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經(jīng)》中,「知不知、上,不知知、病」這句話也是隱含非常深刻內(nèi)容的,我們今天就來解讀這句話。 用詞性分析的方法,把這句話里主要的字分析一下。「知不知」中前一個「知」字,這個「知」字在這里是動詞,表示「知道、了解」的意思。 「知不知」中后一個「知」字,這個「知」字在這里是名詞,表示「人的認知模式」。 「知不知」中的「不」字,這個「不」字的甲骨文,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讀過,依然保留著甲骨文「不」字的字義。甲骨文「不」字表示的是「顯性世界與隱性世界的相反」的意思,所以,這個「不」字是形容詞。 「不知知」中前一個「知」字,這個「知」字在這里也是動詞,任然表示「知道、了解」的意思。 「不知知」中后一個「知」字,這個「知」字在這里還是名詞,依舊表示「人的認知模式」。 「不知知」中的「不」字,這個「不」字所修飾的「知」字是動詞,所以,這個「不」字是副詞,表示否定的意思。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中,包含著非常重要內(nèi)容!這句話中,包含著一個《道德經(jīng)》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這在以往的解讀中所忽略的。 一個人的完整「認知模式」其實包含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被老子稱為「知」,還有一部分被老子稱為「不知」。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完整「認知模式」=「知」+「不知」。 用中華源頭文化的「重疊結構世界」原理、「心智系統(tǒng)轉換」方法來看: 「知」指的是一個人顯性人體心智系統(tǒng)的認知模式,「不知」指的是一個人隱性人體心智系統(tǒng)的認知模式。 (第一次接觸「重疊結構世界」原理、「心智系統(tǒng)轉換」方法的網(wǎng)友,請閱讀心智玩家的文章,篇幅有限這里不展開贅述了……) 還原「知不知、上,不知知、病」這句話的本來意思一般人平時只知道用自己的「知」認知模式,去認識這個世界以及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還有「不知」認知模式,更不懂得去開發(fā)自己的「不知」認知模式。 所以,當一個人知道自己還有「不知」認知模式,并訓練、運用自己「不知」認知模式的時候,說明這個人有了突破,這就是「知不知、上」的意思。 「知」認知模式屬于顯性人體心智系統(tǒng)中的認識模式,這種認識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這種認識模式完全依靠已有的經(jīng)驗、預期、偏見來認識事物的,所以,一個普通人不認識到自己「知」認知模式的局限,那么,對于一個與生具有的完整的認知模式,就是一種缺陷,這就是「不知知、病」的意思。 也有的《道德經(jīng)》版本,把「不知知、病」寫作「不知不知、病」,意思是一樣的:不知道「不知」認知模式,對于與生具有的完整認知模式,也是一種缺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