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是小兒常見病之一。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氣虛,正如《針灸甲乙經(jīng)》所說:“虛則遺溺,腎與膀胱相表里,腎氣不足,則膀胱約束無權發(fā)為遺尿?!?/p>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夜尿乃為小兒睡眠時大腦皮質抑制過深,膀胱充滿尿液時,不能醒覺而自遺。針刺療法能使睡眠狀況下的皮質排尿中樞覺醒點仍維持興奮狀態(tài),并降低皮質覺醒閾來實現(xiàn)患兒排尿自控能力。針刺數(shù)次后,可使膀胱內壓力活動改變,主要與針刺直接刺激交感神經(jīng)即盆神經(jīng),通過興奮骶髓中樞的興奮性實現(xiàn),從而達到治療遺尿的目的 王品山醫(yī)案武某某,男,9歲。1986年9月27日就診。 主訴:夜尿5年。 病史:從4歲起,經(jīng)常尿炕,每夜被動起床小便4~5次還是遺尿。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療效不顯而來診。 檢查:神清語利,舌質淡紅,脈象濡數(shù)。三焦俞過敏壓痛反應(+);肝、脾、腎經(jīng)之三陰交酸楚異常,壓痛反應(+)。 診斷:夜尿癥(小兒遺尿)。 治療:通調經(jīng)脈,以扶正氣。 取穴:三焦俞、三陰交(雙)。 操作:①三焦俞置皮內針。②三陰交針刺,緩緩進針退至皮部留針10分鐘。 一診后夜里安然入睡未尿。二診時查體反應點移位于腎俞,改置皮內針于腎俞、三陰交留針20分鐘。三診時自述幾日夜里未遺尿,查體反應點壓痛減弱,繼埋針1周而愈。經(jīng)訪數(shù)月、未再遺尿。 (引自《中國當代針灸名家醫(yī)案》) 評析:本案為王品山治療小兒遺尿驗案之一。 “三焦下俞,并太陽正脈,入絡膀胱,實則癃閉,虛則遺溺”。病機在三陰經(jīng)、病位在膀胱、證屬膀胱氣虛所致。治以補太陽之脈,以扶正氣,補三陰交以培補三陰,遂安然入睡未尿。復診時反應移位于腎俞,“腎司二便”,改置皮內針于腎俞、調整腎司二便功能,腎陽振奮,膀胱約束有力,小便恢復正常。 田從豁醫(yī)案阿××,女性,12歲,國籍:幾內亞。 病史:患者從幼兒時即遺尿,入睡后即遺尿,每晚2~3次,時發(fā)時止。未系統(tǒng)治療。近2年遺尿加重,每晚均遺尿,每夜2~3次,伴有精神不振,倦怠嗜臥,納食不香,大便尚可。 望聞切診:形體消瘦,精神萎靡,舌淡苔自,脈沉細。 診斷:遺尿(肺脾氣虛) 治則:益氣縮尿 治療:取命門,膀胱俞、遺尿點、脾俞。命門、膀胱俞,脾俞用補法,遺尿點點刺不留針,用平補平瀉法。 療效:針治3次后,夜尿次數(shù)僅為一次,且精神明顯好轉,納食佳;針治5次后,夜尿變?yōu)楦羧栈?日1次,共針治72次,患者夜尿除,精神好,納食佳。 (引自《田從豁臨床經(jīng)驗》) 評析:本案為田從豁治療小兒遺尿驗案之一。 此患兒遺尿時間較長,“久病傷氣”,患兒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虛之證。脾為后天之本,脾虛中焦失于健運,不能化生五谷精微以潤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致肺氣亦虛,肺為水之上源,肺氣虛則膀胱攝納失司致遺尿。故治療以益氣健脾固攝膀胱為法。取命門補下焦元氣,脾俞益氣健脾,膀胱俞調暢氣化功能,共奏補益固攝之效,更加遺尿點經(jīng)驗取穴而顯效。 毛服民醫(yī)案陳×,男,15歲。從小遺尿至今。每睡即遺1~2次之多,多方求治,均無顯效。經(jīng)人介紹而來求治,針刺遺尿穴1次即愈,隨訪至今未見復發(fā)。 【毛服民.針刺遺尿穴治療頑固性遺尿.四川中醫(yī),1987;(06):581】 評析:本案為毛服民治療小兒遺尿驗案之一。 遺尿穴為毛氏治小兒遺尿癥的經(jīng)驗穴,針刺強度大,疼痛較劇,對小兒身體虛弱者不宜用。 嚴慧敏醫(yī)案患者,男,7歲。從小遺尿,每夜都尿床,甚至一個晚上尿2~3次,冬日尤甚。發(fā)育一般,面色蒼白,曾多方醫(yī)治無效,故要求針灸治療。 治療:取百會、次髂、秩邊、委中,每穴常規(guī)消毒后,用0.35mm×25mm毫針,速刺法迅速穿透皮膚,逐漸捻入,到一定深度后以針感擴散為度。對較大一點的小兒,秩邊穴的針感最好放射至生殖器部。百會穴用補法,其余穴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分鐘。每日治療1次,6次為1個療程。取用上述方法,經(jīng)4次治療,遺尿止,繼續(xù)針灸3次以鞏固療效。追蹤3個月,再未復發(fā)。 【嚴慧敏.獨取陽經(jīng)穴治療小兒遺尿42例.上海針灸雜志,1999;(04):53】 評析:本案為嚴慧敏治療小兒遺尿驗案之一。 筆者采用獨取膀胱經(jīng)及督脈經(jīng)穴,次髂具有通經(jīng)活絡,調節(jié)下焦之功;秩邊又鄰近病變部位,針刺后使之氣至病所;委中為膀胱經(jīng)之下合穴,合治內腑。三穴合力共激發(fā)膀胱之經(jīng)氣,增強其固攝力;百會為諸陽之會,手足三陽在此交接并貫通,有補氣溫陽,提高陽氣之功能,增強腎氣對膀胱之約束而使遺尿自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