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傳統經典的心理流派的介紹、流派特點、現狀分析以及相關的電影推薦~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應用心理學。 精神分析學派 第一名當然是精神分析學派,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創(chuàng)建的學派,也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治療學派之一。 這個學派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治療時間長,在國外都是要求上百個小時的治療,在中國由于國情也是至少30個小時起步(怎么感覺像計程車); 第二個突出特點,治療過程是咨詢師和來訪者潛意識的對話,因此在和初訪者的咨詢過程中,咨詢師不會觸及較深層的潛意識(潛意識就像洋蔥,“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剝開我的心”)。
相關電影推薦:《愛德華大夫》 《穆赫蘭道》 《美麗心靈》 ——————— 格式塔治療 格式塔治療(完形治療),這個學派以完形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是德國人創(chuàng)建的(德國人對心理學的貢獻非常大),也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治療學派.這個學派認為人對事物的感知是一種整體的認知,人本身也追求事件的完整,如果某件事上未獲得完整的解決,就會出現問題,直至這件事重新被完形。 要說這個治療存在的缺陷,應該是對來訪者有限制,因為治療技術中有類似預演和重現你的未完成事件,例如“空椅子”技術,對著空的椅子想象對面坐著的是你未完形事件中對你造成傷害的人,你要把自己當時想說的話說出來,有些人表示,比較難接受這種技術,他們無法對著空椅子去想象,但是對于可以接受這種技術的人療效就很好,可以解決很多陳年舊傷,因為很多當年的當事人可能根本就從我們的生活中退出了。 這個流派的治療技術其實施展起來還是很酷炫的,就是要來訪者可以接受,愿意與我們一起回顧,在回憶過程中,如果使用催眠技術,直達潛意識會更有利于我們找尋到我們的未完成事件,處理未完成情結~ 相關電影推薦:《私人訂制》 《港囧》 ——————— 行為主義療法 行為主義療法,這個流派的理論先驅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巴甫洛夫本人并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因為他本身的主要興趣和成就在生理學上,就是他用汪星人做的那套經典的條件反射試驗,成功地登上我們的生物教科書。但是他很好的給行為主義療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并且當他在研究腦的工作機制時,將視線轉向了精神病人,因此不自覺的扮演了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 這個學派認為人的所有行為,包含正常和不正常的,都是經過學習獲得的,所以可以通過學習消除。 這個流派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異常行為的,通過糾正行為來治療心理,它的技術中最廣泛的應用就是代幣獎勵法,現在小朋友學個什么,老師都用貼紙做獎勵,這就是明晃晃的代幣。這個流派針對小朋友特別有效,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青少年訓練營都是針對行為的矯正。 對于比較嚴重的強迫,恐懼行為也是有效的,但是操作需要環(huán)境配合,并且環(huán)境設置要求也比較嚴格,操作性要求比較高,如果操作不當后果是很嚴重的。這個流派相對缺少溫情,更強調的是行為的改變。 相關電影推薦:《A clockwork orange 發(fā)條橙》 ———————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這個流派認為人有自我實現的趨向,所以這個流派主張通過咨詢協助來訪者發(fā)展自己的潛能,自我醒悟,自我實現達到療愈。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馬斯洛和羅杰斯,馬斯洛就是那個提出人的五層需求的人。 這個流派的咨詢師沒有什么酷炫的咨詢技術,都是通用的咨詢技術,無條件關注和傾聽,開放式詢問、鼓勵和自我揭示等等。 所以這個流派的咨詢師很nice,因為要開發(fā)來訪者自我醒悟的能力,遇到從小被強勢家長和老師教育大的人,碰到問題總愛問“大師,這個怎么破?”,兩個人起步的配合就非??ā?/span> 相關電影推薦:《放牛班的春天》 《心靈捕手》 ——————— 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這個學派認為人不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在社會群體中生活,人和群體相互影響。因此咨詢師會探究來訪者和他重要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改善群體之間的互動從而改善來訪者的問題。這個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通常是家庭,所以這個流派被稱為家庭治療。對于兒童的異常行為改善較為明顯,促進整個家庭成員的成長,療效比較快。 '一個家庭那么多成員,經過咨詢后肯定起碼有一個人有觸動,會發(fā)生改變,一個人的改變會帶動整個家庭的改變。' 局限是這種療法通常會要求整個家庭成員同時進行咨詢,很有可能會導致咨詢無法啟動,另外對于咨詢師要求比較高,需要經過系統的家庭治療訓練。 相關電影推薦:《八月心風暴》 除了這些心理學流派,現在更多受歡迎的是一些實用的心理應用技術。如催眠、沙盤、薩提亞、團體、繪畫、焦點、敘事等等~ |
|