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帶我們深入的了解數學家以及喜歡數學的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雖然它介紹的只是一個千禧年的數學難題的提出,解釋,解決過程。但是我讀完之后毫不猶豫的把它評為了2016年我讀過的書的最好的一本。也許是同樣玩數學的人吧,我能體會出無論是數學老師還是數學家,心里的那種揮之不去的執(zhí)念,就是對解決問題的無限憧憬和欲望。在這里,法國人龐加萊,俄羅斯人佩雷爾曼,帶我們尋找激蕩在每一個數學人內心深處的那種沖動。 -01-
數學闡述宇宙的形狀
任一單連通的、封閉的三維流形都與三維球面同胚。
像許多高深的數學問題的提出一樣,龐加萊猜想只有這短短的一段話,相信大部分人完全看不懂,下面講一個故事:
貝納胡博士隨之拿出了一款紅色的繩子,貼著投影在墻壁上的 宇宙圖片,他將繩子沿著宇宙形狀繞了一圈。 '現在,請大家想象,有一個人帶著足夠長的繩子,從地球出發(fā)進行環(huán)繞宇宙一圈的旅行。假設這個人最后平安無事地返回了地球。這時,已經繞在宇宙上一圈的繩子,是不是會像這樣,最終一定能夠收回到自己的手中?。貝納胡博士把剛才鋪開的繩子拉回到了自己手頭。 '如果繩子一定能夠收得回來,那么我們就應該可以判斷宇宙是球形的。這是'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難題所要說明的內容。
我們接著來聽博士所講的故事。 '同學們,在麥哲倫船隊航海成功大約400年之后,我們的天才科學家亨利·龐加萊卻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他認為用麥哲倫的方法,根本無法證明地球是球形的。龐加萊是這樣推論的如果地球不是完美的球形又如何?假設,存在一個貫穿北極和南極的巨大孔洞,地球的形狀就像一個甜甜圈,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麥哲倫的船隊應當也可以回到最初出發(fā)的地點。所以,通過航行回到了出發(fā)地點,就認為地球是完美的球形,這個論斷不能夠完全成立。這個懷疑也許會被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但是大家想一下,在龐加萊生活的那個年代,也就是19世紀后半葉到20世紀初,別說是人造衛(wèi)星,就連飛機都還沒有發(fā)明出來。當時還沒有人能夠親眼看到過北極點或者南極點。貫穿兩個極點的巨大洞穴是否存在,在當時是誰都無法去論證的。 貝納胡博士隨之取出了兩個地球儀,一個是普通的地球儀,一個是中空的甜甜圈形狀的地球儀。博士告訴大家,有一種方法,不管地球實際上是什么形狀,都可以僅用一根繩子就證明出來。 '首先請大家在腦海中想象,你手上拿著一根非常長的繩子,站在海邊的岬角上。第一步先把繩子的一頭緊緊固定在岬角上,另頭則綁在一艘船上,這艘船開始向遠方起航。 '這艘船環(huán)繞地球一周,很快就歸來。當船回到原先的出發(fā)地點 時,你把綁在船上那一頭的繩子解下來,同樣也綁在岬角上。大家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的手上握著一根繩子,而這是一根環(huán)繞了地球一圈的繩子。當你往回收繩子時,如果能夠全部收回,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地球是球形的。龐加萊就是這樣進行推論的。 '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想象,如果地球是甜甜圈的形狀,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再試著想象一下,你手中握著環(huán)繞了地球一圈的繩子,現在開始用力往回拉,大家用力!” 這回怎么樣?對,不知道為什么,繩子拉不回來了。從外太空的角度看地球,這個原因就很清楚了。繩子穿過了地球的中心孔洞,繞著環(huán)狀地球的某一部分一圈。所以,往回繩子的時候,繩子已經綁在了環(huán)狀地球上,收不回來了。而且,即便是在繩子沿著中心空洞的邊緣環(huán)繞一周的情況下, 也不能收回。講到這里,一位同學舉手提問。老師,我覺得如果繩子是環(huán)繞孔洞邊緣一周的話,應該能收得回來啊? 這個問題在貝納胡博士的意料之中。博士叫了一名學生來到講臺上,和他一起給大家示范。 '現在,我們在甜甜圈形狀的地球上進行實驗,看能不能把繩子收回來。像這樣慢慢地把繩子往回拉······大家看,繩子懸在了空中,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說是成功收回了繩子。想要把沿孔洞一圈的繩子收回來,無論如何都會造成繩子離開地球表面的情況。如果不是嚴格地沿著地球表面收回繩子,那就不能將其視為調查地球形狀的實驗了。
耐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估計大家就應該懂了這個猜想比較通俗的解釋。今天的文章里我不想詳細去講述這個猜想本身,我感觸最深的是當年法國人能對世界公認了幾百年的“真理”的質疑。也正是這種質疑,才掀起了人們對于拓撲學的巨大興趣,從而開辟了一個偉大的全新領域。質疑——這是一種處事的態(tài)度,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全部都在努力的去接近真理,但永遠沒有人說它們就是真理。而每一次的接近,都是來自于一次又一次的質疑。我們學會獨立的去思考,以客觀事實為基準,努力向所有身邊的新問題提出懷疑,試著挑戰(zhàn)權威。在網上的所有新聞都是正確的嗎?被人們歌頌的東西,人,都是好的嗎?難道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嗎? -02-懸賞
卡爾森博士。我知道在數學界主流的認知中,是很難接受懸賞這種方式的。但是這個方法在提高年輕人對數學的興趣上,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自從我們發(fā)布千禧年難題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到我這里詢問關于。XX猜想的獎金'的習題。這就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和眾多的學生一起討論數學的話題。'而且懸賞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宣傳方式,可以吸引大眾眼球,讓人們對數學產生興趣。不用花一分錢,就已經讓如此之多的人對千禧年難題都有所了解,這不是非常棒的廣告嗎。
太多的學生問我,“老師,學數學除了像你一樣當老師以外,還能做什么?”好吧,如果真的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么請讀上面的話吧?;蛟S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不得不說,錢真的可以驅動更多的年輕人從事到對于難題的研究中。甚至可以借助錢把數學難題炒作到世人皆知。當年費馬大定理的解決者安德魯·懷爾斯也曾經出現在各大雜志的封面,甚至給各種男士物品做代言。商業(yè)的力量在那一刻淋漓盡致了。然而,重點在下面,繼續(xù)聽故事吧。
-03-金錢和夢想
問:難題得以解決時,真的值得支付100萬美元嗎?。 卡爾森博士:關于這個問題,請你以我們從古代就知道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為例思考一下,我想你一定也能自己就得出答案。雖然早在公元前300年,畢達哥拉斯定理就已經得到了證明,但是當時的人們一定沒有料想到,這個定理會在現代被如此廣泛地應用。 '如果假設每使用一次這個定理都需要向畢達哥拉斯支付1分錢,那么這個定理的價值將會大大超過100萬美元。因此,如果從長遠來看,千禧年大獎的這幾個問題,其價值都肯定遠遠高于100萬美元。 問:那么這100萬美元的獎金,會不會成為數學家們致力于解決這些難題的首要動機呢。 卡爾森博士:這應該不會。您的這個問題,請允許我以一個數學家的身份來回答。數學家挑戰(zhàn)某個問題的動機,是來自于對于未知世界的憧憬。能夠挑起數學家們興趣的,和能夠吸引小孩子們興趣的,是同一個東西,那就是想要探索未知事物的意愿。 '小孩子是努力想要了解自己身邊的這個世界的一種生物,是與生倶來的科學家。我們這些數學家,說直白一點,也不過就是雖然長大成人,但仍然保持著這份好奇心而已。數學家的好奇心,和那些發(fā)現南極、北極以及亞馬孫的探險家們所具有的好奇心沒什么不同?,F在在我們的星球上,人類還完全沒有開拓的地方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但是在我們頭腦中的智慧世界里,探索是沒有邊界的。那里還有無限多的未知的存在有待我們的開發(fā)。
遺憾的事情是,俄羅斯的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在解決了龐加萊猜想之后,放棄了100萬美元的獎金,那么他是土豪嗎?不,他甚至于由于貧窮不得不住在圣彼得堡的郊外,每天需要等菜市場快收市的時候去買廉價的食物來維系自己的生活。那么為什么?現在回到一個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詞——工匠精神。身邊太多人說自己要成為一個工匠了,那么對于什么是工匠,我想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這個話題太大,我只給出我自己的一個解釋,成為工匠的必要條件是:忽略金錢,只有夢想和遠方。如果你在做的事情是以賺錢為目的,每年以營收的數字來實現成就感,那么,你永遠不是一個工匠。所以,安德魯懷爾斯是不是一個數學人的榜樣。數學的魅力就在于解開謎題的那一瞬間所產生的興奮。數學就是一場旅行。數學家們都在竭盡所能地努力,就為了親眼去看那些從沒見過的風景。所以,一切數學家其實就是在一顆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做著各種各樣的全新的體驗。數學是一個永遠不可能重復的學科,每天必須去放棄掉用過的辦法去開發(fā)全新的方法,才有可能把問題解決,有人到死也沒有解開過任何一個數學難題,但是他們也愿意帶著這顆天真的心微笑的死去。這是工匠精神。
格里戈里·佩雷爾曼 -04-學數學為什么
在數學研究中,當你換個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時,就會發(fā)現過去看不清的那些東西在這個瞬間突然都變得很清晰,這才是數學中最美妙的瞬間。就像當你身處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時,如果你站到一個非常好的角度上,就能看到林中的樹木都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整齊排列著的。而其他的角度看,不過是雜亂無序的一片茂密樹林而已。數學研究也是類似的,從正確的角度去研究,就能馬上很清晰地看到其結構。
這段話是我整本書唯一用水性筆劃上的。學生問了幾十年:“除了考試,除了買菜,給我一個學數學的理由”。我曾經說過,數學最沒用,因為買菜已經不用你算了。數學最有用,因為他教你去解決問題。那么什么是解決問題,其實就是變換角度去思考。不要以為當門推拉都不開時,所有人都會想到橫著拉門。你思考問題的角度越獨到,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越高,成功的可能性也越高。當你去抱怨生活艱辛,機會不均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你的人生規(guī)劃早已經墨守成規(guī)??墒悄銜毐脔鑿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