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目前最有學術范兒的地理類公眾號~一群地理愛好者的聚居地,發(fā)布地圖、遙感RS、GIS、GPS、地緣政治等一切有關地理類內容。同名知乎專欄榮譽出品。歡迎愛好地理的同學加入我們,接受投稿~ ?·ω·?
1668年7月25日20點左右(清康熙七年農(nóng)歷六月十七戌時),在山東省東南部,今郯城、臨沂、臨沭三縣交界處,發(fā)生了大地震,震級為8.5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11倍。 郯城大地震的位置 震中附近地區(qū)的山東省郯城、沂州(今臨沂)、莒州(今莒縣),5萬余人死亡(莒州死亡2萬余,沂州死亡1.2萬,郯城死亡8700余人),所有城廓、住宅、官署、廟宇等建筑物全部被毀,在南北延伸長約70余公里的形變帶上,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山崩地裂、地裂、地陷、涌水、噴沙等現(xiàn)象,山川地形發(fā)生了劇烈變化。 此次地震的有感半徑達到800多公里,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江西、湖北、直隸、陜西、山西、福建等省及朝鮮,留下有關這次地震記載的多達410余州縣。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地震》一文,也詳細記錄了地震發(fā)生情形。 地震震中正處于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主體范圍內,是由陸地斷裂帶活動造成的地震。 郯廬斷裂帶 郯城-廬江斷層帶(簡稱郯廬斷層帶)是中國是東部的一條大型斷層帶,因最初發(fā)現(xiàn)時認為其北起山東郯城,南至安徽廬江而得名。實際上,郯廬斷層帶北段一直沿北北東方向經(jīng)渤海、中國東北延伸至鄂霍次克海,在中國境內的長度達2400多千米。在地史上,其南段也一度伸達今廬山。 郯廬斷層帶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疊紀末期形成,當時是揚子板塊與中朝板塊之間的秦嶺-大別碰撞帶以東的一條走滑斷層。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到歐亞板塊(廣義)之下,而使郯廬斷層帶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轉化為逆沖斷層。以后,郯廬斷層帶雖然一度恢復為走滑斷層,但在多數(shù)時間內仍以逆沖運動為主。歷史上沿這一斷層帶發(fā)生了許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 遙感影像上可見郯城當?shù)厝杂忻黠@的斷層,深色土壤屬于太平洋板塊,淺色土壤屬于歐亞板塊 1948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來山東馬陵山考察地質構造時指出了沂沭斷裂帶的存在,為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直接的佐證。李四光在此處大地測量時作為標準的原點,也被命名為“李四光柱”。當?shù)匾查_辟為地質公園。 另外,2006年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也被中國地震局設立為國家級典型地震活斷層遺址。 李四光柱 明顯的斷層 附文《聊齋志異》的《地震》:
譯文:
《聊齋志異》原文
|
|
來自: 徒步者的收藏 > 《歷史,考古,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