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何謂表虛證、表實證? 表虛證、表實證是討論表證與虛實之間關系的問題。這是把六淫邪氣侵犯人體肌表而形成表證時分成的兩大基本類型。一般說來,表虛表實的劃分主要根據(jù)汗的有無。 所謂表虛證以臨床表現(xiàn)有汗為特點,常兼見惡風、發(fā)熱、脈浮緩等表現(xiàn)。《傷寒論》指出:“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由此可知,表虛證的成因主要是人體感受風邪,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故汗出。如從八綱虛實的概念來分析,所謂表虛證,是風邪傷人,肌表有邪氣,全身正氣不虛,故仍屬實證的范圍。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患者素體肺脾氣虛,肌表不密,抵抗力低下,容易導致六淫邪氣的侵犯。當受風邪侵襲,表現(xiàn)為汗出等表證時,亦屬表虛證的范圍。但若只是肺脾氣虛,衛(wèi)氣不固,經(jīng)常汗出者,嚴格來講不屬表虛證,應屬氣虛的范疇。 六淫邪氣侵犯人體,出現(xiàn)表證時,治當解表。如治法不當,發(fā)汗太過,遂見出汗不止如漏、惡風等癥狀。主要是表有邪氣不解,又使肌表陽氣受損,腠理開泄,故出汗如漏。這種情況既有外感邪氣,又有正氣受損的表現(xiàn),按八綱虛實的概念來劃分,乃屬于虛實夾雜的范圍。 以上幾種情況,雖然有時也統(tǒng)稱為表虛證,但治療原則不同,前者屬營衛(wèi)不和,宜用桂枝湯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而后面的情況屬于虛人外感或虛實夾雜,宜用扶正解表,扶助正氣,解除表邪,達到正復邪去的目的。 所謂表實證,是以臨床表現(xiàn)無汗為特點,且常伴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脈浮緊而喘等表現(xiàn)。一般而言,是感受了寒邪,寒為陰邪,主收引,使皮毛閉塞,衛(wèi)陽被郁,氣血不利,故無汗、惡寒發(fā)熱、頭身痛等。治療宜用辛溫解表之劑,解除在表之邪。故按八綱虛實的概念來劃分,表實證屬實證的范圍。 因此,表虛證、表實證只是表證的兩大類型,是相對而言,有汗者為表虛證,無汗者為表實證。但從虛實的角度來看,原則上都屬實證的范圍或虛實夾雜之證。 247.實證轉虛、因虛致實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疾病是復雜的,是經(jīng)常變化的。疾病發(fā)生后,正邪雙方斗爭,其力量對比常發(fā)生變化,因而疾病的虛實性質也要變化。實證轉虛,因虛致實正是邪正雙方斗爭的結果。 實證轉虛,就是病為實證(邪氣盛,正氣不衰),由于誤治、失治,病情遷延日久,雖然邪氣漸去,但人體正氣、臟腑功能活動也受到損傷,因而疾病的性質由實轉虛。例如外感性疾患,疾病初期常為實證,如表寒證、表熱證等,由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護理不得法或年高抵抗力較差,從而病情遷延不愈,正氣日損,逐漸形成肌肉消瘦,納食減少,面色不華,氣短乏力,或久咳不已,動則喘甚等肺脾功能衰減的虛證。此時治療應以加強臟腑功能,扶助人體正氣,采取“虛則補之”之法。如仍守原法采用祛邪為主的方法,就有虛虛之弊。 所謂因虛致實,就是病本為虛證,臟腑功能衰減,導致體內(nèi)各種代謝功能失常,產(chǎn)生邪實停留體內(nèi)。如氣、血、水等不能正常運行,產(chǎn)生氣滯、痰飲、水邪、瘀血之類,成為實證。此時雖然邪實明顯,但正氣亦不足,臟腑亦衰。故因虛致實,實質上是正氣不足,邪氣亢盛的虛實夾雜證。例如,患者素有脾腎陽虛,水液代謝不利,在某些誘因作用下,大量水液不能排出體外,形成水濕泛濫證。一方面表現(xiàn)為納食減少,疲倦乏力,腰酸腿軟,面色晦暗,脈沉無力,形寒肢涼,便溏尿少的脾腎陽虛溫化功能減退的虛象;另一方面又可見到因大量水液停留體內(nèi)的腹部脹滿膨起,腰骶、下肢浮腫按之如泥,心悸氣喘不能平臥等一派邪實之象。這種水濕泛濫乃由脾腎陽虛,氣化功能失常所致,故稱之為因虛致實,屬于虛實夾雜之證。對此,一般多采用攻補兼施的方法,補助正氣之不足,攻其有形之邪,從而達到正復邪去,恢復正常代謝功能的效果。 248.何謂格陽、戴陽? 所謂格陽,即陰盛格陽,由于體內(nèi)陰寒過盛,把微弱的陽氣格拒于外,表現(xiàn)為內(nèi)真寒而外假熱的證候。這是由于陰陽不相協(xié)調(diào)而產(chǎn)生的格拒現(xiàn)象,當陰寒過盛,陽氣相當衰弱,陰陽不能相互維系,從而出現(xiàn)了強陰把弱陽格拒于外的病理現(xiàn)象。正如《素問·氣交變大論》所說:“陰厥且格陽反上行?!贝藭r一方面可以見到四肢厥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神倦等陰寒過盛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又可見到面紅口渴,脈大身熱等“熱”的表現(xiàn)。但這些“熱”象仔細分析來看,與真熱不同,身雖熱,而并不惡熱,面雖紅但不是滿面通紅,而是顴紅如妝,游移不定??陔m渴但喜熱飲,飲亦不多。故這些“熱”象是假象,是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的病理表現(xiàn),其本質是真寒假熱。 戴陽也是格陽的一種,系上下格拒類型。陰寒盛極于下,把弱陽排斥于上,從而出現(xiàn)面色浮紅,口鼻有時出血等。《傷寒論》所說的“面色赤”、“面紅如妝”,就是指戴陽證。 總之,格陽、戴陽都屬于真寒假熱證,其病機是陰陽格拒。格陽是內(nèi)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于體表;戴陽是下真寒而上假熱,陰寒盛格陽于頭面。實際上,疾病發(fā)展到陰陽格拒的嚴重階段,格陽證、戴陽證常同時出現(xiàn),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249.重陰必陽、重陽必陰與陰盛格陽、陽盛格陰、陰證似陽、陽證似陰有何不同? 陰盛格陽、陽盛格陰與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有本質的不同。如上所述,陰盛格陽、陽盛格陰是陰陽格拒現(xiàn)象,是寒熱真假問題,如陽盛格陰,是陽熱亢盛到了一定程度,不能和陰相維系,拒陰于外,出現(xiàn)了身大熱,口大渴而喜冷飲,舌紅苔黃,同時又可見到四肢厥冷的現(xiàn)象,四肢厥冷是假寒,而熱盛才是疾病的本質,這種現(xiàn)象又稱陽證似陰。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這是陰陽轉化的問題,陰或陽都不是假象而是真象。陰發(fā)展到“重”的階段可以轉化成陽,陽發(fā)展到“重”的階段可以轉化為陰。寒發(fā)展到“重”的階段,可以轉化為熱,熱發(fā)展到“重”的階段可以轉化為寒。此陰陽寒熱都是真象,不是假象,這是疾病性質發(fā)生了本質的改變。在這里需要說明,“重”是陰陽、寒熱轉化的條件,當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才能向相反方面轉化,沒有這個條件,轉化是不可能的。另外“必”字也不可理解為“一定”的意思,事物的變化都不是絕對的,疾病亦如此,重陰可以轉化成陽,重陽可以轉化成陰。 陰陽、寒熱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在臨床上是經(jīng)??梢砸姷降?。例如:某些急性外感性疾病,初期可以見到高熱、口渴、胸痛、咳嗽、舌紅、苔黃等一派熱邪亢盛的表現(xiàn),由于治療不當?shù)仍颍蛐岸咎?,突然出現(xiàn)體溫下降,四肢厥冷,遍身冷汗,脈沉微等陰寒危象。此時疾病的本質即由陽轉化為陰,由熱轉化為寒。這里的四肢厥冷絕不是真熱假寒、陽盛格陰,而是重陽必陰,是真寒證。 陽證似陰,陰證似陽與陽盛格陰、陰盛格陽本質相同。似陰、似陽,只是相似而已,其實都是假象。 現(xiàn)把以上三種情況簡要區(qū)分如下: 250.何謂寒熱真假? 寒證和熱證是比較容易辨認的,但是當疾病發(fā)展到深重階段時,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真假疑似之象,見到某些表現(xiàn)與本質相矛盾的癥狀,通常把這些現(xiàn)象稱為假象?,F(xiàn)象與本質是對立的統(tǒng)一,有假象是很自然的事。 真熱假寒,就是疾病的本質屬于熱,而卻見到一些寒的表現(xiàn)。熱是真象,是真熱,而寒的表現(xiàn)是表面現(xiàn)象,是假象,稱之為假寒。例如,某些患者,癥見高熱、惡熱、心煩口渴、便干溲赤、舌紅脈數(shù),這是一派大熱、陽熱亢盛之象。但又可見到四肢厥冷的表現(xiàn),四肢厥冷好像是“寒”象,但進一步仔細分辨,四肢雖冷反不惡寒而惡熱,不欲近衣被或欲揭去衣被,可見四肢厥冷是一種假象,稱為假寒,而熱才是疾病的本質。這是由于陽熱盛極,格陰于外,故四肢厥冷。從陽熱盛而四肢厥冷的特點出發(fā),所以稱這種厥證為熱厥、陽厥。正如《傷寒論》所言:“厥深者,熱亦深。” 而真寒假熱,就是疾病的本質是寒,有時卻可見到“熱”的表現(xiàn)。但是寒是真的,是疾病的本質,“熱”是表面現(xiàn)象,是假象。例如,某些患者,臟腑陽氣衰微,表現(xiàn)為精神委靡,形體倦怠,形寒喜暖,四肢厥冷,尿清便溏等陰寒盛極的現(xiàn)象,但同時又可見身熱、面紅、口渴、脈大等癥狀,如進一步仔細分辨,身雖熱不惡熱而喜近衣取暖,面雖紅但如妝,或游移不定,口雖渴而喜熱飲,飲量不多,脈雖大但無力,從而可知,這些熱象是假象,稱為假熱,而寒才是疾病的本質。其病理機制亦屬陰陽格拒之故,陰寒盛極,格陽于外。因此,根據(jù)寒證四肢厥冷故稱之為寒厥、陰厥。正如《傷寒論》所云:“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br> 251.如何鑒別寒熱之真假? 臨證時,要善于識別證候,要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針對疾病本質進行治療,不可為假象所迷惑。在具體區(qū)分寒熱真假時,一般多從以下兩個方面仔細觀察: (1)假象的出現(xiàn)多在四肢、頭面、體表,而臟腑氣血方面的變化多反映疾病的本質。例如假寒證,最多見的還是身大熱而四肢涼。假熱證多見于面色的改變,如面紅如妝的戴陽證。又如身大熱但欲近衣被,口渴但喜熱飲,而在舌、脈、里證等方面,常反映疾病的本質。如脈數(shù)、舌紅、苔黃、便干、尿短赤等常為真熱的表現(xiàn);脈遲、舌淡舌白潤、便溏、尿清長等常為真寒的表現(xiàn)。舌的潤燥常是一個可靠的指標,舌濕潤水滑者常屬寒證,舌干燥津液短少者常屬熱證。 (2)假象終究和真象不同,仔細觀察不難區(qū)分。如面紅來說,真熱是滿面通紅,假熱是面紅如妝,游移不定。又如口渴來說,口渴而喜冷飲者,常見于熱證,口渴喜熱飲,飲亦不多常屬寒證。 總之,辨別寒熱真假,要多方面考慮,慎重鑒別,綜合判斷,切不可根據(jù)某一二個表現(xiàn)就盲目下結論。否則就會發(fā)生“寒寒熱熱”之誤,火上加油,或冷水加冰,后果不堪設想。 252.何謂虛實真假? 單純虛證、實證辨別不難,但當虛實有真假疑似之時,辨認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具體臨證要仔細辨認。 真虛假實系指疾病的本質是虛證,而有時卻見到“實”證的表現(xiàn),這些“實”證表現(xiàn),是假象。習慣上也把真虛假實證稱為假實證。例如,正氣虛弱的人,有時反出現(xiàn)類似“實”的表現(xiàn)。一方面可以見到納食減少、疲乏無力、舌胖嫩苔潤滑、脈虛無力等正氣虛弱的表現(xiàn),但又可見到腹脹、腹?jié)M腹痛等一些類似“實”證的表現(xiàn),但仔細分析起來,腹雖脹滿,但有時減輕(多在上午減輕,下午較重),和實證的腹?jié)M持續(xù)不減或減不足言不同,腹雖痛但喜按,和實證腹痛拒按不同。所以病虛是本質,“實”象為假象,即真虛假實。正如《景岳全書》所云:“至虛之病反見盛候?!?br> 真實假虛系指實是疾病的本質,而虛是表面現(xiàn)象,是假象。即病屬實證而有“虛”的表現(xiàn)。 例如,實邪結聚的病,反出現(xiàn)類似虛的表現(xiàn),在臨證時,不可不慎。陽明腑實,里熱熾盛之病人,一方面見到大便秘結、腹痛持續(xù)不減又常拒按、潮熱譫語、舌苔黃燥等實證的表現(xiàn)時,有又可見到脈沉、精神沉默、四肢不溫等類似于“虛”證的表現(xiàn)。但仔細分辨,可以發(fā)現(xiàn),脈雖沉但沉實有力,精神沉默但說起話來卻聲高氣粗,四末不溫似陽氣不足的虛寒證,但身大熱,惡熱,甚或潮熱,故這些“虛”證的表現(xiàn)是一種假象,而實證表現(xiàn)才反映疾病的本質。正如《景岳全書》所云:“大實之病,反見羸狀?!?/div> 253.如何鑒別虛實之真假? 虛實真假鑒別要點在于舌脈和癥狀的仔細審察,大凡脈有力者為實,脈無力者為真虛,舌質蒼老堅斂,舌苔黃厚者,多為真實,舌質淡嫩,舌苔薄白滑者多為真虛;新病,身體較強壯者多為真實,久病,年高或身體衰弱者多為真虛。 需要指出,虛實真假很容易和虛實夾雜相混淆。從本質上來講,這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證候,虛實真假是一真一假,而虛實夾雜是虛證實證同時并存。而從治療上來說,也是不相同的,虛實真假是針對真象而治之;虛實夾雜則虛實同治,補其虛攻其實,攻補兼施。在具體辨證時,不可將二者混淆,應嚴格區(qū)分開來。 254.表寒證與表熱證、里寒證與里熱證臨床如何鑒別? 表寒與表熱、里寒與里熱是性質完全相反的兩類證候,臨床辨證時,要善于抓住癥狀特點、舌苔脈象等幾方面進行區(qū)分。簡要列表如下: 應當指出: (1)表寒證以惡寒為主,疼痛比較明顯,無汗。 (2)表熱證以發(fā)熱為主,咽喉紅腫疼痛是其特點。 (3)里寒證主要指里實寒證,而里虛寒證多稱為陽虛證。 (4)里熱證主要指里實熱證,而里虛熱證多稱為陰虛證。 (5)里實寒證多由直接感受寒邪所致,如貪涼飲冷等。里實熱證多由感受陽熱之邪或臟腑功能活動亢進所致。 255.虛寒與實寒、虛熱與實熱有何不同?臨床如何鑒別? 虛寒與實寒雖然都屬寒證的范圍,但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xiàn)均有根本區(qū)別,治療用藥亦不相同。所謂虛寒是指體內(nèi)陽氣不足,寒從內(nèi)生,即“陽虛則外寒”之意。機體陽氣不足,溫煦生化能力減弱,機體不得溫暖,故出現(xiàn)寒證的癥狀,屬陽虛證的范圍。而實寒是指外感陰寒之邪,使體內(nèi)陰寒過盛,損傷陽氣,出現(xiàn)寒的表現(xiàn)。陰寒偏盛,陰盛則寒,即“陰盛則內(nèi)寒”之意?,F(xiàn)把兩證鑒別歸納如下: 虛熱與實熱雖然都屬熱證的范圍,但其病因病機、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亦有根本區(qū)別。 虛熱是泛指陰、陽、氣、血不足而引起的發(fā)熱,分別稱為陰虛發(fā)熱,氣虛發(fā)熱,血虛發(fā)熱,陽虛發(fā)熱,它們之間又有不同(詳見虛熱的類型)。但一般所說的虛熱以陰虛虛熱為主,即“陰虛則內(nèi)熱”之意。陰液不足,不能制陽,相對陽盛,故見到熱象。 實熱是泛指外感陽熱之邪或外感陰寒之邪從陽化熱(在表化熱或人里化熱),或臟腑機能亢盛而出現(xiàn)的熱證,即“陽盛則外熱”之意。實熱雖有在表在里之不同,但習慣上實熱證多指里實熱證。虛熱、實熱鑒別如下: 256.陰虛、陽虛、亡陰、亡陽的病機和臨床表現(xiàn)有何不同? 由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引起的病變,除寒證、熱證外,還有陰虛、陽虛、亡陰、亡陽四種證候。 陰虛、陽虛、亡陰、亡陽的病機和臨床表現(xiàn)不同,其區(qū)別列表如下: 應該指出: (1)由于陰陽是互根的,陽根于陰,陰根于陽,故亡陽亡陰常先后出現(xiàn)。從臨床實際來看,常是先亡陰,后可能出現(xiàn)亡陽。 (2)亡陰亡陽兩種證候的主要區(qū)別點是:亡陽之汗是大汗淋漓,汗冷清稀不黏,四肢涼。亡陰之汗是汗出熱而黏,肌膚溫。 (3)亡陰亡陽與汗的關系是:亡陰亡陽都可由汗出過多而引起,叫做大汗亡陰,大汗亡陽。而亡陰、亡陽又多伴有汗除不止,故出汗是亡陰、亡陽的重要表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