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xué)都在抱怨雅思口語分?jǐn)?shù)很難提高,自己口語差,張口就不知道說啥,或是自己基本還是說的Chinglish,翻譯英文的思維在那里說。所以很多雅思口語的分?jǐn)?shù)就是上不去,永遠(yuǎn)保持在6分甚至更低。其實口語問題會是很多人的煩惱,到是想告訴你的是,沒有輸入,你就一定不會張口說,平時一定要多聽,多模仿別人是怎么說的,你就像個嬰兒一樣,多去模仿人家說英語的思維,說的句子結(jié)構(gòu),用的表達(dá)以及詞匯,今天在這里想跟大家說一下,美國人口語中經(jīng)常能見到的這5個詞的用法,會幫你解決很多口語問題的。 1.Can 我想大家對于這個單詞應(yīng)該是非常熟悉的那種了,但是你放心,你照樣犯錯。先讓你看看下面的句子,你的口語思維是不是還是按照中文的來:
很多人張口就來了:
但是,你需要注意的就是:Can更傾偏向于強調(diào)“能力”,詢問別人有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是有衡量標(biāo)準(zhǔn)的。那么有人就要迷惑了,會說英語,會跳舞,難道都不是一種能力嗎?你一定要記得can是一種衡量標(biāo)準(zhǔn),測量你的“能力”是中等的,低等的,高等的的,一種能力的程度,而我們的“會不會說英語、跳舞”,是一個客觀事實,和你“會”的程度沒關(guān)系,能說一點兒英語也算會。因此,正確的表達(dá)應(yīng)該是:
像這樣的“客觀性”,在英語里到處都有體現(xiàn)。所以以后你的can不要隨便亂用了,其實你選擇can的過去式could,語氣會更加委婉點,比can都要好一些,大家以后在口語里面要注意could的使用,代替can. 2. Have have的本意是“有”,表示一種普遍的所屬。這也是大家接觸的最多的意思。實際上,have的意思在字典里超過30個!它表示一種普遍的所屬。隨手舉幾個例子:
(我說過了,你得到了,我的話是你的了,所以你就放心吧,瞧瞧,老外多在意“你的,我的“。)
雅思口語練習(xí)的時候,說著說著就卡殼時,可以先想想這句話能不能用一種狀態(tài)來表示,能的話就用be。如果不能,還可以考慮用have來表示一種所屬關(guān)系。 在國外生活很長時間,have這個詞的出鏡頻率比其他所有動詞都高,可以用來代替漢語里很多動詞。這里其實反映了一種文化心理或思維方式,因為西方人非常重視表面的文明,要表現(xiàn)出尊重別人首先要尊重別人的所有權(quán),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所以責(zé)無旁貸要充當(dāng)這種文明的話語載體。 下面這些句子可以充分展示have一詞可以搞定無數(shù)動詞的強大威力:
3.Be 系動詞的作用非常大呀,be 作為聯(lián)系動詞常常代替實意動詞來表示一種狀態(tài)。如果你只把be理解成“是”,那么你的思維會窄很多。其實,be沒有一個固定的意思,它廣泛地表示一種狀態(tài),把食物歸結(jié)為一種狀態(tài)。 下面也是張口就應(yīng)該會的:
漢語里喜歡用動詞,例如“說來話長”,“我們說到哪里了?”,這兩句都用了”說“這個實意動詞。在英語里對應(yīng)的則分別是'It is a long story.'' Where werewe?' ,用be動詞代替。其隱含的英語思維是:“說來話長”的實質(zhì)意義是“話長”而不是“說”;“說到哪里”本質(zhì)上是要告訴別人“在哪里”,和“說”無關(guān)。 類似的表達(dá)有很多,我們看一些常見的句子:
掌握了英語思維的這個特點,我們在表達(dá)的時候就可以化繁為簡。碰到一句話先想想能不能直接用be動詞來搞定,而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要用哪些實意動詞了。 4.Give 外國人喜歡區(qū)分原有的東西,和外界給予的東西,give是一種普遍的“給予”,而且不管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都可以“給”。Give這個單詞的意思也是有很多種:
5.Get 既然給了,就會有人“得到”、“接受”,所以和give相對應(yīng)的就有了get,get表示一種普遍的“接受”。這個理解起來有點繞,看個例子。
老外不會說電視有問題,而是說“我們沒有得到好的圖像”。get的這種用法比give更加廣泛。在使用give和get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思考一下,這件事是不是有“施”方和“受”方? 兩者的區(qū)別:give和get的意思是“給與”和“得到”,無論具體還是抽象的東西。這兩個詞在英語表達(dá)中出現(xiàn)頻率非常之高。越簡單的詞越不簡單,來看看老外用這兩個詞的時候是怎么思考的:
老外的表達(dá)很有意思,媽媽“給”了孩子生的權(quán)利,頭疼并不是一個人原有的,而是酒“給”的,這都是都事物本質(zhì)的描述。而漢語則直觀得多,“做媽媽了”--管他誰給誰權(quán)利,“頭疼“--管他是酒造成的還是本來就疼。 老外喜歡區(qū)分開原有的東西和外界賦予的東西,傾向于從“給與”和“接受”的角度來理解一件事。這種思維方式可能和西方人受基督教影響比較深遠(yuǎn)有關(guān)吧,他們把很多東西都看成是上帝賜予的,有感恩的心理。相應(yīng)地,give, get的應(yīng)用就更加廣泛:
你那兒雨水多嗎?(下不下雨本來是老天爺決定的事情,老外也要看成是他們“得到”的東西。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可見這兩個詞可以代替我們漢語里的很多動詞,是實現(xiàn)中英文思維轉(zhuǎn)換很有用的兩個工具。下次再碰到麻煩的長句子時,不妨化繁為簡,嘗試從“得到”和“給與”的角度來遣詞造句,不失為學(xué)英語的一種好方法。 這些單詞都是在口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5個,也是我們認(rèn)識很久的5個單詞,但是我們可能并不會用,所以你有效掌握這5個詞的使用,是你口語進(jìn)步的前提,很多地道的表達(dá)都離不開這幾個詞的組合,平時多積累更這相關(guān)的地道表達(dá),讓你的口語不再有Chinglish的標(biāo)簽。 現(xiàn)在,跟小編一起,拿這句話來練練手—— 可否留下你的姓名和地址? 如果是以前你會怎么翻譯?逐字翻譯吧?“可否”就是can,“留下”就是leave,“你的”就是your,“姓名和地址”就是name and address,所以,最后的句子就是—— Can you leave your name and address? 乍看起來沒啥錯,但是這個句子就又變剛才說的,你去詢問“別人的能力”了。其實是“你”需要對方的姓名和電話,對吧?所以,這句話的地道表達(dá)是: Can I get your name and address,please? 厲害吧?在中文里千變?nèi)f化的動詞,在英語里幾乎用be、have、give和get就可以表達(dá)完。那大家平時該如何利用呢? o 注意積累這些小詞的表達(dá),不要只看大詞 o 說話前先想一下,你要表達(dá)一種狀態(tài)嗎?如果是,就嘗試用be動詞;如果不是,再考慮下是一種所屬關(guān)系嗎?如果是,就嘗試用have o 切記不要動不動就Can you,盡量從自己出發(fā),看是不是有g(shù)ive和get的關(guān)系 從明天起,做一個積累小詞的人 can 、be、have、give和get 從明天起,關(guān)心“施方”和“受方” 熟練掌握5個單詞,地道口語,張口就來 今天,就到這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