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饒的味道帝國,種族浩繁,其中以“酸、甜、苦、咸、鮮”這五大家族最為繁盛,它們威望極高,盛名響徹整個美食界。這五大家族中,要數“鮮”族最為低調且神秘,幾千年來,它的族員默默地潛藏于各類食物中,令人銷魂失魄,帶給人類舌蕾上的欲仙享受。而奇怪的是,“鮮”族無處不在,卻隱藏極深,人類對它知之甚少,只知道它存在著。 魚羊鮮 神秘家族第一次亮相美食界 “鮮”族最早被人類感知,大約是在四千三百年前的堯舜時代,烹飪鼻祖彭祖在機緣巧合下偶然探知。相傳彭祖最疼愛小兒子夕丁,夕丁聰慧好動,頑皮至極,尤其喜好下河捕魚,彭祖擔心小兒溺水,便下達了不允許他捕魚的家規(guī)。某一日,夕丁實在心癢難耐,趁著父親外出,偷偷下河抓了條魚回家,又害怕父親責罰,便央求著母親將魚藏在正在烹煮的羊肉罐內。等到就餐時,彭祖吃著這罐羊肉,酥爛味香,其鮮味纏舌,便詢問妻子是何緣故?得知緣由后,便尋著妻子的烹煮方法,烹出了天下第一古典名菜“羊方藏魚”,有人用“鮮掉眉毛”來形容這道菜,足見其味絕美。 海帶排骨湯 到了東漢時期,人類定義這一味道為“鮮”?!墩f文解字》一書中提到:“魚者,羊者,謂之鮮也。”自此之后,“鮮”族被人類認識并贊頌。鮮味不獨行,總藏在一種或幾種味道里,讓美味更添層次,食后饒舌三日,攀達美食之巔。當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味道的美妙時,那便是“鮮”了,美食界涌現了許多譽美詞,如“鮮美”、“鮮甜”、“鮮咸”、“鮮嫩”等等。 這個隱秘的大家族完全曝光,也才一百多年時間。在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執(zhí)迷于探究昆布(一類海藻)湯美味的秘密,整日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試驗著湯里的各種物質,無數個日月交替,終于發(fā)現了昆布湯里的呈鮮物質“谷氨酸”,并提煉、精制成了一類調味品,書名“谷氨酸納”,大家又叫它“味精”。這是“鮮”族成員第一次公開亮相,這次事件轟動了整個美食界與科學界,科學家們開始瘋狂探尋“鮮”族成員,慢慢地,它們挨個兒被人類所發(fā)現,神秘面紗終被掀開。 原來是它們讓食物鮮美 時至當下,食物中已有40多種“鮮”族成員被人類發(fā)現,它們的脾性各不相同,味道也有差異,當中有三大類最為活躍,分別是氨基酸類、核苷酸類和有機酸類。它們藏在食物中,混跡在美食大世界,有美食的地方,就有它們的魅影。 花膠瑤柱干貝湯 氨基酸類 “氨基酸”這名字很陌生,但它的母體“蛋白質”就不陌生了。難怪蛋白質高的食物,其鮮味更為濃郁,解開了困擾多年的迷惑。氨基酸存在于大量的動植物中,海帶、紫菜、番茄、豆類、魚、肉等含量都極高,這些食材或為主料或為配料,被廚師們拿來烹煮佳肴。海帶蛋花湯、海帶排骨湯、海帶結紅燒肉、涼拌海帶絲……海帶這樸實的食材烹煮出的菜肴道道透鮮,當與氨基酸有著斬不斷的牽連。 氨基酸類中我們見得最多的是谷氨酸鈉(味精),它增鮮提味,在中國菜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它一直飽受爭議,曾被人類追逐熱捧,后又被打入地獄,貼上“有毒”標簽。在1986年,終被洗清罪名,美國試驗生物學會聯(lián)合會(FASEB)經過六年時間研究并定論:正常情況下,味精是無毒的。味精鮮度太烈,放入過多反而失了主食材原有的味道,在現下推崇本味的年代,味精也漸漸被大廚們置落一旁。味精鮮味烈,性子也烈,當溫度高過100℃,會發(fā)生裂變轉化為苦味,烹煮佳肴時,出鍋前再放味精的竅門,便是這緣由了。 核苷酸類 核苷酸需分解DNA才能產生,分解DNA有多種技法,美食界以烹煮與日曬最多用。肉類與菌類所含核苷酸最為豐富,需經過一段時間的烹煮才能逼出肉的鮮;經過太陽曝曬,滲入陽光味道的香菇更鮮美。這些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技法,其背后的原理,是讓食材在高溫環(huán)境下,慢慢地分解出呈鮮物質核苷酸,烹出最美味道??鬃犹岢龅摹澳挷粎捈殹?也是這個理兒,肉塊切薄烹煮,增加了肉塊的受熱面,更易導熱,從而更易DNA的分解。 有機酸類 這一類在貝類中含量最高,肉類中也有少量分布。貝類的獨有鮮味甚美,其中以瑤柱最珍貴,常現身于高檔宴席的湯品中,增鮮提味。 這些呈鮮物質種類繁多,味型紛雜,它們潛藏在食物里,久久未被發(fā)現,直至近現代。 魚湯 喚醒食材中沉睡鮮味的技法 食物中的鮮味物質好似沉睡著,等待著特殊技法來被喚醒。聰慧的人類經過四千多年的摸索與試驗,儼然已找到了激發(fā)食物散出鮮味的方法。 加熱是最早打開食物鮮味的技法,肉類鮮味的釋放,需要借助溫度的力量。在祖先發(fā)現火時,人類便推開了美食之門。要烹出肉類豐腴肥美的鮮味,火候的把控顯得尤為重要。“肉起遲則紅色變黑,魚起遲則活肉變死。”可見,這看似簡單的提鮮方法,也并不容易。 燉煮是禽畜肉類提鮮的最佳方法,高蛋白食物在水中持續(xù)加熱,它們內部的核蛋白在高溫下不斷分解為呈鮮物質核苷酸,鮮味漸漸凸顯?!皽嚼衔对锦r”、“慢火煲靚湯”,這些廚藝界行話都是這個理。傳聞,有美食癡者,將鯽魚吊于湯鍋之上,讓蒸出的魚汁再滴回湯鍋內,這樣烹出的魚湯絕美!這湯絕美是自然,然令我最敬佩的是這追逐美食的如癡態(tài)度。 風干腌制在美食圈也極為常見。海米、扇貝、海帶等海產品經過風干后,其鮮味更為馥郁。鮮香干貝最佳的處理方法,是先泡發(fā)再控干水分,最后放入面火爐內(180℃-200℃)烘干,激發(fā)其馥郁香味。除開海產品,菌類香菇經過風干后,其內部物質大量轉化為呈鮮物質核苷酸,烹出的鮮味也遠超新鮮時的味道。而腌制的火腿經冬歷夏,鮮味更是濃烈,已然成了餐桌上常見的調味食材。 最智慧的提鮮方法得是發(fā)酵了。食物通過發(fā)酵,分解出豐富的呈鮮物質,得到別樣的鮮。這種方法已被人類用得爐火純青,處處皆可見。用海鮮發(fā)酵而成的蝦醬、蠔油、蝦油等,樣樣都是眾多美食的點睛之筆。大豆是素食中的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通過發(fā)酵分解出氨基酸,釋放出谷氨酸,其鮮味尤盛。還如,湘菜經典調味料豆豉,出現在千家萬戶廚房中的醬油,都是大豆的發(fā)酵產物。 這些技法有如魔術般神奇,激發(fā)出食物的鮮味,豐富了美食的萬千品類! 食材搭配烹出絕美味道 Hening味覺四面體學說指出,酸甜苦咸為人類的基本味覺。舌尖上的第五味“鮮”獨立于四大基本味覺之外,它獨立卻不獨行,必須與酸甜苦咸中的一味或幾味同時出現,方可顯現其味。鮮味會降低苦與酸的味感,也會提升咸和甜的味感。豆豉炒苦瓜是夏季的一道靚菜,在烹炒苦瓜時,加入鮮味調料豆豉,便可緩解其苦味。 魚頭豆腐湯 《清稗類鈔》記載:“以淡菜煨豬肉,加湯,頗鮮?!碑旛r味遇上鮮味,烹煮中便會發(fā)生疊加效應,鮮味成倍增長。氨基酸、核苷酸和有機酸這三大類呈鮮物質,兩兩搭配或三者搭配,烹煮出的味道均是絕美,用 “鮮掉眉毛”來描述絕不為過。 香菇燉雞 香菇燉雞的鮮,只是想想,便能感受到那種味美,令人垂涎。富含核苷酸的香菇與富含氨基酸的雞肉混雜一起,成倍放大了鮮味感,當舌頭碰觸湯汁的瞬間,便接收到了極鮮的信號。而魚頭豆腐湯的鮮,是來自魚頭與豆腐中的氨基酸的疊加增倍,讓人食之難忘。擁有完美口感、完美鮮味的海鮮飯,加入小魷魚、帶子、蛤蜊這些形形色色富含有機酸的海產品,再倒入濃濃雞湯,雞湯里的氨基酸和海鮮里的有機酸被燴入飯中,碰撞出絕妙的味道。 “鮮”帶給舌尖的感受是極致的美,鮮味食材中的呈鮮物質在廚師們的烹煮中,碰撞著、融合著,便有了天下無數的美味。大自然的食材有萬千,鮮味繁雜,當熟知了它們的脾性與味性,用高超精妙的烹飪技法,讓它們散發(fā)出最美滋味,烹煮出世間佳肴,這種樂趣或許是廚師的最高追求。 |
|
來自: 秀水村人 > 《餐飲業(yè)的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