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哲學世界——為高中生所作哲學普及講座 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進行讀書交流。今天我們要談的話題是哲學。講哲學之前先給大家講個笑話。我們身邊的小孩子總會好奇的問大人:我是從哪來的?大人會說充話費送的! 其實人類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是從哪里來的?地球怎么就出現(xiàn)了我們這樣奇特的生物?進而又想地球是從哪來的?有人告訴你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普通星球?問題又來了:宇宙是從哪來的?基督教人士會告訴你,宇宙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可是我們還是好奇:上帝又是從哪來的?他在創(chuàng)造宇宙之前住在哪里?又在干些什么?這些問題一直在困擾著人類。 提起哲學,和多人覺得很神秘,很玄妙,也有人不屑一顧,覺得哲學是故弄玄虛,把簡單的事物搞復雜,故作高深嚇唬人。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對哲學充滿了誤解。那么什么是哲學,讓我們從哲學的概念開始說起。 首先我們來看哲學的本來意思:Philosophy,按照詞源有“熱愛智慧”的意思。哲學家:philo—so—pher,意思是一個愛智慧的人。 大家很熟悉的一本書叫《蘇菲的世界》,蘇菲在英語里就是智慧的意思。人類文明誕生的時候,知識并沒有系統(tǒng)的分門別類,不存在我們今天所說的各種學科。我們的祖先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充滿了各種好奇和疑問,進而引發(fā)各種思考,比如為什么有四季交替?為什么花開花謝?為什么電閃雷鳴?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真是假?……各種思考、各種猜測、各種解答。比如泰勒斯就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水”,萬物由水而生,大地浮于水上。泰勒斯是古希臘的哲學家,他對世界的起源問題作了思考。據(jù)說這位哲學家有一次仰觀星象,卻不小心掉到了溝里。有人就嘲笑他:連眼前的事情都搞不清楚,還想了解天上的事!后來泰勒斯利用天文知識,預測來年橄欖會大豐收,于是買下了所有的榨油作坊,結果獲得很大的利潤。泰勒斯這樣做是想告訴世人,哲學家不是不懂得世俗事物,而是他們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是知識本身,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質。 與泰勒斯相反,古希臘的另一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則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火”,他說:世界是一團活生生的火。并且他還觀察到了世間萬物無不處于運動變化之中,于是他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位哲學家生活很神秘,住在山上,據(jù)說一生不下山,故意保持一種神秘感。但是他只看到了事物的變化性,而忽略了穩(wěn)定性與同一性。 另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叫畢達哥拉斯,大家學的“勾股定理”也叫畢達哥拉斯定理,就是他老人家創(chuàng)立的。他們的學派集政治活動、宗教信仰、學術研究為一體,很像中國的墨家,墨子在物理學上也有一定建樹,組織很嚴密。這一學派就認為“數(shù)”是世界的本源,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數(shù)字表述并解釋。這在今天看來也有一定道理,比如計算機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在電腦、手機上看圖片、視頻、文字、色彩等各種事物,但是計算機的語言卻很簡單,只有0和1,計算機用簡單的兩個數(shù)字就把整個世界呈現(xiàn)給我們,畢達哥拉斯如果活在今天,看見如此成果,一定很驕傲。隨著研究的深入,數(shù)學最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哲學中分離了出來。 再給大家講一個古希臘的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他經過深入思考以后,認為組成世界本源的物質一定非常細小,小到肉眼根本觀察不到,小到不能再進行分割,他把這個不可再分的物質取名“原子”??吹竭@里,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早在2600年前,就有人通過純粹的理性思考,猜到了“原子”,我們不得不佩服哲學家的偉大。 順著這樣的思路發(fā)展,在研究事物的本質、組成事物的成分,事物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等問題逐漸得以解決,形成了《物理學》 接下來,我們了解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三位哲學家。 蘇格拉底,一位幾乎和孔子同時代的希臘哲學家,自己沒有專門的著作,其生平和思想由他的學生記錄下來——是不是和孔子很像?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與前人不一樣,蘇格拉底關注的不再是世界的本源問題,而是開始研究人的問題。有人評價說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將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的人。他的一個很著名的觀點就是自知無知的人最智慧。蘇格拉底通過考察不同的人群,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不同的方面均有著不同的智慧,但是這些人往往因此而驕傲,覺得自己在其他方面也無所不能,比如一個鞋匠手藝很高,受到人們的尊重,他便因此覺得自己在其他事務上也可以很精通。他們都認為自己很有智慧。蘇格拉底則認為最智慧的人是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我們的孔老夫子也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 由于蘇格拉底經常和年輕人在廣場上、大街上討論問題,展開辯論,有人向當局控告他“蠱惑青年”,因此被判入獄。即使他的學生買通獄卒,備好船只,讓他逃亡到別的城邦,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他說:雖然評審團的判決是錯誤的,但是我作為遵紀首守法的公民沒有理由不服從他。最后喝下毒酒,死在獄中。近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這是“真正的悲劇”。 他的學生柏拉圖,繼承老師的智慧,繼續(xù)研究。柏拉圖開創(chuàng)了哲學史上第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他的著作《理想國》對后世影響深遠。在這本書里,有一個“洞穴”理論,最能體現(xiàn)柏拉圖的思想。舉個例子,方便我們簡單理解,我們面前的桌子,還有桌子的影子,這在柏拉圖看來都是虛幻的,不能永久存在的,那什么可以永久存在呢?是桌子的“理念”,存在于我們的思想之中。萬事萬物都有其“理念”,“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后人形容愛情有一個詞語叫“柏拉圖式的愛情”,指的就是純精神的戀愛,這個世界是純潔的、永恒的。 (這里我們依稀可以看見上帝的影子了?。。。?/p> 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不同意他的觀點,最終選擇離開了柏拉圖學園,并說了一句傳世經典名言:我愛我?guī)?,我更愛真理?/p>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幾乎每個學科都有他的影響。我們看一下他的著作就知道了。 1.邏輯學:《范疇篇》、《解釋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論題篇》、《辯謬篇》,以上六篇邏輯學著作總稱《工具論 》 2.形而上學:《形而上學》 3.自然哲學:《物理學》、《氣象學》、《論天》、《論生滅》 4.論動物:《動物志》、《動物之構造》、《動物之運動》、《動物之行進》、《動物之生殖》、《尼各馬克倫理學》、《158城邦制 》 5.論人:《論靈魂》、《論感覺和被感覺的》、《論記憶》、《論睡眠》、《論夢》、《論睡眠中的預兆》、《論生命的長短》、《論青年、老年及死亡》、《論呼吸》、《論氣息 》 6.倫理學和政治學:《尼各馬可倫理學》、《優(yōu)臺謨倫理學》、《政治學》、《雅典政制》、《大倫理學》、《歐代米亞倫理學》、《論美德和邪惡》《經濟學》 7.美學著作:《修辭學》、《詩學》、《亞歷山大修辭學 》 是不是很恐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后人已經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很多學說是錯誤的,比如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就證明了“兩個鐵球可以同時著地”。但這不影響他在哲學史上的宗師地位,因為每一個認真思考的人,都值得尊重,如果沒有前人的積累,后人可能永遠也無法進步。當然,我們也絕對不能盲目的迷信權威,躺在前人的成就上睡大覺。 順便說一句,亞里士多德也有一位很有出息的學生,名叫亞歷山大。 講了這些哲學家的故事,大家覺得是不是很好玩?還有更好玩的。比如下面出場的“犬儒學派”。 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叫狄奧根尼。他決心象一條狗一樣地生活下去,所以就被稱為“犬儒”,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象犬一樣”。他拒絕接受一切的習俗——無論是宗教的、風尚的、服裝的、居室的、飲食的、或者禮貌的。據(jù)說他住在一個桶里 ,亞歷山大拜訪他,問他想要什么恩賜,他回答說:“只要你別擋住我的陽光”。 今天人們依然還在使用“犬儒”這個詞語,用來批評那些對社會、他人漠不關心,無所行動的人,幾乎成了一個貶義詞。我們的社會也確實存在一些不良現(xiàn)象,導致好人難做,于是采取“犬儒”之態(tài)。其實,犬儒學派并不是對世界漠不關心,而是用一種極端的態(tài)度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是在進行無聲的反抗。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莊子?楚王派人請莊子去做官,“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薄Gf子拒絕了。 古希臘哲學中還有一派,他們擅長辯論。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古希臘有一個名叫歐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辯者普羅達哥拉斯學法律。兩人曾訂有合同,其中約定在歐提勒士先付一半學費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則等歐提勒士畢業(yè)后第一次打官司時贏了再付清。 但畢業(yè)后,歐提勒士并不執(zhí)行律師職務,總不打官司 。普羅達哥拉斯等得不耐煩了,于是向法庭狀告歐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難推理:如果歐提勒士這場官司勝訴,那么,按合同的約定,他應付給我另一半學費;如果歐提勒士這場官司敗訴,那么按法庭的判決,他也應付給我另一半學費;所以,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付給我另一半學費。 而歐提勒士則針對老師的理論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二難推理:如果我這場官司勝訴,那么,按法庭的判決,我不應付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如果我這場官司敗訴,那么,按合同的約定,我也不應付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所以我不應付給他另一半學費。 你認為問題出在哪里?怎么解決? 仔細研究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兩個人分別用了對自己有利的兩套標準,標準不統(tǒng)一,各說各有理。 類似這樣的二難推理,還有很多,比如著名哲學家芝諾就曾提出驚世駭俗的觀點,即著名英雄阿基里斯跑不過一直烏龜。他的理論是這樣的:讓烏龜先跑10米,然后阿基里斯開始追,等阿基里斯跑了10米。烏龜已經前進了1米,阿基里斯再追1米,烏龜前進了20厘米,阿基里斯再追20厘米,烏龜又前進了1厘米……這樣在理論上,阿基里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這樣的理論發(fā)展到后來,就有了數(shù)學上的極限思想:無限接近,永不相交?。ㄒ粋€雞蛋每天只吃一半,永遠也吃不完?。┦遣皇窍肫鹆宋覈糯墓珜O龍?(白馬非馬) 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晚年受到病痛折磨,疼得受不了就對身邊的人說:殺了我,不然你就是殺人犯!這就是二難推理。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跟人開玩笑,你戒毒了嗎?無論回答“戒了”還是“沒戒”都說明你吸毒了!每次講到這里,我就想起了大學時候參加的一場辯論塞,辯題是合作與競爭,我們正方觀點是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在一對一提問環(huán)節(jié),對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對方辯友一直在說合作更重要,那么你愿不愿意與我合作來承認競爭更重要呢?這就是一個二難推理,選擇哪個都會進入陷阱。怎么辦?跳出問題之外,直接否定他的大前提。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中世紀基督教哲學有一個不容置疑的前提就是上帝的存在,并說上帝是萬能的。有人就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塊他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這讓教會很頭痛。 以上就是哲學為我們提供的思辨的樂趣。下面講一講哲學精神中的懷疑精神。 隨著哲學的發(fā)展,認識論逐漸成了研究的主題。人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這讓哲學家們憂心忡忡。 比如莊子的“莊周夢蝶”,明朝王陽明就認為“心外無物”。也都反映了這個問題。 春晚相聲段子里有這么一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的確,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想當然的事情,如果仔細思考,是很有問題的。有句話叫“細思極恐”,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來看笛卡爾的例子。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兩個哲學名詞。 哲學從本體論發(fā)展到認識論,形成了主要的兩派,一邊是經驗論,又稱經驗主義。它認為經驗是人的一切知識或觀念的唯一來源。代表人物有培根(知識就是力量)、霍布斯、洛克、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 另一邊是唯理論,與經驗論相對立,強調理性的作用,又稱理性主義。代表人物: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創(chuàng)立微積分、二進制、康熙)。 笛卡兒就認為經驗是不可靠的,是會騙人的。比如遠處走來一個人,我們根據(jù)生活經驗,觀察他的衣著、發(fā)行、走路的姿態(tài),基本可以判斷出來者是誰,但也很有可能判斷錯誤,所以經驗不可靠。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主要來自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品嘗,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一整套的知識觀念,這些在笛卡兒看來都是不可靠的。他的懷疑比我們所有人都要深刻的多。 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寫道:“由于很久以來,我就感覺到我自從幼年時期起就把一大堆錯誤的見解當做真實的接受了過來,而從那時以后我根據(jù)一些非??坎蛔〉脑瓌t建立起來的東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的,因此我認為,如果我想要在科學上建立起某種堅定可靠、經久不變的東西的話,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認真地把我歷來信以為真的一切見解統(tǒng)統(tǒng)清除出去,再從根本上重新開始不可” 懷疑一般的感性經驗也就算了,笛卡爾甚至懷疑自己的雙手是否真實,身體是不是屬于自己,是不是真實,產生了和莊子一樣的問題,即我在這里,究竟是在做夢還是真實存在。笛卡爾是解析幾何的創(chuàng)始人,對于自己心愛的幾何學,他也懷疑,因為在推理時也經常會犯錯誤。2+2也不一定等于4,也可能是等于5,因為上帝很有可能跟我們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讓我們誤以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現(xiàn)在有很多“反烏托邦”的小說和電影,比如“饑餓游戲”“移動迷宮”等都有這樣一個劇情設定:你以為真實的世界,其實只是別人的實驗室,你以為的真實生活,其實都是別人的陰謀,劇情早就安排好了。 經過苦苦思索,笛卡爾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懷疑,“懷疑”本身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即我思故我在。這里的“思”指的就是“懷疑”。恭喜笛卡爾,他終于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確定無疑”的一切知識的根基。有了這個確定無疑的原則,笛卡爾重建了知識體系。 但是也留下了問題,“我”思故我在,那我不“思”的時候呢?我還在不在?是不是想起了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笛卡爾的問題暴露了。晚年的笛卡爾苦苦思索,最終還是求救于“上帝”!注重理性原則的哲學家都有一個困境,就是“第一原則”的問題,這個第一原則必須無可置疑,準確無誤,可是第一原則是從哪來的這個問題幾乎沒法解決。因為決定“第一原則”的原則又將面臨來源問題,追問到最后,他們幾乎都找到了上帝。 以數(shù)學為例,我們通過一些不需要證明的“公理”進行推理演算,得出了數(shù)學的龐大體系,可是如果這個公理一開始就是錯的,那我們豈不是太可笑了。 需要說明的是,笛卡爾的懷疑不是為了否定,恰恰是要找到無可置疑的東西,從而證明一切都是可以成立的,這個無可置疑的東西就是所有知識的基礎,這樣整個知識大廈才會牢固。生活中有人沒有正確理解懷疑精神,懷疑到最后就成了否定一切,干脆成了虛無主義,不可知論,并以此作為逃避責任的借口,這是不可取的。 哲學發(fā)展到今天,很多問題已經不需要哲學家思考了,比如宇宙的起源,事物的本質,物體的變化和運動,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再比如人如何認識世界,潛意識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心理學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然而,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今天,依然有很多哲學家在思考著這個日益復雜的社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在我們都興高采烈的時候,哲學家卻是憂心忡忡。他們早就看出了科技對人的“異化”。哲學家仿佛置身事外,卻總是在思考問題的核心。 |
|
來自: 昵稱27494174 >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