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跋葛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作為修習(xí)止觀的基礎(chǔ),也可以叫【定慧四緣】,也就是說,有四項要素、四樣基礎(chǔ)是修行止觀的禪修者必須擁有和具備的。
對于定慧四緣,是來自于佛陀在長部第二經(jīng)《沙門果經(jīng)》(Sāma??aphalasutta?) 里面所教導(dǎo)的。在這篇經(jīng)文里面,佛陀對未生怨王說到,想要修習(xí)止觀的人,想要培養(yǎng)定力、培養(yǎng)神通、培養(yǎng)觀智、乃至最后證悟圣道圣果的修行者來說,要在他出家之后呢,有次第的培養(yǎng)【持戒清凈】,持戒清凈之后還要【守護根門】,之后呢還要【具念正知】,然后還要【少欲知足】。等到這四種基礎(chǔ)已經(jīng)具備了、擁有了,接著再去遠離的、清凈、安靜的地方,再去除五蓋、舍離五蓋,然后培養(yǎng)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同時在講到修行次第的『七清凈』,例如在中部的《轉(zhuǎn)車經(jīng)》里面也提到了七清凈:
一 戒清凈 sīlavisuddhi
二 心清凈 cittavisuddhi
三 見清凈 di??hivisuddhi
四 度疑清凈 ka?khāvitara?avisuddhi
五 道非道智見清凈 maggāmagga?ā?adassanavisuddhi
六 行道智見清凈 pa?ipadā?ā?adassanavisuddhi
七 智見清凈 ?ā?adassanavisuddhi
這七種清凈它是一個次第接一個次第,就是說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不斷提升不斷增上的。
又比如說,在中部《算術(shù)師摩嘎藍經(jīng)》里面,佛陀同樣也講到,當他收了一位可以調(diào)教的弟子,首先他會怎么去調(diào)教他呢?先教他'持戒清凈',持戒清凈然后再教他'守護根門',然后再教他'飲食知節(jié)量',然后再教他'具念正知',然后再教他要'實行警寤',培養(yǎng)精進,然后再教他'去除五蓋',然后再教他去培養(yǎng)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所以我們看在很多經(jīng)典里面,佛陀他都非常重視、非常注重在培養(yǎng)定力和觀智之前的準備階段,或者稱為'前行'。
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基礎(chǔ)直接就培養(yǎng)定力、培養(yǎng)觀智,他所培養(yǎng)的定力是無根之定,他培養(yǎng)的觀智是無根之慧。這些都是不可靠的,這些很容易垮掉的,甚至說是有污染的。唯有他打好了基礎(chǔ),培養(yǎng)止觀的基礎(chǔ),做好了準備,他培養(yǎng)的定力和培養(yǎng)的智慧才是更穩(wěn)固的。猶如起一棟高樓,先要打好地基,你想要讓你的這棟大廈越升越高,或者說你要建的越高,你的地基必須越扎實、越穩(wěn)固。一棵大樹如果要長得越高下面的根也要扎得越深。我們想要培養(yǎng)最終導(dǎo)向出世間證悟涅槃的智慧,我們也必須得要培養(yǎng)深厚的基礎(chǔ)。
講到培養(yǎng)定慧的基礎(chǔ),首先第一就是要【持戒清凈】,或者稱為sīlavisuddhi 戒清凈。
對于戒,它可以分為不同的分類,比如說有在家的戒、有出家戒。
在家戒又可以分為五戒、近住八戒、慈心九戒、甚至在家十戒等。
出家戒又可以分為比庫戒、比庫尼戒、沙馬內(nèi)勒戒、沙馬內(nèi)莉戒,也就是依對象,出家眾的戒有不同。
而又因戒的性質(zhì)來說,可以分為不能做的戒叫做' vāritta 止持',以及應(yīng)該做、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叫'cāritta 作持'這兩方面。
如果依照清凈戒的分類又可以分為:'pātimokkhasa?vara-sīla 巴帝摩卡防護戒'、'indriyasa?vara-sīla 根防護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 活命遍凈戒'、以及'paccayasannissita-sīla 資具依止戒'。
那我們作為修行人來說戒是一定要具足的、要擁有的。如果戒不清凈我們不能夠培養(yǎng)定力,如果因為戒的失壞,那么你的定力也不能夠得以增長。因為戒是屬于規(guī)范、防范,防止身和語的惡行、非行,也就是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行為以及語言不會造惡;可以鎮(zhèn)伏違犯性的煩惱,也就是已經(jīng)呈現(xiàn)在身體行為以及語言上的煩惱。
同時戒也是各種各樣的善德的總稱。
例如,在經(jīng)典里面經(jīng)常講到有道德的人叫做sīlavanta,sīla 就是戒,vanta 就是擁有,所以 sīlavanta 它可以翻譯成'持戒者',但是它也可以翻譯成'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
所以這里的戒,它事實上是指'戒德',是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不去做一些不好的行為而成就戒;另外一方面是去具備及擁有好的品質(zhì),這也稱為戒。
所以一般人認為的戒,或者說特別是學(xué)北傳佛教,認為戒就是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但是根據(jù)巴利,或者根據(jù)上座部佛教,戒它是含有兩方面的,一方面是消極的去避免、防止一切不好的行為,另外一方面是積極的主動的去培養(yǎng)各種各樣的善德,這些都稱為戒。
既然戒可以分為防止的'止持',以及積極培養(yǎng)的'行持',那對于止持方面,在家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持'五戒'。
一個佛弟子,在家的近事男、近事女,就是一位居士,故意去違犯五戒,那么他由于戒的失壞甚至?xí)绊懙剿酿б溃绊懙剿鸬茏拥纳矸?,所以作為佛弟子來說,不應(yīng)該去違犯最基本的五戒,也就是要:
⑴ 離殺生,不要故意去殺害生命;
⑵ 離不與取,不要用不正當?shù)氖侄握加胁粚儆谧约旱呢?、物?/h3> ⑶ 離欲邪行,對任何不正當?shù)膬尚躁P(guān)系不要去沾染、不要去做;
⑷ 離虛妄語,只要是虛假的、不真實的話不應(yīng)該說;
⑸ 離酒類等麻醉品,對于各種各樣的麻醉品包括煙、酒、毒品等,任何的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不應(yīng)該去沾染、服用。
當一位佛弟子故意去做這五樣不應(yīng)該做的事情,那么他就成為戒失壞,或者叫破戒了,叫做dussīla。
對在家人來說,由于佛陀并沒有規(guī)定說你在家人犯戒了、破戒了要懺悔,甚至說像有些其他傳承認為是你不要受戒,你受戒了之后你犯戒了會罪加一等。在佛陀教法里面并不是這樣說的。
為什么呢?
因為在家人他在受戒的時候叫做sikkhāpada? samādiyāmi,是'我受持什么樣的學(xué)處',這是表示你自己主動地對尊者,對給你授戒的人承諾你不去從事某一類的行為。當你因為自己的煩惱,因為你自己的惡心,或者說因為你自己的習(xí)氣違犯了,就證明說你做不到你的承諾,你的戒就破了、你的戒就失壞了,就失效了。當你想要繼續(xù)再擁有戒行的時候,你只需要在一位尊者面前重新受戒,你的戒又可以重新成立。如果在自己的家里沒辦法找到尊者、找到比庫,那你可以在佛前自受,在我們的佛陀面前自受,這樣的話你的戒又可以成立。
那在家戒包括五戒、八戒、慈心九戒,都可以在沒有僧團、沒有尊者的情況下,可以在家里面受,但是所有的出家戒就必須得依戒師而受。
對于出家戒來說呢,出家戒最基本的就是'十戒',這是指對沙馬內(nèi)勒、沙馬內(nèi)莉,現(xiàn)在沒有沙馬內(nèi)莉,現(xiàn)在是十戒尼,那必須得受的就是:
第一離殺生。
第二離不與取。
第三離非梵行。離欲邪行和離非梵行之間的差別就在于,離欲邪行是指遠離、避免不正當?shù)男孕袨?,但是離非梵行是避免一切的兩性關(guān)系,這個是差別,那對于持守八戒和九戒的居士,也是第三條就不再是離欲邪行,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邪淫,而應(yīng)該是離非梵行,所以非梵行是指一切兩性的行為,包括男女的性行為或者同性戀等等這些都是屬于。
第四是離虛妄語。
第五是離酒類等麻醉品。
第六是離非時食。所以一切的出家人,只要你是出家人你就必須得要離非時食,就是過了正午你就不能吃東西,不能吃任何的食物。
然后還有第七條是離觀聽歌舞、演奏等這些。也就是說出家人不應(yīng)該再擁有娛樂,或者敲鐘打鼓這些東西都不行。
還有第八是離穿戴花鬘、裝飾、莊嚴啊等這些所有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化妝打扮,包括如果你已經(jīng)受了八戒、受了九戒,你還掛著珠子啊、掛著手珠啊、帶著耳環(huán)啊、帶著戒指啊這些,你的戒都不清凈。因為這些東西對修行來說是毫無幫助的。
那第九條是離坐、臥高大床座。高床座就是很高的、凳腳高的凳子,大床座是指很豪華鋪墊的,有很好的床單啊、被子等這些床座。
第十是離金銀錢學(xué)處。這個也是區(qū)分在家跟出家的根本標志。在家人受持的八戒,對于出家人的前面九戒他都可以受持。那所以我們可以說,區(qū)分在家人跟出家人的唯一標準是有沒有拿錢。只要你穿上袈裟、穿上染色衣你就不應(yīng)該拿錢。所以佛陀也很明確的說:'拿錢的人他不是沙門釋迦子',就是說,拿錢本身就不是出家人的行為。如果一個佛教的出家人他拿錢,他只是名義上的,但是他沒有出家人的實質(zhì)。所以呢就,在經(jīng)典里面講到,沒有任何的理由、沒有任何的原因能夠使出家人拿錢它是許可的、是允許的。
所以,這個是出家的基本的戒。那對于比庫戒來說,最根本的就是227條巴帝摩卡戒。事實上227條巴帝摩卡戒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比庫所要持的戒可以說不計其數(shù),可能會有十幾億條戒,因為戒再細分;而且巴帝摩卡里面很多都沒有包括的、沒有涵蓋的,但是呢,這都是一位比庫應(yīng)該持守的。
所以這些是屬于一個佛弟子,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家都應(yīng)該持好各自的戒。等到他持好戒,這些戒是側(cè)重在遠離、側(cè)重在不應(yīng)做、不當做、不應(yīng)行。
那還有一些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是指稱為善德的戒,其實我們說善德,或者說一個人的品德、道德在巴利語里面它也叫作Sīla,梵語叫?īla。
那哪些是作為一位禪修者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道德、善德呢?它就沒有一個定死的標準,只要是對自己的修養(yǎng)、品德、涵養(yǎng)、教養(yǎng)有幫助或者說提升的都屬于戒的范圍。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戒它是一個很廣的。
因為戒本身它都含有行為的意思,好的行為的意思,所以一切好的行為,包括表現(xiàn)在身體上面的、包括表現(xiàn)在語言方面的,都屬于戒的范疇。甚至說一個人的性格很好,我們在巴利里面也可以稱為sīlavanta,就是有道德的人、有品行的人。
所以,戒可以包括:謙卑、恭敬、柔順、聽話、正直、有能力,也包括在家時候的孝順,盡自己做父母、做兒女的責任;也包括知足、感恩、忍耐,也包括克制,甚至我們可以說一個人樂善好施啊等這些都可以說是廣義上的戒。
猶如在《應(yīng)作慈愛經(jīng)》里面,佛陀講到那十五種,想要在佛陀教法當中獲得利益的人,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那十五種素質(zhì),也是屬于戒,這種戒就稱為'經(jīng)教法'的戒。
又比如說在《大吉祥經(jīng)》里面所講到的那三十八種吉祥,前面那些它也是屬于戒的范疇。
因此,戒是一個很廣泛的意義,因為擁有了戒,持戒者的心是謙卑的、是恭敬的、是柔順的、是謙和的、是聽話的。這樣的話呢,他在依照師教的時候,在培養(yǎng)心、在培養(yǎng)定的時候,他自然就擁有這些素質(zhì)。當他擁有這些素質(zhì)的時候,自然而然在他培養(yǎng)定力或者培養(yǎng)智慧也好,由于心的柔順、心的練達、心的適業(yè),而可以很快在佛陀的教法當中增長,得以提升。
因此,作為修行人想要修行止觀,首先應(yīng)該要培養(yǎng)戒,或者我們可以稱為戒德。因為戒,畢竟有些人認為說戒是不能做的,但是德呢是應(yīng)該做的,所以應(yīng)該是我們把sīla 翻譯成'戒德',它涵蓋了不應(yīng)做的止持,跟應(yīng)做的作持這兩方面。
定慧四緣第二個是要【守護根門】
這里的根indriya 是以能主導(dǎo)稱為根,門dvāra,是通道的意思。根門是指我們的感官。
人的感官可以分為:眼、耳、鼻、舌、身、意 ,或者如果用門的話呢,就可以稱為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如果稱根的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意根;眼、耳、鼻、舌、身、意既是根也是門。
那防護,防護sa?vara 是保護、關(guān)閉的意思,關(guān)閉根門,稱為防護根門。但這里的關(guān)閉,不是閉著眼睛不看,塞著耳朵不聽,不是這么樣,而是說斷絕煩惱的渠道。
為什么在修行止觀之前要學(xué)會關(guān)閉根門呢?
關(guān)閉根門或者說,可以稱為'根防護戒'側(cè)重在'防護',它并不是說主動的去根絕煩惱,而是消極的去避免煩惱。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nèi)魏螘r候所發(fā)生的煩惱,在心里面產(chǎn)生的煩惱都是通過根門產(chǎn)生的,是不是?
你愛一個人,愛得死去活來,那還不是因為你看到這個人,你聽到他說話,或者你甚至有時你聽到別人說或者你看到他的照片,你為什么會那么癡迷于一個人?因為你曾經(jīng)看過,你曾經(jīng)聽過他說話。甚至有時候,你跟他有身體的接觸,然后,就因為這種身體的接觸,你的煩惱就從根門里面流入。
你恨一個人,你恨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也是因為你曾經(jīng)看到他做對你不利的事,或者聽到他對你做不利的事;或者說,他曾經(jīng)真的傷害過你的身體。那因為這么樣,所以你也是通過看啊、聽啊、或者身體的觸啊等,然后煩惱生起。
各種各樣的煩惱,它都是通過根門,就通過眼、耳、鼻、舌、身而流入心的。而我們內(nèi)心所有的煩惱也是通過眼、耳、鼻、舌、身和意而流出去的。
當你色瞇瞇的看到一個人,這個時候你的貪欲從你的眼睛里面流出來。
你說話很輕浮、很輕佻,你是通過你的口把你的貪欲說出來。
或者說,有些女孩子打扮得很妖嬈,又畫眉啊、又擦口紅啊、又化妝啊、又穿金戴銀啊、走路一扭一扭的啊,這樣她也不是通過她身體的行為,把她想勾引男人的本事發(fā)揮出來,也不是通過身門把她的貪欲顯現(xiàn)出來。
所以一切的煩惱,它都是通過眼、耳、鼻、舌、身、意來表現(xiàn)的。哪怕現(xiàn)在你不再看一些引生煩惱的對象,不再聽到一些引生煩惱的對象,身體也沒有觸到一些引生煩惱的對象。但是,當你閉上眼睛在禪坐,或者說你任何時候你生起煩惱的時候,你心所抓取的仍然是你曾經(jīng)看到、曾經(jīng)聽到、曾經(jīng)體驗到的那些煩惱是不是?還是那些煩惱在過去曾經(jīng)已經(jīng)流入過你的心。
所以,煩惱的渠道,它只是通過這六個門、六種通道而流入。為什么煩惱會流入呢?因為沒有守門人?;蛘邠Q言之,這些信息沒有經(jīng)過過濾, 我們直接把這些信息全部加工,然后在你心里面的加工它是一種負面的加工,于是任何的外在的信息,包括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嗅到、嘗到、觸到的在心里邊都進行加工。而加工這些,那心的習(xí)慣它是追隨著欲望的,追隨者自己的喜好的。
首先他第一道就是通過根門,抓取這些對象,抓取這些信息影像,然后在心里面又通過不如理作意,然后就產(chǎn)生了不善心。
那心的反應(yīng)是什么?
對于漂亮的、悅意的、可意地、可愛的、可喜的,心它有一種自然的反應(yīng)就是'喜歡'。因為喜歡所以才叫做可意、可愛的、可喜的。
我們看到好看的的、聽到好聽的、吃到好吃,觸到自己喜歡的,這些其實對于依感官而產(chǎn)生的心,它的反應(yīng)是有樂受。
樂受本身并沒有過失,但因為樂受,緊接著由于心的習(xí)慣,由于不如理作意,它就會黏著這種樂受、會追求這種樂受、甚至想要獲得、想要占有這些樂受,或者這些產(chǎn)生樂受的外緣,于是產(chǎn)生了貪愛。這些貪愛不斷的重復(fù),產(chǎn)生執(zhí)著、執(zhí)取,由于執(zhí)取,然后又會采取行動,采取這些行動,因為你喜歡一樣?xùn)|西你去追求,甚至有些人不擇手段去獲得、去占有、去征服,那就造了不善業(yè)。
所以我們看這個過程,這整個過程,再結(jié)合緣起法,佛陀教導(dǎo)那十二支緣起里面,因為有了'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色、聲、香、味、觸、法。因為這六處而有'觸',就是,這里的觸其實就是如果沒有守護根門,或者說不管你平時怎么樣,只要你眼睛看到外面的對象、目標,在經(jīng)典里面叫做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
所以,由于我們的眼識依于眼根,通過眼門看到的顏色,于是呢,根、所緣和識,三事和合生觸,因為這種觸而同時產(chǎn)生了受,受就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因為這些受而生愛,所以緣受生愛,這愛其實就是貪愛,緣愛而生取,緣于取,因為取而有業(yè)有,就是會造業(yè)。
所以我們看守護根門,如果一旦我們從緣起法,就是從佛陀教導(dǎo)的十二支緣起來看,其實,它的煩惱產(chǎn)生,一造業(yè)的這條鏈也是這樣運作的。在這樣的一個運作鏈當中,我們守護根門應(yīng)該從哪里開始呢?
從哪里開始?如果我們再結(jié)合緣起法。
因為有了眼看外境的顏色,這顏色呢,我們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呢,就是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啊、事啊、物啊,如果把它再形象化一點呢,就是看到不同的形狀,比如說圓啊、方啊、美啊、丑啊等,如果再把它再純化掉,其實就是光和顏色。
所以佛陀講到的rūpa,其實就是光和顏色。
因為這個是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們眼睛看到的信息。你繼續(xù)說,你說男人、女人、漂亮、不漂亮、老、丑、圓、方這些,都是我們通過這些顏色信息或光的信息,在心里面加工之后給它的這些概念,才會有圓、方、遠、近、美、丑、男、女;但它最初的信息只是光的信息、只是顏色的信息。
所以,六處,這沒辦法避免。六處緣觸,有沒有辦法避免?沒有辦法避免。那觸緣受,有沒有辦法避免?沒有,沒有?有還是沒有?(下面答:有)誰說有?那受緣愛,有沒有辦法避免?(下面答:有)是嗎?那么厲害啊。
我們會看到由于根跟外緣,北傳叫做'塵',上座部沒有用'塵'這個詞。我們叫'根'和'外緣',或者叫'境',gocara是境,'根'和'境',還有跟'眼識'三事和'觸',這是一種必然的。
只要你有看,那么你能看跟所看的,它結(jié)合在一起這是屬于觸,就是碰觸、接觸在一起,這是沒辦法避免的。然后觸緣受是俱生的,就是它們同時產(chǎn)生的,這個沒辦法避免的。但是因為受必須得要經(jīng)過心的加工才會有貪愛的產(chǎn)生,才會有癡的產(chǎn)生,所以佛陀講到的'當眼見色,他不取于相,不取隨相,于是,貪憂則不流入其心',不在他的心里面就不侵蝕他的心,所以應(yīng)該防護的其實是'加工'的階段。
也就是,當看到不管是什么樣的對象,聽到什么樣的聲音,之所以會產(chǎn)生煩惱,這種煩惱包括貪愛、執(zhí)著、乃至到深度的癡迷,或者說排斥、抗拒、討厭,乃至生氣、暴怒等。所有這些煩惱其實都是經(jīng)過內(nèi)心一系列的加工它才產(chǎn)生的。
在守護根門,其實就是你看只是你看到的程度,聽只是聽到的程度,你感覺只是感覺的程度,你想只是想的程度,你不去做過多的、人為的加工、分析、判斷,更不去通過不如理作意而在速行里面產(chǎn)生不善,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守護根門,是由于所有的煩惱都是通過根門,就是這些信息,但是根門本身它就是不斷采集信息,它的功能就是采集信息,但采集了信息,你不要讓它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面發(fā)霉、發(fā)酵,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守護根門其實更重要的是守護意根,也就是守護好心。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防護呢就是,其實也必須得要保護,并不是說我沒辦法避免看,沒辦法避免聽,沒辦法避免觸,所以我就亂亂看、亂亂聽、亂亂觸,不是這樣的意思。
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資訊,各種各樣好的、壞的,特別是網(wǎng)絡(luò)上的信息,那些數(shù)據(jù)啊,電子信息什么樣的都有,那不是說,我沒辦法避免看所以我看,不是這樣的意思。
我們也要知道,內(nèi)心的很多煩惱,包括現(xiàn)在的貪、嗔、癡等等,在現(xiàn)在這個資訊發(fā)達的社會跟這個時代,就是通過這些資訊流入自己的內(nèi)心,通過眼、通過耳,流入自己的內(nèi)心,在內(nèi)心中發(fā)酵變成煩惱,甚至有些犯罪行為其實就是通過這些渠道而慢慢滋生的。
那作為修行人來說,我們需要做到去防護。古代的賢人都會知道'非禮勿視',我們現(xiàn)在作為修行人,難道這一點我們還不行,那說不過去。
這也就是為什么,要來這里禪修,你先要把手機卡交上來,否則的話,你太過多的渠道,有些是你主動的,有些是被動的,不管主動的、被動的,它都是可以通過你的眼睛,通過你的耳朵流入你的心,在你的心里面進行加工,再發(fā)酵、再發(fā)霉,變成你的煩惱。所以你在禪修的時候,你就無形中多了很多的妄想,甚至多了很多的蓋、五蓋,不管貪欲蓋、嗔恚蓋也好都是這么樣。
所以,守護根門,有些沒辦法避免的,我們必須得要做到就是,讓它不進行過度的加工,有些可以避免的就應(yīng)該避免,不要去碰,不要去做。唯有這么樣的話我們才能很好的去防范一些沒必要的煩惱、沒有必要的外緣、沒有必要的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對于我們心智的培養(yǎng),不僅沒有幫助,而且有破壞性,它都是障礙。想要讓自己的內(nèi)心更加清凈,我們先要堵住這些外緣。
如果你的心已經(jīng),就是根門已經(jīng)沒有這種守護、防范的話,哪怕你現(xiàn)在你的定力很強,你可以不斷的去讓剛生起的煩惱讓它去除掉,但是由于你沒有去防護你的根門,那,那種新的引生煩惱的外緣,還是源源不斷的通過你的眼、耳、鼻、舌、身而進入你的內(nèi)心。
就好像說一個城市,你的城門都沒有防守,那你去里面抓賊,或者抓那些外來的賊,你一抓,但是還是會有那些賊不斷的從城門進去,你什么時候才能抓得完呢。
或者好像一個國家一樣,你不把你自己的邊境,不把自己的國防先做好,你在里面防范外敵,但是那些敵軍還是源源不斷有外援進來,那你什么時候才能消滅呢?
這些敵人、這些賊就好像煩惱,你沒有堵住它的根門,它還是有渠道不斷的進入,然后在你的心里面滋生。
所以說,想要驅(qū)除內(nèi)心的煩惱,我們先要堵住煩惱的根源,煩惱的來源,這些就是守護好根門的意義。
根門守護不好,你以后或者你在下面、你在心里面,你做再多的功夫,但是由于它還是不斷的有營養(yǎng),不斷的有滋養(yǎng),你將會變得經(jīng)常做很多東西都是白費勁,你不斷的在耗你的心力,因此你想要培養(yǎng)定力的話呢,先要做到守護根門。
講到培養(yǎng)【正念正知】,佛陀在很多經(jīng)典里面都有教導(dǎo)。
例如在《大念處經(jīng)》里面講到身念處,也講到了正念正知的方法;在《算數(shù)師目嘎藍經(jīng)》里面也有教導(dǎo);在《沙門果經(jīng)》里面也有教導(dǎo)。而且,所教導(dǎo)的這些,例如在《算數(shù)師目嘎藍經(jīng)》啊,在《沙門果經(jīng)》啊,都是作為修習(xí)定慧、修習(xí)止觀的基礎(chǔ)來教導(dǎo)的,也就是說,在還沒有培養(yǎng)禪那、還沒有修習(xí)觀智之前,佛陀先會教導(dǎo)他的弟子,要培養(yǎng)'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巴利叫做 satimā Sampaja??a。
satimā,其中的sati是'念',念是什么意思呢?是心不忘失目標,心不漂浮,是處于一種'記得'的狀態(tài),猶如把石塊沉入水中。當心穩(wěn)穩(wěn)地沉入目標,而不會像浮萍,像泡沫一樣在水面上漂浮不定,這是'念';那再加上mant, mant 是擁有、具足、具有。所以satimā 它的原形是 satimant,也就是'擁有正念',有正念的意思。
那sampaja??a,它是sam+pa+ja或jāna+ya這幾個詞組成的。它的詞根是jā, 是知道,jā+aya 變成知道的狀態(tài),然后再加上pa 是一個比較級,再加上sam 是完全,就是完全、清楚地知道,稱為'正知'。
所以'正念正知'的意思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包括動態(tài),包括靜態(tài),只要心清楚地投入到目標中,不忘失、不忘記、持續(xù)不斷,這稱為'正念';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知道目標,這是'正知'。
正念正知是貫穿修行的整個過程。
不管是從持戒也需要正念正知。如果沒有正念正知,很容易犯戒。好像說,蚊子一來,'叭'的一聲把蚊子打死,沒有正念,所以犯戒了。
在走路的時候也需要有正念正知。
在專注呼吸,修'入出息念'的時候也需要正念正知。
當你證得禪那的時候也需要正念正知。例如說'正念'就是你的心持續(xù)地投入到目標中,不忘失目標,不忘失似相,你的心清楚地知道似相,這是正知。
在修觀的時候,修vipassanā的時候,也需要正念正知。你的心持續(xù)地投入在究竟名法、究竟色法,這個時候是正念;你的心持續(xù)地覺知、了知究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這是正知。
乃至到最后,證悟涅槃,你在進入果定的時候,你的心持續(xù)地取涅槃為目標,不忘失,這是正念;你心清楚地知道涅槃,這是正知。
所以我們可以說,正念正知貫穿修行的整個過程,從最初到最終都需要正念正知。
同時,這'正念正知'也是屬于八支圣道的兩支:'正念'是屬于正念道支,'正知'是屬于正見道支。
然而,我們今天所講的作為修習(xí)止觀的基礎(chǔ),'定慧四緣'的正念正知,它是指在還沒有達到禪那階段的前行,也就是作為一個準備階段,這樣的正念正知。
對于'具念正知'或'正念正知'的經(jīng)文,佛陀在經(jīng)典里面是這樣教導(dǎo)的,說'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持??Φ?、缽與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嘗時,保持正知;大便、小便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
佛陀在經(jīng)文里面舉了日常生活當中的幾種不同的狀態(tài)。例如,講到往前走、往回走時,保持正知;甚至身體不動、只是眼睛往前看,或者往旁看時,保持正知;手足在動時,比如行走的時候,你伸手去拿東西呀,伸手去吃飯啊,這個時候保持正知;足呢,就是走路時保持正知;穿衣的時候保持正知;拿缽的時候保持正知;在吃東西,在喝水,在嚼東西,在嘗東西時,保持正知;甚至大便、小便都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哪怕睡眠,就是躺下去,而不是說完全睡著,睡眠就是躺下去睡的時候,跟你醒來說話,跟沒有說話、沉默時,都要保持正知。
所以佛陀在經(jīng)文里面就舉出了日常生活當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些動作,來說我們都需要保持正念正知。
那佛陀所舉出的這些呢,雖然他不需要說,你在看書,你在聽聞佛法,你在掃地呀等等,但事實上他已經(jīng)包括了,比如說'屈伸手足'的時候,就包括你的一切動作;在行走、站立、坐著,哪怕躺臥,這包括一切姿勢,都要保持正知。
對于'正知',在義注里面又把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有益正知 sātthaka-sampaja??a;
第二,適宜正知 sappāya-sampaja??a;
第三,行處正知 gocara-sampaja??a;
第四,無癡正知 asammoha-sampaja??a。
這四種正知,前面兩種--有益正知和適宜正知,既不是屬于修止,也不是屬于修觀,它是指你在非禪修狀態(tài),或者說當你還沒有禪那、沒有定力,你還沒有觀智之前,你可以培養(yǎng)有益正知和適宜正知;對于行處正知,是你在培養(yǎng)定力的方法;無癡正知是在培養(yǎng)觀智的方法。
因此,這四種正知涵蓋了你從沒有定力一直到擁有定力的整個修行過程。
我們作為根本業(yè)處行者,或者說,現(xiàn)在還沒有培養(yǎng)定力,那我們可以做前面三種正知,也就是有益正知、適宜正知和行處正知。如果你已經(jīng)見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已經(jīng)見到了緣起,那你可以修無癡正知。
那這里,我就用'行走'來說明一下這四種正知的運用。
講到行走,有四種'行走',這四種行走,事實上都是心的狀態(tài)。
第一種,我們只能稱為'行走'。
就是每天我們都會走路。但是這一種行走是,你走的時候,你的心仍然胡思亂想,在琢磨著事情,在想著事情,或者在落于一些什么概念啊,在落于一些什么名言啊,或者說你在那邊琢磨一些寫詩啊,什么寫對聯(lián)呀,甚至有時候說什么話,或者回憶過去,或者說在計劃未來……所有這些,它都只能稱為'行走'。這種行走呢,貓貓狗狗也是這么樣行走的。這種不是屬于修行 。
第二種行走,我們暫且把它叫做'正念的行走'。
正念的行走包括'有益正知'和'適宜正知'。
例如說,你知道'現(xiàn)在我去一個地方是有益的',這個是屬于你擁有正念的行走;或者說你在行走的時候,你知道自己腳步的動作,或者你身體的動作,這是屬于'正念的行走'。
如果你在行走的時候?qū)W⒑粑?,同時你是一位入出息念行者的話,你就不管你身體的動作,你只是在行走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呼吸,那這個時候,你的行走是屬于在培養(yǎng)定力,它就屬于'行處正知'的范疇,所以我們可以說,你在培養(yǎng)定力的行走,這是第三種。
你是一位以慈心為根本業(yè)處的禪修者,你在行走時對一切眾生或?qū)潭ǖ膶ο笊⒉ゴ葠?,那這個時候,你是屬于在培養(yǎng)'行處正知',那你也是在屬于在培養(yǎng)定力的行走。
那當然了,如果你正在修行'四界差別',你在走路的時候,你注意腳步的動作,而且你知道腳步的動作是由于風界的'推動'產(chǎn)生的,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可以說,你也是在培養(yǎng)定力的行走。
如果是對于你還不是修四界差別的禪修者來說,你行走時專注腳步,事實上他還是在修行四界差別當中你去注意風界的推動相。因為風界的推動相表現(xiàn)為所有物質(zhì)、所有物體的運動,身體的運動也是屬于風界的表現(xiàn)。因此,你在行走的時候,你知道自己的動作發(fā)生,這個還是屬于四界差別。如果嚴格來說,是屬于四界差別。但是由于現(xiàn)在你并不是把四界差別作為根本業(yè)處,所以它是歸于'正念的行走'。但當你在修四界差別的時候呢,它可以歸為培養(yǎng)定力的行走法。
而你在擁有觀智的時候,你能夠親見究竟名色法,親見緣起之后,你在行走時,你不斷地觀照,沒有一個'我'在行走,沒有一個'人'在行走,那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你就觀照名色法,或者說觀照由于心生風界帶動著整個這一堆色法在有動作地發(fā)生。又或者說,你不斷地去觀照名色法及其因的'無常、苦、無我',這個時候的行走法是培養(yǎng)觀智的行走法,它是屬于'無癡正知'。(第四種)
因此,光是'行走',根據(jù)心的不同狀態(tài),或者說根據(jù)心的所緣,我們可以分為四種:
一種,你的心是處于散亂的狀態(tài),抓取過去,抓取未來,抓取別人,抓取其他的人、事、物等,這個時候呢,這個是屬于'散亂的行走';
當你注意自己的身心,但是這個時候,由于你還沒有能力見到究竟名色法,所以它屬于'正念的行走';
當你在行走的時候,只是專注業(yè)處,覺知你的根本業(yè)處,比如說慈心、白遍、入出息等,那這個時候是屬于'行處正知',或者說'培養(yǎng)定力的行走';
你在修行的時候觀照名色法,或者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屬于'無癡正知',也是屬于'培養(yǎng)觀智的行走'。
所以我們光是'行走',都可以分為這幾種。那以此類推,你在吃飯的時候啊,在坐車的時候等一切時,你都可以把它分為這四種。
那這四種行走,其中第一種,它不能稱為修行,既不是念處,也不是業(yè)處,所以它是屬于凡夫,是屬于一種散亂狀態(tài),是一種心沒有得到調(diào)伏狀態(tài)的'行走',或者說'動作';
那第二種,它是屬于'有益正知'和'適宜正知';
第三種培養(yǎng)定力的,是屬于'行處正知';
第四種,培養(yǎng)觀智,是屬于'無癡正知'。
那這么樣的話,我們就知道光舉'行走'為例子,就看你的心放在哪里,可以清楚你是屬于哪個階段,你在培養(yǎng)什么?你是培養(yǎng)正念正知,還是說在培養(yǎng)定力,還是說在培養(yǎng)觀智。
在平時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做很多的事情,包括起床,疊被子,然后穿襪、穿衣服,刷牙、洗漱,大便、小便;然后,你離開孤邸、離開家門,鎖門,然后穿鞋,去禪堂禪坐,在禪堂過程中走路,然后來到禪堂,上樓梯、禮佛等。
所有這些動作的發(fā)生,你看你這些動作的發(fā)生,平時是屬于那種沒有修行的散亂狀態(tài),還是說是屬于培養(yǎng)正念的狀態(tài),還是說屬于培養(yǎng)定力的狀態(tài)。這些差別,只是在于你的心,動作仍然像平時一樣發(fā)生,不需要有任何的造作。但是你的心如何用,就決定你的正念正知是在哪個階段。
對于平時在心念方面的覺知、煩惱方面的防護,也是這樣。
例如,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心懷不滿的時候,抱怨的時候,妒忌的時候,或者產(chǎn)生傲慢心的時候,自以為是的時候,生起貪欲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心生不善、煩惱生起了;或者說,知道已經(jīng)陷入情緒了,那你很快地把你的心抽離出來,就是從你所執(zhí)取、抓取的目標、所緣中抽離出來。這也是屬于正念正知的范疇。
那這種方法,在外面有一些人,認為這叫做'內(nèi)觀',或者叫做'四念處',或者是叫做'毗婆舍那'。那到底這些是不是真正的四念處,或者說所謂的內(nèi)觀呢?
在止觀禪法體系里面,可以說'不是'。
為什么說'不是'呢?
因為正念正知的所緣,就是目標,它既可以是概念法,也可以是究竟法;然而觀智的目標只能是究竟法,而不可能是概念。這個是區(qū)別的標準。
那怎么樣說呢?
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如何的呢?
例如,我們舉在禪坐的時候感到腿痛。
在禪坐時,一發(fā)現(xiàn)到腿痛,有些人就去'觀':'我的腿痛,痛……痛……'。那這種在所謂的'觀'腿痛,它是屬于正念,還是屬于修觀智呢?很多人認為說這個是屬于培養(yǎng)毗婆舍那。其實,它還是屬于培養(yǎng)正念的范疇。
那正念對于腿痛的覺知,以及在修觀的時候?qū)τ谕吹挠X知,有什么區(qū)別呢?
我們只要分析一下,從勝義諦,就是從觀智的角度來去看看,我們就知道,那'觀'腿痛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觀到腿痛。
那從勝義諦,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有'腿痛'嗎?
對于修真正觀智的禪修者,他會去觀照,所謂的這種'痛'其實只是一種身受。
那身受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根據(jù)佛陀的教導(dǎo),對于身受,是講的在'緣于身、觸、身識,三事合和生觸,觸緣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所謂的'腿痛',其實必須得要見到這樣的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如何發(fā)生的呢?
也就是,在概念上的'腿痛'到底是如何發(fā)生的?
緣于身,這里'身'是'身根'或者說'身凈色'。禪修者必須得要見到這個腿,或者膝蓋里面,或者說這個大腿里,其中有一類稱為'身十法聚',身十法聚里面的身凈色,它可以接受外界'觸所緣'的撞擊,所以佛陀講到的'身'Kāya 是這樣的意思;
那'觸'呢?在究竟法上,沒有一個實際的'觸',就是'觸所緣'的'觸'。那觸所緣,它其實是其他色法里面的地、火、風三界。'地'表現(xiàn)為硬、軟、粗、滑、輕、重;'火'表現(xiàn)為熱、冷;'風'表現(xiàn)為推動和支持。當其他色法的地、火、風的任何一界撞擊到身十法聚里面的身凈色,這個時候依身凈色產(chǎn)生的身識,身識它的心路是這樣表現(xiàn)的:一個五門轉(zhuǎn)向,然后一個身識,然后一個領(lǐng)受、推度、確定,然后七個速行;如果撞擊是很清晰的話,還有兩個彼所緣。
那在'身識'這一個心識剎那里面,一共有八種名法,即:識、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其中的'受',也就是'識、觸、受'的'受',它表現(xiàn)為苦受。
所以,由于其他色聚里面的地界,或者火界,或者風界撞擊到身凈色,而依身凈色產(chǎn)生的身識里面的'受'表現(xiàn)為苦受,那于是禪修者就體驗為'痛'。而這種痛,它由于是發(fā)生在身體上,所以它是依于身凈色產(chǎn)生的身識,而身識里面的'受'是最明顯的,表現(xiàn)為酸啊、麻、痛、癢啊……
當禪修者能夠見到這一種過程,就是其中的身凈色,或者說身根,再加上觸所緣,這是色法。然后其中的身識,特別是以身受'苦受',最明顯的受,這是屬于名法。
當禪修者能夠見到這樣的究竟名色法,他再去觀照,由于這些觸所緣不斷地撞擊身凈色,然后這種身識依于撞擊,依于身凈色,不斷地產(chǎn)生,在心路里面就表現(xiàn)為它持續(xù)不斷地產(chǎn)生,所以被體驗為'痛',而這種痛,它的方位在身體里面是屬于膝蓋或者腿上,所以腿痛是這么樣發(fā)生的。
如果禪修者還沒有能力見到這個過程,那他所認為的'腿痛',其實是屬于不真實的真實概念,那禪修者所謂的'觀'腿痛,你看在正念的程度跟在觀智的程度,它差別多大!
因此,只要禪修者還沒有能力親見到究竟色法,親見到究竟名法,親見到這些究竟名色法是如何產(chǎn)生的,那這個時候他的心由于還沒有達到能夠見到究竟法的層面,他所看到的是屬于經(jīng)過包裝了的,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只能夠說,他是停留在'正念'的層面,或者說'正念正知'的程度,而不是觀智的程度。
所以他如果在禪坐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腿痛,他一直觀腿痛、觀腿痛……觀得好像最后呢,好像心跟這個腿痛,已經(jīng)抽離出來了,好像不是自己在腿痛。其實這個只要他還沒有見到究竟名色法,他還是屬于'正念'的層面,所以我們還不能夠說他是屬于究竟的層面。
換言之呢,禪修者想要見到究竟名色法,他,或者說他達到觀智的階段,他必須要經(jīng)過'心清凈'、'見清凈'和'度疑清凈',他才能夠達到'思惟智'的階段,而在'思惟智'才算是真正的修'觀'。
如果一位禪修者沒有經(jīng)過這些次第,他一下子就想要跳到'觀智'的階段,其實未免他中間已經(jīng)跳過了很多的程序,而且這些程序、這些階段,或者這些次第,它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區(qū)分培養(yǎng)正念正知跟培養(yǎng)真正的觀智,它的區(qū)別在于目標、在于所緣。你是屬于一種哪怕是真實的概念,比如說所謂的'受'啊,或者說身體的'動'啊,這種推動啊,這些其實它還是屬于,雖然說它是屬于自性法的階段,或者它也可以說是屬于一個帶有元素的一個整體的究竟法,但畢竟由于你還沒有破除究竟法的密集,比如說色法的三種密集--它的組合密集、相續(xù)密集和功用密集,那你所看到的這些還是屬于經(jīng)過包裝了的一堆的東西。
那當我們明白了正念與觀智的區(qū)分,那我們就知道自己現(xiàn)在還是處于什么階段。當然,我們培養(yǎng)定力,那怕是入禪,你說你在培養(yǎng)正念正知,也是沒有錯;你在修觀,你在培養(yǎng)真正的觀智,你說你在修正念正知,也是沒有錯。就像剛才所說到的那樣,因為當你能夠入很深、很強大的禪那的時候,你仍然需要正念正知;你的觀智非常敏銳且強有力的時候,你還是要有正念正知。
所以正念正知是貫穿一切。但由于正念正知仍還涵蓋在你還沒有定力的時候,沒有禪那的時候,沒有見到究竟法時候的階段,所以我們暫且把它叫做培養(yǎng)正念正知,因為正念正知的范圍非常廣。
那當我們能夠分清楚它們的根本區(qū)別之后,我們就不會混淆。我們就知道什么樣才是真正的觀智,什么樣才是培養(yǎng)正念正知。不過,無論如何,你在培養(yǎng)正念正知總是好的,因為伴隨著正念正知,你生起的一定是善心。
所以,對于我們修習(xí)止觀的人來說,培養(yǎng)定力、培養(yǎng)觀智的人來說,正念正知非常重要。因為你還沒有達到禪那的階段,你就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加強正念正知,它可以起到防護的作用。
防護什么?防護煩惱的入侵,保護、守護心。
正念正知,猶如一個稱職的保安。假如你的公司啊,或者說你所住的那個小區(qū)經(jīng)常失竊,或者說有宵小經(jīng)常在光顧,你可能請一個保安,會發(fā)現(xiàn)到這一個小區(qū),或者你的公司、你的工廠會安全很多,少很多失竊的案例發(fā)生。
我們的心沒有正念正知的保護,那它將會隨著平時的習(xí)氣,平時心的傾向而經(jīng)常生起煩惱。有了正念正知的保護,它就會對煩惱的發(fā)生有防范的作用。一旦心生起不善的,比如說,你討厭啊,排斥呀,抗拒呀,不滿呀,厭惡啊,生氣呀…… 有了正知,很快你知道,讓它不能夠滋生,沒有蔓延,沒有不斷重復(fù)的營養(yǎng),很快讓你的心從你所生氣、排斥的目標中抽離出來。這樣的話呢,你的心由于從目標中,從讓你生起不善、生起煩惱的目標當中抽離出來,它得不到滋養(yǎng),很快它就能夠消失?;蛘哒f,在你的正念正知的覺知之下,它沒有那種張牙舞爪的能力。對于貪欲啊、傲慢啊等這些,也是這樣。
然而,你只是知道你的心經(jīng)常生起了煩惱,把它拉回來,生起了煩惱,把它拉回來;但是由于沒有定力,一旦這些煩惱來勢洶洶,或者說你碰到了你很在乎的目標、很在乎的人,或者說很在意的一件事情,那正念正知好像就不管用了,你心很快就垮掉了。
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定力。
因此培養(yǎng)正念正知之后,讓你的心對煩惱有防范能力之后,你還必須得要有強大的心力去鎮(zhèn)伏這些煩惱。
就猶如你請了保安,甚至你請警察去站崗,但如果來了一群強盜,或者說一群武裝分子、恐怖分子,這些保安、這些警察可能就不行了。你可能還要請武警甚至軍隊來。為什么?把他壓下去!這樣才能夠保證安全。
心也是這么樣。你平時用正念正知,你看似自己老是、都是生起善心,煩惱沒有機會去拜訪你,但是你不要碰到那些你很在乎的外緣,一旦碰到你很在乎的外緣的時候,那時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是那么地軟弱無力。
所以培養(yǎng)定力,特別是禪那,讓你的心強大起來。這就是,只是培養(yǎng)沒有定力的正念還不夠,還必須得培養(yǎng)禪那。但只是禪那還是不行,它只能鎮(zhèn)伏煩惱。你唯有培養(yǎng)真正的觀智,去親見究竟法,就是見到這些名色法的本質(zhì)。
同時我們要知道,修真正的觀智,它不僅只是要觀自己內(nèi)在的五蘊、名色法,觀照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你還必須得要觀照外在的;你不僅要觀照有生命的,還要觀照無生命的;你不僅還要觀照現(xiàn)在的,你所見到、所聽到、所嗅到、所嘗到、所觸到、所想到的,你還必須得要觀照過去的、未來的,而且毫無遺漏地觀照,你唯有通過這種觀照,而且要見到它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你才有可能從根上斷除煩惱。
所以,只是用正念,它的作用是防范,是能夠抵制煩惱、阻止煩惱,但是煩惱源源不斷,還是會產(chǎn)生,因為它沒有斷根。所以你可以用培養(yǎng)定力讓你的心強大,不容易讓煩惱欺負。但你唯有通過真正的觀智,才能夠斷它的根。
因此,佛陀在很多經(jīng)典里面講到,我們在培養(yǎng)定慧、在修習(xí)止觀之前,還是必須要有基礎(chǔ),這個基礎(chǔ)其中一項,就是'正念正知',有如佛陀在《大四十經(jīng)》里講到:
'有正念者,才有正定;有正定者,才有正智;有正智者,才有正解脫。'
就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你要先培養(yǎng)有正念,你才會有正定,你有正定,你才會有正確的觀智,你有觀智,你才會有解脫。
那,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在動態(tài)的行、立、坐、臥,在靜態(tài)的禪坐,包括在專注呼吸呀,在培養(yǎng)定力的時候,正念正知都非常重要,都必須得要貫穿始終。
同時呢,培養(yǎng)正念正知,它有這樣的一個特點:
它不在乎于你需要多強,只在乎于你能不能堅持。
培養(yǎng)正念正知需要的是持續(xù)性,而且要學(xué)會不厭其煩:心跑掉了,拉回來,心跑掉了,拉回來。在培養(yǎng)正念正知的過程中,你不需要有任何的造作,你仍然像平時一樣,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撒、該拉,一切照常。只不過你不能夠像沒有修行的人一樣,你不能夠像貓貓狗狗一樣,只有那種吃、喝、撒、拉。你必須得要保持正知地去做這些事情。那這個是'正念正知'。
作為定慧四緣的最后一項,是【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相對來說呢是'大欲、多欲、惡欲',以及'不知足'來說的。
沒有了,你要去追求有;
有了,你要追求好;
好了,你還要不斷地去占有。
你超過了自己本分的,想要不斷地去追求,這個是稱為'大欲'、'多欲';甚至不擇手段地獲得,稱為'惡欲'。已有了,你還想不斷地去占有,還想擁有非分的,或者說超過你自己需要的,那你這稱為'不知足'。
由于多欲,必然多事;
由于多事,必然多求;
由于多求,你必然多貪。
這些都不利于心智、定慧的培養(yǎng)。
禪修者必須得要學(xué)會少欲、學(xué)會知足。這樣的話,你才能夠少事務(wù),你才能夠真的導(dǎo)向內(nèi)心的平靜,而不是你的心經(jīng)常往外求。
不管你是'多欲'也好,'大欲'也好,不管你是'不知足'也好,你的心一定是往外求的。因此,對于禪修者來說,我們要學(xué)會的是要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是指滿足你現(xiàn)在擁有的,或者說當你還沒有你所需要的,你可以去獲得;而對于你不需要的,你不需要過多地去擁有、去占有。你能夠培養(yǎng)這樣的德,這樣的善德,這個就是'少欲',這個就是'知足'。
你真正做到少欲知足,你可以不容易上當,不容易受騙。因為你少欲,所以你也能夠做到'無畏';你的心中有所求,你的心才會有所畏。當你心無所求的時候,你,擔心什么?!你恐懼什么?!你害怕什么?!當你的心都安于'知足',你還會忙這、忙那什么?!是不是?
所以,想要修行的、想要禪修的人,我們滿足于生活所需。
比如,你有衣服穿,當然了,如果你穿得很寒酸,破破爛爛,那呢,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也不適合。你穿得干凈一點,穿體面一點,穿整潔一點,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來禪林啊,或者說你去旅游啊,大箱小箱里面塞著都是各種各樣的衣服啊、裝飾品啊,你覺得有必要嗎?畢竟咱們禪林不是選美的地方。你不需要一天換一種衣服,上午換一種衣服,下午換一種衣服,沒有人看你的!
對于飲食,也是這么樣。我們能夠吃得好、吃得飽就可以,不要追求口味,因為畢竟我們每天在用餐的時候都會省思:這個是為了去除由于饑餓、由于沒有進食帶給我們的傷害、產(chǎn)生身體的苦受,為了維護梵行。我們要知道我們用餐、吃飯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像在家人一樣,要跑館子呀,要講口味呀等。
對于住所,也是這么樣。那住所呢,我們是為了要遮擋風雨呀,為能夠去除那些由于季節(jié)呀、氣候呀,帶來的危險、爬蟲等等的觸惱,能夠更加安心地生活而已。而不是像在家的時候,追求舒適、追求豪華、追求安逸。
那其他的生活也是這么樣。唯有我們過著簡單的生活,或者說,你把你的欲望降到最低,你把你的需求降到只是必要的,只是必需的,那你將會發(fā)現(xiàn)到,誒!這個時候,你的內(nèi)心才能夠真正地安穩(wěn)。你擁有的越多、你占有的越多,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到你的內(nèi)心可能會越空虛。因為只要你所擁有、你所占有的東西超過了你生活所需,那些很可能都是多余的,很可能都是累贅 。
如果你能夠像小鳥一樣,去到哪里都只是帶著兩個翅膀,多自在呀!每個人都羨慕!但是,我們卻不行。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太多的需求了。因為我們有太多的需求,所以我們有太多的擔心和太多的顧慮。
當你真正能夠滿足于生活的需求,你才能夠安住于內(nèi)心的平靜。你會發(fā)現(xiàn)到當你做到你的生活簡單、你的內(nèi)心知足的時候,那時你才發(fā)現(xiàn)你是真正地充實,而你能夠發(fā)現(xiàn)你內(nèi)心擁有少欲知足的德,擁有充實、平靜的素質(zhì),這些都是我們在進一步培養(yǎng)止觀、修習(xí)定慧的基礎(chǔ)。
Sādhu!Sādhu!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____________
以上內(nèi)容聽寫整理自瑪欣德尊者的開示錄音;
未經(jīng)尊者檢閱,可能存在疏漏等處,請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