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似乎有這么一個有趣的規(guī)律,個人業(yè)務能力越強的人越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比如孔子能力強吧,但是春秋時代他只能做個默默無聞的老師。比如屈原能力強吧,但是他一直是楚國的異類,最后被發(fā)配邊疆。比如韓信能力強吧,但是他最終也沒得到善終。再比如明朝大儒王陽明,他的一生也未能進入內(nèi)閣,最高也只做了南京兵部尚書,始終沒得到重用。 究其原因,或許就是因為他們不擅長與人搞關系,或者說不善于與人打交道上。交朋友交的是什么?其實就是人心。只有能打動人心,才能與人成為朋友。雖然時代越來開放,但是人心卻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封閉,究其原因或許就是因為人心是封閉的。 一 鬼谷子縱橫學說的什么?其實就是戰(zhàn)國時代的社交關系學,是一套御心數(shù)術,打開別人心扉的方法。 說到人心,無數(shù)賢者圣人紛紛論證人心是善的,人心是惡的。尷尬的是,有時候在生活有時候不管我們對別人對好,多真誠多善良,結果卻是人家根本不領情。有時候真誠和善良并不是萬能的,善良并不能感動所有人。與善良相比,人們更容易被利益征服。 所以鬼谷子告訴我們:“哥們,長點心吧,與其分人心善惡,不如解決‘客戶’需求”,把心思放在如何拉近跟朋友的關系上。為什么要拉近?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來就是陌生的。但是一定要修煉一種能力,拉近人與人關系的能力。 比如鬼谷子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問題,人跟人之間分為兩種,陌生和熟悉: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首先什么是君臣上下?鬼谷子把人與人的關系做了一個分類:君與臣,上與下,那么縱橫家是君還是臣呢?毋庸置疑,縱橫家的身份就是臣。比如戰(zhàn)國時代的諸侯叫君上,而縱橫家叫臣下。 鬼谷子驚奇的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規(guī)律:君上與臣下的關系很微妙,有些人能跟領導搞好關系,有些人卻搞不好,人與人的關系更多是心理距離,而不是物理距離決定的,比如人與人的關系分為下面兩種: 1、 A、遠而親,B、去之反求,C、遙聞聲而相思。 2、A、近而疏,B、就之不用,C、日進前而不御。 在生活中,老板就坐在身邊,但就是舉足無措不知道怎么說服。這是不是很尷尬?但是我們又發(fā)現(xiàn)老板總是會重用能力差的小人?有時候能力和位置并不是正比。 這是不是很不合理?為什么能力差的小人能成功,而我們卻失敗了呢?究其原因,用一個詞來形容叫:心靈按摩,通俗的說就是他們很擅長把話說的讓人家感到快樂,把事情做的讓人家感到幸福。換位思考,如果一個人能讓你快樂,你愿不愿意跟他交朋友?所以,人與人之間親疏關系其實是相互轉化的。 二 人生本來就是在尋找快樂,有心靈上的快樂,有物質(zhì)上的快樂。毋庸置疑,心靈上的快樂更高級,更上層。物質(zhì)的快樂是有限的,但是讓心靈快樂是無限的,心靈的快樂幸福是由心而發(fā)的。 所以,縱橫家內(nèi)楗術的目的是什么?其實就是讓人感到快樂,因為人活著就是為了快樂。如何拉近的關系關鍵就在于你如何讓人感到快樂。尷尬的是每個人快樂的G點又是不一樣的,怎么辦呢?其實鬼谷子給了一個狠招: 事皆有內(nèi)楗,素結本始?;蚪Y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讓人感到快樂就必須要用心計,關鍵就在與能否掌握人性?鬼谷子給了四種方法:道德,黨友、財貨、采色。 最高級的快樂是道德感,如果用需求理論來理解就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一個人通過道德實現(xiàn)了自我的價值,會不會感到快樂?肯定會,不行你試試。 其次的需求就是社交,如果能跟很多人在一起玩耍,得到別人的認可,你會不會感到快樂? 再其次就是金錢和利益,如果給你很多錢和利益,你會不會感到快樂?比如在《戰(zhàn)國策》里沒記載的實情:張儀、蘇秦每次去游說前,他們都會給諸侯們準備很多禮物,清單里有金錢,土地等等,你猜諸侯們會不會快樂? 三 總結一下:1、社交關系的核心問題,其實就是親疏問題。2、處理人際關系的四個方式:道德,黨友、財貨、采色。 最后要重申一句,鬼谷子并不是不講道德,而是跟講道德的人講道德,跟高雅的人講高雅,注意這很重要。不要認為所有人都很俗,其實生活中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是陽春白雪的活還是下里巴人的活,這是每個人的自由。比如講鬼谷子既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講解,也可以用晦澀的語言講解,誰更容易理解呢?所以說服人的方法其實要說服別人的心。只有這才能說話,會辦事,會做人。所以生活中有時候我們要下狠招拉攏人際關系,做事才能十拿九穩(wěn)。 |
|
來自: Alexandre187 > 《[鬼谷子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