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書法寫楷書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如果楷書有一個相對不錯的基礎,對于基礎的筆法和結(jié)構的把握,會讓你轉(zhuǎn)其他字體時走的彎路少。彎路少并不代表容易。 給大家舉個例子吧,比如學顏真卿楷書,寫勤禮碑,顏家廟,告身帖等等,如果初學就開始寫,并且有了一個不錯的基礎,那么在寫行書的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 寫行書時橫折會下意識加重!這是由于楷書的用筆習性造成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通俗的說就是楷書陷的越深,對于行草書筆法的掌握,相對來說就需要花更多功夫去客服習性。 但是楷書好,在結(jié)構方面,對初學行書起到的作用還是挺大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學歐體的人,尤其是學田楷的朋友,很難去把行書練好。 我見過很多歐體,田體寫的不錯的人,他們是很專心的寫楷書,但是很多人不會寫行書,最后的落款都是連筆字,這種情況非常常見。 有人是因為適應不了楷書到行書的用筆變化,有人是根本沒有理解什么是“行書”,一直在寫連筆字。 這兩種情況其實是普遍存在的,例子非常多。其中不乏有“書體轉(zhuǎn)換”的難度因素。 包括寫篆書為主的人,去臨小草書,節(jié)奏根本不一樣,很多人也適應不了用筆的變化。學歐~柳~褚楷書的人再去寫篆書,也會很難。 其實,在田蘊章說他自己學書路程的時候,他說過一句話:每個人對入門的概念和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把握了基礎筆畫就覺得入門了,有些人覺得把楷書寫工整的就入門了。而我大概是寫了十年楷書才覺得入門。 為何要談到書法入門這個概念呢? 其實對個人來說,書法入門的門坎,在于是否了解筆法。我走過很多彎路,我當初以為書法是結(jié)構,寫的狂就好,忽視了筆法。 后來以為書法是筆法,只要掌握了各家的筆法,就可以寫各家風格。也是執(zhí)此念最深,所以又忽視了結(jié)構。 我當初在練筆法時,真行草隸篆魏碑都寫一點,每次書體轉(zhuǎn)換,其中用筆變化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新大陸。我了解了各個筆畫是如何通過運動寫出來的,只不過當時只是理解,脫離開字帖,并不會用。 后來就成為了筆法雜亂,寫出字來四不像。 慶幸當時我老師收了我,告訴我只學一本帖,不要看其他字帖。 我調(diào)整了兩個月,有些進步。調(diào)整了半年,進步很大,這半年間,我有一本主帖,其余帖都是偶爾臨。 但是我的思想觀念變了,我臨別的帖只為了練筆,不為學字。 何為練筆呢?就是學會自己控制毛筆,而不是通過下意識控制。我想寫什么樣的筆畫,我就可以寫出來。 這是董其昌所謂的“不可信筆”,懂了這點后,以前我臨雜過的帖,雖然是彎路,但是都變成了我的財富,我能在他們的筆法中慢慢轉(zhuǎn)換,而且不費力。 自那開始,我感覺是入了門。 (草書更講求對筆的控制) 我說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學會控制筆,不要被筆控制人,否則離入門還遠。書法不只有楷書,還有更多書體,楷書并不死板,只是手死板。 只要學會控制筆,任何書體的轉(zhuǎn)換,都不難。 如果是靠下意識去寫字,那就會和那群不能從楷書邁到行書的朋友一樣,最多只能寫連筆字。要想把楷書做基礎,而且還能學習別的書體,就一定要學會“不信筆” 這個控制筆的能力,很多人都是慢慢練出來的,有的人時間長,有的人時間短,這不是天賦問題,這個是可控的。 集中你的全部精力,控制一個筆畫的粗細長短,一開始可能很費神,慢慢習慣以后,這種控制力,就會成為下意識。 那時候,不僅僅是行書,任何書體只要簡單練習一下,都能做到輕易自由的轉(zhuǎn)換。我是梁宇航,以上是我個人的經(jīng)驗。 我用筆,很多老師見過之后都說有靈性。并不是我天賦多高,而是我犯錯多,并且善于反省和總結(jié)。 通常書法是沒有白費的努力,如果白費了,一定是思想上有問題。 如果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一絲啟發(fā),可以關注我一下。 |
|
來自: 老狼6wmis68ew8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