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發(fā)源于公元前六、五世紀(jì)的古印度,創(chuàng)始人是位于今尼泊爾國境內(nèi)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泥泊爾南部)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前565-485),即釋迦牟尼。其時約當(dāng)我國春秋戰(zhàn)國之際,釋迦牟尼和我國孔子(前551-479)大致為同一時代的人。 釋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太子,剎帝利種姓,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因是古印度釋迦族人,故又稱為釋迦牟尼。其母曰摩耶,直到王后45歲時,一天晚上,睡夢中夢見一頭白象騰空而來,闖入腹中——王后懷孕了。按當(dāng)時古印度風(fēng)俗,婦女頭胎懷孕必須回娘家分娩。摩訶摩耶王后臨產(chǎn)前夕,乘坐大象載的轎子回娘家分娩,途徑蘭毗尼花園時,見有一娑羅樹(無憂樹),花色鮮美,香氣四溢,便舉手摘花,不小心驚動胎氣,便在無憂花樹下生下了一代圣人——釋迦牟尼。傳說釋迦牟尼誕生后,“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隨足所蹈,出大蓮花。二龍涌出,往虛空中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保ā洞筇莆饔蛴洝罚┰S多年后,西行求法的唐三藏來到佛陀誕生地時,尚見到“澄清皎鏡,雜花彌漫”,“有無憂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爆F(xiàn)今西雙版納的每個傣族村寨幾乎都建得有寺廟,而幾乎每個寺廟周圍都種得有無憂花。另外,有些沒有生育但想得子女的人家,也常常在房前屋后種植一株無憂花。據(jù)說,只要坐在無憂花樹下,任何人都會忘記所有的煩惱,無憂無愁。 相傳佛生后七日母親就去世了,由姨母波阇波提養(yǎng)育。幼年的悉達多生活優(yōu)裕,極盡享受之樂。天資聰穎,相貌奇?zhèn)ァ?6歲(一說17)時娶鄰國王女表妹耶輸陀羅,《佛所行贊》形容好的美貌說:“賢妃美容貌,窈窕淑女姿。瑰艷若天后,同處日夜歡?!辈痪蒙聝鹤?span>羅睺羅。凈飯王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后,建功立業(yè),擺脫強鄰的侵犯。作為王太子的悉達多,雖然生活優(yōu)裕舒適,但也痛感世間變化無常,人人生活在苦難中。悉達多幼年時就有沉思的習(xí)慣,他所看到許多世間現(xiàn)象都能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常于閻浮樹下思耕農(nóng)之苦,或見諸獸相食而厭人生之斗爭。又于四門出游之途上,觀生老病死之相,遂有遁世之志。凈飯王企圖從生活的享受中羈絆住王子,僧給他娶3位夫人,6萬彩女,(《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但這些勸阻都沒能動搖他出家修道的決心。于是王子在29歲時,遂乘月夜令侍者車匿為伴,跨白馬犍陟出家。不顧父王勸阻,毅然別妻離子,舍棄王位,剃掉須發(fā),披著袈裟出家修行,努力求得解除煩惱的方法。 出家后他先修習(xí)禪定,后辭別而去,來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修行,“日食一麻一麥”或七天一食,穿刺激皮膚的衣服,和尸體睡在一塊,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精神解脫,但都未能收效?!斗鸨拘屑?jīng)》形容他:“身體羸弱,喘息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無力氣?!比绱藲v經(jīng)6年,但結(jié)果還是徒勞無功,終于悟出苦行無益,就在尼連禪河洗去6年積垢,隨后又接受牧女所獻乳粥的供養(yǎng),調(diào)養(yǎng)身體,恢復(fù)氣力。恢復(fù)了氣力的王子并未放棄尋求解脫之道。他又獨自一人離開森林,渡過尼連禪河,在附近的畢缽羅樹(菩提樹)下雙腿跏趺,端正心念,靜坐思索,發(fā)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覺悟),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經(jīng)過七天七夜(一說四十九天),王子感到心中平靜,一切煩惱不再從心頭生起,證成佛道。此時王子已35歲,從此以后王子被人們稱為“佛陀”,意思是“覺悟者”。釋迦牟尼成佛以后,周游各處說法勸化他人,開始了他長達45年的傳教活動。佛陀傳教的方式多種多樣,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用偈頌、散文、譬喻等各種形式,宣講佛法。無論什么人照他所說的話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惱,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樂。 佛于80歲時逝世,我國一般認為 農(nóng)歷二月十五日是佛涅盤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誕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國則以公歷五月月圓日 (相當(dāng)于我國農(nóng)歷四月十五日) 為佛節(jié)日,認為佛誕生、成道、涅盤都在這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