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殷朝時(shí)代,陜西邠州有一小國,因受異族狄人侵犯,國君古公亶父遷居陜西鳳翔岐山之下,改國號為周。后來周武王伐紂而有天下,追尊古公為太王。 古公有三個(gè)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但古公認(rèn)為季歷的兒子名昌,有圣人的瑞相,預(yù)料他將能興周,有意傳位給季歷,以便再傳給昌,但未明顯表示。 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時(shí),便托辭到南方采藥。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于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別父親,到了江南的吳地,從當(dāng)?shù)亓?xí)俗,斷發(fā)文身。伯仲二兄既出,季歷不能出,必須在家事父。古公臨終,遺囑季歷,報(bào)喪給泰伯和仲雍。古公薨,季歷遵囑接回伯仲。喪事畢,泰伯和仲雍計(jì)議讓位給季歷,季歷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經(jīng)斷發(fā)文身,不能再治理國家,又偕仲雍出國至吳。季歷遂立為君,后來傳位給昌,為殷朝的西伯。昌的兒子名發(fā),伐紂成功,為周武王,尊昌為文王。 以上是泰伯三讓天下的大致情形,讓是讓國,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三以天下讓一句,古注爭議很多,鄭康成注,太王死后,泰伯接到告喪的訃聞,并未奔喪回來。劉寶楠認(rèn)為鄭注比較合理。但《韓詩外傳》,《論衡》,《吳越春秋》等書,都說泰伯和仲雍奔喪回國,在喪事完了,又到吳地。究竟事實(shí)如何,已難考證。若以情理推論,古公既有遺囑,季歷不能不遵囑接回伯仲。伯仲到南方,并非不告而別,只說為采藥而去,迨聞父喪,沒有理由不回來。至于回來以后,是否能如原意讓得了位,因已文身,不能治國,且有古公默契在前,自無問題。 孔子稱贊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極處。他曾經(jīng)以天下三度讓給季歷,人民不知道如何稱頌他的至德。 泰伯與仲雍托辭要到南方時(shí),古公,季歷,心里都明白,他們父子兄弟均以國事為重,彼此在心照不宣中完成讓國大事。我們讀這一章書,當(dāng)學(xué)太王的眼力、泰伯、仲雍讓國的道德。最難得的是泰伯,讓得那樣和平,而且處置得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稱許他至德。 古注「三讓」有多種解釋,今舉兩種,以資參考: 一、邢昺《疏》引鄭玄注:「太伯因適吳越采藥,太王歿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后,遂斷發(fā)文身,三讓也。」 二、王充《論衡·四諱篇》:「昔太伯見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意欲立之。入?yún)遣伤帲瑪喟l(fā)文身,以隨吳俗。太王薨,太伯還,王季辟主,太伯再讓。王季不聽,三讓曰,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發(fā)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王季知不可,權(quán)而受之。」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恭敬、謹(jǐn)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行為,但若違背禮節(jié),那就有弊病。恭敬若不合乎禮,則必勞苦,而又貽笑大方,例如對長輩行禮,長輩指示「一禮」,就必須一禮而止,如果不止,一定要行三次,那就違背長者之命,行禮反致失禮,可謂勞而無功。謹(jǐn)慎若不知禮,便成為葸,葸是畏懼不前的意思,例如拜訪某人,想進(jìn)門,又不敢進(jìn),對人說話,想說又不敢說。勇敢而無禮,凡事做得過分,便會(huì)擾亂上下左右的秩序。直率而無禮,便如絞繩一樣,愈絞愈緊,終必絞斷,不知禮數(shù),只以直爽待人,往往責(zé)人急切,令人不堪忍受。 「直而無禮則絞?!柜R注:「絞,絞剌也?!箘⑹稀墩x》:「絞者兩繩相交之名,故引申為乖剌之義。鄭注云,絞,急也。與馬義不異。」 這是孔子說明禮的重要性。雖作好事,也要以禮來節(jié)制,始無流弊。 ◎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古注以此四句與前四句合為一章,宋吳棫《論語續(xù)解》,以此為曾子之言,應(yīng)當(dāng)獨(dú)立為一章。后世不少注者,如陳天祥《四書辨疑》認(rèn)為君子篤于親四句,無論文勢事理,皆與前四句不相類,吳氏分得很愜當(dāng),但斷定是曾子之言,則不可從。 君子,居在上位的人。篤是厚。親是親屬,主要是指父母兄弟。故舊是老朋友。偷是薄。 在位的君子以身作則,便能感化國民,所以君子厚待他的父母兄弟,則國民就會(huì)興起為仁。君子不遺棄他的老朋友,則國民風(fēng)俗就不會(huì)澆薄。孝弟是仁的根本,所以君子篤于親,民眾就會(huì)行仁。 《禮記·檀弓》記載,孔子的故人原壤喪母,孔子助他沐槨,原壤因此高興唱歌。喪母唱歌,是嚴(yán)重的背禮行為??鬃拥牡茏觿窨鬃雍退^交??鬃诱f:「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故者毋失其為故也?!乖赖乃枷腚m與孔子不同,但原壤此舉并非大逆不道,仍不失其為親,既然如此,孔子亦不失其為故,仍與原壤全交。學(xué)者必須學(xué)圣人那樣不遺故舊,才能轉(zhuǎn)移社會(huì)風(fēng)氣。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对姟吩疲骸笐?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啟予足,啟予手:《集解》鄭玄曰:「啟,開也。曾子以為,受身體于父母,不敢毀傷之,故使弟子開衾視之也」。 《詩》,是引《詩經(jīng)·小雅·小旻篇》。 戰(zhàn)戰(zhàn)兢兢三句,《毛詩傳》:「戰(zhàn)戰(zhàn),恐也。兢兢,戒也。如臨深淵,恐墜也。如履薄冰,恐陷也?!?br> 曾子病得很重,自料將要去世,便召他的門弟子來,囑咐弟子們啟視他的腳和手,表示他的身體未嘗毀傷,接之便引三句詩,說明他平時(shí)是那樣小心的保護(hù)身體。這三句詩的大意是說:戰(zhàn)兢戒懼,像站在深水岸邊,惟恐墜落下去,又像走在消薄的冰上,惟恐陷入冰下的水里。他告訴弟子,從今以后,他自知可以免了,最后呼弟子一聲「小子」,要他們記住。 人皆有死,但有不死之性,普通人不知此理,不能率性修道,以致如《易經(jīng)·系辭傳》所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任其生死變遷。曾子是學(xué)道之人,了解死生原理,所以不怕死,只怕?lián)p道。道有體用,體是性,用是仁。性不可得而聞,但可以仁來修明。仁的根本就是孝道?!缎⒔?jīng)》以不敢毀傷身體為盡孝之始,以立身行道為盡孝之終。曾子力行孝道,平素功夫就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一時(shí)疏忽,直到面臨身死,才敢說一個(gè)「免」字。免就是免于損道,這是曾老夫子對弟子最切實(shí)的身教。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dòng)容貌,斯遠(yuǎn)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yuǎn)鄙倍矣?;e豆之事,則有司存。 《集解》:「馬曰,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捷?!剐稀妒琛罚骸膏嵭ⅰ短垂吩疲醋?,武伯之子,名捷。是也?!?br> 曾子疾病,孟敬子去探問。曾子主動(dòng)的贈(zèng)言。先說明,鳥將死時(shí),鳴聲必哀,人將死時(shí),言意必善。然后就勸告敬子,君子所要注重的事情有三項(xiàng):一是動(dòng)必注重容貌,從儀容舉止,推及一切事,都有秩序,這就是能遠(yuǎn)離他人的暴慢不敬。二是正其顏色,對人要態(tài)度莊重,這就能令人以信實(shí)相待。三是說話要說得適當(dāng),要說得清楚,然后他人始不違背。至于一般禮儀,如祭禮中的《禮器》行禮等,則依有司而行。 依此三者而行,則身心言語皆合乎禮,立見其效。參讀《禮記·曲禮》:「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箘?dòng)容貌,即毋不敬,心意合禮。正顏色,即儼若思,身合乎禮。出辭氣,即安定辭,言語合禮。 依鄭康成注解,「動(dòng)容貌,正顏色,出辭氣」三句是君子所貴之道,每句下文是效益。竹添光鴻氏則認(rèn)為,每句下文是說工夫,非言效驗(yàn)。茲仍依鄭氏解釋。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shí)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曾子說,自己有才能,卻問沒有才能者。自己見識多,卻問見識少者。有而自覺如無,實(shí)而自覺如虛。無故受人侵犯,而不報(bào)復(fù)。昔日我的老友曾如此實(shí)行。 皇《疏》,能是才能。多,謂識性之多。包注,校是報(bào)復(fù)的意思。馬融注,友是指顏淵。 劉寶楠《正義》,前篇顏?zhàn)友灾?,愿無伐善,無施勞,亦此若無若虛之意。犯而不校,是言其學(xué)能養(yǎng)氣也?!俄n詩外傳》引顏?zhàn)釉唬骸溉瞬簧莆?,我亦善之?!辜床恍V?。鄭注《檀弓》云,「昔」猶前也,曾子說此話時(shí),顏?zhàn)右炎洌史Q「昔者」。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惯@兩句是動(dòng)辭,說兩方面。顏淵學(xué)孔子??鬃尤胩珡R,每事問。即是「以能問于不能」??鬃訉W(xué)琴于師襄,又拜七歲童子項(xiàng)橐為師。即是「以多問于寡」。 「有若無,實(shí)若虛?!惯@兩句是靜辭,單指顏?zhàn)佣?。有無一對。虛實(shí)一對。虛者不充實(shí),而非虛無。 「犯而不校。」他人侵犯我,而我不報(bào)復(fù)。待人如此。 「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顾?,指以上以能問于不能,以至犯而不校。曾子稱贊顏?zhàn)佣慌e其名,是學(xué)孔子「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yù)?!?br> ——恭錄自《論語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