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牌樓。這些牌樓多數(shù)都是在修建在大型古代建筑物前,做為一種裝飾,或者是建在園林之中。歷史上也有一些重要的街巷,也常以牌樓為主要標志。隨著城市的變遷,這種標志已經銷蝕殆盡?,F(xiàn)今北京城,唯一仍依清代規(guī)格保留下來的古老標志的街巷,僅存于安定門內國子監(jiān)街(成賢街)。橫貫街巷共四座一間式彩繪牌樓,將小街點綴的分外古樸莊嚴,也在向行人昭示著歷史的威嚴。著名的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就座落在這條街巷的東端。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為了籠絡漢族民心,下令襲歷代舊典,建宣圣廟,祭祀孔子。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孔廟,西鄰國子監(jiān),構成左廟右學規(guī)制。 孔廟占地2萬2千平方米,有三進院落。一進門,矗立著一尊孔子塑像。整個建筑格局嚴格遵循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軸線上的建筑依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前院東面有碑亭、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并有持敬門與國子監(jiān)相通。 在我這樣一個人的眼里,這些建筑風格與常見的那些皇家宮殿差異不大,都是似曾相識的面孔,只有仔細閱讀門前的銘牌才能明白其中的作用、差異與奧妙。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在院子的兩側排列著198座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刻有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其中不乏歷史上的有名之士。如于謙之名在西側后一排,東數(shù)第五座;袁崇煥之名在東側東數(shù)第三碑;林則徐之名在西側后二排西數(shù)第三碑。碑上題名之人,新中國成立后還健在的,只沈鈞儒一人而已。其名在西側前一排東數(shù)第一碑。有意思的是,元代碑少的原因是,明代把元代進士名字磨去而刻上明代進士名字。而到了清朝末期,由于朝廷資金匱乏,已經無力繼續(xù)給進士們建碑留名了,但是舊制未改。于是進士們自己湊錢刻碑。成為歷史上一個小小的笑談。 我想這些石碑在當時起碼能起到激勵作用,“看!這些人多么榮耀,他們光宗耀祖,是我們的楷模。”這是當時“名聞天下”的最有效方式。當然,也是這也是研究我國科舉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大成門外有乾隆石鼓和與之有關的兩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為東西廡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獨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廟完整的古建筑群體。 在孔廟的最后面,由現(xiàn)代人設立了一個講學的場所。周圍掛著孔門72賢人的畫象,當然是依照那種舊時的桌子,席地而坐。不時有游客座上去搖頭晃腦裝模作樣地比劃一番。不知道是應當理解為褻瀆還是敬仰。在出來的路上,看見一群十多歲的孩子,穿著那種不倫不類的所謂“漢服”(好在他們的頭上沒有古代的頭飾),嘻嘻哈哈地邊走邊鬧著。成為孔廟里一道新的風景線,是什么效果還真的一時不好評說。 孔廟經歷代多次擴建修葺,至民國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北京孔廟形成現(xiàn)今的規(guī)模和布局,成為僅次于山東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孔廟。 國子監(jiān)始建于13世紀的元朝(1287年),至今已有7百多年歷史。平面整體呈南北走向的長方形,由三進大型院落組成,占地面積2萬7千多平米,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主體建筑兩側有
“二廳六堂”、御碑亭、鐘鼓亭等,形成傳統(tǒng)的對稱格局。國子監(jiān)前院東側由“持敬門”于孔廟相通。 國子監(jiān)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學家許衡,當時有學生200余人。在這里學習的學生叫"監(jiān)生",大致有三種來源:一是從全國各地秀才中選拔的正途監(jiān)生,到此作進一步深造;二是外國留學生,大致來自高麗、逞邏、交趾、俄羅斯等;三是"捐監(jiān)",掛名監(jiān)生,只要交足銀子,就能領取"監(jiān)照",算是監(jiān)生。 國子監(jiān)古代又稱為太學,其歷史其實更為久遠,傳說中的五帝時期便有了太學雛形,而夏商周也有各自名稱,公元前124年,漢武帝設太學,立五經博士。直至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才正式設立國子監(jiān),并開設進士科,開創(chuàng)了科舉取士的先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