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曾游江蘇泰州溱湖國家濕地公園,7月15日冒暑游浙江臺州天臺山國清寺。兩處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一月之內(nèi),南北馳驅,游山玩水,不亦樂乎!
溱潼古鎮(zhèn),游溱湖濕地公園前熱身之地。正午,不老的一條老街上看得見的行人幾乎都是團隊游客。店鋪里不外乎是些當?shù)丶案浇耐撂禺a(chǎn),少不了出名的黃橋燒餅、靖江豬肉脯之類。此地傍溱湖,湖廣憑鴨躍,是鴨族天堂,故蛋類甚多。附近的高郵更以“高郵鴨蛋”聞名于世。入景區(qū)收費,40元,團隊無此開銷,本人想進,卻時不我待。所謂古鎮(zhèn)的收費點,自然是些寺廟、民俗館、名人故居之類。
午后入溱湖濕地公園,空曠少有游人。進核心景區(qū),須游船擺渡。湖面遼闊,湖產(chǎn)豐富,著名有“溱湖八鮮”,我就聯(lián)想到“秦淮八艷”,食色乃性也。每逢清明節(jié)期,這里可鬧猛非凡:名列中國十大民俗活動的溱潼會船節(jié)在此舉行:千舟云集、萬篙如林、黃裳彩旗、鼓樂齊鳴。如今我等只能在濕地科普館里靜觀“溱潼會船甲天下”的模型。
核心景區(qū)島嶼濕地近5平方公里,景點眾多,跟團游只能蜻蜓點水,點到為止。 二次游船擺渡,去古壽圣寺景區(qū)。在船上就遙望見臨水而立的藥師佛塔。塔高81米,不同常見的四面佛,她為三面造型,三身分別為藥師如來之法身、報身和應身,別具一格。此塔2011年才建成開光,與“溱潼會船”都名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上岸走向佛塔,空寂無人,更顯現(xiàn)佛像之莊嚴肅穆。藥師為佛教中不可或缺人物,各大佛寺均配有藥師殿。
古壽圣寺始建于大宋,傳為中囯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寺前排列數(shù)十尊小沙彌石雕,形態(tài)各異,天真可愛。 浙江天臺山,素以“佛宗道源”聞達天下。躋身中華十大名山,卻遲于前年才名列全國5A級景區(qū)。而溱湖濕地公園5年前就是5A家族成員。若論歷史淵源,它是佛教中華第一宗天臺宗的祖庭,中國道教南宗的發(fā)源地;若論名人名勝,活佛濟公的故里,唐代詩僧寒山、拾得的長住地。明代徐霞客就是從這里旅行走天下的。
天臺山景區(qū)眾多,國清寺為進山首個景區(qū),亦是最著名景點。意外的是,它最近起居然免票了。免票前,它在天臺眾景區(qū)里也是最低價,僅10元而已。這是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的善舉。
從山門沿林蔭木道步行,中有碑廊。內(nèi)豎詩文石碑十數(shù)。下圖左為日本天臺宗第256世傳主贈碑,銘文“天臺宗永永流傳”,右碑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五言律詩。詩曰: 昔日靈山會,同聽法華經(jīng)。喜今償宿愿,振錫自蓬瀛。 珠耀垢衣解,花飛寶座分。睿臺永相照,萬古弟兄情。 國清寺作為天臺宗祖庭,在日本、韓國和美國廣散分支,文革后,為國清寺復建不遺余力,功德圓滿。 過碑廊,有寒拾亭,為紀念唐詩僧寒山拾得而名。家有藏書《寒山拾得詩》,知此兩人原失姓名,一因久居天臺山寒巖幽窟中,故稱“寒山”,一因十歲棄子于路,被國清寺豐干禪師拾來收養(yǎng),故名“拾得”。往前有石橋跨澗,即以禪師名曰:“豐干橋”。亭右,有“七佛塔”,是為紀念“過去七佛”而建,又稱“迎賓塔”。下圖是第七佛釋迦摩尼塔。
國清講寺正門,簡陋古樸。左有照壁,大書:隋代古剎。國清寺始建于598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有屋宇600多間,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寺廟之一。一般說寺名,多為“禪寺”,間有“律寺”,少見“講寺”,可見此地以講經(jīng)說法、弘揚教理為特色,無愧“祖庭”尊譽。
除卻一般佛寺都有的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及鐘樓、鼓樓等建筑外,國清寺獨有中日祖師碑亭、中韓祖師堂等。三賢殿,供奉的即是豐干、寒山和拾得。我們平時隨口說說的“阿彌陀佛”原來是豐干禪師,而寒山和拾得,則化身為文殊、普賢菩薩,民間合稱“和合二仙”,蘇州更建有寒山寺。寒山在詩星燦爛的大唐,獨樹一幟。他用五言律詩和樂府民歌形式寫人生百態(tài),抒佛理禪意,奉為“文殊”,絕非浪得虛名。
出三賢殿走右,進羅漢堂。這里是五百羅漢總道場。尋常佛寺,置十八羅漢堂,已覺耀眼,如今,五百金身濟濟一堂,高高在上,相貌神態(tài)姿勢各異,豈非看得人眼冒金星!
三圣殿邊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獨筆“鵝”字碑,拐角處,并不顯眼。傳說,只有半個字是真跡。大雄寶殿旁有隋梅一株,歷經(jīng)千年風與霜,老干蒼勁新枝長。
出國清寺,寒拾亭遙對處,是一幢國清寺標志性古建筑:隋塔。拾級而上,六面九層近60米高的隋塔如一柄倚天長劍,磚石間雜草蒼苔,飽經(jīng)滄桑。站在塔下抬望眼,手機拍不出全塔景物,只有返下石階,才能攝下全貌,綠樹掩映中,才顯得風姿綽約。
此處是國清寺外“天臺八景”之“雙澗回瀾”。環(huán)繞寺院的兩條溪流在此會師,奔流南下。溪水清且淺,魚兒穿如梭,正是孩兒們嬉戲網(wǎng)魚的清涼樂園。背景即著名的豐干橋,橋上游人如織。
2017.7.22于一說堂
|
|
來自: 秋山紅葉 > 《秋山紅葉 一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