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寧陶的文化傳承
[ 玉溪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9 進入社區(qū) 來源:玉溪網 點擊:1 ]
傳說女媧娘娘把黃土捏成人形,從此誕生了人類。傳說本不可信,但我們的祖先用黃土造物作器卻是實實在在的人類文明成果,而磚瓦窯就是這種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時至今日,我們仍在傳承著這門獨特的技藝,磚瓦窯作坊就是中國千年陶文化的活化石。
在華寧陶日益興旺的今天,磚瓦窯功不可沒,它是華寧陶發(fā)展歷程中的文化精髓,是華寧陶的根。今天,華寧陶有據可考的歷史有600多年。在華寧縣城東南邊有個村子叫碗窯村,村里有座窯神廟,廟里石碑上記載著村子的歷史。人們對窯神頂禮膜拜,并形成一種習俗,就是每年的農歷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全縣的窯戶、窯工都要到窯神廟祭拜窯神。村中還有一塊立于清咸豐四年的《重修慈云寺(即窯神廟)功德碑記》,記載了碗窯村的由來,村民由車、汪、張、高、彭、楊等姓的窯戶組成,都是窯工,從明朝洪武年初陸續(xù)定居于此,世代以燒窯為生。
今天華寧的窯戶仍以舊時六大窯戶的后人為主,窯工則來自四面八方,都是農民,有的拖家?guī)Э?,有的獨闖江湖。他們默默無聞地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華寧陶、為社會文明和諧作出了貢獻,他們燒制的青磚灰瓦就是自己的代表作品和衣食父母。青磚灰瓦由普通粘土燒制而成,看似簡單卻是一門不簡單的技藝。每一件器物都必須經過選土、揉泥、拉坯、造型、雕刻、晾干、燒制等諸多環(huán)節(jié),每道工序均馬虎不得。制好的土坯還要經數(shù)日晾曬風干,之后入窯經千度爐火煅燒數(shù)十小時,再適時注水降溫冷卻才得青磚瓦。其原理是,粘土中含有鐵,燒制過程中完全氧化時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也就是我們最常用的紅磚赤瓦;如果在燒制過程中加水冷卻,使粘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而生成低價鐵則呈青灰色。一件件青磚灰瓦看上去青黝瓦藍,如鐵似鋼,拿在手上敲起來有叮當悅耳的金石之聲,只有發(fā)出這種金屬聲音的青陶構件才算合格的正品。
眾所周知,華寧陶以建筑陶和生活陶享譽省內外。昆明金殿、建水文廟,乃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后期修繕使用的琉璃瓦、青磚瓦和磚雕構件都出自華寧;臺灣、新加坡亦有古建筑工程的專家專程到華寧采購建筑材料,這些代表性產品都是華寧磚瓦窯的師傅燒制的,可以說,磚瓦窯是華寧陶工藝的世世相傳、更是陶文化的代代創(chuàng)新。幾百年來,雖然生活陶和工藝陶燒制技術層出不窮,但只有青磚灰瓦一直沿用古老技藝燒制,唯有其“老”,才有其“新”的誘人魅力。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發(fā)現(xiàn)烤火、煮飯吃的地面和墻面,經高溫陶化的泥土能保溫防水、質地堅硬,由此誕生了制陶技術。西周時期出現(xiàn)了建筑用的筒瓦、板瓦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已經熟練掌握了青陶燒制工藝。據古書記載,秦漢時期人們崇尚黑色,窯工利用氧化還原法燒制出青磚瓦、空心磚、板瓦、筒瓦、瓦當?shù)冉ㄖb飾構件,到了隋唐,象征皇家威嚴的琉璃瓦替代了青磚灰瓦,青陶技術從此流傳民間,推動了民居藝術水平的提高,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建筑文化。明清時期,磚砌技術提高,人們大量采用磚墻建蓋房子,青磚灰瓦燒制規(guī)模和應用達到鼎盛,窯業(yè)十分興盛,并由黃河流域蔓延傳播全國,華寧陶的始祖車鵬就是這個時候從江西遷徙過來的。
如今新型建筑材料層出不窮,但華寧燒窯傳人仍在執(zhí)著地點燃窯火,秉承著老祖宗口耳相傳的手藝,用一窯窯青磚灰瓦、磚雕脊獸,建成了一幢幢巧奪天工、富有中國特色的仿古建筑。近年來,楚雄的彝人古鎮(zhèn)、貴州省的荔波古鎮(zhèn)、大理的洱海民居等,都是傳統(tǒng)華寧陶建筑材料的代表作品,華寧陶文化得到傳承并發(fā)揚光大。(楊文橋 文/圖) |
|
來自: 七里山人 > 《陶瓷產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