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碑林位于湖南永州祁陽縣浯溪公園內也稱浯溪摩崖石刻,此地蒼崖絕壁,山石突兀,是中國保存相對完好的露天碑林、八大碑林之一。
.
.
浯溪碑林地處湘江大橋南端,是我國摩崖石刻中的精品。大歷二年(767),時任道州刺史、唐代文學家元結途經祁陽,泊舟停宿,見此處懸崖峭壁,怪石林立,流連不已,其將一條“北匯于湘”的無名小溪命名“浯溪”,并在溪口筑一亭堂,名“吾亭”,撰《浯溪銘》、《吾亭銘》,浯溪從此得名。后來又將“浯溪東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臺”,撰《吾臺銘》。此“三銘”由篆書名家季康、瞿令問、袁滋分別用玉箸篆、懸針篆、鐘鼎篆書寫,并刻于浯溪崖壁上,從此“三吾”之名流芳后世。其中,尤其是唐相袁滋書寫的《吾亭銘》碑,現為國家文物局所列一級石刻。
.
浯溪碑林歷時千年,現集中保存有自唐朝以來的碑刻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使臣詩5方)、民國9方,還有時代不明的182方,大小碑刻合計面積達到了640平方米,最集中的地方約120平方米,刻有95方名碑,其中,較為矚目的有《大唐中興頌》、《大宋中興頌》、《大明中興頌》、元結的《老三銘》、吳大澂的《新三銘》等。從書法字體看,楷、行、草、隸、篆,五體皆全,最大的字直徑逾丈,最小的字不過1厘米。
浯溪碑林中,唐刻《大唐中興頌》碑為摩崖精髓之作。此文于大歷六年(771)為元結定稿,頌文“以史為鑒,端嚴正氣”。由書法家顏真卿書寫,并于夏六月石刻于一處寬廣的崖壁之上。“中興碑”以石絕、文絕、字絕“摩崖三絕”而聞名于世,宋仁宗皇祐六年(1054),特建“三絕堂”保護之。碑高3.2米,寬3.3米,整幅面積10.56平方米,共332字,每字直徑約15公分。字里行間充滿剛毅,氣勢磅礴,被譽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觀拓片而視之為“天球拱璧”。自《大唐中興頌》之后,歷代文人官宦不遠千里來浯溪游歷瞻仰、吟詠題刻。袁滋、瞿令問、李陽冰、黃庭堅、米芾、秦觀、解縉、董其昌、何紹基、吳大澂等,紛至此地運筆抒懷,吟詩作賦,并將詩文書賦畫刻于山石之上,使浯溪成為詩文書法的薈萃地,遂為大觀。
.
.
.
浯溪碑林有一處直徑2.7米,深17厘米的“鎮(zhèn)妖夬符“,是宋代都官員外郎柳應辰的“心記符”,又叫“柳押符”。原是《易經》64卦的“夬”卦,有“決裂”即以剛決柔,以正壓邪之意。
鑲嵌在“鎮(zhèn)妖符”左側崖壁的“呂仙壽屏”,高160厘米,寬72厘米。是呂洞賓書刻的篆書異體“壽”字碑,它包含著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陰、陽兩儀,永、世、公、侯,福、祿、壽三星拱照等6句話20多個字,給予人們美好的祝愿。
浯溪的景色迷人,以其浯溪漱玉、鏡石含暉、浯亭六厭、摩崖三絕、晤臺晴旭、窊尊夜月、香橋野色、書院秋聲“浯溪八景”著稱于世。浯溪石刻,是一部恢弘的石書、書法藝術的寶庫,是國務院1988年第三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