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又名理中丸、人參湯)
【原文】
1.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傷寒論》(386)
2.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傷寒論》(396) 3.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第九》
【組成與用法】
人參 以四物依兩數(shù)切,用水 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视盟?,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功效】溫中健脾。 【醫(yī)案】 1.經(jīng)期過長 初診:2005年8月2日。黃某,女,35歲,月經(jīng)紊亂近3個月,月經(jīng)按期于7月22日來潮,至今12天未凈,經(jīng)量多,經(jīng)色鮮,夾少量血塊,無不適癥狀。帶下無殊,納可,寐安,大便秘結(jié)。8月1日血常規(guī)檢查提示:血小板 36~74×109/L(正常值100~300×109/L),血小板壓積 0.08(正常值0.12~0.212)。B超檢查:子宮三徑46mm×41mm×49mm,子宮內(nèi)膜厚度4mm,宮內(nèi)節(jié)育環(huán)位置正常。月經(jīng)史:16歲初潮,27~30天一周期,3~10天凈。生育史:1-0-2-1。舌偏淡嫩,苔薄膩,脈細軟。西醫(yī)診斷:血小板減少癥。 治法:溫中健脾止血。 方劑:理中湯合黃芪建中湯加味。
黨參15g 二診:2005年8月5日。經(jīng)水8月4日晚上凈,左側(cè)頭痛,舌脈如上。 治法:補益氣血。 方劑:歸脾湯(《濟生方》)加生白芍10g、蔓荊子10g、珍珠母20g,5劑。 三診:2005年8月31日。月經(jīng)8月25日來潮,經(jīng)量中等,今已減少,色暗,足跟疼痛,血液常規(guī)檢查:血小板120×109/L,血小板壓積0.16,舌脈如上。 中藥守8月2日方加仙鶴草20g,續(xù)進5劑。 四診:2005年9月6日。服藥之后經(jīng)水即凈,現(xiàn)腰酸足跟痛,舌脈如上。 方劑:腎氣丸加杜仲10g、續(xù)斷10g、仙鶴草20g,7劑。 2.經(jīng)期過長 初診:2006年12月21日。張某,36歲,自1998年剖腹產(chǎn)后,經(jīng)期延長,10多天方凈,經(jīng)量正常,經(jīng)色鮮紅,經(jīng)前乳房脹痛,經(jīng)期小腹墜脹不適,帶下正常,納可,大便溏薄。末次月經(jīng)12月10日來潮,至今12天未凈,量已少,褐色。B超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小肌瘤,大小約5mm×4mm×4mm。生育史:1-0-2-1。舌淡紅,苔薄白,脈細。西醫(yī)診斷:(1)子宮肌瘤。(2)腸炎。 治法:溫中健脾,清熱止血。 方劑:理中湯合紫參湯加味。
黨參15g 二診:2007年1月2日。進藥一劑,陰道出血即凈,大便先硬后軟,舌脈如上。婦科檢查:外陰無殊,陰道通暢,宮頸光滑,宮體前位,正常大小,活動,質(zhì)中,無壓痛,兩側(cè)附件無壓痛。 治法:清熱活血,軟堅散結(jié)。
白花蛇舌草20g 3.崩漏 初診:2005年9月13日。倪某,29歲,因原發(fā)不孕就診,經(jīng)婦科檢查,發(fā)現(xiàn)患有慢性子宮頸炎、慢性盆腔炎、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平時月經(jīng)周期定,經(jīng)量中等,6~7天凈。末次月經(jīng)8月9日至8月15日,8月19日開始陰道滴瀝出血呈咖啡色,或帶中夾血,至今未凈,惡心。舌稍淡,苔薄膩,脈細。 治法:溫中健脾止血。 方劑:理中湯合桃花湯、柏葉湯加減。
黨參12g 二診:2005年9月26日。陰道出血9月17日凈,舌脈如上。 繼續(xù)對證治療。 4.崩漏 參見“附子湯”條第1案。 5.經(jīng)行腹瀉 初診:2006年8月22日。楊某,20歲,未婚,經(jīng)前腹痛腹瀉1年有余,從經(jīng)前7天左右開始腹痛腹瀉,伴腹脹,矢氣多,瀉后則舒,至經(jīng)凈之后腹瀉不治自止。平素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則,經(jīng)量正常,經(jīng)色鮮紅,夾血塊,帶下偏多,色白,納可,寐安,末次月經(jīng)8月3日來潮。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中健脾,疏肝止瀉。 方劑:理中湯合痛瀉要方(《景岳全書》引劉草窗方)加味。
黨參15g 二診:2006年8月30日。月經(jīng)8月26日來潮,經(jīng)前腹痛腹瀉均未發(fā)生,經(jīng)量不多,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去檳榔、神曲,加仙鶴草15g,續(xù)斷12g,7劑。 6.帶下 初診:2006年9月7日。章某,21歲,帶下量多如水1個多月,6月份妊娠近40天曾行人工流產(chǎn)術。平素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則,經(jīng)量不多,經(jīng)色鮮紅,夾塊,經(jīng)前小腹隱痛,納便正常。末次月經(jīng)8月9日來潮。生育史:1-0-1-1。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婦科檢查:外陰無殊,陰道通暢,子宮頸中度糜爛,宮體后位,偏小,活動,質(zhì)地中等,輕壓痛,兩側(cè)附件無壓痛。西醫(yī)診斷:(1)慢性子宮頸炎。(2)子宮內(nèi)膜炎。 治法:健脾止帶。 方劑:理中湯合赤石脂禹余糧湯加味。
黨參10g 二診:2006年9月18日。服藥之后帶下即少,月經(jīng)9月12日來潮,昨天凈,無帶下,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續(xù)進7劑。 三診:2006年9月26日。帶下不多,色白,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續(xù)進7劑,以鞏固療效。 7.妊娠惡阻 初診:2005年5月30日。徐某,24歲,妊娠50天,惡心噯氣,口淡,納欠10天。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滑。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劑:理中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橘皮湯加味。
黨參12g 二診:2005年6月8日。惡心噯氣已經(jīng)減輕,口淡,兩側(cè)少腹或覺隱痛,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吳茱萸4g、蘇梗10g,3劑。 8.妊娠腹瀉 初診:2005年5月10日。盧某,24歲,妊娠62天,大便溏軟10多天,無粘液便,日解1~2次,伴腹痛,臍下冷,矢氣多。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溫中健脾,收斂固腸。 方劑:理中湯合桃花湯加減。
黨參12g 二診:2005年5月13日。大便好轉(zhuǎn),矢氣腹痛均除,大便每日不超過1次,臍下冷,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炮姜加至9g,3劑。 三診:2005年5月16日。大便無殊,臍下冷已除。頭暈,納稍欠,舌脈如上。 參苓白術散(《和劑局方》)加防風10g,5劑。 9.產(chǎn)后胃痛嘔吐 初診:2003年7月30日。潘某,33歲,6月15日順產(chǎn)一男嬰,已回乳,產(chǎn)后一周開始出現(xiàn)胃脘脹痛,每日只能進少許稀飯,食后惡心,吐出胃內(nèi)容物,口干口淡,大便秘結(jié),腰酸無力,帶下色黃,偶覺下腹隱痛,面色蒼白。時值酷暑溽夏,前醫(yī)曾投藥乏效,見米飲難下,囑其恣食西瓜。之后非但胃口不開,其病日甚。舌質(zhì)淡紫,苔膩,脈細弦。 囑停食一切水果、飲料,關閉空調(diào),令其微微出汗。
治法:溫中健脾,調(diào)氣降逆。 方劑:理中湯合吳茱萸湯加味。
黨參12g 二診:2003年8月2日。胃痛除,脘脹,嘔吐,納欠,腰酸,大便難,舌脈如上。 中藥守上方,加吳茱萸至6g,加沉香4g、陳皮10g,3劑。 再用開塞露灌腸通大便。 三診:2003年8月5日。嘔吐已除,胃脘隱痛,發(fā)脹,納欠,口干。舌稍淡,苔薄膩,脈細。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 方劑:小建中湯加味。
桂枝6g 四診:2003年8月11日。面色紅潤,胃脘痛已除,胃脘微脹,下腹痛緩解,每餐吃半碗干飯。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健脾調(diào)氣和胃。 方劑:香砂六君子湯(《醫(yī)方集解》)加檀香4g、佛手10g、沉香4g、丁香2g,5劑。 【方劑比較】 理中湯與桂枝人參湯的比較:
因為理中湯在《金匱要略》中又名人參湯,故《傷寒論》中的桂枝人參湯顧名思義即是理中湯加桂枝一味。理中湯與桂枝人參湯相比,兩方都有溫中健脾的作用,但后者多了桂枝一味,以適用于“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前方治里,后方表里同治,這是原文兩方的區(qū)別。如果將桂枝作為溫里藥物使用,則桂枝人參湯的溫里作用較理中湯又更勝一籌了。 【按語】 沈明宗曰:“此言霍亂,須分寒熱而治也?!挥嬎?,寒多無熱,胃陽氣虛,當以理中丸溫中散寒為主”,而“大病差后,喜唾”,亦當為胃中有寒之故。而以人參湯治療“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者,程云來說:“中氣強則痞氣能散,胸滿能消,脅氣能下……脾胃得其和則中焦之氣開發(fā),而胸痹亦愈?!币虼?,理中湯是治療中焦有虛寒的方劑,其理中者即為溫中、補中。 案1、案2均為經(jīng)期過長。案1雖經(jīng)多色鮮,大便秘結(jié),但根據(jù)患者舌偏淡嫩,苔薄膩,脈細軟,還是棄癥從舌脈,依脾胃陽虛,不能統(tǒng)血論治。故用理中湯易干姜為炮姜,合黃芪建中湯以溫中健脾止血。由于兩方均有溫中健脾的作用,故屢用不爽。案2就診時經(jīng)量已少色褐,大便溏薄,同屬脾陽虛不統(tǒng)血,而腸中濕熱,以理中湯易干姜為炮姜,合紫參湯以清理腸中濕熱,加貫眾炭、地榆、槐花、阿膠、海螵蛸,加強清濕熱止血之功。至于運用理中湯治療婦科血證的臨床報導鮮見,理中湯對于婦科血證的適應范圍與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不同,后兩方適用于氣不攝血者,而婦科血證中屬于脾陽虛而氣不攝血者,可以使用理中湯來治療。 案3、案4均為崩漏。案3見陰道滴瀝咖啡色血液,或帶中夾血,惡心,舌稍淡,苔薄膩,脈細,根據(jù)血色以及舌脈,亦推斷為脾胃陽虛之漏血癥,故用理中湯合桃花湯、柏葉湯以溫中健脾止血;案4雖出血量多,色鮮紅,但身倦乏力,腰腿酸軟,嗜睡,下腹墜脹,空虛感,便溏,舌質(zhì)偏淡,苔薄白,脈細。以脾腎陽虛論治,用附子湯合理中湯加味而愈。 案5為經(jīng)前腹痛腹瀉,大便溏頻,腹脹多矢氣,經(jīng)后自然緩解,經(jīng)行夾塊,帶多色白,此為木盛侮土之兆,治當培土瀉木,培土用理中湯,瀉木用痛瀉要方,且寓補于瀉。加檳榔、神曲,以行氣化滯。證藥相符,一診而愈。 案6為帶下,量多如水,無臭無味?!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爸T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惫试摪笇儆谄㈥柌徽瘢裣伦?,其理近滑脫之癥,治當溫中健脾,收斂固澀,用理中湯溫補脾陽,用赤石脂禹余糧湯加白果、海螵蛸收斂固澀。一診知,二診愈。 案7為妊娠惡阻,僅見惡心噯氣,口淡納欠,而無他癥,證屬脾胃虛寒,胃氣上逆,用理中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橘皮湯加砂仁以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案8為妊娠腹瀉,便溏臍下冷,矢氣多,證屬脾胃虛寒,氣阻于中,故以理中湯以溫脾胃,用桃花湯以溫中收斂,加神曲以助運,加川樸以行氣,加葛根、防風者,即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飱泄”之旨,以風藥燥濕,并提升下陷之清陽。 案9為產(chǎn)后胃痛嘔吐,病由誤治轉(zhuǎn)劇,過食生冷,脾胃陽氣受遏所致。《素問·舉痛論》稱:“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备鶕?jù)患者癥狀以及舌質(zhì)淡紫,苔膩,脈細弦,用理中湯合吳茱萸湯溫中健脾,加丁、蔻理氣調(diào)中,胃痛即除,再以小建中湯加吳茱萸、半夏、丁香、檀香,諸證均除。《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反是者病”之戒,其意為天時寒冷或溫熱,使用的藥物也應當避開藥性寒涼或溫熱的藥物。但是遇到確證,應當使用寒涼或溫熱藥物時,也不避此之嫌。該案治療之時為酷暑,由于中寒證鑿,雖投干姜、吳萸、桂枝、丁、蔻,也不為過,由于切中病情,療效甚佳。令其微汗者,可以疏表以除寒濕,生活調(diào)攝尤當重要,不可掉以輕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