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既已論定羅本是祖本,蘭千本與錫博本均據(jù)此偽造,時段界定于1637至1644年之間,那么,我們基本上可推斷羅本就是宣和、紹興遞傳之物。此本當是先后經宣和以前鑒家,以及宣、紹兩朝皇家鑒家群體等反復定驗;加以少師時代(873—954)下距宣和(1119—1125)、紹興(1131—1162)不過二三百年左右,就像現(xiàn)在我們看乾嘉時代的名跡一樣,由此可推,前人的鑒定理應是可信的,乃至視為真跡也不以為過。何況彼時只有羅本一帖單傳,因而就是特指羅本而言。然而,以上僅只停留于假設、推測階段,其與嚴格的論證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那么,怎樣來論證羅本是宣、紹御府故物,有何前人經驗可供借鑒呢? 關于驗證是否為宣和御物,鑒家多據(jù)有無宣、政題印作判斷,而今羅本中卻蕩然無存,渺不可尋,連鑒家巨擘徐邦達先生都困惑不解,遑論其余?故此儼然已成一大懸疑而難以考釋。看來我們暫且不宜糾結于此,不妨調整思維,試圖先行解決是否為紹興御物的問題再說。 梳理前人之所為,可知自元明以來,鑒家如張晏、賈希朱、董其昌、陳繼儒等無不一致認定羅本出自宣、紹御府,董還著意指陳是米芾的故藏……遺憾的是,各家一式云其然而不云其所以然,其相應的理據(jù)又何在?無非是以經驗、感覺替代客觀的證據(jù)而已。而且,此乃傳統(tǒng)的鑒定方法使然,囿于時代之局限,不可苛責于古人。 再看徐邦達先生的考鑒(《古書畫過眼要錄·晉隋唐宋》),不啻分門別類,逐一辨析。其于書家生平、書跡、帖文、鑒印、題跋、歷代著錄、流傳之序等無不面面俱到,較之前人不啻詳贍、深入得多。然而,奇怪的是,徐老于殘印、古印頗若不甚措意,于特殊而詭異的裝裱方式仿佛視而不見,因而并皆排斥于鑒定范圍之外。其考羅本“用筆自然生動,結體平中寓險,承唐而變出新意,下開蘇米法脈;宋人重魯公楊少師觀此信有由來。卷中所有題跋鑒藏印,一一精好非偽,更可珍重”。又稱蘭千、錫博二本“均出臨摹,比之真跡相去甚遠”,詳考見其《古書畫偽訛考辨》中云云(經查,該書并無涉及《韭花帖》內容,當系誤記),由此論定羅本是“真跡本”。 按,“自然生動”“精好”“更可珍重”當屬見仁見智的主觀審美范疇。至于“非偽”“真跡”,則儼然鑒定結論,那是務必在嚴密論證之余,方始具備立論的根柢,此處容不得半點含糊。更何況精好者未必真,而粗疏者亦未必偽也。再者,因無“宣和題印”,而不錄入“歷代著錄”一欄,雖貌若似審慎、理性,但其自陷于矛盾的泥淖而難以自拔,何以自圓其說?!——既以羅本為真,又排斥其為宣和物,豈《宣和書譜》所載非此真跡本?進而言之,是否二舊摹本,抑或二本以外的其他墨跡本?……足見徐氏本意迷茫、支離,又似依違兩可,如此,將何以折人所鑒? 由此可見,前人的經驗未必能起到參考的作用,循其故轍定是此路不通。因而務必另辟蹊徑,尋找突破口。迭經對其筆墨題印反復審研勘察;又于文獻史料爬梳剔抉而不憚煩,深感宋周密所記《紹興御府書畫式》,恰與羅本情況相契合。因知其突破口適在此二者之間。至于“紹興”印記的比勘,以及追溯其刻本權輿的原委等等,同樣也不失為重要的質證措施。 附帶提及,迄自1960年代以來,為主流學界所公認的現(xiàn)代科學鑒定法多注重于時代及個人風格、特征的比較,并以此為主證,但五代書風本是無從談起,加以少師傳世書跡面目各異(且其真?zhèn)?/span>猶待于求證),因而此法于少師書跡考證不能適用,故不取。 五、羅本確系紹興御府故物(上) 筆者斷羅本是紹興御府故物,其理據(jù)概括如下: ?。ㄒ唬┝_本《韭花帖》是周密式的典型“紹興裝” 1.宋周密所記的《紹興御府書畫式》 宋周密《齊東野語》有關于《紹興御府書畫式》的詳盡記載。這是高宗紹興御府裝裱式(紹興裝)的皇家檔案,文長,約數(shù)千言,略引如下(見圖一): 圖一 “思陵(宋高宗)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當干戈俶擾之際,訪求法書名畫不遺余力。清閑之燕,展玩摹搨不少怠。……故四方爭以奉上無虛日。后又于搉場購北方遺失之物,故紹興內府所藏不減宣、政。惜乎鑒定諸人如曹勛、宋貺、龍大淵、張儉、鄭藻……,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經前輩品題者,盡皆拆去,故今御府所藏,多無題識,其源委授受,歲月考訂,邈不可求,為可恨耳!” 又數(shù)條云:“應古畫,如有宣和御書題名,并行拆下不用。別令曹勛等定驗,別行撰名作畫目進呈取旨?!?/span> “粘裁 、裝褙、染古、定驗、圖記……”由此足見御府裝裱情況之一斑: (1)紹興物多源自宣和或民間。靖康(1127年)之變,御府寶物多為金人所攫,部分散落于民間。南渡后,終究復歸于高宗紹興御府。 ?。?)御府名跡多拆去舊跡重裱,即徽宗御題也概莫能免,致使名跡難考。 ?。?)重裱工序繁多,有粘裁(即下文所稱“割裁、拼配”,簡稱“拼配”),染古,圖記(鈐印)等。 2.運用周密之說剖析殘印與裝裱間的內在關聯(lián) 剖析之前,對于本幅的大致情況先必具備一個總體的認識。 ?。?)關于殘印與裝裱的實證分析。本幅系拼配,兩側殘印均系人為割裁所致。首末兩行墨跡上殘印均在二接縫線(即裁割線)間的幅面內,但其相對應部位的拼紙上絕無任何殘印痕跡,這就是判斷的依據(jù)。印證割殘印記在前,而拼配、鈐印在后的事實。羅本系拼配,其原因正在于此。 ?。?)細繹之,可謂無不一一契合。羅本固屬小幅,其縱橫俱不盈尺(縱在28厘米上下,橫略過之),然而卻非整紙,而是割裁、拼接而成,原委略如上述,兩側拼紙各為1至2厘米的狹長紙條。蓋重裝之前,先必去除舊跡,而首末兩行帖文上業(yè)已鈐有北宋印記,因知完全割裁(周密原文為“拆去”)古印便無可能,除非損及書跡的完整。在這種情況下,既要去除舊跡,又得確保書跡完好,其兩全之法只能在兩側沿著首末兩行作不損及帖文的最大可能的直線裁割,遂使邊緣空白少之又少。于是,不得不拼配以紙色相近的狹長紙條(間用“染色”之法),使之渾然一體,庶無突兀之感。 以此聊作彌補、裝飾之用。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現(xiàn)狀的由來。析而言之: ①右側:如圖二,首行上下兩端各鈐一古印,上印偏右,正處割裁范圍之內,故右半已佚,左半因鈐于“寢”字而殘存;下印偏左,鈐于“蒙”字上,其左半側跨鈐于首、二行間的空白幅面上,因而不在割裁范圍之內,而得完整保存(其右半乃殘泐所致,與割裁無關)。顯而易見,要在此處除盡二印絕無可能,遂致下印仍為原來面目,而上印因割裁而殘存。 圖二 ?、谧髠龋喝鐖D三,末行上下有五殘印,下三印鈐于帖文之上。同理可知,盡管割裁已苛刻到幾乎危及書跡,如“十”字橫畫之左端,但為確保完整,而不得不讓諸殘印留存“半壁江山”。 圖三 類似于羅本被割裁、拼配(從圖四清晰可見拼配痕跡),去除舊跡的名跡還有楊凝式《神仙起居法》、王右軍《快雪時晴帖》《游目帖》、歐陽詢《夢奠帖》《張翰思鱸帖》、林藻《深慰帖》等多種,這些都是周密式典型紹興裝的案例,并為羅本《韭花帖》的堅證。 由此,羅本確是周密式的典型“紹興裝”,其為御府故物,當然也是毫無疑義的?!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