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是清代溫病名家楊栗山《傷寒瘟疫條辨》治溫十五方之總方,配伍精良,用于治療各種溫熱證候?!秱烈邨l辨》曰:“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余更其名曰升降散?!薄吧瞪ⅲw取僵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姜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矣?!痹窖袆虺缮?,以黃酒、蜂蜜調勻冷服,中病即止。楊栗山釋方義為:僵蠶為君,蟬蛻為臣,姜黃為佐,大黃為使,米酒為引,蜂蜜為導,六法俱備,方乃成。僵蠶味辛苦氣薄,喜燥惡濕,得天地清化之氣,輕浮而升陽中之陽,故能勝風除濕,清熱解郁,引清氣上朝于口,散逆濁結滯之痰也。夫蟬蛻氣寒無毒,味咸且干,吸風得清陽之真氣,所以能祛風而勝濕,飲露得太陰之精華,所以能滌熱而解毒。姜黃氣味辛苦,大寒無毒,其驅邪伐惡,行氣散郁。大黃味苦,苦寒無毒,上下通行。酒引之使上行,蜜潤之使下導。 該方配伍嚴謹,后世醫(yī)家多去黃酒、蜂蜜,將劑型改為湯劑,辨證施用,廣泛用于內外雜病的治療,因療效確切而備受推崇。 驗案舉例 1.便秘案 盧某,女,30歲,2016年4月18日初診?;颊咦允?/span>便秘多年,多次服用潤腸通便藥,仍效果不佳。平素易煩躁,經量少,乳房脹痛。舌質紅,苔白膩,脈弦細而數。方用升降散加減:生大黃6g,凈蟬衣6g,炙僵蠶10g,廣姜黃6g,廣郁金10g。7劑,水煎,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2016年4月25日復診:大便通暢,乳房脹痛較前有所減輕,舌紅,苔白,脈弦數。效不更方,隨癥加減。上方去大黃,加烏賊骨10g,茜草6g。7劑,水煎服。半個月后追訪,言服藥14劑,諸癥消失。 按 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大腸為六腑之一,患者便秘多年,濁陰不降,污濁蓄積,郁滯于內,氣機不暢,氣機受阻,不通則痛,因致乳房脹痛;氣機不暢,肝失疏泄,則致煩躁易怒、月經量少。舌脈均為佐證。本案中患者大便干、煩躁、舌紅脈弦數均為氣郁證之象,百病生于氣,氣有余便是火,《黃帝內經》曰:“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丹溪心法·六郁》云:“郁者,結聚而不得發(fā)越也。當升者不升,當降者不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傳化失常?!彼苑竭x升降散,蟬蛻、僵蠶之藥,意在解郁散熱;姜黃行氣散郁;大黃攻下逐穢,推陳致新;方中加郁金,疏肝行氣解郁,用于治療乳房脹痛。全方配伍,行氣解郁,升清降濁,諸癥皆消。 2.耳鳴案 李某,女,52歲,2016年5月8日初診。患者雙側持續(xù)耳鳴2周。入睡困難,夜夢多,睡前心中煩悶不舒,五心煩熱,飲食可,小便調,大便2~3日一行,便質稍硬。舌紅苔黃,脈弦數。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黃芩6g,梔子10g,澤瀉10g,木通6g,當歸6g,地黃10g,柴胡10g,生甘草6g,車前子9g,遠志10g,桔梗10g,枳實10g。7劑,水煎,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2016年5月15日復診: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睡前心中煩悶不舒,但無汗出,大便1日1行,便溏。舌紅苔膩,脈弦。方選升降散加減:梔子6g(后入),淡豆豉6g(后入),姜黃9g,炙僵蠶6g,生大黃6g(后入),凈蟬衣6g。7劑,水煎服。 2016年5月22日三診:耳鳴癥狀明顯減輕,睡眠較前好轉,夜夢次數減少,煩熱癥狀消失,舌紅苔白,脈滑。效不更方,上方去梔子、淡豆豉,繼服7劑。兩周后追訪,上方盡劑后耳鳴消失,睡眠恢復如前。 按 患者初診時考慮為肝膽實火上炎,故耳鳴;肝經有熱,熱擾心神,故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方選龍膽瀉肝湯,同時也加入桔梗、枳實調理氣機,遠志安神定志,但服藥后,癥狀無明顯改善?!稘駸嵴摗吩唬?/span>“三焦不得從外解,必致成里結,里結于何?在陽明胃與腸也?!?/span>復診時患者大便由硬變溏,再根據舌紅苔膩、脈弦,故辨證為濕熱內郁,致氣機升降失常,氣機郁閉,郁而化火,故心中煩悶不舒、五心煩熱、無汗出,所以方用升降散升清降濁,清熱祛濕。加梔子、淡豆豉增強化熱之功。 3.頭痛案 張某,男,49歲,2016年7月4日初診?;颊?/span>間歇性頭痛兩月余,發(fā)作時以兩側疼痛尤甚。平素春秋交接時胃脘脹,舌尖紅,苔薄白,脈滑而無力。方選升降散加減:姜黃10g,僵蠶10g,蟬衣6g,桔梗10g,枳殼10g,杏仁10g。7劑,水煎,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2016年7月11日復診:頭痛發(fā)作頻率明顯減少,舌質紅,苔薄白,脈滑。上方繼服7劑,水煎服。兩周后追訪,患者頭痛未再發(fā)作。 按 患者頭痛,尤以兩側為甚,考慮為少陽不升。清陽不升,則出現頭痛。《傷寒溫疫條辨》云:“升降散主治溫病中雜氣所致,表里三焦大熱,其證不可名狀者,如頭痛眩暈,胸隔脹悶,心腹疼痛,嘔噦吐食者氣機不暢?!?/span>春秋交接時,清陽當升不升,濁陰當降不降,郁阻中焦,氣機升降失司,則表現為胃脘脹滿。患者脈滑無力,故去大黃;加桔??唷⑿?,平,性升散;枳殼苦、辛、酸,微寒,理氣寬中,兩藥配伍,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因正值夏季,患者苔白脈滑,顯示有濕邪,濕阻中焦亦可阻滯氣機,方中加杏仁,宣通上焦肺氣,使氣從以順,氣行則濕化。 總 結 《傷寒溫疫條辨》曰:“升降散主治溫病中雜氣所致……如內燒作渴,上吐下泄身不發(fā)熱者,如憎寒壯熱,如身熱如火,一身關節(jié)酸痛,煩渴引飲,飲水無度者;如四肢厥冷,身涼如冰,而氣噴如火,煩躁不寧者;頭面猝腫,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紅腫,發(fā)塊如瘤者,如斑疹難出,有似丹毒 風瘡者;如胸高脅起脹痛……外證不同,受邪則一,凡未曾服過他藥者,無論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無不輒效?!惫P者認為,升降散臨床運用的病機要點為火熱內郁或痰濕阻滯,氣機升降失常。該方宣通并用、升清降濁、調暢氣機。其應用不應拘泥于某 種或某些疾病,而應抓住主證,把握病機,才會藥到病除。 編者按:該文刊載于《中醫(yī)藥通報》2017年第2期。 |
|
來自: hatchet2000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