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yè)所以權威 投稿labweb@163.com 楊瑞鈞,張阿芫,賈佩琦 天津太山腫瘤醫(yī)院(天津市腫瘤醫(yī)院空港醫(yī)院)檢驗學部 肝素是現(xiàn)在臨床上常用的抗凝藥物,由于首先從肝臟發(fā)現(xiàn)而得名,平均分子量為15KD。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腸黏膜等組織中,是動物體內一種天然抗凝血物質。天然存在于肥大細胞。作為一種抗凝劑,是由二種多糖交替連接而成的多聚體,在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術、心臟導管檢查、體外循環(huán)、血液透析等。隨著藥理學及臨床醫(yī)學的進展,肝素的應用不斷擴大。由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越來越常見,應引起臨床足夠的重視。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HIT)是一種嚴重的、由抗體介導的肝素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在患者應用一段肝素時間內發(fā)生血小板顯著減少和(或)合并嚴重的靜、動脈血栓形成,因此及時識別HIT對于臨床進行有效干預,避免不良臨床結局有重要意義。 目前認為,肝素刺激血小板活化,導致血小板內容物α顆粒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持續(xù)釋放是HIT的病理基礎。PF4通常存在于血小板α顆粒內,在活化的血小板顆粒時釋放入血,并與肝素結合形成PF4-肝素(PF4-H)復合物使肝素失去活性。肝素和PF4本身均不具有抗原活性,但二者形成復合物后發(fā)生構象改變,PF4結構變得松散并暴露出多個抗原表位。血液循環(huán)中的免疫細胞吞噬PF4-H復合物并產生抗體,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大分子抗原抗體復合物IgG-PF4-H復合物。IgG-PF4-H復合物與血小板表面特異的IgG受體上,使得血小板進一步活化,導致黏附聚集過程增強,最終形成微小的白色血栓,并使血小板消耗性減少。 根據(jù)病理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HIT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較為常見,發(fā)生率為10%~20%,多見于肝素應用后第1~4天,血小板計數(shù)輕度減少,通常不會引發(fā)嚴重出血或血栓等臨床后果,此類型患者明確診斷后可繼續(xù)使用肝素。Ⅱ型發(fā)病率較低(<> 對HIT的診斷,目前的共識是首先使用驗前概率評分(4Ts評分)對患者進行危險度分層。4Ts評分是由血小板減少特征、血小板減少時間、血栓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導致血小板減少原因等四個要素構成,可將疑似患者分為低度(0~3分)、中度(4~5分)、高度(6~8分)臨床可能性。循證研究顯示,4Ts評分對低度可能性患者有極佳的陰性預期值,可實現(xiàn)對HIT的排除診斷。但需注意,雖然4Ts評分能有效識別低?;颊?,為臨床治療提供初步依據(jù),但由于診斷特異性不足,因此單純依賴4Ts評分非常容易造成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15-羥色胺釋放試驗(SRA) 具有高度靈敏性和特異性,是目前公認的參考標準。 2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活化試驗(HIPA) 與SRA相近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缺點是檢測過程復雜、成本高、耗時長,且結果判讀依賴檢測人員主觀,使結果可靠性降低。 3 血小板聚集試驗 敏感性較SRA和HIPA低,但具有樣本量少、試驗步驟簡單快速的優(yōu)點,并且高劑量的肝素對試驗造成的變異度小。 4 血小板抗體相關的血小板黏附試驗(PADA-HIT) 目前唯一能夠檢測結合于血小板表面HIT抗體的試驗方法,但單獨使用該試驗并不能確診HIT,需要聯(lián)合臨床表現(xiàn)和4Ts評分才能有效診斷。 5 流式細胞術 用于測定抗PF4-H抗體,以及肝素依賴的血小板活化或肝素依賴的血小板微顆粒形成。此外,還可通過測定陰離子磷脂和P-選擇素判斷HIT的臨床可能性,并評估HIT患者血栓栓塞發(fā)生的風險。 6利用特定抗原測定HIT抗體 ELISA法,利用高靈敏度的抗原測定HIT抗體,可在普通實驗室開展,檢測結果為陰性時,可基本排除患者發(fā)生HIT的風險。凝膠微粒免疫法(PGIA),檢測速度快,但敏感性和特異性較低。免疫比濁法,敏感性高,特異性中度,可作為有效的排除診斷試驗。測流免疫分析(LFI),檢測周期短,可進行POCT測定,可為臨床決策提供實時依據(jù),但陽性預測性能一般。 7血小板計數(shù) 患者接受肝素治療時,不同HIT危險程度決定了血小板計數(shù)監(jiān)測的頻率。對于接受肝素治療的患者或者此前2周內已經(jīng)接受了肝素治療的患者,當其血小板數(shù)量降低至基數(shù)值的50%或更低時疑似HIT患者,應考慮進行HIT抗體檢測。 臨床發(fā)生HIT時,伴隨著出血和血栓的高風險,及時的發(fā)現(xiàn)糾正對于治療有著重要意義。那么對于HIT風險的有效判斷,應是建立在4Ts評分、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及肝素使用情況的基礎上綜合評價。4Ts評分及現(xiàn)有檢測項目的敏感性雖高,但是特異性不高,易造成過度診療。而且現(xiàn)在臨床一線使用肝素抗凝治療時,往往憑借臨床經(jīng)驗進行用藥,對于HIT的認知不足,往往也會造成不良的臨床結局。那么實驗室在推廣相關檢驗項目時應做好宣貫和溝通,讓臨床使用肝素時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避免HIT的漏診,也避免對于HIT低風險的患者過度診療。 參考文獻: [1]彭明婷.臨床血液與體液檢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7 [2]門劍龍.凝血紊亂.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9 說明:本文為原創(chuàng)投稿,不代表中華檢驗醫(yī)學網(wǎng)、檢驗醫(yī)學微信平臺觀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及原創(chuàng)作者姓名和單位。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