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喜歡軍事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話,可是這句話實踐起來有點難度,想想岳飛岳元帥,在朱仙鎮(zhèn)岳家軍準備一鼓作氣收復河山,結果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至此北伐功虧一簣,看到這里的時候,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這句話,可是岳飛還是撤軍了,我們也就只能大罵狗皇帝趙構,痛惜岳飛的“愚忠”,讓人無法理解是不是?那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下面給大家講述下這句話出自哪個典故,具體的意思是什么就清楚了。 在西漢有個“文景之治”,在這期間有一個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就是周亞夫,大家還記得他的“細柳營”嗎?有一次漢文帝親自去慰勞軍隊,先是去了霸上和棘門,在軍營里漢文帝駕車直入,將軍和他下面的官兵騎馬迎進送出,接著到了“細柳營”,此營中的將士各個披堅持銳,刀出鞘,弓上弦,拉滿弓,持戰(zhàn)備狀態(tài)。文帝的先導驅車門下,不得入。先導說:“天子就要到了!”守衛(wèi)軍門的都尉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痹跉v史上所謂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這里。 結果當然是漢文帝重重的獎勵了周亞夫,可是與岳飛相比較,這所謂的君命有所不受,只是沒有讓漢文帝駕車進軍營而已,門衛(wèi)通知了周亞夫,人周亞夫親自來迎接。岳飛岳元帥干了什么,要帶領著大軍準備迎回“徽欽二帝”當然趙構的心胸不怎么樣,迎回來又怎么樣,半路干掉他們就好了不是,又收復了河山。因此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就是句空話,皇帝要的是臣子絕對的忠心,而不是你的才能。 但是這句話最早不是出現在這里,在戰(zhàn)國的時候就出現了,在《孫子兵法·九變篇》中說:“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边@里所說的意思是,將領統(tǒng)兵作戰(zhàn)時,有機斷處置的權力,不是一切都要請示國君。 簡單意思就是說,古代的交通和信息傳播不方便,就說在幾千里外的邊境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本來只需要派五千士兵就可以平定戰(zhàn)亂,如果等到將軍寫信去請示皇帝,等皇帝和大臣開完會,回完信過來,邊境的戰(zhàn)爭可能就需要五萬人去平定戰(zhàn)亂了,而《孫子兵法》中說的君命有所不受,是因為等不到君命,也有一重意思是君上根本就不了解情況,發(fā)的亂命,當然可以不受,不然會累死三軍的,打仗嗎,兵貴神速! |
|
來自: 昵稱11935121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