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志:提起輔導員,如果你腦子里還是一堆婆婆媽媽、嚴厲、刻板的形容詞,那你就徹底“out”了。 時代在變,學生在變,輔導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也在變。今天的輔導員,早已擺脫了板著面孔說教的嚴肅形象。他們是“混跡”于學生中間“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工兵”,更是與時俱進、與學生俱進的“特別能琢磨”的“引路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輔導員楊熙最近有些小憂愁,本想約面臨“學業(yè)預警”的學生談話,可她卻碰到了個“硬釘子”。 “您不能通知家長!我是成年人了,自己可以處理好。要是我知道有人背地里告訴家長,我就把她拖進黑名單!”走在楊熙身邊的女生聲音不大,口氣卻很強硬。 一面是“有情況要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的輔導員工作守則,一面是硬梆梆的小女生,琢磨半晌,楊熙做了“妥協(xié)”:“要不你給家里打個電話,老師當著你的面跟媽媽說幾句話?”真誠的目光終于換來微微的點頭。 這幾天,和楊熙有著相同經歷的,還有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免費師范生班輔導員隋璐璐。“談了幾次話了,每次都覺得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可這孩子就是低著頭不說話。最后一次,終于看到他嘴角微微地上揚,哎呀,我真是心花怒放,有門了!” 這是一個不愛回宿舍住的男生。 “上學期答應老師的,怎么沒做到呢?” “每次給你宿舍打電話,你都不在,是不是又沒回去住?” “是。” “感謝你對老師的信任。不過你一個人住那么遠,老師不放心,你家長也不放心,能不能答應老師,每周有幾天回宿舍住?” 自始至終,隋璐璐沒說一句“硬話”,但結果令她滿意,因為她聽到了一個肯定的答復:“好!” 一茬接一茬,學生的特點越變越快。輔導員的工作方式怎么變?啥樣的技巧最有效?輔導員們成了工作中“特別愛琢磨”的探索者。 “這些孩子處于半大不大的年齡,體現出很強的矛盾性,既有極強的權利意識,希望被尊重,又在生活上有困擾、思想上有困惑,需要被引導。所以我們的工作特別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闭且驗樘枩柿藢W生的“脈”,北京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的輔導員李曉京早已成為學生的“貼心人”。 “京姐,男生宿舍要打起來了!”一聲招呼,還在操場上帶軍訓的李曉京一溜小跑就往宿舍趕。 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生活習慣的不同也能讓十八九歲孩子的世界里硝煙彌漫。李曉京趕到時,4個大男生嚷嚷著分宿舍,聲音傳滿了整個樓道,拳頭也捏得嘎嘎響。 “都怪我,沒早點把這事兒處理好……”瘦小的李曉京站在比她高出大半頭的學生們面前,一張嘴就是道歉。 學生們傻眼了,老師竟然沒質問也沒發(fā)火!沒等她再多說,火藥味兒早就散了一大半,小伙子們紛紛挺起了胸膛:“京姐,您放心,我們再也不吵了,以后我們會活得像個男人!” “浸”在學生堆里才能走進學生心里。讓李曉京變成“京姐”的,除了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工作理念,還有和學生一樣“潮”的工作方式。 不再是捧著小本兒跟在學生屁股后面,如今的輔導員們開辟了時髦的思政工作新陣地。 “喲,這是誰投的三分球,真夠帥的!”剛打完比賽,就收到了李曉京發(fā)來的信息,滿心歡喜的學生羞澀地吐吐舌頭:“京姐消息真靈通!” “我的眼線到處都有!”李曉京晃晃手機,得意地笑了。 而說起學生的愛好,中國農業(yè)大學的輔導員孫德昊更是如數家珍:“上一茬學生愛看《鬼吹燈》、玩‘紅警’,現在的學生愛穿越,迷DOTA……要跟孩子聊天總得有些共同語言吧,不琢磨怎么行?” 如今,不少輔導員都變成了學生眼中標準的新“四有”青年:有qq、有飛信、有人人、有微博,全方位的裝備讓他們不僅在交流工具上和學生零距離,也促使他們深刻體會到,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學生接受、喜歡的方式開展,思想引領也能是“潮人”。 不過,當了“潮人”,孫德昊、楊熙們也一直在思考:我們有這些新東西絕不是為了跟著學生轉,而是走近他們,及時發(fā)現孩子們思考什么、需要什么,這才是我們要琢磨的事兒。(本報記者豐 捷 王慶環(huán) 李玉蘭 本報通訊員 鄧 暉) (來源:光明日報) 來源:光明日報 |
|
來自: 王暉eu9eyungay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