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洽(1718—1799),字月川、玉川,號在陽、青箬古漁、惺石老人、圓光道士,江蘇蘇州人,一作常州人,一作浙江人。乾隆時期正是山水畫界“四王”風格彌漫之時,且有“王派實有左右畫界之勢力”(近代陳師曾語)的評價。究其緣由,乃“清初入關,提倡風雅,粉飾太平,詔原祁供奉內(nèi)廷,鑒定書畫,刊《佩文齋書畫譜》,于是'四王’勢力大盛”(同上)。又因王時敏、王鑒等人生于明清之際,若追溯其淵源所在,必要回至明時。結合清代山水畫承繼明末遺風的特點,故而可推知當時“四王”的風格多受“元四家”之影響。鑒于“四王”在清代山水畫界的地位與影響力,清代畫家對“元四家”尤為推崇。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據(jù)史料記載:“張洽,善山水,得其叔張宗蒼法。中年游藩邸,縱觀珍秘,晚則契心禪院,一寫性靈,結廬棲霞山側,曰'幽居’。有自寫《嵩山圖》,為平生最得意筆?!庇纱丝芍瑥埱榍宕鷮m廷畫家張宗蒼之侄,宋代理學大師張載世孫,頗有家學淵源。他的山水畫風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張宗蒼的影響。張宗蒼作為供奉于乾隆內(nèi)廷的畫家,山水畫風格在摹古的同時,還受到“四王”的很大影響,并為麓臺一派之佼佼者。張宗蒼的繪畫作品不只是對一種風格的再現(xiàn),而是對多種風格的融匯。張洽將張宗蒼這種融會貫通的繪畫風格進行了很好的繼承與發(fā)展。 現(xiàn)藏于濟南市博物館的張洽《山水圖》(見下圖)就是典型的風格融匯的作品。此作為紙本墨筆,縱60厘米、橫32.5厘米。畫家在畫面右上角自題:“乾隆庚辰嘉平月寫。青箬古漁張洽?!扁j“玉川小穩(wěn)”白文印。由此可知,此畫應為畫家42歲時所作。畫家以平遠法作一江兩岸式構圖。近景繪矮坡平岸,茂樹成林,水榭臨溪。此景雖有亭榭依水傍石,小路蜿蜒隱入林間,但空無一人,突顯出畫面的空寂之感。隨著畫面的深入,煙江浩渺,遠山連綿。遠景處,山石之上塊壘堆積,矮木疏林穿插其中,溪流在山石間潺潺流淌。一茅草房舍在山下平坦處清晰可見,老樹斜枝立于周側,附近空無人煙,幽僻恬靜之氣躍然紙上。畫家仿佛在此營造出一個時光驟停、獨立于世的結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幅作品中,畫家以倪瓚的風格為基調(diào)來表現(xiàn)幽寂靜雅的空間氛圍,但似是要與傳統(tǒng)的摹古之風有別。一方面,畫家在皴法上的選擇并不單一,而是根據(jù)不同的景色布局選擇相應的皴法。如在近景處,畫家對山石的勾畫多是以披麻皴為主,對遠景水邊石塊的刻畫則是以折帶皴為主,而畫中最高峰又是以米點皴進行表現(xiàn)。這樣的處理方式使整幅作品的繪畫語言顯得豐富而不單調(diào)。此外,短促交錯的披麻皴、成排的苔點、干擦模糊邊界的塊壘,清晰地展現(xiàn)出張洽承襲了王原祁對倪云林風格的詮釋。另一方面,受清代煙客山水畫“筆致圓韻,干濕互用,秀潤之氣溢于紙墨”(陳師曾語)特點的影響,畫家在干墨枯筆的基礎上加入淡墨進行融合。這集中體現(xiàn)在畫家對樹木的刻畫上——以干墨枯筆勾畫,再以淡墨進行填充,最后以濃墨提點,使得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神氣畢現(xiàn)、蔥蔚可觀的景象。同時,畫家沿襲了麓臺一派筆法蒼勁、氣味高淡的風格,用筆沉著,山石皴法以干筆積累,以干筆濃淡墨相交的技法來達到對筆法的控制。 張洽對前景坡石、斜出的清瘦樹枝的描繪,以及對技法的選擇和空寂靜雅氛圍的營造等,使此作乍觀之下頗有倪瓚之風格。但畫家以嚴謹?shù)漠嫹ㄒ约皩湃思挤ǖ拇┎迦诤?,使得此作在充滿前人痕跡的同時,又獨具自身風格的烙印。張洽摹古卻又可自成面目,實屬難得。 |
|
來自: 百了無恨 > 《清代1644-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