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級碩士生 詹嵐
摘 要:嚴羽《滄浪詩話》是宋代眾多詩話中最具有系統(tǒng)性的詩話之作。嚴羽構建起以禪喻詩的詩學體系,并把詩歌的藝術特點歸納為“興趣”二字,最終走向“詩而入神”的最高審美境界。本文試圖從《滄浪詩話·詩辨》文本出發(fā),通過對一般的悟,禪宗之悟和妙悟的分析,對妙悟的基本概念做闡釋,接著對興趣說做分析,從而揭示出“妙悟”“詩而入神”的審美境界,以及其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審美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悟”;“妙悟”;“興趣”;“詩而入神”;審美意義
文獻綜述 在中國文學理論史上,嚴羽的《滄浪詩話》是最重要的一部詩話著作。 20世紀初至40年代末以來,對于嚴羽詩論的研究相對較少,大多出現(xiàn)于中國文學批評史的著作中,研究視點在于妙悟說、興趣說等,但都較為粗略。比較值得注意的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朱自清中國文學批評研究講義》,它于“詩緣情”第二部分“興趣”之下談論了“妙悟”,從“禪諭”、“別才別趣”兩方面簡要談論了一下,認為妙悟之意義是禪諭,妙悟的意思是別才別趣,將興趣闡釋為給人暗示,叫人能得一聯(lián)想。錢鐘書先生則是在《談藝錄》中敘述了嚴羽的詩論,其中第二十八目便涉及“妙悟與參禪”,第八十四目“以禪喻詩”,重點研究了妙悟說、以禪喻詩以及嚴羽詩論對明清詩歌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滄浪詩話》逐漸引起學術界關注,首先要提的就是郭紹虞先生的《滄浪詩話校釋》,郭先生對《滄浪詩話》做了校、注、釋三個方面的整理工作,體系完整而具參考價值,被稱贊為是目前最好的版本。而后眾多學者紛紛在報刊上撰文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郭先生涉及“妙悟”、“入神”、“理趣”等說法展開了討論和爭辯,推進了學界對于嚴羽詩論的認識。1979年,郭紹虞先生出版了《宋詩話考》一書,亦將《滄浪詩話》收錄之,并提出,是書論詩,關鍵在一“識”字,綜其所謂“識”不外禪與悟二者。因識得悟,又因悟而通于禪。 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于嚴羽詩歌理論的研究真正進入了高潮。以“滄浪詩話”、“妙悟”、“別才別趣”等為主題的期刊論文層出不窮。相關著作也不斷涌現(xiàn)。比如張少康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第十一章第二節(jié)詳細闡述了嚴羽的《滄浪詩話》,其中第二部分詳細論述了“妙悟”說,認為詩以興趣為特點,而興趣的獲得需要通過妙悟來領會和掌握。陳良運的《中國詩學批評史》中,第十六章第二部分則為嚴羽“以禪喻詩”重塑詩學本體,談到“以禪喻詩”分熟參、妙悟、詩而入神三個階段,其中妙悟是關鍵。
一、 關于“妙悟”的概念 (一)一般之“悟” “悟”的一般含義指的是理解,明白,覺醒,如,醒悟、領悟、參悟、感悟、覺悟、大徹大悟等。悟是動詞,有覺醒、覺悟之意,“悟”的主體是人,從心理學上說,悟是一種瞬間整合反映過程,是主體經(jīng)過充分準備之后受到某種偶然的、看起來似乎不相干因素的刺激突然一下子大徹大悟發(fā)生認識上的飛躍和質變。悟過之后會獲得一種超越以往知識。 正如“悟”這個字的字形所示,“悟”是吾之心?!墩f文解字》說這個字是形聲字,“從心,吾聲”。這個字含有“吾之心也”的意思,即悟由我心起,覺在我心覺,我心了了,方是真了。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由外在感覺轉入心的體味。眼、耳、鼻、舌等外在感覺器官只能停留于感性,無法導入更深的認識,必以心去聽之、味之,以心靈的觸覺去撫摩外在感性。由外轉向內的體悟方式也是認識對象的變化所決定的。中國哲學的基本理路上,與其關心世界的外在現(xiàn)實,倒不如去關心那個超越于感性世界的內在真實,或者去關心那個無所不在的形而上的“道”。正如南朝宋畫家宗炳所說的“山水質有而趣靈”?!百|有”是外在的,“趣靈”是內蘊的,山水即“道”,對于這一“趣靈”不能以一般感覺認識的方式,必須徇耳目而內通,亦即宗炳所說的“應目”“會心”到“為理”,這樣才能目亦俱會,心亦同應,應會感神,神超理得。二是由他人之心歸于吾之心。心在我身體之內,何言他人之心?因人尋常之知識會受到習慣、權威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此,心雖在我身體之內,卻也可說是在身體之外,它并不是人的真實心靈。所以,“悟”這個字所顯示的“吾之心”,是更為重要的層面,它涉及到哲學中所探討的“悟性”的問題。自己的心,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的真實之性,才應該是認識的主宰之力。而裹挾著既定的知識系統(tǒng)和價值標準的認識只能是片面的認識。所以,中國哲學、美學中的“悟”是一種自明自覺的體認方式。
(二)禪宗之“悟” “妙悟”(頓悟)原本是禪宗術語,也是禪宗悟道的不二法門和根本途徑,日本著名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曾說:“禪如果沒有悟,就像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禪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廟宇以及所有的行頭,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會永遠存在。”禪宗之悟,其主體為心?;勰芴岢隽?/font>“道由心悟”的命題,這一命題突出地表明了對于道(真如、自性等)的獲得與把握,是由“心”而“悟”的,只有通過“悟”才能獲得生命之美,達到審美境界。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而佛法的真諦,也就在這拈花微笑之中以心傳心了,這也就是慧能主張的“道由心悟”。而“悟”對于禪宗來說,就是明心見性。這種“見性”,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根本轉變,經(jīng)歷“悟”的這種轉變,“人就獲得了一種能夠透視世界和自我本身外表假相而'見’其本真的全新觀點。”由于這種觀點的獲得,人也由凡俗而入禪境,也因此而見證到自己的佛性。“禪修行的目的,在于獲得觀察事物的新見解……禪稱這種新見解的獲得為`悟’,在此之外無禪,因為禪的生活是從這種'悟’開始的,悟,可以定義為知或邏輯的理解相對的直覺的洞察。定義怎樣是次要的,悟意味著打開因二元思維的混亂迄今未曾認識的新的世界。”在矛盾對立的現(xiàn)實世界心靈受到外物影響,人的靈明被紛繁復雜的幻象所遮蔽。在悟的境界中心靈毫無掛礙一片澄明。“為道日損”,這種轉變靠的就是在心專一境的觀想中不斷去除外物的遮蔽,讓自己的本真顯現(xiàn)出來才能以澄明之心接納、領會佛理的精義。
(三)“妙悟” “妙悟”,又名禪悟,是中國禪宗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根本要義是指人們通過參禪來明心見性,自成佛道,從而達到空靈清澈、本心清凈的至高精神境界。從劉勰強調的“文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王昌齡的“目睹其物,即入于心,心通其物,物通即言”、嚴羽的“唯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葉燮的“妙悟天開”等都可以看出,中國審美的內在世界已經(jīng)層層內轉,而且從“相感”深入到了“相融”?!懊钗颉币辉~最初見于后秦僧肇的《涅槃無名論》:“然則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span>另《長阿含經(jīng)序》云: “晉公姚爽質直清柔,玄心超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span>此語一出,“妙悟”一詞便在魏晉北朝的佛教中被普遍使用。禪宗思想和老莊的美學觀念相互滲透且融合發(fā)展,對中國審美觀念產(chǎn)生交互影響。因此,作為禪宗思想的“妙悟”也同“氣韻”、“境界”等范疇一樣,逐步成為中國的美學理論上一個極富價值和生命力的美學觀念。 在中國古典藝術學中,標舉“妙悟”者,首先要提到宋代詩學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他提出了“詩學妙悟說”。嚴羽講:“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退韓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span>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是在談論“詩道”的問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道”是一個具有獨特地位的范疇,相當于今天所謂的“本體”。具體到這里,所謂“詩道”,指的就是詩的本體。換句話說,就是詩的生命。按照嚴羽之說,詩的生命恰恰在于“妙悟”。也就是,只有當“妙悟”發(fā)生之際才獲得了自己的生命,詩的生命在“妙悟”之中存在。所以,惟有“妙悟”乃為“當行”、“本色”。嚴羽在《詩話》中也說: “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span>如此,有限的形象顯然已經(jīng)成為精神寄托的媒介,已無法充分表現(xiàn)心物感應的復雜過程,心隨物流轉,以心即物,其結果就是不確定、空靈境界的轉向。與此相應,與象、經(jīng)驗世界相關的“妙悟”產(chǎn)生?!懊钗颉迸c境、心靈世界相通,其關鍵之處就是“智慧觀照”。一切都是由于既超越外在世界又超越內在心靈的直覺的必然結果。因此,正是由于智慧之光的觀照,審美妙悟過程實際上就是發(fā)現(xiàn)智慧之光的過程。“妙悟”一語雖不是嚴羽最早提出,但嚴羽卻以“妙悟”建立起一個新的理論體系。他以“妙悟”為本色,為當行,強調“一味妙悟”,以“妙悟”作為創(chuàng)造和鑒賞的根本途徑。
二、“妙悟”與“興趣說”
嚴羽把詩歌藝術特點歸納為“興趣”二字,而“興趣”是不能靠知識學問來獲得的,它要靠“妙悟”來領會和掌握,他稱之為第一義的漢魏晉與盛唐之詩之所以不可及,就在于他們“惟在興趣”。關于“興趣,嚴羽《滄浪詩話》中有三種提法。一是興趣,說“盛唐諸人惟在興趣”;二是興致,說“近代諸公”“多務使事,不問興致”;三是意興,說“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這興趣、興致、意興三者基本意思是一樣的,只是側重不同而已,興趣側重趣,興致側重興,意興則側重意象。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道:“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由于“惟在興趣”,所以詩歌就有含蓄深遠/韻味無窮的意境。嚴羽對這種意境藝術特征的描繪即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透徹玲瓏,不可湊泊”。據(jù)說羚羊晚上睡覺時,角掛在樹上縮成一團,最靈敏的獵狗也聞不到其氣味,無法找到它的蹤跡,借此說明這種意境精妙絕倫又渾然天成,沒有任何人工痕跡,并具有朦朦朧朧之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罩兄?,若聞若寂,相中之色,似見似滅,水中之月,非有非無,鏡中之象,亦存以亡?!斑@種意境具有虛實結合的特點,它若有若無,似虛似實,象外有象,景外有景,讓人感到有無窮的言外之意、韻外之致,味外之旨?!?/span> 嚴羽言“妙悟”言“興趣”,都用了“惟在”二字予以特別強調,實則是強調由“興趣”而“妙悟”所形成詩的最佳審美效果。詩有“別材”、“別趣”,“與一般文章不同,嚴羽不否定現(xiàn)實生活中人事之理物事之理,也不敢無視兩宋理學家侈言之理,但他堅決反對以理入詩”,詩既然是吟詠性情之具,就根于詩人的興趣而不是理性思想的指引,一旦涉及理路,情性自由便會被束縛甚至扼殺,“興趣”便會被囚鎖?!?妙悟’的底蘊是'興趣’,孟浩然之所以能妙悟,就在于他在大自然之中感發(fā)了濃郁的興趣,于是其詩似不思而得,'忽然而來,渾然而就’;'興趣’是'妙悟’的外發(fā),興趣無窒無礙,發(fā)而自在自由,以至于'詞理意興無跡可求’就可臻至詩的最高審美境界,那就是“詩而入神”了。”
三、“妙悟”的旨歸——“詩而入神” “詩而入神”是嚴羽論詩“從頂上做來,謂之向上一路”最終的落腳處。他歸納出“詩之法有五”、“詩之品有九”、“其用工有三”、“其大概有二”,進而凸現(xiàn):“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者蓋寡也?!?/span> 聯(lián)系他對“妙悟”、“興趣”的內容來看,“妙悟”就是本色當行,“入神”則是詩的極致。雖用語不同,但指的卻是同一境界。詩要“入神”是嚴羽對我國傳統(tǒng)美學的繼承和發(fā)展。形神問題是我國詩文畫論中極為重要的美學問題,在藝術領域,畫論是最先談到形神問題的,我國古人論畫,大都主張既要寫形,又要傳神,即不僅要畫出對象的外部特征,而且要表現(xiàn)出對象的內部神情,做到形神兼?zhèn)?,詩文理論受此影響頗深。嚴羽即是將“妙悟”與“入神”連在一起,強調詩歌要“悟”出事物之“神”。 “詩而入神”大體上可做兩種解釋:一是體物而得物之“神”至神妙入化之境界,另一種則是詩人之主體精神通過對審美對象的處理,或物的人化、或情的物化,使詩中透射出詩人本人的神氣,這一層面按今天的話講就是一種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嚴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四語,比喻式地表述詩人之情思興趣超脫了具體事物的形聲描寫,使觀賞者獲得一種純精神性的審美感受,讀者以心會心而于文字之外觀照詩人之“神”。一切生活中有形跡之物都可以通過“妙悟”而轉化為精神性意象或情境,而這超越一切形跡的“神”,即是具有能動作用的詩人主體之神。
四、“妙悟”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審美意義與價值 (一)“妙悟”對于心源的開掘 妙悟是對“心源”即心靈之源的發(fā)動,“心源”是佛學概念,意指心為萬法之根源,也是人的根性所在。如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郭若虛的“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說。這些論述都強調了妙悟必發(fā)于“自性”即靈魂的根性,非心源之悟則非真悟。一知半解之悟,無法探得藝道驪珠。這就是古代藝術家所謂的物在靈府,不在耳目,從外在的視覺經(jīng)驗回到內在的心靈體驗,因此,“道精藝極,當?shù)弥谛?,不得之于糟粕?/span>,真實的藝理需要心靈妙悟加以把握,而不是從形式技巧中去探求,正如嚴羽所言“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直截根源,謂之頓門”。 妙悟是一種超越理性邏輯的獨特思維方式,它排斥物欲理障,摒棄邏輯思考,追求單刀直入、洞達心源,這是一個建立純粹本心的過程。“在純粹本心中,充分釋放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去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世界?!?/span> (二)“妙悟”對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升華 “悟”,是的靈性的瞬間啟動,當嚴羽講到“悟”時,實際上又不限于學古人之詩了,而重在對于詩因詩人“悟入”狀態(tài)不同而有審美態(tài)勢之別的闡述:“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退韓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边@里,嚴羽不知不覺地將學之“第一義”轉換為了審美創(chuàng)造的“第一義”,“妙悟”是創(chuàng)作的一種才能表現(xiàn),與“學力”沒有必然的關系,孟浩然雖學力不如韓愈,“妙悟”卻勝過韓愈,因而詩獨出其上。 其實,“妙悟”和創(chuàng)造活力之間的關系,可以納入到中國哲學“體”“用”關系的框架中,僧肇在《涅槃無名論》中談到“妙悟”時所說的那段著名的話:“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tǒng),懷六合于胸中,而靈鑒有馀;鏡萬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虛,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淡淵默,妙契自然,”湯用彤先生說:“肇公之學說,一言以蔽之,曰:即體即用?!?/span>妙悟的心靈是體,而“鏡萬有于方寸”“拔玄根于未始”云云為用,有此體方有此用,即此體即此用。如其所云妙悟之心因解除了外在的理智欲望等等的束縛,是以不得、不見、不聞、不聽,而有此心體,則可有不得之得、不見之見、不聞之聞、不聽之聽。我們要試圖回到生命的原初,恢復生命的悟性,解除理智、概念、傳統(tǒng)、經(jīng)典、權威、習慣等一切知識方面的束縛,以無聰明去揮發(fā)生命的大聰明,以無智去掘發(fā)出生命的大慧,讓創(chuàng)造力在沒有理智等的遮蔽下自由馳騁噴發(fā)。 (三)“妙悟”對無我之境的實現(xiàn) 詩學上的“無我之境”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文中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前一個“物”,指的是審美靜觀中的主體,他在這個客體中喪失了自己,就是說,甚至忘掉了他的個人存在,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例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陶淵明的詩作,“采菊東籬”的詩人就在“悠然”之中,他的為世俗所羈絆的主體,消失在自然客觀世界當中,自然仍舊是自然,而在自然當中,一切又透露著更為深遠的意境:宇宙之永恒,自然之無限。作者的視角是客觀的,二者靜靜地互相映照,取得一種深深的默契。由此可見,詩歌的藝術境界是對自然美的提煉與升華,以達成一種禪的圓融與詩的超脫。 與之相似,嚴羽的“妙悟”是一種非對象性的中觀思維,追求天人相合的境界,妙悟的結果是“一”而非“二”,是心物融合而非主客對立。妙悟是消除了對象性思維的齊物的境界。主體與對象不再對立,主體沉神潛心,滲透到對象中,與對象融為一體,身與物俱化。在妙悟體驗中,人與世界進入了一種非主非客的融和狀態(tài),“即從世界的對岸回到世界之中,冥滅物我之間的一切界限,解除主客體的關系性的存在。”所謂“出世宗教之悟比于暗室忽明,世間學問之悟亦似云開電射,心境又無乎不同”。妙悟就是從幽暗遮蔽走向光明澄澈,如同撥云見日,似電光石火照亮真實的世界,徹底解除心與物、人與世界的對峙狀態(tài),進入天人感會、心物冥合之境。
五、結語 “妙悟”理論是嚴羽美學思想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嚴羽以禪喻詩,,把禪宗“妙悟”的思維方式運用到詩歌欣賞與創(chuàng)作中,對于后世的詩歌理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由于時代和認知的局限性,嚴羽的理論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之處。他把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完全歸之于學習古人,過分強調以“漢魏晉盛唐為師”,忽略了效法自然,向現(xiàn)實生活學習的主要方面,似有顛倒源流之嫌。如若只注重效法古人,可能會導致脫離現(xiàn)實道路,使詩歌發(fā)展偏離大道。在對于嚴羽理論思想借鑒運用時,我們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2]普濟,五燈會元,蘇淵雷譯,北京:中華書局,1984. [3]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5]郭齊勇.中國古典哲學名著選讀[M].人民出版社.2005. [6]朱良志.大音希聲——妙悟的審美考察[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5. [7]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8]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4.
[9] [10]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1]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朱自清講授,劉晶雯整理.朱自清中國文學批評研究講義[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3]郭紹虞.宋詩話考[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4]洪樹華.《滄浪詩話》詩學體系及批判旨趣[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15][日]鈴木大拙,禪學入門,三聯(lián)書店,1988. [16]僧肇著.張春波校釋.肇論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0. [17]皮朝綱,劉方,“悟”——禪宗美學方法論的核心范疇[J],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 [18]喻守國,從“悟”看嚴羽的“以禪喻詩”[J],求索,201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