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熱下寒、 1、胸隔有熱,中焦有寒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 組成:梔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兩)上二味. 煎法: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溫進(jìn)一服.得吐 者.止后服. 治法:清上熱,溫中寒。 主證:胸隔有熱:身熱,微煩,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中焦寒:腹?jié)M或腹痛,食少便溏. 梔子清上,干姜溫中,藥性雖異,但梔子之寒不礙干姜之溫,干姜之熱亦無妨梔子清熱,寒熱同化,而功則合奏,此則寒熱并用不二之法。正如陳蔚所說:“心病而煩,非梔子不能清之,脾病之寒,非干姜不能溫之” 2、黃連湯 原文: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173) 方藥: 黃連三兩 炙甘草三兩 干姜三兩 桂枝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治則:清上溫下,和中降逆 主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 熱在胃則嘔吐,黃連主之;寒在腸則腹疼,干姜、桂枝主之。諸凡寒熱錯雜之吐瀉腹疼,均可用本方化裁。如適當(dāng)加減,可以治諸多胃腸寒熱錯雜疾病。 3、麻黃升麻湯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傷寒論》357條) 組成:麻黃二兩半 升麻一兩一分 當(dāng)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 八銖 萎蕤十八銖芍藥六銖 天冬六銖 桂枝六銖 茯苓六銖 炙甘草六銖 石膏六銖 白術(shù)六銖 干姜六銖 煎服: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 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令盡。汗出愈。 病機(jī):邪陷陽郁,肺熱脾寒 功效:發(fā)越郁陽,清肺運(yùn)脾。 肺熱用知母、石膏、黃芩清之;脾寒用桂枝、干姜溫中通陽;其它諸藥根據(jù)病機(jī)而設(shè)之。諸藥合補(bǔ)、瀉、寒、溫、宣、散于一體,補(bǔ)而不斂邪,散而不傷陰,藥效互補(bǔ),充分發(fā)揮清上溫下、滋陰和陽,發(fā)越郁陽之功。本方用藥特點(diǎn)有二:其一,藥味多。集宣、散、清、溫、補(bǔ)、瀉之品于一方,以適應(yīng)復(fù)雜之病情;其二,劑量小而重點(diǎn)突出。其中麻黃用量最大,為二兩半,以寓宣散為主之義,余藥量小,又利于發(fā)散陽郁而防傷陰液之弊。故服藥后,宣散而致“汗出”,從而達(dá)到交通表里上下,既濟(jì)陰陽水火之效,則其病可愈矣。 本證以邪陷陽郁,肺熱脾寒為病機(jī),以邪陷而陽郁不達(dá)四末,所以手足厥冷,下后陰陽兩傷,陰傷而肺熱絡(luò)痹,則咽喉不利、唾膿血上熱證;陽傷則脾寒氣陷所致泄利不止的下寒證為審證要點(di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