直腸相續(xù); Ⅲ型,入小骨盆后中段或反折入左髂窩(腸袢后壁貼于髂窩)、或反折入左腰區(qū)(腸袢后貼于小腸,最高點可達左腎下端平面),形成1~2個腸袢,再向下入盆腔; Ⅳ型,跨左腰大肌后在盆腔中央形成'N'形、'W'形或'M'形腸袢(隆凸處高出界線),然后續(xù)于直腸; Ⅴ型,在左腰大肌與骨盆上口交界處形成1~2個腸袢后降入小骨盆; Ⅵ型,斜向右上方跨腹主動脈前面(高出界線),再斜向右下方降至小骨盆與直腸相續(xù); Ⅶ型,向右橫行跨左髂總動脈行至正中線右側(在界線平面),再降入小骨盆與直腸相續(xù); Ⅷ型,向右橫行跨腹主動脈后至右髂窩,覆蓋盲腸和闌尾后經(jīng)右腰大肌前面降至小骨盆。 2.乙狀結腸系膜: 乙狀結腸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部附著于盆壁,寬度平均8.9 cm。乙狀結腸形態(tài)結構變化大,有研究把乙狀結腸系膜形態(tài)分為3種類型: Ⅰ型:乙狀結腸系膜粘連部位位于左側; Ⅱ型:左右兩側均可見乙狀結腸系膜粘連; Ⅲ型:乙狀結腸系膜粘連僅位于右側。我們還發(fā)現(xiàn)一種少見的類型:乙狀結腸系膜與末端回腸系膜融合,增加手術的難度。 4.乙狀結腸間隱窩: 乙狀結腸間隱窩(intersigmiod recess,ISR)是胚胎發(fā)生時,腹后壁的腹膜與乙狀結腸系膜移行形成的開口向下的凹陷,其形態(tài)和大小變化大,出現(xiàn)概率高,目前研究結果顯示,ISR出現(xiàn)的概率是100%。ISR右側壁的系膜內(nèi)有直腸上動脈通過,左側壁有乙狀結腸動脈通過;ISR的頂部是由直腸上動脈、乙狀結腸動脈及腹膜形成;ISR后壁的壁腹膜覆蓋左輸尿管,于其跨越左骼總動脈分叉處。ISR較為固定的毗鄰結構及解剖關系為手術入路提供了解剖學依據(jù)。見圖1。 二、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 1.術前定位: 乙狀結腸的形態(tài)和位置變化多樣,因此術前腫瘤的定位非常重要,腫瘤位于降乙交界處、乙狀結腸中部或者直乙交界處,手術方式不盡相同。定位方式有鋇劑灌腸、結腸三維CT及結腸鏡標記加拍片。結腸三維CT和鋇劑灌腸不僅可以定位腫瘤的位置,還可以對乙狀結腸的形態(tài)及走行作出初步估計,是很好的術前定位方式。 2.手術原則與切除范圍: 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跟其他部位的結腸癌的手術原則相同,但具體的切除范圍及淋巴結的清掃范圍有所不同。 (1)切除腫瘤在內(nèi)的兩側足夠長度的腸管及相應系膜,可以按照日本大腸癌臨床病理處理規(guī)范5 cm加10 cm的原則確定腸管切除的長度; (2)若腫瘤偏乙狀結腸下段,可保留左結腸動脈;若腫瘤偏乙狀結腸上段,可保留直腸上動脈,但是要裸化保留的血管,保證淋巴結的徹底清掃; (3)清掃腸系膜下動脈根部和周圍淋巴結以及相應系膜淋巴結。見圖2。 3.血管的處理: 乙狀結腸癌手術淋巴結清掃可以通過離斷血管根部完成,但是腸系膜下動脈根部離斷可能會導致吻合口血運障礙、結腸切除過多以及結腸脾曲的游離。 因此,對于遠段乙狀結腸癌或者直乙交界處癌,于腸系膜下動脈根部進行淋巴清掃時,保留左結腸血管可更好地保留近端結腸血供,從而避免結腸切除過多及結腸脾曲的游離;對近端乙狀結腸癌或者降乙交界處癌,保留直腸上動脈的淋巴結清掃能更好地維持和保護遠端乙狀結腸血供,從而保留足夠長的遠端結腸,方便行吻合;對于乙狀結腸中部癌,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決定是否保留血管,若乙狀結腸較長,系膜較寬者,可同時保留左結腸動脈及直腸上動脈。 血管保留可以避免切除較多腸管、保留血供等,但是不能犧牲淋巴結清掃的范圍,可以像胃癌D2根治術中淋巴結清掃的方式,完全裸化保留的血管,以確保淋巴結的完全清掃。腸系膜下動脈及其分支解剖變異多,術中解剖時,應仔細辨認,避免誤損傷要保留的血管,導致需要切除過多的腸管,術前行腸系膜下動脈CT血管造影有助于對腸系膜下動脈及其分支的關系做出準確的評估,提高手術效率。但也有報道,在腸系膜下動脈根部處理血管能夠清掃更大范圍的淋巴結,并能對腫瘤進行準確的分期以及預后判斷。見圖3。 4.乙狀結腸隱窩與手術入路: 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常用的手術入路有兩種:內(nèi)側入路和外側入路,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行外側入路手術時,乙狀結腸隱窩可作為天然的入徑切口部位。由隱窩內(nèi)側開始切開側腹膜,游離乙狀結腸,可避免出現(xiàn)左輸尿管及血管的損傷.而且解剖層次清晰,注意不要太貼近乙狀結腸隱窩的右側壁,以免損傷乙狀結腸動脈和直腸上動脈。 5.系膜類型與切除范圍: Ⅰ型系膜的乙狀結腸長度及系膜的長度要比Ⅱ型和Ⅲ型者長,而且Ⅰ型系膜的乙狀結腸邊緣血管弓距離系膜根部的長度也比其他兩種類型要長,離斷系膜根部血管后Ⅰ型系膜乙狀結腸系膜邊緣血管弓的血供要明顯好于Ⅱ型和Ⅲ型。所以說,對Ⅰ型系膜行手術時,不需要切除過多的腸管,一般不需要游離脾區(qū);而對于Ⅱ型和Ⅲ型來說,需要游離脾區(qū)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在處理腸系膜下靜脈時要細致操作,避免損傷邊緣血管弓,一旦損傷邊緣血管弓,可能就影響腸管血供障礙,導致吻合口缺血,引起術后并發(fā)癥。對于乙狀結腸系膜與末端回腸系膜融合者,手術難度更大,要把融合區(qū)域分開,既不能損傷回腸的血管,又要把乙狀結腸系膜完全切除。因此,術中首先對乙狀結腸系膜做出分型,對手術的后續(xù)操作有很大的幫助。 6.消化道重建: 消化道重建是消化道手術中的關鍵步驟,很多外科醫(yī)生'重切除而輕重建',導致重建后發(fā)生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乙狀結腸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操作比較簡單,但是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選擇不當,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腹腔鏡手術一般都采用器械吻合,吻合方式有側側、端側和端端吻合,吻合途徑有經(jīng)肛門吻合、經(jīng)腹吻合及全腔鏡下吻合。遠斷端位于髂總動脈平面以下,可經(jīng)肛門行消化道重建,可以行端側或者端端吻合,此時需選擇合適的吻合器械,經(jīng)肛門置入吻合器械時要小心謹慎,避免損傷腸管,導致腸管損傷,需要再次切除部分腸管。遠斷端位于髂總動脈平面以上者,此時多采用經(jīng)腹吻合或全腔鏡下吻合,經(jīng)腹吻合多采用端側吻合,全腔鏡下吻合一般采用側側吻合。見圖4。 總的來說,乙狀結腸的解剖具有自身特點,其長度、位置、血供及系膜的解剖變化大、變異多。根據(jù)乙狀結腸的解剖特點,進行精準的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做到既要符合腫瘤根治的原則,又要盡量保留正常腸管。
|
|
來自: zhaozhaozhao3 > 《結直腸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