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是初唐著名詩人,與王勃、盧照鄰、楊炯齊名,號稱“四杰”,四人都比較傳奇,而且以駱賓王的生平最為特別。在駱賓王流傳下來的130多首詩歌中,有邊塞詩十多首,是唐詩中寫邊塞詩較早的詩人了。駱賓王等四杰成長在高宗、武后時期。唐朝的邊疆危機一直不斷,太宗、高宗和武后連續(xù)用兵,好不容易完成了“威加四?!钡臍v史使命。駱賓王與當時許多人揮灑激情不同,他是真正身臨邊塞,有過從軍西域經(jīng)歷的詩人,因此,他的作品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基本也都是佳作。不過,后人對其從軍西域一段活動的研究,一直存在比較大的分歧,這一經(jīng)歷又成為他生平的一大謎團。 書中只字未提西域從軍的事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研究者王增斌寫過一篇文章《駱賓王從軍西域考》,指出唐人郗云卿《駱賓王文集序》及《新舊唐書》的駱賓王本傳都對從軍西域一事只字未提。 清朝乾嘉時期的大學者陳熙晉是最早研究駱賓王的權威,一大原因是他們都是浙江義烏同鄉(xiāng),留下了著名的《駱臨海集箋注》。他在作注時揭露,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入寇,罷安西四鎮(zhèn),名將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當時,已經(jīng)年過五旬的駱賓王在奉禮郎和東臺詳正學士任上,以事見謫,于是從軍西域。 雖然考證頗有道理,但如果讀過駱賓王詩文就看得出,其中的內容似乎與這一事實不合。 多年來,駱賓王究竟何時從軍西域的問題一直沒有完全解決,很大原因在于《新舊唐書》等傳統(tǒng)文獻不能提供足夠的史實支撐,直到立于昭陵(唐太宗陵墓)的《阿史那忠碑》和20世紀70年代出土的《阿史那忠墓志》,不僅詳細地記錄了史書上失載的咸亨元年阿史那忠安撫西域的行動,還為研究駱賓王從軍西域的經(jīng)歷提供了新的線索。 咸亨元年阿史那忠安撫西域,幾乎與薛仁貴出塞抵抗吐蕃發(fā)生于同時,但這一次行動《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鑒》中都沒有記載。不過,《阿史那忠碑》(簡稱《阿碑》)和《阿史那忠墓志》(簡稱《阿志》)則大體還原了事實?!栋⒅尽吩疲骸岸泄律葎樱ㄖ肛炌ㄒ晾绾桶⒖颂K的弓月古道),吐蕃侵逼。延壽莫制,會宗告窘。以公為西域道安撫大使兼行軍大總管。公問望著于遐邇,信義行乎夷狄。餉士丹丘之上,飲馬瑤池之濱??涓阁@其已遠,章亥推其不逮?!?/p> 據(jù)郭平梁、陳謙等學者研究,這段文字明顯是咸亨元年唐朝派兵西討吐蕃的事。郭平梁認為,唐朝似乎有個慣例,每次出征要派兩支軍隊,一支“討伐”,一支“安撫”。當咸亨元年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與于闐取龜茲撥換城(拜城縣),被迫罷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zhèn)時,唐朝為平定這一變亂,除了派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外,還派阿史那忠為西域道安撫大使兼行軍大總管,同時展開行動。 與薛仁貴軍主要是到青海出討吐蕃不同,阿史那忠所統(tǒng)帥的軍隊則遠征西北,對西域地區(qū)受吐蕃貴族挾制的那些部落和地區(qū)做“一些解釋和招納工作”。因此,駱賓王在咸亨元年參加的不是薛仁貴的征討大軍,而是阿史那忠的安撫軍隊,他的詩集中諸多從軍之作與阿史那忠的這次行動對照就比較符合。 為安撫出塞與初衷相悖 駱賓王出塞后在軍中毫無建樹,未能取得任何功名?!哆呉褂袘选芬辉娭芯驮诳畤@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對前途失去了信心,他發(fā)牢騷說自己的遭遇不如西漢的蘇武,也不如東漢的崔骃,在邊塞建功立業(yè)的豪情消失了,只希望像蘇武那樣,靠鴻雁傳書早日返回故鄉(xiāng)。詩中寫道“倚伏良難定,榮枯豈易通。旅魂勞泛梗,離恨斷征蓬。蘇武封猶薄,崔骃宦不工。惟馀北叟意,欲寄南飛鴻?!?/p> 在庭州蒲類(今木壘、巴里坤之間)的渡口,駱賓王流露著暗淡心境,同時也稱贊“燕頷會封侯”的班超。這就是《夕次蒲類津》:“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會封侯。” 最后,駱賓王在西域任期將滿,回想三年的邊塞生活,他嘆息比西漢霍去病自感慚愧,比東漢名將班超相差甚遠。這就是著名的《在軍中贈先還知己》:“蓬轉俱行役,瓜時獨未還。魂迷金闕路,望斷玉門關。獻凱多慚霍,論封幾謝班。風塵催白首,歲月?lián)p紅顏。” 為什么駱賓王的邊塞詩會流露比較低沉的情緒?這也顯得有些讓人不解,因為以駱賓王這一生為人處世的方式來看,是唐代典型的充滿豪俠氣質的文人,很少流露出這樣的情緒。盡管當時他年過五旬,萬里奔赴塞外其實也沒有灰心喪志,反而他是主動投軍報效朝廷的,為此,他還寫了一首詩給掌管人事的吏部尚書裴行儉。但是,此次從軍為“安撫”西域各部族,并無多少實際功勞,恐怕實在與駱賓王出塞的初衷相違背。 駱賓王的內心里是一個極重功名之人,之前他的仕途一直不順利,早年投身科舉時還名落孫山,受人排擠。但是,當他歸隱數(shù)年以后,生活變得十分困難,為了改變命運,再次往長安趕考謀職,這一次終于獲得一個奉禮郎的小官,在朝廷集會時負責安排各種事務。顯然,對于滿腹才華的駱賓王來說,太過大材小用。 因此,年過半百,萬里赴戎的舉動,是一個眼看垂垂老矣的詩人最后的機會,但是,三年下來換得的是一場空,駱賓王的心境自然難以平復。 與盧照鄰的關系之謎 初唐“四杰”的性格與氣質比較相似,都才華橫溢,也恃才傲物。其中,駱賓王與盧照鄰比較年長,有過不錯的交情,但因為盧照鄰的私生活,兩人發(fā)生過一番誤會。 就在駱賓王從西域返回中原不久,回到京師后奉命入蜀擔任幕府書記,相對比較清閑。此時,好友盧照鄰剛剛于前一年的夏秋之際離開蜀中,返回京城應詔。 駱賓王出于友情和道義,在蜀中打聽到盧照鄰與女子郭氏有過婚約的事情,原本想等待盧照鄰前來迎娶郭氏,大家可以開心的團聚一番,哪知道一等數(shù)年杳無音訊,駱賓王認為盧照鄰始亂終棄,于是寫下一篇長詩指責友人的《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當時,盧照鄰在蜀中任新都尉(今成都北郊新都區(qū))結識郭氏,承諾回洛陽以后會用正式的聘禮迎娶。但結果盧照鄰一去不返,郭氏苦等數(shù)年,孩子也早亡,生活十分悲苦。事實上,駱賓王應該是誤會了盧照鄰。他并不算有心辜負郭氏,主要是他感染惡疾非常嚴重,沒能實現(xiàn)對郭氏的承諾,他一生都深陷悔恨之中。 盧照鄰堅持和疾病抗爭了七年,不見好轉,最終,他選擇投河自盡,解脫自己。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盧照鄰也并沒有忘記遠在蜀中的郭氏,他在《五悲文·悲昔游》中寫到對蜀中郭氏的思念:“忽憶揚州揚子津,遙思蜀道蜀橋人。鴛鴦渚兮羅綺月,茱萸灣兮楊柳春。” 揚州兵亂的結局之謎 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駱賓王從蜀中返回長安,升調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他以為從此可以盡心盡責地報效朝廷,但等待他的是更加迷惘的黑霧。 就在上元二年,唐高宗李治的病情加劇,朝政基本都由武則天主持。高宗的病情在史書記載是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后期基本失明了。隨著時間流逝,武氏權傾朝野后,不斷打擊李氏和朝臣,為改朝換代鋪路。駱賓王感覺到武氏有極大的野心,多次上書諷刺,而且得罪權要被陷害入獄,并留下了歷代傳誦的《在獄詠蟬》。 公元680年(調露二年),駱賓王降任臨??h丞,怏怏失意,棄官游廣陵(揚州)。三年后,駱賓王在揚州參加被貶為柳州司馬的徐敬業(yè)反對武則天的暴動,并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氏檄》,結句“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千古傳誦。 年近六旬的駱賓王和狄仁杰這種懂得變通的人不同,他按捺不住心里的不平之氣,從《討武氏檄》的字里行間也完全能感受,絕不僅僅是文筆出色那么簡單,他是懷有真情實感的。 可笑,作為一代名將之后的徐敬業(yè)戰(zhàn)略失策,他們打著扶持廬陵王李旦的旗號也是得到不少支持的,可惜,正如駱賓王在檄文中的感觸,李唐基業(yè)正在被蠶食,偏偏宗室里卻沒什么人敢站出來抗爭,徐敬業(yè)等人不過一個多月就兵敗被殺,帶兵討伐他們的竟是李唐宗室中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李孝逸。然而,在舉兵討武的短暫過程中,駱賓王再次留下一個千古謎團,他的結局無人知曉。歸納起來,主要有被殺、逃亡和投河自盡等幾種說法。 注:本文摘自新疆天山報,作者不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