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東南2016春拍中上拍的一方清代澄泥硯出自明善堂所藏,底部鐫刻有“明善堂珍賞”為記。明善堂為清代著名收藏家怡僖親王弘曉的書房,曾歷藏眾多皇室秘寶。這方澄泥硯正是其珍藏之一,顏色為最上乘的鱔魚黃,包漿濃厚,淳古可賞。整件作品造型為辟雍式,所謂“辟雍式”,源于西周天子所設(shè)之明堂?!氨僬撸狄?。象璧圓又以法天,于雍水側(cè),象教化流行也?!?,因而辟雍四面環(huán)水,圓如玉璧——這也是辟雍式硯臺的造型特征:硯堂凸起,四周下凹猶如水池。這件辟雍式澄泥硯,硯堂留有研痕,硯池則依稀可見當(dāng)年蓄墨余跡。硯臺側(cè)面環(huán)邊圓雕三組博古獸面紋作為裝飾,栩栩如生,又有薄雕博古獸紋飾帶,與辟雍式這一古典的硯臺形制相互呼應(yīng),古樸大方,韻味深厚。同時又配有紅木硯盒,更顯典雅珍貴。 清 海屋添壽端硯 除了澄泥硯以細泥燒制而成之外,其余三大名硯均為石質(zhì),其中由以端硯最受文人喜愛。依然是宋代蘇易簡的《文房四譜》,寫道:“端硯,青紫色,琢之為硯,可值千金”,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的《蕉窗九錄·論硯》認為:“硯以端歙為上,古端之舊圪下巖,天生石子,溫潤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無聲,貯水不耗,發(fā)墨而不壞筆者,為希世之珍?!笨梢娖湓谖娜搜壑?,價值勝于千金。端硯之所以如此受推崇,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質(zhì)地。 吳昌碩款硯臺(橋本關(guān)雪舊藏) 端硯之石采自端溪,其石性溫潤、紋理續(xù)密、發(fā)墨貯水、磨之無聲、溜不損毫。張潮在《硯林小引》中提到,很難尋覓到完美的硯臺,主要原因在于“其或宜于筆者,輒不肯輕易受墨。能發(fā)墨者,又往往不宜于筆。二者不可得兼?!蹦軌蝽槙衬ツ某幣_往往對于毛筆也有磨損的傷害,而不磨損毛筆的硯臺又常常不能輕易受墨,難以兼顧。然而上好的端硯就是一種既不損毫又易發(fā)墨的佳品,其溫潤程度猶如美玉,徐渭稱贊端硯“端石之佳,生于水涯。溫膩為玉,斯乃然也。翩翩公子,弄筆生花。”這種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端石的開采又極為艱險困難,蘇軾在《端硯銘》中寫道:“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簧火下縋,以出斯珍?!蔽镆韵橘F之下,上品端硯又更加珍貴了。難怪徐似道《買硯》詩中說“俸余宜辦買山錢,卻買端州一硯磚”了。 |
|
來自: 稍遜風(fēng)騷小老頭 > 《文房用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