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時愿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后一刻。 死時愿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 ——瓊瑤 春天這個美麗的時節(jié),一代物理巨匠霍金走了,文壇瘋子李敖去世了,連紀(jì)梵希大師也和赫本女神去團圓了。 讓人感懷的同時不禁對死亡有了新的認知。 還記得去年3月12日,就是那個寫言情劇影響一代人的瓊瑤阿姨突然公開了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信,交代了她的身后事。 在信中,她透露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yù)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fā)。希望不會因為后輩的不舍,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文章如下: 瓊瑤表示,自己是抱著正面思考寫下這封信,對于牢不可破的生死觀,現(xiàn)在也該到改變的時候了。因此特別發(fā)出5點聲明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shù)、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強調(diào)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 另外,她還叮嚀身后事無須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悼念,火化后采花葬方式,不發(fā)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更說不設(shè)靈堂,不要出殯,盼一切從簡。 對此,眾多網(wǎng)友發(fā)出了聲音,與以往話題引起的鮮明的對立不同,這次絕大多數(shù)朋友都對瓊瑤的選擇表示贊同,認為每個人都應(yīng)該擁有選擇有尊嚴地死去的權(quán)利。由此也引發(fā)了另一個更深入的思考——每個人該如何面對死亡。 不得不說,死亡是我們每個活著的人終歸會面對的事情,但對中國人來說,又往往是最為避諱的話題。正如蔡康永所說:在華人的文化里,死亡一直是缺失的一課。我們從小沒有被教育,如何面對死亡。 我們的文化從始至終都在講訴生,告訴我們“未知生,焉知死”,生的壯烈、生的奇妙,我們從呀呀學(xué)語開始就被教育“生命是一個美好無比的事情,值得一輩子去歌頌。而死亡不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沒到死亡那一步,想死亡之事為大不敬,亦是不祥之兆?!?/p> 古人有“螻蟻尚且貪生”之嘆,民間更有“好死不如賴活”之語,眾生無不好生惡死,對于死亡都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一種本能的排拒或逃避?!庇浀茫r候在家說帶“死”的字眼的時候,都會被家長瞪,不小心說了這樣的詞語要“呸呸呸”表示一下晦氣。 去年《奇葩說》有期話題有關(guān)生死“痛苦的絕癥病人想放棄生命,我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 這個算得上中國最開放最大膽最詼諧的網(wǎng)絡(luò)節(jié)目,在話題剛開始就變得安靜肅穆,整個現(xiàn)場陷入一種空前的深沉。 我們看到許多平時非常理智的辯手們都哭成一片。還有向來給人犀利堅韌的馬薇薇哭了整場,想必一定感慨良多。甚至很多奇葩說的死忠粉都說:'這期不打算看了,看預(yù)告全是在抹淚。最看不得這樣的場面了。' 李林幾乎泣不成聲明確表示了對這個辯題的不解,必須要鼓勵,如果不鼓勵,還是人么?所以,在中毒阿茲海默癥的姥姥一點一點喪失記憶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哪怕她真的要求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要求要體面的離開這個世界,李林也不敢、不能。他說:“我是她帶大的,我說不出來,我只能鼓勵她?!蹦呐滤芡纯啵呐掳⑵澓DY就是無藥可醫(yī),哪怕她在以最難堪方式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但我說不出來,我只能鼓勵她。 馬東如是評價這期節(jié)目:“上期節(jié)目話題可能有些沉重,這可能是《奇葩說》第三季以來最沉重的話題。《奇葩說》在過去的節(jié)目里一直在給大家吃糖,各種味兒的糖,酸的,甜的,辣的,總之都是為了給大家?guī)須g喜和愉悅,而這期節(jié)目糖的外衣好像薄了很多,中間更多的是藥。我們自己不是特別習(xí)慣于這樣的談話和交流方式。但是,關(guān)于生死這件事,實在是太重大了,覺得我們繞不開這個話題,如果《奇葩說》在大家還喜歡它的時候,不能有一期話題去討論并且展開它,好像我們就辜負了什么,或者錯過了什么?!?/p> 恰恰小編認為這是《奇葩說》最精彩的篇章,沒有之一。它讓我們想到未來某天自己和親人以什么樣的方式離開,觸到我們的痛感以至于我們不習(xí)慣用理性和邏輯去分析它,實實在在給我們上了一節(jié)關(guān)于死亡的課。 因為我們從小就害怕死亡、屏蔽死亡,所以當(dāng)我們面對死亡或者談及死亡的時候,內(nèi)心才會如此隱晦、沉默,甚至傷懷。 我們怕稍不注意,就會懷念起去世的親人~ 我們怕死亡終有一天會疾風(fēng)而來,帶走你最親近的人~ 我們怕承受不起這份死別的悲痛~ 我們選擇避之不談,逃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以至于,到生命的終結(jié)點,行動不便,看不到想看的風(fēng)景;失去了味覺,無法去品嘗酸甜的味道;氣若游絲,說不出深藏的心里話;甚至于沒有力氣做出取舍,去決定什么時候離開……插著管子伴著呼吸器恍然死亡的意義,悵然一切晚矣! 一直很尊敬宗教文化,大概是因為“死亡”是許多宗教教義中的重要內(nèi)容。其中尤值得一提的便是佛教的生死觀,佛教看死亡可謂是獨具慧眼,佛教徒首先修的第一課就是認知死亡。 它們直言死亡不可避免,將人或隱或顯的死亡焦慮與畏懼大白于眼前,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規(guī)律; 它們說生命無常,死亡可能就在呼吸之間,打破人們心中近似于“來日方長”的時間幻覺,從而提出對死亡應(yīng)持敬畏之心; 它們說死亡不是一個人的終結(jié),而是一個有著世故有著七情六欲的凡人走向極樂世界斬斷邪念的起點。正因無常,死也就不是永斷,恰恰蘊育著新生。所以死亡是一個喜事,成仙了、成佛了、修成正果了、圓寂了、坐缸,這些都是對肉身死去后的尊重與坦然。 加德滿都巴格馬蒂圣河有供人觀看的火葬,有個朋友曾給我說過現(xiàn)場的場景:在圣河邊有一些石臺,死去的尸體會包裹著一層布,放入河中清洗,意為凈身。然后放到石臺上,由至親之人親手點燃尸體焚燒,最后將骨灰倒入河中,靈魂就升天了。他在那里站了一個小時,煙熏火燎,但周遭沒有一丁點哭泣。為死者送行的人簇擁在焚燒的尸體外圍,大家嘴里哼著經(jīng)文,注視目送,祥和平靜。 他說這帶給了他極強的震撼,在那一刻他覺得死亡并沒想象中那么可怕?;蛟S是某個次元的開始,或許又誕生輪回,或許只是在天上某處看著沉寂的大地,或許變成了一只蒼蠅一只飛蛾~~ 死亡是佛教徒精進修行的動力,了生死也成為了佛教最根本的修行宗旨。雖然我們不必去當(dāng)一個教徒,虔誠清修教義,但是可以向他們學(xué)習(xí),學(xué)著如何看待死亡,學(xué)著練習(xí)告別,學(xué)著在離開的時候不慌不忙。 希望在人生落幕之時,我們有的是向死而生的勇氣和釋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